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卜居》、《渔父》两篇,因王逸解题称"屈原之所作也"且又为朱熹、洪兴祖肯定后,即被视为屈原的重要楚辞作品。但自明清以来,已多有学者怀疑并证伪。从其文体和文风来看,两篇当不是屈原的作品。据战国后期的楚国历史文化背景和战国至汉初的文学发展状况推断,两篇应作于楚考烈王时代、出自楚国具有道家思想的隐士之手。两篇的产生,反映出战国末年的楚人对屈原已经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反映出屈原在战国末年乃至秦末所形成的巨大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