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台湾“军情局”从现役军官中选拔间谍,间谍培训班通常每年开班一次,平均每期120人左右,经过三军部队技能培训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日前对其军队情报系统进行大规模改组,台军历史最悠久,地位最重要的情报机构“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简称“军情局”)也在改组之列。由于其地位特殊、保密性强,台湾“军情局”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台湾“军情局”的前身是蒋介石独裁统治时期“赫赫有名”的“军统局”。1946年,“军统局”改名为“国防部保密局”,后又改名为“国防部第二厅”。1954年台湾当局对情报部门进行调整时,又将其名称改为“国防部情报局”。到了20世纪60年代,台湾“国防部情报局”与“国防部特勤室”合并为现在的台湾“军事情报局”,由台军“参谋总长”直接指挥,其所搜集的情报主要供台“国防部”及“参谋部”用作决策参考。台湾“军情局”下设7个处、一个“情报研究中心”和一个“秘密交通中心”。近年来,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增多,台湾“军情局”亦不失时机地制定计划,选派人员赴大陆,以参观、旅游、探亲及投资开工厂等名义,搜集大陆情报,发展间谍网络,但其阴谋始终没有得逞。由于台湾“军情局”的间谍绝大多数是台军现役军官,因此不管他们到哪里都无法取得正式的“名份”。换言之,如果这些间谍在别国境内从事间谍特务活动而被曝光,那么得由台当局出面才能避免引发国际事件,因此最隐蔽的间谍当属台湾“军情局”的间谍。台湾“军情局”情报人员的选拔与培训,除了通过“情报专科班”对外招生外,绝大多数都是对台军各军兵种现役军官实施选训,选训之前一般要经过本人的同意。在选训中,台军特别重视“品德考核”与安全检查两大内容,其中之一不合格就不能列入选训名单。“军情局”间谍培训班通常每年开班一次,平均每期120人左右,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爆破、射击、摄影、无线电通信、密写、密码破译等。在接受情报训练的过程中,除了“情报专科班”必须先接受9周的基本入伍训练之外,现役军官都是直接到情报学校接受第一期13周的情报训练。专项培训的主要科目是间谍情报行业特有的情报搜集、情报办证、档案制作、化妆与变身、技术情报等特殊技术。尤其是档案制作和化妆与变身两种技术,更是在情报圈以外学不到的技巧。这方面,世界各国都是列为高度机密,台湾情报界也不例外,绝对能算得上是“见不得人的技术”。其中,档案制作主要是以特殊的墨水、代号、代码、书写格式、信函等各种方法,让自己所寄出的信完全没有任何情报证据。继续接受专项培训的学员,除了进行间谍专业的专项培训外,还要进行各种特种作战能力训练。通常情况是要到陆军特种作战基地接受基本求生训练,还要到伞兵训练基地完成至少3次以上的跳伞训练。然后再到海军陆战队的蛙人基地接受严格的水下特种作战训练。同时还要前往陆战队的特勤队练习各种轻兵器的射击。当然,所有经过情报训练的学员都要经过结业考核,成绩合格后才可以正式接触间谍情报业务。结业考核中最复杂、最特殊的一种形式被称为“境外综合考查”,就是通过岛外旅游方式来考核学员的综合情报获取能力。由于这种测验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而台军情报部门通常在经过上层机关的批准后,才可以实施。但从实际的考核效果看,很多“军情局”的学员均难以顺利地在境外进行调查和获取情报。这也说明台军情报人员的培训绝非“成效显著”。另外,依据台湾“军情局”的规定,接受情报训练的学员不可讲出自己的真实姓名,一切都是在完全保密的环境中进行,学员的思想压力极大。而且即使是脱离了情报系统之后,依照规定,3年内不准出岛旅游、探亲,使得台军的情报事业真正成了“见不得人的事业”。
二、英国有相对独立的三家间谍机构:政府通信总部、英国秘密情报局和英国安全局,女性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男性,撑起英国谍报机构半边天
在世界各国的谍报机构中,英国的谍报机构历史最长、分工最细,也最为神秘。英国秘密情报局即原军事情报局的军情六处,是英国最主要的情报机构。其下辖政治处、军事处、反间谍处、新闻处等十个处。英国秘密情报局除传统情报搜集外,还主要负责反恐情报、禁毒情报及国内反严重犯罪情报的搜集和分析。由于执行严格的保密制度,英国秘密情报局的人数、总部地点不详。从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创设秘密情报机关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英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首先于1855年在军队中建立了“地形测量和统计局”,这是英国现代情报机关的雏形。1893年,地形测量和统计局改名为情报署。1887年,英国政府又在海军内创建了海军情报处。比起美国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和克格勃,英国间谍机关的规模是微乎其微的。二战中,军情五局(MI5)仅仅由30个办公室组成。在90年代初期,英国雇佣了大约1.7万人专职从事间谍、反间谍和技术开发,这一数字还包括大量军事情报人员和警察。冷战之后,英国仍然维持着秘密情报局(SLS/MI6)、秘密保安局(SS/MI5)、国防情报局(DLS)、政府通讯总部(GCHQ)等几大情报机构,共有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预算资金达11亿美元。其中,秘密情报局和秘密保安局最为庞大,是英国参与世界范围内谍报斗争的左右手。政府通信总部受外交大臣领导,但不归属外交部,主要负责通信方面的技术监控;英国秘密情报局,又称军情六处(代号MI6),隶属外交部,负责对外情报工作;英国安全局,又名军情五处(代号MI5),属内政部,负责对内情报和反间谍工作。