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指导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起来了,读书的兴趣、识字的能力及语言的发展都就迎刃而解了。那么,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怎么指导?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以下五点尤为重要:
一、把握好一篇课文朗读的常规性指导
1.停顿的指导。包括题目与正文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标点之间的停顿,尤其是句号与逗号的停顿等。
2.速度的指导。读得太慢不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而读得太快又容易影响感情的表达,在低年级段主要是纠正读书太慢的问题。
3.语气的指导。要指导学生结合标点读出恰当的语气,特别提醒学生带问号的句子语气要往上升,读带感叹号的句子要让感情从心底里流出来,语势要略轻一些。
4.重音处理的指导。有些句子重音把握得不当就很难正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甚至会导致错误理解。如“这只小花猫是你家的吗”一句,如果把重音放在“你家”上,就表达了一种询问的语气;如果重音放在“是”字上,就表达了一种疑问或者是怀疑的语气;如果把重音放在“这只”上,就表达一种了解和选择的语气;而如果把后面的“吗”字读得太重,就是一种反问的语气,其表达的效果就会变成斥责。
5.断句的指导。有些句子比较长,小孩子读起来会觉得费力,那就应该指导他们在句子中间再进行适当的停顿,这也叫“断句”。
二、结合课文特点做好具体指导
在做好朗读常规指导的同时,还要紧密结合课文的特点,做好具体指导。如小学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朗读指导:
1.题目的朗读指导。要指导学生读好“挖井人”。由于时代的久远和生活环境条件的巨大差别,孩子们对“井”这个事物早已经非常陌生了,挖井是怎么一回事自然也会感到茫然,这就必然会影响题目的正确朗读,譬如会把“挖井人”给读成“挖——井人”。所以,老师要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插图认识一下“井”和“水井”,然后结合背景给学生讲一讲“挖井”,在此基础上再教给学生把“挖井人”读在一起,这就实现了理解和朗读的有机融合。
2.“瑞金城外”的朗读指导。要把第一段中的“江西”、“沙洲坝”、“瑞金联系起来”讲一讲这三个地名之间的大体关系,让学生知道瑞金是江西省的一个城市,沙洲坝是瑞金城外的一个小村子,然后指导学生把“瑞金城外”读在一起。如果这里的关系搞不清楚的话,小孩子就很难正确朗读“瑞金城外”这一个词组。
3.“领导革命”的朗读指导。由于年龄太小的原因,小孩子对“领导革命”这个词语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对“革命”一词又不能讲得太深,所以就只能告诉他们,这里的“革命”就是打鬼子、打坏蛋,“领导革命”就是毛主席领着打鬼子打坏蛋,然后指导学生读好“领导革命”。有了这几点指导之后,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第一自然段中的“那儿”具体指的是“哪儿”,明白这个问题之后,他们会更好地弄清几个地名之间的关系,朗读这一自然段的困难就会大大减少。
三、备课中研究朗读
备课的时候,要按照朗读的要求,首先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不同,其朗读的目的也就各异。比如“看图学词学句”课文,朗读的目的是读准字音,认识和理解词句。“看图学文”课文,朗读教学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意境,领悟感情,认识句子和段落。“课文”部分的朗读教学目的则是加深对句子和段落的理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备课时目的明确,教学中才会有针对性。其次要有周密的计划。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要考虑好是由教师范读还是由学生试读,是以讀代讲还是讲读结合,哪里先讲后读,哪里先读后议再讲,哪里领读,哪里齐读,哪里分角色读等。如在备《比尾巴》这课时,我先确定课文用“以读代讲”的形式教学,然后根据课文属于问答式段落的特点,计划初读课文时采用齐问齐答的朗读方式,细读课文时采用分组分段问答式朗读,教学后效果很好。
四、创设情境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形象生动、充满情趣的事物是学生永远喜欢的,要让学生读出感情,首先要让他们入其境,才能体其味、表其情。如教学《三亚落日》一课时这样开始:“孩子们,海上日出的景象是十分迷人的,但是在作者的眼里三亚落日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你们想去那儿看看吗?”湛蓝的海水,低翔的白鸥,挺拔的椰树,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课件中,一幅幅洋溢着浓郁的热带风情的画面,合着美妙的音乐,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孩子们被迷人的画面和我的激情所感染。从孩子们的眼神中,可察觉到他们向往这个美丽的地方,然后让学生带着向往之情去读课文。学生的朗读需求被激发了,很快沉浸到课文的情境中。
五、讲求实效朗读
教学中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按目的和计划进行,讲求朗读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朗读。如果是教师范读的课文、段落或句子词语,教师就必须按课前准备的,并发挥其最佳朗读效果,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并模仿着老师口气、语调去读。若是学生兴趣正浓时,还可以反复范读,让学生学到朗读的技巧。
