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94-02
风靡世界的意大利瑞吉欧——艾密莉拉出版的《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有句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文中在谈到幼儿教师的角色时,曾运用了一句形象的隐喻——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
“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这句话看似简单,平常,但它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含义,其意义是指教师倾听,关注幼儿,并以十分真诚,愉悦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而两者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和接球的过程一样,幼儿把球抛给老师,老师接住球,再抛给对方,或其他幼儿,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彼此没有地位的高低和尊卑的差别,抛接球的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抛球者和接球者是相互激励和相互转换的,抛球的同时准备接球。这种不断抛球,接球的过程,十分恰当地反映了教师与幼儿之间合理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二者之间是平等合作的,没有地位高低,尊卑的区别,有的只有相互激励,双方力求都把球接好,这反映了师幼交往的本质特征。
瑞吉欧的教学理论中就曾把教学过程比作是教师和儿童在进行乒乓球游戏,教师“必须接住儿童抛过来的球,并以某种形式推挡回给他们,使他们想同我们一起继续游戏,并且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继续游戏,或许还能发展出其他游戏”这种游戏是双方合作进行的,离开任何一方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虽然合作双方的经验水平不对等,但教师不应因此去控制、限制幼儿的行为,或代替幼儿的研究探索,相反,教师应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索和自由表达。正如,我们在进行“蝴蝶喜欢吃什么?”的活动之后,幼儿特别想再捉只蝴蝶进行观察实验,但是冬季来临了,蝴蝶一直没捉到,于是幼儿又生成了新的疑问:“冬天蝴蝶去哪儿了?”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又积极开始了答案的查找。幼儿找回的答案是:蝴蝶在冬天来临时,产下卵就死了,等到春天到来时,卵就孵化成幼虫,然后变成蛹,最后变成蝴蝶。而我查到的结果是:冬季,蝴蝶躲在蛹里面,挂在树枝上,在风里摇摇荡荡。(查自《幼儿十万个为什么》)当我把查的结果告诉幼儿时,他们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不对,冬天蝴蝶生下小宝宝就死了,小宝宝在春天时再变成小虫子,然后变成蛹,最后就变成漂亮的蝴蝶了。(幼儿有自己的主见,有自信心,这是在互动中学习的必然表现)意见产生了分歧,于是我们决定再一起查找资料。一段时间后,幼儿又查到了答案:蝴蝶的生命周期不一样,有的蝴蝶在冬天来临时正好是蝴蝶,所以它就以卵过冬;而有的蝴蝶在冬天来临时,正好变成蛹,所以就以蛹过冬。幼儿在一次次的查找中,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謎。更重要的是:幼儿对蝴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且逐步产生了新的问题:“蝴蝶和蛾子的区别”“小动物如何过冬?”“人类怎样过冬?”“谁为我们送来了温暖?”……
其实,在这种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幼儿的兴趣积聚于一个主题之上,使幼儿愿意继续下去。要做到这一点,如何“把球推挡回给孩子”就显得很重要了。教师不能借助于明确的控制和规范,而是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关心、支持、建议和帮助来实现活动的继续和延展。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堂课,学习活动中老师为了让孩子解读冬天的特征,用flash做了一个动画“冬爷爷来了”,动画美极了,吸引了孩子,教师把根据预设内容,一页一页的讲下去,突然一个孩子发问:“老师,这是什么?”(幼儿指这画面中的动画小雪花发问),因为小雪花不是教师预设中的内容,教师对幼儿的发问没有理会。老师用这个动画让孩子学习创编诗歌,所以动画反复播放了几次,而每到这一页,孩子都会发问,而发问的声音随着教师的不理会而越来越轻。这一堂课,很明显,孩子的发现,孩子的大胆在教师的冷漠中被扼杀了,而作为一名教师,应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中幼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幼儿,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的一轮思考、探索。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是“提问(询问)——回答——反问”的交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是教师来抛球,有时把球抛向许多孩子,让他们争着来接,有的孩子能接住,有的接不住,有的愿意接,有的不愿意接,能够接住的,常常被认为是能力强的孩子,接不住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能力较差的孩子。