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技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789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断指再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臂丛麻醉下对10例患者行断指再植手术,在显微镜下彻底清创,吻合血管、肌腱和神经,术后常规行三抗治疗及功能锻炼。结果:再植10例患者10个手指,9个手指存活,存活率90%,再植手指伤口愈合良好,外观发育良好,术后随访1个月~1.5年,根据断指再植功能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6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8.8%。结论: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广泛的发展,加上基层医院能够早期接诊断指患者,为再植赢得宝贵的时间,因此,基层医院开展断指再植技术有着独到的优越性,显著地提高断指再植的存活率。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显微外科基层医院
  资料与方法
  本組患者10例10指,均为男性;年龄20~60岁。损伤原因:电锯锯伤6例,刀砍伤1例,车祸伤3例,其中拇指5指,食指4指,小指1指。完全离断8指,不全离断2指。受伤至入院时间1~8小时,断指缺血时间1~8小时。再植成活9指,成活率90.0%。1例小指中节车祸伤离断再植术后第2天出现血管危象,坏死而失败。
  手术方法:臂丛麻醉后,在手术显微镜下彻底清创断指两端创面,并解剖、标记出需吻合的血管神经,适当咬除断端指骨2~5mm,近关节部断指尽量保留近关节端指骨残端,取一细克氏针髓内贯穿固定;将屈肌腱两断端找出,分别用3/0尼龙线间断“8”字缝合;用10/0无创缝线先吻合指背静脉,再吻合指动脉,均采用二定点端端吻合法,A:V=1:1~4;最后吻合指神经,如未能吻合静脉者采用拔甲或用小切口放血1周治疗。
  术后常规制动保暖及积极抗感染、抗血管解痉剂及抗凝药使用治疗,并予以卧床休息及戒烟酒治疗,手指存活后加强功能锻炼。
  术前和术后
  结果
  再植10例患者10个手指,9个手指存活,存活率90%,再植手指伤口愈合良好,外观发育良好,术后随访1个月~1.5年,根据断指再植功能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6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8.8%。
  讨论
  再植术中的问题:①术中必须加强清创,而且是在显微镜下进行,这样才能清创彻底,切除一切失活组织及污染组织,又不损伤健康组织;②术中找出血管后,予以修整断端,血管内膜损伤必须予以修剪,如果血管吻合张力过大,则可可以沿血管分离长度多一些,以及适当缩短指骨,如还不行,可予以行前臂浅静脉移植,保证吻合后血管无张力,吻合口地血管径必须基本一致;术中首先吻合指动脉,远端通血后在吻合静脉,这样可缩短手指缺血时间,又能使静脉充盈,有利于吻合;③吻接前要检查近端动脉是否喷血,只有在喷血正常情况下,才能吻合,如喷血不好,其近端可能有动脉痉孪、栓赛或动脉受压迫等,应设法解决。整个手术过程要始终坚持无创操作原则,做到稳、准、轻、巧,力争1次成功,否则一针缝合有误,可导致整个手术失败[1];④如果可能,两侧指动脉均作修复,动脉与静脉之比最少1:2。⑤术中必须重视指神经修复,如果缺损,可作前臂皮神经移植。
  围手术期管理的问题:①术后予以高分子石膏固定,避免再植手指活动,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少1周,如果是小孩,可根据患儿体重和年龄给予亚冬眠疗法,使患儿镇静,取得满意的制动效果[1]。②术后充分止痛,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危象,我们自从开展无痛病房以来,患者伤指疼痛大大的减轻,患者可以安静地度过血管危象的危险期;③术后加强“三抗”治疗,换药禁用酒精等刺激性液体,可用碘伏等擦拭伤口,伤肢(指)不能加压包扎。④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和减少肢体地肿胀,禁止侧卧,以防止肢体受压,影响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⑤患者戒烟酒,并给予患指保暖,一般采用24小时使用频谱治疗,保持术维持局部温度22~25℃,使室温30℃左右可免照射;⑥密切观察手指血运,血管危象一般发生在创面挤压较严重的外伤,必须果断及时地处理,是断指再植成功地的重要保证和手段,一旦出现血管危象,首先打开敷料,如远端手指过于肿胀,可间断拆除部分缝线,减轻手指张力,如为静脉回流不畅,可作拔甲或侧方作小切口放血治疗术末节断指再植术后甲床放血治疗,一般需要3~5天,在此期间要密切观察患指的颜色变化情况,根据指端情况调整放血间隔时间。操作应严格无菌技术,避免感染。搔刮创面时力度要适中,尽量减轻对甲床的损伤,避免术后指甲生长畸形。
  再植术后功能康复的问题:由于手指多段离断,特别是挤压、绞压致多指多段离断者,其伤情复杂、损伤严重,内固定时间长,其功能恢复较单一手指离断功能差。因此术后功能锻炼极为重要,早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行伸屈功能锻炼,后期要鼓励患者勇于功能锻炼,并辅以中药外洗和物理康复治疗,早期进行合理康复和功能训练,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康复锻炼要分阶段实施并完成计划,这些都有助于手指运动功能康复[2],对再植指功能的恢复、减少残疾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势,据临床研究调查经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5%~8%[1],远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的15%~2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微创已成为一种治疗趋势为人们肯定接受。腹腔镜下腹膜前补片植入疝修补术(TAPP),腹腔镜下腹膜内补片植入疝修补术(IPOM),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补片植入疝修补术(TEP),IPOM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手外伤带蒂髂腹股沟皮瓣整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外伤患者339例,修复术后对255例患者进行了整形治疗。结果:339例的手外伤患者采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治疗,其中皮瓣修复术后进行整形255例(75.22%),整形术后皮瓣成活率100%;皮瓣术后未进行整形84例(24.78%)。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后6~12个月之间为常规整形时间,整形术后随访6~8个月