尽管眼下三家情报机构在表面上独立运作,但在实际行动中,它们“业已合并”。英国情报机关的组织和行动一直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目前,在一些谍报部门中,长期以来一直由男性独霸天下的局面正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例如军情六局(M16),一大批英姿飒爽、活力四射的女谍报人员“巾帼不让须眉”,已占据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位置。现在,在英国军情六处所招收的执行特殊任务的谍报队伍中,女性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男性。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得新一代女性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英国的谍报机构。
三、澳大利亚拟建间谍专业学校
据报道,澳大利亚于2004年建立联合间谍学校的计划,这个学校将不仅为澳大利亚培训情报人员,而且也为南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其它国家培训间谍。政府将不惜投入巨资,使澳大利亚的间谍掌握阿拉伯语和印尼语,以对抗澳大利亚周边地区的恐怖威胁。
四、加拿大首次披露国内一所间谍学校内幕:女学员还有一个特殊任务,即接受训练扮演各种色情女郎勾引敌方要员,甚至直接向敌方情报人员施美人计
2000年,加拿大报纸首次公开报道该国内一所秘密间谍学校,其内情令人关注。在加拿大安大略湖畔一个隐蔽地点,曾是一座西方重要间谍营地,一所秘密间谍学校曾在那儿开设多年。二战中,起码有2000多名西方间谍、盟军情报官员、抵抗运动战士在那儿学习。这些情况是半个多世纪以后,35岁的加拿大电影制片人杰勒密·泰科马克首次公布细节的。在杰勒密的纪录片《X营》里披露,1939年,该校建于多伦多以东30英里处,占地280英亩。它是根据威廉·史蒂文逊的建议建造的。他是一位加拿大出生的百万富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军英雄,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密友。该校创立后,起先是欧洲西方情报官前来受训,但不久美国人也来了。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正式参战是1941年。美国学员参训一事是绝对机密的。只有极少数相关情报官员了解,连当时加拿大总理威廉·里昂也不知情。该间谍学校女学员还有一个特殊任务,即接受训练扮演各种色情女郎勾引敌方要员,甚至直接向敌方情报人员施美人计。该间谍学校不远处就是一座德军战俘营。德国俘虏们被带到学校来,让学员们作“抓活口”、“抓俘虏”训练。学员们被要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敌人并将他们捕获,然后无情地审问、拷打他们。有的则反过来,让学员们被这些德国俘虏抓获,后者可以用橡皮管子抽打学员的脚,用电极棒电击学员的睾丸等。
五、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和“辛贝特”,暗杀成功率千分之九百九十九
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全称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摩萨德在世界范围内大名鼎鼎,其前身是以色列建国前,活动于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秘密军事组织“哈加纳”(意为“防务”)。摩萨德只对以总理一人负责,在以色列国内拥有极大权力,拥有对以色列特种部队的支配权。摩萨德在全球派驻了900多名特工,总部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南端的海滨。真正让摩萨德声名显赫的是它的海外暗杀行动。据说,摩萨德行动成功率极高,“一千次行动中或许只有一次失败”。提起摩萨德的海外暗杀行动,不得不先提到“刺刀”小组,这是“凯撒里亚”行动队内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个行动组。每当媒体和分析师把某次刺杀事件与摩萨德联系在一起时,“刺刀”小组便会被提及。英国《每日电讯报》刊文说,“刺刀”训练基地位于以色列南部内盖夫沙漠,共有48名成员,惯用的手法是注射药物或使对方窒息。2010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军事指挥官马巴胡赫1月份在迪拜遭暗杀,余波迄今难平。尽管以色列官方矢口否认与此事有关,但迪拜警方和舆论均认为以情报机构难脱干系,从而把以色列两大情报机构“摩萨德”和“辛贝特”推上风口浪尖。摩萨德全称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成立于1949年12月,主要负责在海外收集情报和实施特别行动,包括收集海外情报、阻止敌国研发非常规武器、阻止恐怖人员袭击以色列海外目标、与其他国家建立特殊外交和情报联系以及提供战略、政治和军事行动相关情报等。职能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类似。但与后者相比,摩萨德人数少得多,只有约1200人,大部分在国内总部工作,少数特工在海外,只有极少特工负责执行刺杀和绑架任务。摩萨德招募特工条件极为严苛,尤其是负责海外行动的特工,需经过层层筛选和考验。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候选者甚至难以承受巨大压力而心理崩溃。