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馈与矫正是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需手段。“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外在表现,并获取其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学习中的困难、缺陷、进度、理解程度等。“矫正”是指针对从学生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诊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实施补救措施,也就是给学生第二次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正确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显然,二者相辅相成,反馈为矫正提供依据,矫正为反馈服务。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馈的有效途径与矫正的良好方法。
一、注重师生交流,畅通反馈渠道
要顺利实施反馈矫正,师生间就必须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常规教学过程中反馈的渠道和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上课前“未雨绸缪”
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钻研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编写意图、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还必须研究自己所要面对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能预测到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法。发挥学生主体及教师主导作用,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勤于观察思考,逐步学会换位思考,能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教案。教案编写要以人为本。备课时,应与同组其他教师共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并不断反思、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得失,优化自己的教案。
(二)教学中“察言观色”
上课是获取信息的主渠道。首先,在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的反应,从学生的眼神、表情等外在表现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准确及时地调节,对一些问题及错误及时加以矫正。否则就会出现反馈不及时以至于要等到批改作业或阅卷时才发现问题,造成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其次,也可通过提问、练习,板演、分组讨论等环节进行教学反馈与矫正,这些方式得到的反馈信息具有简洁、及时、准确的特点,还可暴露思维过程、揭示思维方法,这样便于有效矫正。最后,在教学反馈和矫正时,既要注重情感交流,还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适时适度的手势,是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能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以使教师的讲解激情满怀,且重点突出。
(三)课堂外“亡羊补牢”
反馈信息,还可从课后作业、周练、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中获取。首先,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其系统化的重要途径,是课外反馈的主渠道。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应尽量做到全批全改,注意分类统计、分析研究,并做好记录,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讲评,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测验和考试所反馈的信息更具有集中性、比较性,能较准确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能提取很多有用的信息,如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问题多,教师要注意整理归类,及时总结教学工作中的得失。最后,课后反思、小结。下课后,对上过的内容,教学流程,重难点问题的处理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及时总结梳理,并适当记录,这样既便于下节课的教学矫正,又可作为下一次再教时的重要参考资料及教学经验。
二、找准问题实质,按需“对症”矫正
要使教学矫正效果好,必须准确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个人认为,做好教学问题的矫正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从反馈问题的主体来看,针对具体问题,采用个别、集体、自我、相互矫正
1.少数人的问题个别矫正,群体性的问题集中矫正
教师在作业批改及试卷评讲时经常会发现,有些试题错误率很高,一个班几乎全错了,还有一些试题只是个别同学错。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个别同学的问题,可利用课间或自习课等时间进行个别矫正,不宜课堂集中矫正;对于大面积、群体性问题要在课堂上集中矫正,找出错误的原因,精讲辨析,理解内涵与外延,让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简单问题自我矫正,一般性问题相互矫正
在练习及测试评讲时,如概念、公式、条件等简单问题可以让学生自我矫正;个人思考有障碍、困难时,可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
(二)从反馈教学内容来看,对于概念、规律、方法、技能等应采用不同方法矫正
1.概念性问题对照矫正,技能性问题逐步矫正
物理上有许多相关的物理概念,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由于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区分不清,经常将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简单化,常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如在使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偏向角”、“弦切角”等概念时,常易出错,这时应对照几何图形,引导学生比较概念,找出其异同点。至于利用两个概念求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问题,则属技能性问题,需要适当练习,逐步矫正。
2.规律性问题重点矫正,方法性问题专题矫正
例如,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问题,可先借助带电粒子做类平抛运动进行基本规律的推导,如加速度、沿电场方向偏移量、速度偏向角等,再进行推论性规律推导,如速度偏向角和位移偏向角关系,不同带电粒子经过同一个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后的轨迹等。由基础到一般,逐渐深入,层层推进,这类规律性问题要重点矫正。在讲解如何处理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问题时,一般方法是:定圆心、找半径、画轨迹。而定圆心又有不同方法,如中垂线法、角平分线法、量取法等等,这类问题可以通过专题讲解及训练来矫正!