期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之一,最多见的椎间盘突出的部位是后外侧,其次是后正中,而仅有4.1%~11%发生于极外侧,即椎间孔内型和椎间孔外型。2005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0余例,单纯极外侧性椎间盘突出60例(是指不合并后外侧等椎间盘突出)。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0例,男43例,年龄30~70歲,平均50岁;女17例,年龄33~75岁,平均54岁;椎间
期刊
髓内钉治疗骨折已有百余年历史,40年代至今,国内外大量各种类型的髓内钉相继问世,60年代后期出现了带锁髓内钉,至今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随着带锁髓内钉在生物力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设计上的进步,已被大量应用于临床,疗效肯定,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现将近年来的使用情况做些分析和探讨。  胫骨的解剖特征  胫骨是下肢小腿主要的承重长骨,呈三棱柱形,前内侧位于皮下,软组织覆盖较少。胫骨干的横切面呈三角形,髓腔为圆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切口脂肪层内注射预防及治疗手术切口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腹部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切口内用药与不用药的方法,对伤口愈合情况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应用组伤口愈合快,5~10天,对照组伤口愈合慢,30~60天。结论:庆大霉素+維生素B1+维生素B12切口内局部注射能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对于过度肥胖有可能脂肪液化、污染严重的切口缝合前预先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讨论胸外伤行开胸探查术和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剖胸处理胸内脏器完成后,应用环抱式肋骨固定器固定肋骨骨折。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术后卧床时间短,缓解疼痛效果明显,胸廓无明显畸形。结论:严重胸外伤行开胸探查术和应用环抱式肋骨固定器行肋骨内固定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 胸外伤肋骨内固定术治疗体会  肋骨骨折在胸部损伤中61%~90%,第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随访6~14个月,术后即刻伤椎复位及后凸畸形矫正满意。大部分病例脊髓神经功能较术前恢复1~2级。所有病例随访期间无断棒、断钉情况,无明显Coob角丢失。结论: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
期刊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针吸穿刺排脓青霉素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由乳汁瘀积和细菌侵入乳腺组织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而引起。急性乳腺炎占乳腺感染性疾病的75%,绝大多数发生在哺乳期,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传统的方法是脓肿一旦形成,即行脓肿切开引流。2007年3月~2011年8月收治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34例,采用针吸穿刺排脓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
期刊
摘要 目的:总结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的治疗经验。方法:总结分析应用DHS内固定方式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疗效满意,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并发髋内翻1例(2.56%),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快速,创伤小,固定牢靠,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
期刊
摘要 目的:有效的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探讨是否有经济方便的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引起的疼痛的方法。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134例。采用痛点阻滞治疗每周1次,4次1个疗程,分别观察术后2天、1周、2周、3周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并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大多数患者疼痛逐步缓解。4次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从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