特工候选者必须是有在以色列国防军服役经历的犹太人,特种部队老兵和军官是首选。大部分特工出生和长大于欧美地区,通晓英语和多种欧洲语言且发音纯正,一部分人还精通阿拉伯语。通过首轮遴选并不意味着能进入摩萨德,候选者在接下来数月里需接受各种测试,尤其是心理测试和背景调查。幸运通过这一轮甄选者将接受“战地试训”,按要求完成外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走入一家咖啡厅后15分钟内获得一名指定人员的详细信息,包括名字、家人甚至信用卡号码。只有极少数人能成功通过这一系列考验而进入摩萨德。据英国《星期日邮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今年2月雇佣“美女刺客”搞暗杀是摩萨德的一贯伎俩,这些“美女刺客”会通过美人计和“糖衣陷阱”诱使暗杀目标上钩,她们在暗杀行动中常常扮演着至关紧要的角色,有时甚至会亲自引爆炸弹,将暗杀目标炸上西天。据摩萨德内幕人士称,早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惨案导致11名以色列运动员遇害后,摩萨德的“美女特工”就开始频频出动,协助摩萨德男特工暗杀了一个又一个“以色列的仇人”。1972年9月5日凌晨,5名巴勒斯坦“黑九月”恐怖组织成员突袭奥运村,杀死了两名以色列运动员,并绑架了另外9名以色列运动员和教练充当人质。在21小时的谈判后,“黑九月”武装分子将所有以色列人质全部杀死。在这一震惊世界的惨案发生后,以色列摩萨德立即发起了“上帝之怒行动”,对慕尼黑奥运会惨案的幕后策划者展开了一系列暗杀报复行动。在41天之内,摩萨德就在罗马市暗杀了他们的第一个复仇目标——“黑九月”组织领导人威尔·泽瓦伊特。当年12月,巴解组织的法国分部领导人马哈茂德·哈姆什里也在巴黎被摩萨德特工暗杀。在这些暗杀行动中,频频出现摩萨特“女刺客”的身影,譬如一名摩萨德“美女刺客”就在塞浦路斯施展“美人计”,将一名暗杀目标引诱上了床,然后她假装离床前往卫生间,但却随后按下遥控按钮,引爆了事先藏在床垫中的炸弹,将那名堕入“美人计”的暗杀目标当场炸死在了床上。“短剑”小组历史上另一名著名女特工名叫谢丽尔·本托夫,她的特工代号叫做“辛迪”,谢丽尔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她到以色列学习希伯莱语时和一名以色列特工坠入爱河,并自愿加入了摩萨德。由于谢丽尔的智商高达140,她被邀请加入了“短剑”小组。当谢丽尔被上司问及一旦任务需要,她是否会和一个陌生人上床时,谢丽尔回答称:如果任务的成功需要依靠她施展“美人计”,那么她将不在乎和陌生人上床。1986年,谢丽尔由于施展“美人计”诱捕了向《星期日泰晤士报》泄漏了以色列核武计划的迪莫纳核研究中心前技术人员莫迪凯·瓦鲁鲁而一举成名。对于刺杀马巴胡赫的“短剑”小组女特工“盖尔·福利亚德”的下落,摩萨德内幕人士称,她此后将彻底消失,她可能会接受高科技整容手术,彻底改变自己的容貌。以后几个月,没有任何人——包括她的丈夫、男友或家人会被允许和她进行联系。但他们都知道,她现在已经成了摩萨德的女英雄。
六、美国间谍是从大学中挑选出来的成绩优异的学生,通过政治考察、初步培训、间谍学校强化训练
美国特工系统包括“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国防情报局”(DIA)三个主要部分,另外还有同时负责国内反情报任务的“联邦调查局”(FBI)、“财政部税捐稽征署”(IRS)等。美国中央情报局最早源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总统为对付冲突而主张建立的美国情报组织战略服务局,二战后改建为中央情报组。1947年,中央情报局取代中央情报组,正式成为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的一个独立机构。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包括间谍和反间谍机关,是美国庞大情报系统的总协调机关。中央情报局分五部分:一个局长办公室和下属四个行政处,这四个行政处分别是:行动处、行政管理与后勤处、情报处、科技处,最高领导人是局长和副局长,人数2万余名,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兰利。四个处中,规模最大的是行动处,它约有6000名专职人员和办事人员,大约有45%的人员驻扎在海外。他们中绝大部分有官方身份作为掩护,这些间谍分布在亚洲、欧洲、拉丁美洲、苏联、非洲等地。中情局在世界各地的分站与基地是它在各国隐蔽的总部。分站一般都设在驻各国首都的美国大使馆里,而基地则设在其主要城市,或美国驻外国的军事基地里。中情局最大的行动场所是德国,它的分站在波恩。中央情报局的特工来源主要是从大学中挑选出来的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在大学里物色情报机构的“朋友”,通常是那些有名望的教授。筛选工作十分严格,如果从毕业班中选出1000名学生作为被选对象,其中约有800人会因为家庭历史背景而被淘汰。剩下的人则将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接受“观察力测验”、“意志力测验”和“生活方式测谎检查”等各种考验,以充分考察其智力、表现力及思想品质的真实情况。通过考察的合格者,将接受为期9个月到1年的初步训练。开始的3个月里,将对新学员进行伪装和语言训练,特别是对派驻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都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3个月后,将到弗吉尼亚州的皮里营的“农场”(即美国间谍学校)接受强化训练。学员都要学习徒手格斗,但并不是像职业拳击手那样的系统训练,而只是学习如何用手、脚去击中对方要害部位的技巧,这些技巧融合了中国武术、日本柔道等世界优秀搏击术的精华。在“农场”内设有模拟的国境线,供学员们进行非法偷越国境的练习。