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前提下,文章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参与度。只有注重学生参与度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参与度 高职教育 学分制
[作者简介]姜莹(1977- ),女,吉林吉林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设计艺术类教育。(广东深圳51805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6-0053-02
一、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教”的重要参与者。“教”与“学”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它们相辅相成、教学相长。如今社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相关教育规律。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首届教育大会,发表《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展望行动世界宣言》一文中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将学生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
2.高职教育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发挥和发展自我发展的主体性,来培养进入社会后必备的社会主体性。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中,我们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目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趋势都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3.学分制为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分制打破了“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肯定和尊重。学分制的实行使同学的参与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例如学生参与课程的选定
等。
二、学分制下的参与度构建体系
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效率,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律水平,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性。
在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的前提下,我们通过剖析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教学宏观管理。对于宏观的教学管理,传统上一直都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似乎和学生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学生有必要了解相关的教学政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且应参与其制定和修订工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同时便于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而且对具体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另外,有了学生的参与,相关的政策、大纲、计划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其执行的过程中才有更大的自觉性。
2.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在具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可能完成的是教学计划内的教学任务,也可能完成的是教学计划外的教学。
第一,教学计划内的教学。教学计划内的教学任务大多可以被量化为学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选课。选课是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实现教学计划内教学的第一步。学生的选课需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还需相关教师做好选课程序的咨询、培训工作等。在导师的帮助下,每位同学“量身定做”自己的选课计划,以选课计划为指导完成选课任务。在选课时,需了解具体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往教学效果(以作参考),由此来选择课程、授课教师、课程层次及学习进程(高中低难度)、听课时间及听课方式。(2)教与学。选课结束后便进入具体的某一门课程的“教与学”的环节,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授课前,同学们可以先向授课教师反映自己对该门课的教学期许。因为在学分制下,每门课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有一定差异的,而且选择该课程的原因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学生对该门课的期许是不同的。有了以上前提,教师开始正式授课,学生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完成和该门课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及练习。以下以展示设计专业开设的“展示系统设计”课程为例。展示系统设计课程的作业分为平时作业和考试作业,其中一个考试作业是完成一个实际的设计项目——某公司展位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之中。整个项目的完成需四个阶段:设计准备、设计、制作、展后。在设计准备阶段,学生直接参与到和甲方交流、了解客户的设计需求,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展场现场勘察。在设计阶段,同学们需完成构思草图,进行方案择优及确定,和甲方沟通完成方案的认可,绘制施工图,完成模型制作。制作阶段同学们的重点在于参观了解制作工艺、材料等。在展后阶段,同学们需了解撤展、存储、展后总结的相关知识。该阶段学生可完成展后总结的撰写。该设计项目的完成要求学生各尽其责,很好地分工合作,既完成了作业又锻炼自主学习和参与的意识。(3)考核、成果展示及教学效果评估。在成绩的评定中,学生可以向授课教师对自己或他人成绩的评定提供参考意见。另外,课程结束时作品、作业或资料的整理及展示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学生可以参与到评价教师、课程和教学效果中,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教学计划外的教学。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下,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学生需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各种方式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网站和书籍的不断丰富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独立或合作完成相关项目是对其综合能力最好的锻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相互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专业、相同专业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通过社团等多种方式的合作,可以互相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训基地、相关企业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参观实训基地及相关企业了解最新行业的前沿信息。而且可以参与到实训基地、相关企业的某些具体项目的之中,最后可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
三、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参与度的推行对策
1.加强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有效地解决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之间的矛盾、学习时间有限性和学习内容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课程内容体系化及新兴技术膨胀之间的矛盾。由于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大量的机会使其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参与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并通过课程成绩、奖学金等方式肯定学生的参与。
2.提高教师及教育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部分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薄弱,这需要学校制定相关的机制、程序,保证每个学生都可参与到教学管理之中。通过宣传服务思想,消除教师及教育管理部门“管理本位”的思想。
3.发挥导师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作用。学生首先在导师的帮助下,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就业方向,然后逐步解决专业中的疑难问题,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等。
4.学校制定相关机制保障学生的利益。学生在进行反馈相关教学信息和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胆小怕事,这就需要学校制定相关机制保障学生的利益。
学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同时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大学是学生的思想走向成熟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必须尽其职责,在大学阶段注重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茶世俊,廖才英.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1).
[2]葛鸿雁.走向真正的学分制教学——关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新美术,2001(4).