3.规范性问题渗透矫正,思路性问题逐步矫正
在模拟考试阅卷过程中,阅卷人员发现:很多学生因解题不够规范、解题不完整而失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板书的规范性,同时要保证每节课至少有一题有完整的解题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还会发现:对计算题,很多学生的答卷是空白的,问其原因,学生说不会,无从下手,没有任何契入点。如果把题目分割,降低教学起点,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同时缓坡度,即增密问题台阶,延缓问题梯度,给学生向上攀登的脚手架,学生也能一步步解答。这时教师知道问题出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没有解题思路,对学生来说是很难跨越的一个障碍,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解题思路的教学,在讲解题目时,要先分析解题思路,在解完后,让学生复述解题思路。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一点一滴地渗透给学生。 4.技巧性问题重复巩固,粗心性问题引导矫正
在高考中,往往比的是速度和准确度,在平时测试时,要强调解题速度,能在课上测试的决不让学生自由做。在上课时,可以出一些少而精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平时练习时可对他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合理安排时间,一般来讲,先易后难;二是平时做练习时要控制时间,不能养成拖拉的习惯。在平时让学生做练习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限制时间做。在每次考试后,都有不少学生把会作的题算错了,归为粗心大意。确实人会有粗心的时候,但基本功扎实的人,出了错,会很快发现,很少因“粗心”而出错。但有些学生出错就不能简单地归纳为粗心,教师应该及时向其指出错误的真正原因,即基本功不扎实,才导致这样的错误。
(三)如果反馈的问题是由学生差异等原因引起的,我们应该针对其产生的原因,从学生认知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出发进行合理矫正
1.区分差异,分层矫正
不同学生,由于年龄、基础、智力、兴趣爱好、心理准备和观察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对知识的接受、掌握、理解也不相同。教师在教学矫正时,应关注、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克服观察障碍,分层设立台阶,量力而施,让学生各尽所能,学有所得。另外,教学的内容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在讲课的时候就应该抓住重点的、反应本质属性的内容,并加以强调,区别那些非本质、容易混淆的现象。
2.频繁问题变式矫正
在平常的教学中,有些问题学生经常出错,如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及误差分析实验中,有伏安、伏阻、安阻等多种方案,且每种方案又有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比较及误差分析。因此该实验考察范围较广,学生掌握也较难,出错较多。对这个实验的有关差错进行矫正时,可从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进行矫正。
3.习惯问题针对性矫正
有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的重要性。但在平常教学测验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不良习惯,如画图不用铅笔、直尺,导致所画的直线不直,圆形不圆,虚实不分,书写不规范,读题时“一目十行”,粗枝大叶等等,对于这些不良习惯的矫正,要有针对性、注意及时性,疏堵并重。
总之,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持续不断地反馈矫正是根本。因此,反馈矫正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应做到反馈有“道”,矫正有“法”。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反馈与矫正是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需手段。“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外在表现,并获取其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学习中的困难、缺陷、进度、理解程度等。“矫正”是指针对从学生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诊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实施补救措施,也就是给学生第二次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正确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显然,二者相辅相成,反馈为矫正提供依据,矫正为反馈服务。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馈的有效途径与矫正的良好方法。
一、注重师生交流,畅通反馈渠道
要顺利实施反馈矫正,师生间就必须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常规教学过程中反馈的渠道和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上课前“未雨绸缪”
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钻研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编写意图、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还必须研究自己所要面对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能预测到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法。发挥学生主体及教师主导作用,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勤于观察思考,逐步学会换位思考,能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教案。教案编写要以人为本。备课时,应与同组其他教师共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并不断反思、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得失,优化自己的教案。
(二)教学中“察言观色”
上课是获取信息的主渠道。首先,在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的反应,从学生的眼神、表情等外在表现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准确及时地调节,对一些问题及错误及时加以矫正。否则就会出现反馈不及时以至于要等到批改作业或阅卷时才发现问题,造成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其次,也可通过提问、练习,板演、分组讨论等环节进行教学反馈与矫正,这些方式得到的反馈信息具有简洁、及时、准确的特点,还可暴露思维过程、揭示思维方法,这样便于有效矫正。最后,在教学反馈和矫正时,既要注重情感交流,还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适时适度的手势,是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能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以使教师的讲解激情满怀,且重点突出。
(三)课堂外“亡羊补牢”