同时还将学习如何盯梢、监视、摆脱敌人跟踪、建立安全接头点、及时转移、化装、接头暗号、密码电报的收发方法、秘密集会、纵火爆破、绘制地图等特殊技能。更重要的,学员还要研究敌人的反情报机构的行动方法和组织机构……在经过1年的训练后,中情局在对学员的能力、智力和性格稳定性进行测验筛选后,将学员分到中情局下属各个部门工作3年左右,然后正式派往世界各地。2000年7月26日,美国《洛杉矶时报》载文对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一所间谍学校进行了全面曝光。现在,CIA招募了数百名分析人员,他们当中的多数将至少临时在国外工作一次,随后到肯特学校进行6个月的课程培训。能进入这所学校的都是些拥有良好经历的人,比如第一批学员,共14男11女,他们当中有三分之二的拥有硕士、博士或法学方面的头衔;有一半曾在海外生活或工作过,并受到其它语言的影响;其中6人曾在军中服役。学生们的脖子上都挂着蓝色胸牌,表明他们具有安全许可,可以使用教室中标有“绝密”的电脑。他们的垃圾每天都必须切碎并烧毁。教学区到处都是警卫、锁和警报器,这个区域被称为“保险库”。大楼的特殊材料和传感器使得任何人都无法对楼内的活动进行窃听。
七、日本妓女间谍学校:二战时祸害中国
二战前,日本为实现侵略计划,培训了大量间谍。这些日本间谍,尤其是女间谍纷纷潜入中俄朝等国刺探情报,成为日本侵略军的帮凶。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女间谍中有相当部分出自札幌妓女间谍学校。甲午战争后,日本黑社会组织玄洋社于1896年在札幌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名为“俄语学会”。根据日本情报机构的规定,该校学员中“将校军官”和“民间志士”各占一半,所有学生均经过严格挑选。该校主要讲授俄语和俄国的风俗人情,并进行各种间谍技能培训,学员毕业前还要潜入西伯利亚进行实习。此后,该校又增设了汉语课程,校名也改为“俄华语学校”,重点培训女间谍,训练她们运用美人计获取情报的本领。由于这些女间谍很多都以妓女身份作为掩护,人们便把她们统称为“阿菊”,这所学校也获得了“妓女间谍学校”的绰号。在大量的“阿菊”当中,最出名的要数“西伯利亚阿菊”、“满洲阿菊”和“大陆阿菊”。“西伯利亚阿菊”原名山本菊子,她于1886年出生在日本九州,7岁时因家贫被卖入妓院。一次偶然的机会,山本菊子遇到了日本特务头子内田良平,后者很看重菊子身上的间谍潜质,于是将她送入妓女间谍学校精心培养。很快,菊子就学会了一套运用姿色搞情报的绝技。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18岁的菊子潜入西伯利亚充当妓女,获取了大量俄军重要情报,在日本情报界初露锋芒。1918年,日本伙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出兵西伯利亚,占领了俄远东地区的一些城市,对俄国革命实施武装干涉。为消灭苏俄红军,扶持傀儡政权,日军在远东广设特务机关,由于山本菊子精通汉语、俄语和朝鲜语三门语言,于是便被派往中俄边境一带活动。她几乎走遍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地区,与白俄匪军和中国东北的马贼相互勾结,搜集到苏俄红军的许多重要情报,“西伯利亚阿菊”的大名逐渐响亮起来。后来,白俄匪军被红军击败,25万残匪退入中国东北地区。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看中了这股力量,于是他命令山本菊子设法拉拢白匪头子谢苗诺夫,拉几万白俄残匪到哈尔滨、大连一带,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然而,谢苗诺夫对日本人的建议并不感兴趣,因为大部分白俄残匪是俄中边境地区的地主和农民,他们只希望在家乡附近活动。遭到拒绝的山本菊子没有死心,她先是使出“美人计”,把谢苗诺夫迷得晕头转向,接着又向其提供“绝密情报”,称苏俄特工人员已潜入中国东北,伺机暗杀他,只有投靠土肥原贤二才有出路。在山本菊子的软硬兼施下,谢苗诺夫最终带着队伍投降了。此后,山本菊子又装扮成中国人,收买了20多股马贼,在中国东北地区到处搜集情报,并疯狂袭击反日武装。1923年,37岁的山本菊子因病死在哈尔滨,结束了她短暂而罪恶的一生。
八、法国对外安全总局又称第七局,是法国最大的情报和反间谍机关,如今又新建一所“间谍学校”
法国对外安全总局又称第七局,是法国最大的情报和反间谍机关,1982年4月改为现名。对外安全总局下设情报调研处、反间谍处、行动处等部门。该局主要负责全面搜集各国各类情报,监控有损法国国家安全的活动。该局总人数3500人左右,总部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第二十区图威尔游泳池附近的莫蒂埃旧军营内,故有“游泳池”的代称。据英国媒体日前报道,法国总统萨科齐打算建立一所“间谍学校”,其主要工作在于阻止法国各情报部门首脑遭到刺探,并消除各机构间的斗争。据悉,萨科齐拟派一位女性为该校校长。据悉,首任“情报研究院”的一把手很有可能在未来数天内被任命。据法国《世界报》报道,该校校长将由一名从未涉足过情报领域的女性出任。据报道,这所建于埃菲尔铁塔附近军事学院的“间谍学校”只为高级情报首脑开出通行证。实际上,这将是一所情报“参谋学院”。法国情报和安全机构经常被指责像对待国家敌人一样互相对抗。这些机构的首脑不时处于国内政治人物、派别的复杂关系网中,成为权力游戏的棋子。法国总统萨科齐认为自己在逐步掌权的过程中成为了这类斗争的受害者,所以他决定仿照美国模式建立一个单一的法国“情报团体”。按照萨科齐的计划,法国国家防御及安全委员会(CDSN)以官方文件形式已在09年平安夜成形,该部门相当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CDSN有国家情报委员会(CNR)作为帮手,而该委员会联合了6大情报和安全机构。这两大机关的主席都由萨科齐亲自出任。据报道,这个新的情报学院将指导情报机构负责人在道德和法规约束下、反情报环境下工作,并让他们保持随时知晓最新的安全威胁和间谍技术。最重要的是,该学院将追求“鼓励团队精神”,使高级官员以乐意的态度合作,同时能在法国情报部门层级升迁中从一个机构到另一个机构。届时将会颁发由所有间谍机构认证的情报“专利”或者文凭。