低年级语文教学一半在识、写字,另一半在朗读,我们一定要舍得在朗读指导上下功夫,真心实意想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把握好一篇课文朗读的常规性指导
1.停顿的指导。包括题目与正文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标点之间的停顿,尤其是句号与逗号的停顿等。
2.速度的指导。读得太慢不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而读得太快又容易影响感情的表达,在低年级段主要是纠正读书太慢的问题。
3.语气的指导。要指导学生结合标点读出恰当的语气,特别提醒学生带问号的句子语气要往上升,读带感叹号的句子要让感情从心底里流出来,语势要略轻一些。
4.重音处理的指导。有些句子重音把握得不当就很难正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甚至会导致错误理解。如“这只小花猫是你家的吗”一句,如果把重音放在“你家”上,就表达了一种询问的语气;如果重音放在“是”字上,就表达了一种疑问或者是怀疑的语气;如果把重音放在“这只”上,就表达一种了解和选择的语气;而如果把后面的“吗”字读得太重,就是一种反问的语气,其表达的效果就会变成斥责。
5.断句的指导。有些句子比较长,小孩子读起来会觉得费力,那就应该指导他们在句子中间再进行适当的停顿,这也叫“断句”。
二、结合课文特点做好具体指导
在做好朗读常规指导的同时,还要紧密结合课文的特点,做好具体指导。如小学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朗读指导:
1.题目的朗读指导。要指导学生读好“挖井人”。由于时代的久远和生活环境条件的巨大差别,孩子们对“井”这个事物早已经非常陌生了,挖井是怎么一回事自然也会感到茫然,这就必然会影响题目的正确朗读,譬如会把“挖井人”给读成“挖——井人”。所以,老师要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插图认识一下“井”和“水井”,然后结合背景给学生讲一讲“挖井”,在此基础上再教给学生把“挖井人”读在一起,这就实现了理解和朗读的有机融合。
2.“瑞金城外”的朗读指导。要把第一段中的“江西”、“沙洲坝”、“瑞金联系起来”讲一讲这三个地名之间的大体关系,让学生知道瑞金是江西省的一个城市,沙洲坝是瑞金城外的一个小村子,然后指导学生把“瑞金城外”读在一起。如果这里的关系搞不清楚的话,小孩子就很难正确朗读“瑞金城外”这一个词组。
3.“领导革命”的朗读指导。由于年龄太小的原因,小孩子对“领导革命”这个词语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对“革命”一词又不能讲得太深,所以就只能告诉他们,这里的“革命”就是打鬼子、打坏蛋,“领导革命”就是毛主席领着打鬼子打坏蛋,然后指导学生读好“领导革命”。有了这几点指导之后,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第一自然段中的“那儿”具体指的是“哪儿”,明白这个问题之后,他们会更好地弄清几个地名之间的关系,朗读这一自然段的困难就会大大减少。
三、备课中研究朗读
备课的时候,要按照朗读的要求,首先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不同,其朗读的目的也就各异。比如“看图学词学句”课文,朗读的目的是读准字音,认识和理解词句。“看图学文”课文,朗读教学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意境,领悟感情,认识句子和段落。“课文”部分的朗读教学目的则是加深对句子和段落的理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备课时目的明确,教学中才会有针对性。其次要有周密的计划。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要考虑好是由教师范读还是由学生试读,是以讀代讲还是讲读结合,哪里先讲后读,哪里先读后议再讲,哪里领读,哪里齐读,哪里分角色读等。如在备《比尾巴》这课时,我先确定课文用“以读代讲”的形式教学,然后根据课文属于问答式段落的特点,计划初读课文时采用齐问齐答的朗读方式,细读课文时采用分组分段问答式朗读,教学后效果很好。
四、创设情境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形象生动、充满情趣的事物是学生永远喜欢的,要让学生读出感情,首先要让他们入其境,才能体其味、表其情。如教学《三亚落日》一课时这样开始:“孩子们,海上日出的景象是十分迷人的,但是在作者的眼里三亚落日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你们想去那儿看看吗?”湛蓝的海水,低翔的白鸥,挺拔的椰树,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课件中,一幅幅洋溢着浓郁的热带风情的画面,合着美妙的音乐,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孩子们被迷人的画面和我的激情所感染。从孩子们的眼神中,可察觉到他们向往这个美丽的地方,然后让学生带着向往之情去读课文。学生的朗读需求被激发了,很快沉浸到课文的情境中。
五、讲求实效朗读
教学中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按目的和计划进行,讲求朗读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朗读。如果是教师范读的课文、段落或句子词语,教师就必须按课前准备的,并发挥其最佳朗读效果,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并模仿着老师口气、语调去读。若是学生兴趣正浓时,还可以反复范读,让学生学到朗读的技巧。
低年级语文教学一半在识、写字,另一半在朗读,我们一定要舍得在朗读指导上下功夫,真心实意想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