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uajian2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合作技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将合作的技能教给学生,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使其养成一种合作习惯的同时,具备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应教会学生以下基本的合作技能:
  (1)善于倾听,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师要使学生明白,所谓“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神情专注、眼睛注视着对方去听,有时可以用微笑、点头等表示感兴趣或赞赏,不随便插话,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2)述说技能,同样一件事情,表达方式不同,效果就会不同,一句话可以说得让人笑,也可以说得让人跳,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明确阐述问题时要条理清晰、不夸张、不缩小,争取做到风趣幽默,使人乐意接受。
  (3)学会质疑,在合作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
  (4)勇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当别人的见解和看法与自己不同却更合理时,要善于接纳别人的建议,修正自己的观点。
  (5)组织管理技能,学生要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善于分工,勇于负责,根据不同意见作总结性发言。
  
  二、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认真备课,所创设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长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合作的学习时间是多少等,通过教师对内容的精心设计,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猜想、尝试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什么情景下需要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对小组的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
  (1)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短时间内个人无法完成的操作活动,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解决,比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教师播放了一分钟内经过校门口的各种车辆的录像,让学生数一下各种车辆的数目,学生要求教师再放一遍录像,因为车辆太多。速度又快,学生数不过来,教师又放一遍,学生还没有数清楚,这时,教师说:“想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小组就开始商量,分工合作,在小组内,有数轿车数目的;有数公共汽车数目的;还有数面包车、大卡车等数目的,又放一遍录像后,学生顺利地完成了统计任务,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学习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热情,提高了合作效率。
  (2)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
  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思维困难,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也促进了学生问的互助合作,达到了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使学生在简短的合作交流中,互相补充。互相启迪。使问题迎刃而解。
  (3)当学生意见有分歧时
  当学生对问题的意见不一致时,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辩论。让他们在争论中达到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
  学生在争辩中使问题越辩越明,达到了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
  (4)在揭示特征或规律时合作
  分组合作教学,不但使学生通过观察、议论、看书,抽象、归纳出了特征,也就是自主探究找出了规律,而且这样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全面的、多角度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书上介绍的方法,再分组合作交流,加深认识。
  (5)在解答开放性题目时组织合作
  开放性题目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采用合作形式。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交流并及时反馈,可拓展思路。
  
  四、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于数学课堂内小组合作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搜集信息,组织学生反馈小组合作的结论与意见。
  老师在巡视小组合作学习时,不但要对知识的研究合作给予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到各组同学的研究方法并给予引导;不但要培养小组学习的中心人物。也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关照与帮助,另外。教师及时的了解各小组合作的情况,特别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深度。能层次分明地让各组汇报研究结果,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一步一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反馈时要避免全体学生一哄而上,七嘴八舌泛泛而谈,让大家听不清说什么,要防止个别学生似懂非懂滥竽充数走过场,反馈信息时,可先任意抽取几个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汇报小组合作的结果,然后再由小组的补充发言人补充说明不同的意见,每次抽取的发言人应该是任意的,这样既能充分体现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思想。又能凸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课堂内的小组合作才有生命力,教师在听取小组汇报时要配合适当的板书,在重视采纳不同的意见上为学生作出榜样,这既是对合作本身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使小组合作真正成为学生交流信息、互助合作、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由于小组合作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自由探索性。因此应该允许结果不唯一,必要时,还可以根据不同意见,再次组织小组或全班性合作,这将对促进学生互助合作、求实、求真的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进行小组评价,交流经验,提高成效
  
  在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上,要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一般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自己对别人能够公允、客观地评价是学生自主性的体现。为此,有的教师在学完一单元或学期结束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合作中每个人的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合作习惯和合作成效等,以及教师的成功与不足方面。
  通过小组评价,小组内的同学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特别是原来一些得不到表扬的学困生在小组内经常得到同组同学的鼓励。有的还能得到同班同学的掌声,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教师、学生们也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有利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心选择学生学习中有合作价值的内容,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情境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 从它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数学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同时还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其表现为对新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对数学的热爱等. 本文从情景教学的含义及意义的理论出发,指出具体的措施来保证情境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情境 实践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是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应用课程。如何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基于此目的,对该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两点改革措施。将其
历史学,被称之为高雅的学科。在当前形势下,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中学历史课是"两史一情"的主渠道,使得中学历史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日显重要。因此,进一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经验,对工程投资管理失控的原因和投资管理工作发展趋势与避免投资失控的措施及如何加强合同管理,保证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的项目管理出现涉及面扩宽、上作量增大、制约性加强的重人变化,已经成为跨越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包括了对人、财、物进行
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专用错题记录本,专门记录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问题。把这些问题集中起来的好处就是,经常性地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以加深对此类问题的印象,就会使问题越来越少。  初学几何的学生,因为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几何思想,一些学生总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学习起来不能得心应手。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好这一问题,就会为以后的学习造成困难。要克服这种不良现象。首先应该在学习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文学陌生化浅论雷素娟当我们阅读现代派作品时,我们似乎再也享受不到象巴尔扎克那样的旧小说提供给我们的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了,我们不得不放弃传统的阅读习惯;时空转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