九、俄罗斯间谍学校,招募前暗中考察三年,父母姓名全部都换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前身是原克格勃第二总局,主要负责俄国内事务,直接隶属于俄总统。维持国内治安,防止外国情报机构渗透是其主要职能。俄联邦安全局下设反情报部、宪法保卫部、军事反间谍局等部门,人数近8万人,总部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卢比扬卡大厦。克格勃在前苏联是集情报、安全、保卫等职能于一身的超级安全机关,是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分庭抗礼、并驾齐驱的庞大机构。为了培训出一流特工,克格勃组建了200多所间谍学校。如今,克格勃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俄联邦安全局、对外情报总局和边防总局等。克格勃下属的庞大间谍学校网也削减了规模,但所保留下来的各类间谍学校仍继承着克格勃时期的独特训练方法。如今,俄罗斯古比雪夫东南约100公里的地方,一座奇特神秘的“间谍城”就会出现在眼前,它就是俄特工学校中规模最大、课程设置最多的“卡兹纳”间谍学校。正式招募之前,一般会对候选人暗中考察3-4年,看他是否具备成为一名特工的基本素质。新学员进入间谍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脱胎换骨”:姓名、年龄、出生地、爱好、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职业及姓名都要更换。俄对外情报总局所属的学校大都位于非开放地区,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当地的老百姓即使在那里生活多年,也不知道那里有一所间谍学校。在学校学习中,特工业务课程学习时间最长,要求最严的是电报术和摄影,因为发报、破译密码、加密、拍照是特工最基本的技能。特工学校还特别注意训练“特色间谍”如“燕子”(女色间谍)和“乌鸦”(男色间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下属的学校主要培训在国内活动的安全人员。目前,该局有1所情报侦察学院和5所短期进修学校,分别位于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新西伯利亚、圣彼得堡、叶卡捷林堡等地。情报侦察学院主要培训高级情报人员和管理干部,学院位于莫斯科的科佩谢尔街上。这所学院设有侦察、反侦察、技术(密码破译和无线电通信)、军官进修轮训和外语等5个系,如果招来的是中学生,则要在这里学习5年,如果是大学毕业生,则学习2年。这里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学院的条件非常好,愿意报考的人非常多。每年招生时,考生先向当地安全机关报名,由地方安全机关进行初步筛选,然后经过考试由学院决定是否录取。俄罗斯安全机关下属的特工学校汇集了国内擒拿、格斗、爆破、武器、犯罪心理学、侦察和计算机等方面的顶级专家,他们在继承自己独特的培训方法的同时,还大胆借鉴美英两个国家的间谍训练经验,培养出了大批技艺精湛的高级情报人员,为维护国家安全以及获取外国重要情报,做出了特殊贡献。
十、德国反间谍机构是联邦宪法保卫局,二战德国成立的“土星”间谍学校“借鸡下蛋”,用德国的学校却为前苏联培养间谍
目前,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是德国的反间谍机构,属内政部管辖。下设基本法问题处、反间谍处、秘密保卫处、反右翼激进分子处、反左翼激进分子处等部门,其总部位于德国科隆市郊的埃伦费尔德。二战中,德国在前苏联白俄罗斯地区成立“土星”间谍学校,主要为德国培养到苏联从事间谍活动的学员。然而,该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科兹洛夫竟然是前苏联间谍。事件经过是这样的。二战爆发后,科兹洛夫和妻子一起被德国俘虏。当时,德国间谍机关正着手从前苏军俘虏中挑选一些军人当间谍。科兹洛夫很快便成为德国人选中的培养对象。其原因是科兹洛夫的妻子当时正怀着身孕。德国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筹码,把这样一个人放在特工机关,会比较可靠,而且容易对其实施控制。鉴于此,科兹洛夫被迫同意与德国间谍机关合作。当科兹洛夫从“土星”间谍学校毕业后,便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到莫斯科郊外的马拉霍夫斯克去,把50万卢布、电台用具、各种文件表格等交给德国秘密安插在那里的特务机关,然后返回。德国人对科兹洛夫保证,如果他完成任务并返回德占区,他们就将授予他德国军官军衔,并给予奖励,还可留在间谍学校里当教官。于是科兹洛夫在他孩子出生的前4天,被德国人秘密投送到苏联马拉霍夫斯克地区。科兹洛夫一降落到地面,马上利用从“土星”学来的技能,找到了前苏军的反间谍机关,把他所知道的当时苏联所急需的情报和盘托出。德国间谍机关对科兹洛夫圆满完成任务并返回德占区感到高兴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必要的警惕,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和调查。而科兹洛夫充分展示了他在“土星”学校里学来的过硬的反间谍本领,解开了德国反间谍机关设下的一道道难题。最终德国人确信科兹洛夫是可靠的,便派他到“土星”间谍学校当教官。科兹洛夫在间谍学校工作十分出色,很快被提拔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随着职务的升迁,科兹洛夫有机会深入接触学员,从而掌握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资料。