在幼儿园,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论是以何种方式以及指向谁,教师常常是抛球者,所希望的只是孩子能接得住,接的好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孩子再把球抛回来,但其却正说明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常常是事务性的,导致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教师在互动中属于主导地位,控制着互动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幼儿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形成了教师高控制、高约束,幼儿高依赖、高服从的局面。如此一来,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只是严厉,那幼儿如阿敢对教师表达心声,教师也就无法探知幼儿的心中所想,那有何谈师幼交往呢?因此,教师应在幼儿碰到困难时,给幼儿以鼓励,让幼儿始终有一种动力:我一定能行!在幼儿体验到成功时,给幼儿以表扬,让幼儿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让幼儿参与进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探索、思考,提供条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思、所疑,对不对,好不好不要计较,首先要敢于开口,要允许幼儿“犯错误”。对于幼儿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倾听与评价,不要急于用成人认为正确的方式或观点去框住幼儿的头脑。并在语言方面尽量亲近幼儿,缩短师幼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活动中,对于幼儿特别关注,找到幼儿的所需,让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有一种感觉:老师对我做的一切非常赞赏。正如哲人詹姆士所言:“人类的本质中最殷勤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幼儿保持一种赏识的态度,让幼儿在被赏识中找到自信,从而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互相接触。
善于接住幼儿抛出的球,并适宜的把球抛给幼儿,让我们真诚地,平等地与幼儿交往,参与到幼儿的活动来,不仅不会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反而会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切实的体现,事实上,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总是不断地参与幼儿的活动,只是参与的对象,方式,性质和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教师总是在以一定的方式与幼儿进行着交往,如果教师不去关注,参与幼儿的活动,怎么可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呢?又如何来适宜的把球抛给孩子并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呢?
风靡世界的意大利瑞吉欧——艾密莉拉出版的《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有句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文中在谈到幼儿教师的角色时,曾运用了一句形象的隐喻——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
“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这句话看似简单,平常,但它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含义,其意义是指教师倾听,关注幼儿,并以十分真诚,愉悦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而两者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和接球的过程一样,幼儿把球抛给老师,老师接住球,再抛给对方,或其他幼儿,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彼此没有地位的高低和尊卑的差别,抛接球的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抛球者和接球者是相互激励和相互转换的,抛球的同时准备接球。这种不断抛球,接球的过程,十分恰当地反映了教师与幼儿之间合理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二者之间是平等合作的,没有地位高低,尊卑的区别,有的只有相互激励,双方力求都把球接好,这反映了师幼交往的本质特征。
瑞吉欧的教学理论中就曾把教学过程比作是教师和儿童在进行乒乓球游戏,教师“必须接住儿童抛过来的球,并以某种形式推挡回给他们,使他们想同我们一起继续游戏,并且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继续游戏,或许还能发展出其他游戏”这种游戏是双方合作进行的,离开任何一方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虽然合作双方的经验水平不对等,但教师不应因此去控制、限制幼儿的行为,或代替幼儿的研究探索,相反,教师应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索和自由表达。正如,我们在进行“蝴蝶喜欢吃什么?”的活动之后,幼儿特别想再捉只蝴蝶进行观察实验,但是冬季来临了,蝴蝶一直没捉到,于是幼儿又生成了新的疑问:“冬天蝴蝶去哪儿了?”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又积极开始了答案的查找。幼儿找回的答案是:蝴蝶在冬天来临时,产下卵就死了,等到春天到来时,卵就孵化成幼虫,然后变成蛹,最后变成蝴蝶。而我查到的结果是:冬季,蝴蝶躲在蛹里面,挂在树枝上,在风里摇摇荡荡。(查自《幼儿十万个为什么》)当我把查的结果告诉幼儿时,他们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不对,冬天蝴蝶生下小宝宝就死了,小宝宝在春天时再变成小虫子,然后变成蛹,最后就变成漂亮的蝴蝶了。(幼儿有自己的主见,有自信心,这是在互动中学习的必然表现)意见产生了分歧,于是我们决定再一起查找资料。一段时间后,幼儿又查到了答案:蝴蝶的生命周期不一样,有的蝴蝶在冬天来临时正好是蝴蝶,所以它就以卵过冬;而有的蝴蝶在冬天来临时,正好变成蛹,所以就以蛹过冬。幼儿在一次次的查找中,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謎。更重要的是:幼儿对蝴蝶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且逐步产生了新的问题:“蝴蝶和蛾子的区别”“小动物如何过冬?”“人类怎样过冬?”“谁为我们送来了温暖?”……