反馈信息,还可从课后作业、周练、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中获取。首先,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其系统化的重要途径,是课外反馈的主渠道。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应尽量做到全批全改,注意分类统计、分析研究,并做好记录,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讲评,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测验和考试所反馈的信息更具有集中性、比较性,能较准确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能提取很多有用的信息,如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问题多,教师要注意整理归类,及时总结教学工作中的得失。最后,课后反思、小结。下课后,对上过的内容,教学流程,重难点问题的处理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及时总结梳理,并适当记录,这样既便于下节课的教学矫正,又可作为下一次再教时的重要参考资料及教学经验。
二、找准问题实质,按需“对症”矫正
要使教学矫正效果好,必须准确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个人认为,做好教学问题的矫正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从反馈问题的主体来看,针对具体问题,采用个别、集体、自我、相互矫正
1.少数人的问题个别矫正,群体性的问题集中矫正
教师在作业批改及试卷评讲时经常会发现,有些试题错误率很高,一个班几乎全错了,还有一些试题只是个别同学错。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个别同学的问题,可利用课间或自习课等时间进行个别矫正,不宜课堂集中矫正;对于大面积、群体性问题要在课堂上集中矫正,找出错误的原因,精讲辨析,理解内涵与外延,让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简单问题自我矫正,一般性问题相互矫正
在练习及测试评讲时,如概念、公式、条件等简单问题可以让学生自我矫正;个人思考有障碍、困难时,可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
(二)从反馈教学内容来看,对于概念、规律、方法、技能等应采用不同方法矫正
1.概念性问题对照矫正,技能性问题逐步矫正
物理上有许多相关的物理概念,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由于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区分不清,经常将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简单化,常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如在使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偏向角”、“弦切角”等概念时,常易出错,这时应对照几何图形,引导学生比较概念,找出其异同点。至于利用两个概念求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问题,则属技能性问题,需要适当练习,逐步矫正。
2.规律性问题重点矫正,方法性问题专题矫正
例如,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问题,可先借助带电粒子做类平抛运动进行基本规律的推导,如加速度、沿电场方向偏移量、速度偏向角等,再进行推论性规律推导,如速度偏向角和位移偏向角关系,不同带电粒子经过同一个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后的轨迹等。由基础到一般,逐渐深入,层层推进,这类规律性问题要重点矫正。在讲解如何处理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问题时,一般方法是:定圆心、找半径、画轨迹。而定圆心又有不同方法,如中垂线法、角平分线法、量取法等等,这类问题可以通过专题讲解及训练来矫正!
3.规范性问题渗透矫正,思路性问题逐步矫正
在模拟考试阅卷过程中,阅卷人员发现:很多学生因解题不够规范、解题不完整而失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板书的规范性,同时要保证每节课至少有一题有完整的解题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还会发现:对计算题,很多学生的答卷是空白的,问其原因,学生说不会,无从下手,没有任何契入点。如果把题目分割,降低教学起点,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同时缓坡度,即增密问题台阶,延缓问题梯度,给学生向上攀登的脚手架,学生也能一步步解答。这时教师知道问题出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没有解题思路,对学生来说是很难跨越的一个障碍,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解题思路的教学,在讲解题目时,要先分析解题思路,在解完后,让学生复述解题思路。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一点一滴地渗透给学生。 4.技巧性问题重复巩固,粗心性问题引导矫正
在高考中,往往比的是速度和准确度,在平时测试时,要强调解题速度,能在课上测试的决不让学生自由做。在上课时,可以出一些少而精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平时练习时可对他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合理安排时间,一般来讲,先易后难;二是平时做练习时要控制时间,不能养成拖拉的习惯。在平时让学生做练习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限制时间做。在每次考试后,都有不少学生把会作的题算错了,归为粗心大意。确实人会有粗心的时候,但基本功扎实的人,出了错,会很快发现,很少因“粗心”而出错。但有些学生出错就不能简单地归纳为粗心,教师应该及时向其指出错误的真正原因,即基本功不扎实,才导致这样的错误。
(三)如果反馈的问题是由学生差异等原因引起的,我们应该针对其产生的原因,从学生认知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出发进行合理矫正
1.区分差异,分层矫正
不同学生,由于年龄、基础、智力、兴趣爱好、心理准备和观察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对知识的接受、掌握、理解也不相同。教师在教学矫正时,应关注、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克服观察障碍,分层设立台阶,量力而施,让学生各尽所能,学有所得。另外,教学的内容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在讲课的时候就应该抓住重点的、反应本质属性的内容,并加以强调,区别那些非本质、容易混淆的现象。
2.频繁问题变式矫正
在平常的教学中,有些问题学生经常出错,如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及误差分析实验中,有伏安、伏阻、安阻等多种方案,且每种方案又有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比较及误差分析。因此该实验考察范围较广,学生掌握也较难,出错较多。对这个实验的有关差错进行矫正时,可从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进行矫正。
3.习惯问题针对性矫正
有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的重要性。但在平常教学测验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不良习惯,如画图不用铅笔、直尺,导致所画的直线不直,圆形不圆,虚实不分,书写不规范,读题时“一目十行”,粗枝大叶等等,对于这些不良习惯的矫正,要有针对性、注意及时性,疏堵并重。
总之,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持续不断地反馈矫正是根本。因此,反馈矫正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应做到反馈有“道”,矫正有“法”。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