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日前对其军队情报系统进行大规模改组,台军历史最悠久,地位最重要的情报机构“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简称“军情局”)也在改组之列。由于其地位特殊、保密性强,台湾“军情局”一直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台湾“军情局”的前身是蒋介石独裁统治时期“赫赫有名”的“军统局”。1946年,“军统局”改名为“国防部保密局”,后又改名为“国防部第二厅”。1954年台湾当局对情报部门进行调整时,又将其名称改为“国防部情报局”。到了20世纪60年代,台湾“国防部情报局”与“国防部特勤室”合并为现在的台湾“军事情报局”,由台军“参谋总长”直接指挥,其所搜集的情报主要供台“国防部”及“参谋部”用作决策参考。台湾“军情局”下设7个处、一个“情报研究中心”和一个“秘密交通中心”。近年来,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增多,台湾“军情局”亦不失时机地制定计划,选派人员赴大陆,以参观、旅游、探亲及投资开工厂等名义,搜集大陆情报,发展间谍网络,但其阴谋始终没有得逞。由于台湾“军情局”的间谍绝大多数是台军现役军官,因此不管他们到哪里都无法取得正式的“名份”。换言之,如果这些间谍在别国境内从事间谍特务活动而被曝光,那么得由台当局出面才能避免引发国际事件,因此最隐蔽的间谍当属台湾“军情局”的间谍。台湾“军情局”情报人员的选拔与培训,除了通过“情报专科班”对外招生外,绝大多数都是对台军各军兵种现役军官实施选训,选训之前一般要经过本人的同意。在选训中,台军特别重视“品德考核”与安全检查两大内容,其中之一不合格就不能列入选训名单。“军情局”间谍培训班通常每年开班一次,平均每期120人左右,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爆破、射击、摄影、无线电通信、密写、密码破译等。在接受情报训练的过程中,除了“情报专科班”必须先接受9周的基本入伍训练之外,现役军官都是直接到情报学校接受第一期13周的情报训练。专项培训的主要科目是间谍情报行业特有的情报搜集、情报办证、档案制作、化妆与变身、技术情报等特殊技术。尤其是档案制作和化妆与变身两种技术,更是在情报圈以外学不到的技巧。这方面,世界各国都是列为高度机密,台湾情报界也不例外,绝对能算得上是“见不得人的技术”。其中,档案制作主要是以特殊的墨水、代号、代码、书写格式、信函等各种方法,让自己所寄出的信完全没有任何情报证据。继续接受专项培训的学员,除了进行间谍专业的专项培训外,还要进行各种特种作战能力训练。通常情况是要到陆军特种作战基地接受基本求生训练,还要到伞兵训练基地完成至少3次以上的跳伞训练。然后再到海军陆战队的蛙人基地接受严格的水下特种作战训练。同时还要前往陆战队的特勤队练习各种轻兵器的射击。当然,所有经过情报训练的学员都要经过结业考核,成绩合格后才可以正式接触间谍情报业务。结业考核中最复杂、最特殊的一种形式被称为“境外综合考查”,就是通过岛外旅游方式来考核学员的综合情报获取能力。由于这种测验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而台军情报部门通常在经过上层机关的批准后,才可以实施。但从实际的考核效果看,很多“军情局”的学员均难以顺利地在境外进行调查和获取情报。这也说明台军情报人员的培训绝非“成效显著”。另外,依据台湾“军情局”的规定,接受情报训练的学员不可讲出自己的真实姓名,一切都是在完全保密的环境中进行,学员的思想压力极大。而且即使是脱离了情报系统之后,依照规定,3年内不准出岛旅游、探亲,使得台军的情报事业真正成了“见不得人的事业”。
二、英国有相对独立的三家间谍机构:政府通信总部、英国秘密情报局和英国安全局,女性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男性,撑起英国谍报机构半边天
在世界各国的谍报机构中,英国的谍报机构历史最长、分工最细,也最为神秘。英国秘密情报局即原军事情报局的军情六处,是英国最主要的情报机构。其下辖政治处、军事处、反间谍处、新闻处等十个处。英国秘密情报局除传统情报搜集外,还主要负责反恐情报、禁毒情报及国内反严重犯罪情报的搜集和分析。由于执行严格的保密制度,英国秘密情报局的人数、总部地点不详。从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创设秘密情报机关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英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首先于1855年在军队中建立了“地形测量和统计局”,这是英国现代情报机关的雏形。1893年,地形测量和统计局改名为情报署。1887年,英国政府又在海军内创建了海军情报处。比起美国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和克格勃,英国间谍机关的规模是微乎其微的。二战中,军情五局(MI5)仅仅由30个办公室组成。在90年代初期,英国雇佣了大约1.7万人专职从事间谍、反间谍和技术开发,这一数字还包括大量军事情报人员和警察。冷战之后,英国仍然维持着秘密情报局(SLS/MI6)、秘密保安局(SS/MI5)、国防情报局(DLS)、政府通讯总部(GCHQ)等几大情报机构,共有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预算资金达11亿美元。其中,秘密情报局和秘密保安局最为庞大,是英国参与世界范围内谍报斗争的左右手。政府通信总部受外交大臣领导,但不归属外交部,主要负责通信方面的技术监控;英国秘密情报局,又称军情六处(代号MI6),隶属外交部,负责对外情报工作;英国安全局,又名军情五处(代号MI5),属内政部,负责对内情报和反间谍工作。