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验老师们正在努力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先进的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学实践,不能没有相应的教学策略作为中介。一种教学策略的优劣,要看它是否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研究的真谛,就在于寻找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策略的课堂也确实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机和活力,还时有孩子的真知灼见,语惊四座,让人欣喜不已。但是,问题依然尖锐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学生的个体差异该怎样得到关注?教学的个体化该如何得以加强?弱势学生群体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和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如何才能实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课程目标?这些深层的、棘手的课题,我们还没有多少破解的良策。于是在对数学课堂的观察与反思中,不断生发出以下的追问。
一、是“说数学”重要,还是“做數学”重要
从对数学课堂的大量观察中,发现一种普遍的现象:让学生说数学比做数学的机会多得多。这是否本末倒置?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是在于我们的数学教学过于迷恋集体作业的方式了?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后,经常看到的是老师很快就请学生起来作答,这几个学生把问题解决了,似乎就相信全班学生都会了。这就是所谓集体作业的教学方式。老师们之所以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也许是它既能活跃课堂又便于控制教学节奏和进程吧。可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在这样的方式下,那些中等学生和思维迟钝的学生是否也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我们仍不得而知,我们有理由为他们感到不安。为此,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建议是:要把学生的独立的、个别的作业作为学习数学的基础。
二、数学课本,让不让学生自己先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阅读,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
很多学生在小学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初中也没有。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讲授了30分钟新课后,留10分钟给学生做练习。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还在看书,没做练习,就上前催他动笔。学生说:“刚才没听懂,想把书看懂了再做。”老师却撂下一句:“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那简直是奇迹。”可见,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是自主建构。前者的认知机制是同化,它引起认知结构的量变;后者的认知机制是顺应,它引起认知结构的质变。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绝对的接受学习,也没有绝对的发现学习,总是两者相互交替、有机结合的。在这个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外界的信息(包括课本)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读这些信息,从而赋予认识对象以心理意义。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三、不同的学生,怎样才能学习不同的数学
学生的差异是显著的,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也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可想而知,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要与期待也不会一样,甚至很不相同。在一节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我遇到几位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们放弃不管的学生。他们呆坐在教室的最后两排,显得一脸无奈和冷漠。我问其中一位学生:“听得懂吗?”“书能看懂吗?”他都摇了摇头。我的心情很沉重,因为对于他们的困境,我无能为力,爱莫能助。教育是成全每一个完整的人生的,可他们却只能在课堂上虚度时光,浪费生命。这一次经历,使我更加关注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状态。我注意到,即使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一部分学生争先恐后地应答,表现得很出众,很活跃;但更多的学生或缺乏勇气,或不善言辞,或没有机会,而沦为听众或观众。一次,我悄悄地鼓励坐在身边的一个小女孩子举手争取发言,没想到邻座的男孩抢先说道:“她说她一举手,心脏就跳得厉害。”后来,这女孩终于举起了手,可惜老师没有看到。我突然悟到,这女孩此刻最需要的也许不是知识,而是一次战胜胆怯、超越自己的机会。
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首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我们之所以认为“先学后教”、“先做后说”很重要,是因为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更可能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和有效的学习机会。其次,要创造人人都有自尊、都有安全感的课堂教学氛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和善待“差生”。为师者要懂得,就在这些“差生”中,很难保证不会产生出未来的牛顿、爱因斯坦、普希金、华罗庚、钱钟书……在有安全感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发挥潜能,显露个性和才华。因为保护一颗健康、好学、进取的心比什么都重要。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对数学课堂的大量观察、分析,得出有如下五种不同的学生。第一种是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答任何应用题,教师刚刚读完条件就举手要求回答。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还要挑选一些“超纲”的习题,给这些学生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轻松的、要求紧张地动脑的工作;有时候,需要给这些学生布置这样的习题,使其不能独立地解答出来,但是教师给予的帮助是以稍加指点和提示为限。 我们实验数学的课堂教学,正在认真实践“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把算法最优化与思维的个性化结合起来。但是,对不同的学生所需不同的学习时间,还很缺乏个别对待的共识和态度。教师预设的教案仍像幽灵一样操纵着教学同步划一的进程,尤其是肩负着一个地区、一所学校荣辱的观摩课,更容易异化为教案剧的表演;在平时课堂练习的时候,很少见到教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习题,更多的是教师对每一道习题进行一般化的评点、反馈,又把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搞得支离破碎,最缺少的则是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一、是“说数学”重要,还是“做數学”重要
