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势必会带来小学语文教学新的变化。本文针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出现的若干问题,从教学环境、课件设计、情感教育、教师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整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平台。
  “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世界性的教育教学口号,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资源极其丰富。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鲸》一课的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上网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对鲸的一些其他知识了解了很多。
  1.聆听音乐,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每堂课一上课,学生的思维都会由下课时的松弛变为上课时的紧张,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为此,在上课前,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旋律优美的轻音乐,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里的气氛,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绪,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发挥。
  2.展示图片,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图片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变化,而不同的情绪变化正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学投影片的视觉效果,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不同投影片,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民主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
  3.播放动画,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动画片是小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对动画片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学生更是一个比一个发言积极。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配备的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抒己见,必将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限度的体现。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展示出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了不同的学习情境,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小学语文而言,由于其涉及的内容涵盖面广,包容量大,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思维上能够不固于原有的定势,善于变换角度地灵活地去思考,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音乐播放。《月光曲》这课内容源自于一首优美的钢琴曲,为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在上课前可以先借助媒体课件把钢琴曲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从中听出了什么?听后你有什么想法?你对这首钢琴曲的哪个地方感受最深?为什么?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还不甚了解,自己的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因而他们在回答时就不会受局限,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而促使自己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录像再现。如教《黄继光》一课的重点段落,学生提问:“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突然站起来?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又站起来了?”此时,学生心理发展出现了愤悱,我播放录像《黄继光》中部队攻占597·9高地的部分场面,那机枪声、大炮声、手榴弹的爆炸声连成一片,学生仿佛置身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黄继光奋不顾身地靠近敌人的火力点。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等情景历历在目。在这一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生排除了思维障碍,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这时,教师再让学生答题,他们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现象,而是用自己的创造性语言回答得有声有色。
  3.网络下载。如《新型玻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什么是新型玻璃,它有几种?特点和作用是什么?跟一般玻璃有什么不同?小学生很难有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很难得到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打开计算机,进入相关的网站,找到这些内容下载下来,一看便明。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的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空间的整合,改变了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中有《月食》一文,平时老师按常规教学,学生总是难以理解,似懂非懂,效果不佳。后来调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月食这一天文现象,学生通过看微缩的太阳系运动,便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真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采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改变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如:实物演示,模拟试验,虚拟假设等。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对这种“整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将会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基础,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使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产生了一系列变化。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
为息烽县辣椒种植业发展提供参考,引进4个辣椒品种(香辣3号、红辣3号、丰源特长辣椒、金久红3号)进行栽培试验,并与当地品种香婷45比较生育期、植株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丰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能否科学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出现许多所谓的“后进生”,其问题可能就出在心理上。《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改赋予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 
再生骨料是再生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通过研究不同含量下的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对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与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再生粗骨料和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运动心率变异信号的非线性特征,为临床诊断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况提供参考。方法以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阶梯试验运动过
案例一:莫伸手  若干年过去了,可是那一件事,想起来就让我悔痛不已……  那个星期五的中午,我没有午休,提前半小时来到学校准备备课。进了校门,看到几个学生在太阳地里玩得正热火朝天哩!瞧他们冒着满头大汗,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快乐啊!没想到他们看到我,一个个像小老鼠见了猫一样,飞似的溜进了教室。我心里直想笑--傻瓜,老师小时候跟你们一个样,不要紧张哟!随后我进入教室,避开刚才他们疯玩的劲头,只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