尽管眼下三家情报机构在表面上独立运作,但在实际行动中,它们“业已合并”。英国情报机关的组织和行动一直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目前,在一些谍报部门中,长期以来一直由男性独霸天下的局面正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例如军情六局(M16),一大批英姿飒爽、活力四射的女谍报人员“巾帼不让须眉”,已占据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位置。现在,在英国军情六处所招收的执行特殊任务的谍报队伍中,女性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男性。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得新一代女性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英国的谍报机构。
三、澳大利亚拟建间谍专业学校
据报道,澳大利亚于2004年建立联合间谍学校的计划,这个学校将不仅为澳大利亚培训情报人员,而且也为南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其它国家培训间谍。政府将不惜投入巨资,使澳大利亚的间谍掌握阿拉伯语和印尼语,以对抗澳大利亚周边地区的恐怖威胁。
四、加拿大首次披露国内一所间谍学校内幕:女学员还有一个特殊任务,即接受训练扮演各种色情女郎勾引敌方要员,甚至直接向敌方情报人员施美人计
2000年,加拿大报纸首次公开报道该国内一所秘密间谍学校,其内情令人关注。在加拿大安大略湖畔一个隐蔽地点,曾是一座西方重要间谍营地,一所秘密间谍学校曾在那儿开设多年。二战中,起码有2000多名西方间谍、盟军情报官员、抵抗运动战士在那儿学习。这些情况是半个多世纪以后,35岁的加拿大电影制片人杰勒密·泰科马克首次公布细节的。在杰勒密的纪录片《X营》里披露,1939年,该校建于多伦多以东30英里处,占地280英亩。它是根据威廉·史蒂文逊的建议建造的。他是一位加拿大出生的百万富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军英雄,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密友。该校创立后,起先是欧洲西方情报官前来受训,但不久美国人也来了。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正式参战是1941年。美国学员参训一事是绝对机密的。只有极少数相关情报官员了解,连当时加拿大总理威廉·里昂也不知情。该间谍学校女学员还有一个特殊任务,即接受训练扮演各种色情女郎勾引敌方要员,甚至直接向敌方情报人员施美人计。该间谍学校不远处就是一座德军战俘营。德国俘虏们被带到学校来,让学员们作“抓活口”、“抓俘虏”训练。学员们被要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敌人并将他们捕获,然后无情地审问、拷打他们。有的则反过来,让学员们被这些德国俘虏抓获,后者可以用橡皮管子抽打学员的脚,用电极棒电击学员的睾丸等。
五、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和“辛贝特”,暗杀成功率千分之九百九十九
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全称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摩萨德在世界范围内大名鼎鼎,其前身是以色列建国前,活动于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秘密军事组织“哈加纳”(意为“防务”)。摩萨德只对以总理一人负责,在以色列国内拥有极大权力,拥有对以色列特种部队的支配权。摩萨德在全球派驻了900多名特工,总部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南端的海滨。真正让摩萨德声名显赫的是它的海外暗杀行动。据说,摩萨德行动成功率极高,“一千次行动中或许只有一次失败”。提起摩萨德的海外暗杀行动,不得不先提到“刺刀”小组,这是“凯撒里亚”行动队内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个行动组。每当媒体和分析师把某次刺杀事件与摩萨德联系在一起时,“刺刀”小组便会被提及。英国《每日电讯报》刊文说,“刺刀”训练基地位于以色列南部内盖夫沙漠,共有48名成员,惯用的手法是注射药物或使对方窒息。2010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军事指挥官马巴胡赫1月份在迪拜遭暗杀,余波迄今难平。尽管以色列官方矢口否认与此事有关,但迪拜警方和舆论均认为以情报机构难脱干系,从而把以色列两大情报机构“摩萨德”和“辛贝特”推上风口浪尖。摩萨德全称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成立于1949年12月,主要负责在海外收集情报和实施特别行动,包括收集海外情报、阻止敌国研发非常规武器、阻止恐怖人员袭击以色列海外目标、与其他国家建立特殊外交和情报联系以及提供战略、政治和军事行动相关情报等。职能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类似。但与后者相比,摩萨德人数少得多,只有约1200人,大部分在国内总部工作,少数特工在海外,只有极少特工负责执行刺杀和绑架任务。摩萨德招募特工条件极为严苛,尤其是负责海外行动的特工,需经过层层筛选和考验。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候选者甚至难以承受巨大压力而心理崩溃。特工候选者必须是有在以色列国防军服役经历的犹太人,特种部队老兵和军官是首选。大部分特工出生和长大于欧美地区,通晓英语和多种欧洲语言且发音纯正,一部分人还精通阿拉伯语。