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生活角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ee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教育中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如何从生活角度展开教学,这便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就从生活角度,分析了初中语文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意义,然后探讨了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给业界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生活角度;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算得上是一门关于语言的艺术,而艺术往往又是来源于生活,语文也是这样,各类语文知识,都是从千百年的生活中积累出来的。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学活动往往脱离生活实际,局限在书本课堂之中,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偏弱。因此,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就需要从生活角度出发,对初中语文教学予以创新优化,让语文课堂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一、 初中语文展开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意义
  在生活视角下进行语文教学,从其实质上来说,就是要展开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让语文回归到生活之中,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生活化的理念,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其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首先,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目前教学实际来讲,初中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并不是很好,不仅仅是语文课堂,在其他课堂上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课堂上没有学习的动力,从而导致课堂参与度偏低,没有紧跟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也没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通过生活化教学,借助学生熟悉的场景和案例,便可以促进学生兴趣,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其次,能够有效进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语文教学中,实践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但是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在实践的环节中,往往依托于课后练习,这样的实践也比较理论化。而从生活视角出发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各种生活案例中进行实践,从而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
  最后,可以促进语文课堂的丰富和拓展。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这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学活动所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传统的拓展课堂,往往是依托于一些课外材料进行,这样的拓展和书本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立足于生活视角,便可以从一些生活现象、实践中提炼拓展素材,以此开辟拓展课堂,如此一来也可以使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二、 生活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要在生活视角下创新性地展开教学,就一定要把握好二者的衔接点,再将语文素养培养融入进来,以此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 借助生活素材导入语文教学
  课堂导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环节,一般来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是教学一开始学生就可以全神贯注。因此,就需要在课前花几分钟时间设置导入环节,因此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在初中语文教学导入环节的构建上,便可以借助生活素材实现。具体来说,可以结合所要教学的课文,导入与之相关联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对生活素材进行分析和认识之后,再切入到课文的教学,这样学生就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轻松。比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这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描写了作者通过一系列事情对父亲背影所产生的感悟。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便可以导入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下雨天,一位父亲接孩子放学回家,一路上,父亲将雨伞倾斜给了孩子,自己的半个身体都被雨淋湿,父子俩在雨中的背影被一位记者拍下,这位记者给这幅照片取名为“父爱”。导入这样一个案例,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父爱”在照片中是如何表现的?父亲为什么会将雨伞倾斜给孩子?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通过这样的生活案例导入,便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入展开思考。之后,便可以引入课文的教学,将课文中父亲的背影和导入案例中父亲的背影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展开对比分析。如此一来,学生自然可以对课文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 融入生活场景深化课文解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文的阅读理解是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不仅需要对课文的基本含义形成认识,还需要了解其内涵主旨。但是,很多课文的内涵主旨往往较为抽象,学生由于自身积累的不足,很难准确把握。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融入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浸入具体的场景中来进行感受,最好能够勾起自身一些相关的经历,让自身经历和课文之间产生共鸣,从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教学《最后一课》这篇课文的时候,主要内容讲述了作者小时候最后一次上法语课的情形,以及自己内心的一些感受。对此,便可以构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在六年级最后一次上语文课时,老师在讲台上简单复习了一些考点知识,然后就和大家进行了一些其他话题的讨论。那么在这堂课后,有没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呢?在教学中构建这样一个“最后一课”的场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六年级最后一次语文课的情形进行思考,必然可以对课文中作者的心情产生体会。
  (三) 利用生活案例有效进行教学拓展
  在生活视角下,各类生活案例就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拓展的优良素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善于挖掘生活案例,将其进行优化改变,然后在课堂上以此为基础开辟拓展教学的环节。比如,生活中有一类非常常见的语言类素材,那就是广告。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广告语,让学生分析这些广告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仿照广告语写一句话。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可以切实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再比如,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常见的对话场景,但是其中存在一些語法错误。在课堂上就可以将这些场景再现出来,让学生分析哪些地方出现了语法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三、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更加着眼于生活实际,从生活视角出发,对教学活动予以创新和改进。教师需要认清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意义,然后从教学导入、课文解读和教学拓展等方面,对生活案例、生活情境等合理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杏娟.生活化视角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时代教育,2016(14):197.
  [2]徐丽.试论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构建与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2):16-17.
  [3]魏娟.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学语文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5).
  作者简介:
  覃颖芳,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来宾市兴宾区南泗初中。
其他文献
研究了室温下不同直径的Co纳米线在不同取向下的磁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直径Co纳米线的矫顽力随着纳米线与外加磁场之间θ的增大而减小.理论上,应用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了纳米线
研究了正常金属——正常金属——超导体三端介观混杂系统的电子输运特性.从系统的格林函数出发,运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推导得出了任意偏压和任意温度下从正常金属和超导体流向
摘 要:在整个学生时代,语文一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可以让人在语言表达上条理清晰,甚至出口成章,富有诗意。而小学语文是学生进入语文学府的一把钥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科的整体性与综合性,基础性与功能性,奠定了小学语文在整个教育阶段的崇高地位。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综合性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凝聚着前人智慧经验,是对生活的总结;语文是我们
摘 要:本文讨论了移动时代高校教学改革基本思路,分析了高校为什么进行教学改革、怎样借助移动手段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最优资源配置。  关键词:移动时代;高校;教学改革  高校是多中心、多目标组织,为此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教科研以及社会服务重任。经常重复性的授课会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传统教学以“教师中心”,学生机械学习记录笔记,紧跟老师节奏,个性化学习很难实现;广播式教学制约学生想象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