[关键词]参与度 高职教育 学分制
[作者简介]姜莹(1977- ),女,吉林吉林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设计艺术类教育。(广东深圳51805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6-0053-02
一、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教”的重要参与者。“教”与“学”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它们相辅相成、教学相长。如今社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相关教育规律。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首届教育大会,发表《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展望行动世界宣言》一文中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将学生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
2.高职教育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发挥和发展自我发展的主体性,来培养进入社会后必备的社会主体性。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中,我们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目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趋势都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3.学分制为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分制打破了“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肯定和尊重。学分制的实行使同学的参与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例如学生参与课程的选定
等。
二、学分制下的参与度构建体系
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效率,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律水平,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性。
在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的前提下,我们通过剖析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教学宏观管理。对于宏观的教学管理,传统上一直都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似乎和学生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学生有必要了解相关的教学政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且应参与其制定和修订工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同时便于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而且对具体课程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另外,有了学生的参与,相关的政策、大纲、计划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其执行的过程中才有更大的自觉性。
2.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在具体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可能完成的是教学计划内的教学任务,也可能完成的是教学计划外的教学。
第一,教学计划内的教学。教学计划内的教学任务大多可以被量化为学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选课。选课是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实现教学计划内教学的第一步。学生的选课需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还需相关教师做好选课程序的咨询、培训工作等。在导师的帮助下,每位同学“量身定做”自己的选课计划,以选课计划为指导完成选课任务。在选课时,需了解具体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往教学效果(以作参考),由此来选择课程、授课教师、课程层次及学习进程(高中低难度)、听课时间及听课方式。(2)教与学。选课结束后便进入具体的某一门课程的“教与学”的环节,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授课前,同学们可以先向授课教师反映自己对该门课的教学期许。因为在学分制下,每门课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有一定差异的,而且选择该课程的原因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学生对该门课的期许是不同的。有了以上前提,教师开始正式授课,学生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完成和该门课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及练习。以下以展示设计专业开设的“展示系统设计”课程为例。展示系统设计课程的作业分为平时作业和考试作业,其中一个考试作业是完成一个实际的设计项目——某公司展位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之中。整个项目的完成需四个阶段:设计准备、设计、制作、展后。在设计准备阶段,学生直接参与到和甲方交流、了解客户的设计需求,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展场现场勘察。在设计阶段,同学们需完成构思草图,进行方案择优及确定,和甲方沟通完成方案的认可,绘制施工图,完成模型制作。制作阶段同学们的重点在于参观了解制作工艺、材料等。在展后阶段,同学们需了解撤展、存储、展后总结的相关知识。该阶段学生可完成展后总结的撰写。该设计项目的完成要求学生各尽其责,很好地分工合作,既完成了作业又锻炼自主学习和参与的意识。(3)考核、成果展示及教学效果评估。在成绩的评定中,学生可以向授课教师对自己或他人成绩的评定提供参考意见。另外,课程结束时作品、作业或资料的整理及展示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学生可以参与到评价教师、课程和教学效果中,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教学计划外的教学。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下,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学生需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各种方式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网站和书籍的不断丰富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独立或合作完成相关项目是对其综合能力最好的锻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相互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专业、相同专业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通过社团等多种方式的合作,可以互相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训基地、相关企业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参观实训基地及相关企业了解最新行业的前沿信息。而且可以参与到实训基地、相关企业的某些具体项目的之中,最后可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
三、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参与度的推行对策
1.加强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有效地解决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之间的矛盾、学习时间有限性和学习内容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课程内容体系化及新兴技术膨胀之间的矛盾。由于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大量的机会使其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参与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并通过课程成绩、奖学金等方式肯定学生的参与。
2.提高教师及教育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部分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薄弱,这需要学校制定相关的机制、程序,保证每个学生都可参与到教学管理之中。通过宣传服务思想,消除教师及教育管理部门“管理本位”的思想。
3.发挥导师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作用。学生首先在导师的帮助下,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就业方向,然后逐步解决专业中的疑难问题,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等。
4.学校制定相关机制保障学生的利益。学生在进行反馈相关教学信息和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胆小怕事,这就需要学校制定相关机制保障学生的利益。
学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同时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大学是学生的思想走向成熟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必须尽其职责,在大学阶段注重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茶世俊,廖才英.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1).
[2]葛鸿雁.走向真正的学分制教学——关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新美术,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