从对数学课堂的大量观察中,发现一种普遍的现象:让学生说数学比做数学的机会多得多。这是否本末倒置?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是在于我们的数学教学过于迷恋集体作业的方式了?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后,经常看到的是老师很快就请学生起来作答,这几个学生把问题解决了,似乎就相信全班学生都会了。这就是所谓集体作业的教学方式。老师们之所以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也许是它既能活跃课堂又便于控制教学节奏和进程吧。可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在这样的方式下,那些中等学生和思维迟钝的学生是否也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我们仍不得而知,我们有理由为他们感到不安。为此,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建议是:要把学生的独立的、个别的作业作为学习数学的基础。
二、数学课本,让不让学生自己先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阅读,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
很多学生在小学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初中也没有。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讲授了30分钟新课后,留10分钟给学生做练习。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还在看书,没做练习,就上前催他动笔。学生说:“刚才没听懂,想把书看懂了再做。”老师却撂下一句:“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那简直是奇迹。”可见,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是自主建构。前者的认知机制是同化,它引起认知结构的量变;后者的认知机制是顺应,它引起认知结构的质变。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绝对的接受学习,也没有绝对的发现学习,总是两者相互交替、有机结合的。在这个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接触外界的信息(包括课本)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读这些信息,从而赋予认识对象以心理意义。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三、不同的学生,怎样才能学习不同的数学
学生的差异是显著的,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也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可想而知,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要与期待也不会一样,甚至很不相同。在一节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我遇到几位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们放弃不管的学生。他们呆坐在教室的最后两排,显得一脸无奈和冷漠。我问其中一位学生:“听得懂吗?”“书能看懂吗?”他都摇了摇头。我的心情很沉重,因为对于他们的困境,我无能为力,爱莫能助。教育是成全每一个完整的人生的,可他们却只能在课堂上虚度时光,浪费生命。这一次经历,使我更加关注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状态。我注意到,即使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一部分学生争先恐后地应答,表现得很出众,很活跃;但更多的学生或缺乏勇气,或不善言辞,或没有机会,而沦为听众或观众。一次,我悄悄地鼓励坐在身边的一个小女孩子举手争取发言,没想到邻座的男孩抢先说道:“她说她一举手,心脏就跳得厉害。”后来,这女孩终于举起了手,可惜老师没有看到。我突然悟到,这女孩此刻最需要的也许不是知识,而是一次战胜胆怯、超越自己的机会。
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首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我们之所以认为“先学后教”、“先做后说”很重要,是因为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更可能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和有效的学习机会。其次,要创造人人都有自尊、都有安全感的课堂教学氛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和善待“差生”。为师者要懂得,就在这些“差生”中,很难保证不会产生出未来的牛顿、爱因斯坦、普希金、华罗庚、钱钟书……在有安全感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发挥潜能,显露个性和才华。因为保护一颗健康、好学、进取的心比什么都重要。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对数学课堂的大量观察、分析,得出有如下五种不同的学生。第一种是无需任何帮助就能很容易地解答任何应用题,教师刚刚读完条件就举手要求回答。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还要挑选一些“超纲”的习题,给这些学生以力所能及的、但并不轻松的、要求紧张地动脑的工作;有时候,需要给这些学生布置这样的习题,使其不能独立地解答出来,但是教师给予的帮助是以稍加指点和提示为限。 我们实验数学的课堂教学,正在认真实践“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把算法最优化与思维的个性化结合起来。但是,对不同的学生所需不同的学习时间,还很缺乏个别对待的共识和态度。教师预设的教案仍像幽灵一样操纵着教学同步划一的进程,尤其是肩负着一个地区、一所学校荣辱的观摩课,更容易异化为教案剧的表演;在平时课堂练习的时候,很少见到教师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习题,更多的是教师对每一道习题进行一般化的评点、反馈,又把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搞得支离破碎,最缺少的则是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