其实,在这种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幼儿的兴趣积聚于一个主题之上,使幼儿愿意继续下去。要做到这一点,如何“把球推挡回给孩子”就显得很重要了。教师不能借助于明确的控制和规范,而是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关心、支持、建议和帮助来实现活动的继续和延展。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堂课,学习活动中老师为了让孩子解读冬天的特征,用flash做了一个动画“冬爷爷来了”,动画美极了,吸引了孩子,教师把根据预设内容,一页一页的讲下去,突然一个孩子发问:“老师,这是什么?”(幼儿指这画面中的动画小雪花发问),因为小雪花不是教师预设中的内容,教师对幼儿的发问没有理会。老师用这个动画让孩子学习创编诗歌,所以动画反复播放了几次,而每到这一页,孩子都会发问,而发问的声音随着教师的不理会而越来越轻。这一堂课,很明显,孩子的发现,孩子的大胆在教师的冷漠中被扼杀了,而作为一名教师,应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中幼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幼儿,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的一轮思考、探索。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是“提问(询问)——回答——反问”的交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是教师来抛球,有时把球抛向许多孩子,让他们争着来接,有的孩子能接住,有的接不住,有的愿意接,有的不愿意接,能够接住的,常常被认为是能力强的孩子,接不住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能力较差的孩子。在幼儿园,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论是以何种方式以及指向谁,教师常常是抛球者,所希望的只是孩子能接得住,接的好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孩子再把球抛回来,但其却正说明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常常是事务性的,导致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教师在互动中属于主导地位,控制着互动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幼儿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形成了教师高控制、高约束,幼儿高依赖、高服从的局面。如此一来,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只是严厉,那幼儿如阿敢对教师表达心声,教师也就无法探知幼儿的心中所想,那有何谈师幼交往呢?因此,教师应在幼儿碰到困难时,给幼儿以鼓励,让幼儿始终有一种动力:我一定能行!在幼儿体验到成功时,给幼儿以表扬,让幼儿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让幼儿参与进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探索、思考,提供条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思、所疑,对不对,好不好不要计较,首先要敢于开口,要允许幼儿“犯错误”。对于幼儿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倾听与评价,不要急于用成人认为正确的方式或观点去框住幼儿的头脑。并在语言方面尽量亲近幼儿,缩短师幼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活动中,对于幼儿特别关注,找到幼儿的所需,让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有一种感觉:老师对我做的一切非常赞赏。正如哲人詹姆士所言:“人类的本质中最殷勤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幼儿保持一种赏识的态度,让幼儿在被赏识中找到自信,从而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互相接触。
善于接住幼儿抛出的球,并适宜的把球抛给幼儿,让我们真诚地,平等地与幼儿交往,参与到幼儿的活动来,不仅不会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反而会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切实的体现,事实上,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总是不断地参与幼儿的活动,只是参与的对象,方式,性质和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教师总是在以一定的方式与幼儿进行着交往,如果教师不去关注,参与幼儿的活动,怎么可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呢?又如何来适宜的把球抛给孩子并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