通过首轮遴选并不意味着能进入摩萨德,候选者在接下来数月里需接受各种测试,尤其是心理测试和背景调查。幸运通过这一轮甄选者将接受“战地试训”,按要求完成外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走入一家咖啡厅后15分钟内获得一名指定人员的详细信息,包括名字、家人甚至信用卡号码。只有极少数人能成功通过这一系列考验而进入摩萨德。据英国《星期日邮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今年2月雇佣“美女刺客”搞暗杀是摩萨德的一贯伎俩,这些“美女刺客”会通过美人计和“糖衣陷阱”诱使暗杀目标上钩,她们在暗杀行动中常常扮演着至关紧要的角色,有时甚至会亲自引爆炸弹,将暗杀目标炸上西天。据摩萨德内幕人士称,早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惨案导致11名以色列运动员遇害后,摩萨德的“美女特工”就开始频频出动,协助摩萨德男特工暗杀了一个又一个“以色列的仇人”。1972年9月5日凌晨,5名巴勒斯坦“黑九月”恐怖组织成员突袭奥运村,杀死了两名以色列运动员,并绑架了另外9名以色列运动员和教练充当人质。在21小时的谈判后,“黑九月”武装分子将所有以色列人质全部杀死。在这一震惊世界的惨案发生后,以色列摩萨德立即发起了“上帝之怒行动”,对慕尼黑奥运会惨案的幕后策划者展开了一系列暗杀报复行动。在41天之内,摩萨德就在罗马市暗杀了他们的第一个复仇目标——“黑九月”组织领导人威尔·泽瓦伊特。当年12月,巴解组织的法国分部领导人马哈茂德·哈姆什里也在巴黎被摩萨德特工暗杀。在这些暗杀行动中,频频出现摩萨特“女刺客”的身影,譬如一名摩萨德“美女刺客”就在塞浦路斯施展“美人计”,将一名暗杀目标引诱上了床,然后她假装离床前往卫生间,但却随后按下遥控按钮,引爆了事先藏在床垫中的炸弹,将那名堕入“美人计”的暗杀目标当场炸死在了床上。“短剑”小组历史上另一名著名女特工名叫谢丽尔·本托夫,她的特工代号叫做“辛迪”,谢丽尔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她到以色列学习希伯莱语时和一名以色列特工坠入爱河,并自愿加入了摩萨德。由于谢丽尔的智商高达140,她被邀请加入了“短剑”小组。当谢丽尔被上司问及一旦任务需要,她是否会和一个陌生人上床时,谢丽尔回答称:如果任务的成功需要依靠她施展“美人计”,那么她将不在乎和陌生人上床。1986年,谢丽尔由于施展“美人计”诱捕了向《星期日泰晤士报》泄漏了以色列核武计划的迪莫纳核研究中心前技术人员莫迪凯·瓦鲁鲁而一举成名。对于刺杀马巴胡赫的“短剑”小组女特工“盖尔·福利亚德”的下落,摩萨德内幕人士称,她此后将彻底消失,她可能会接受高科技整容手术,彻底改变自己的容貌。以后几个月,没有任何人——包括她的丈夫、男友或家人会被允许和她进行联系。但他们都知道,她现在已经成了摩萨德的女英雄。
六、美国间谍是从大学中挑选出来的成绩优异的学生,通过政治考察、初步培训、间谍学校强化训练
美国特工系统包括“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国防情报局”(DIA)三个主要部分,另外还有同时负责国内反情报任务的“联邦调查局”(FBI)、“财政部税捐稽征署”(IRS)等。美国中央情报局最早源于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总统为对付冲突而主张建立的美国情报组织战略服务局,二战后改建为中央情报组。1947年,中央情报局取代中央情报组,正式成为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的一个独立机构。中央情报局是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包括间谍和反间谍机关,是美国庞大情报系统的总协调机关。中央情报局分五部分:一个局长办公室和下属四个行政处,这四个行政处分别是:行动处、行政管理与后勤处、情报处、科技处,最高领导人是局长和副局长,人数2万余名,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兰利。四个处中,规模最大的是行动处,它约有6000名专职人员和办事人员,大约有45%的人员驻扎在海外。他们中绝大部分有官方身份作为掩护,这些间谍分布在亚洲、欧洲、拉丁美洲、苏联、非洲等地。中情局在世界各地的分站与基地是它在各国隐蔽的总部。分站一般都设在驻各国首都的美国大使馆里,而基地则设在其主要城市,或美国驻外国的军事基地里。中情局最大的行动场所是德国,它的分站在波恩。中央情报局的特工来源主要是从大学中挑选出来的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在大学里物色情报机构的“朋友”,通常是那些有名望的教授。筛选工作十分严格,如果从毕业班中选出1000名学生作为被选对象,其中约有800人会因为家庭历史背景而被淘汰。剩下的人则将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接受“观察力测验”、“意志力测验”和“生活方式测谎检查”等各种考验,以充分考察其智力、表现力及思想品质的真实情况。通过考察的合格者,将接受为期9个月到1年的初步训练。开始的3个月里,将对新学员进行伪装和语言训练,特别是对派驻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都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3个月后,将到弗吉尼亚州的皮里营的“农场”(即美国间谍学校)接受强化训练。学员都要学习徒手格斗,但并不是像职业拳击手那样的系统训练,而只是学习如何用手、脚去击中对方要害部位的技巧,这些技巧融合了中国武术、日本柔道等世界优秀搏击术的精华。在“农场”内设有模拟的国境线,供学员们进行非法偷越国境的练习。同时还将学习如何盯梢、监视、摆脱敌人跟踪、建立安全接头点、及时转移、化装、接头暗号、密码电报的收发方法、秘密集会、纵火爆破、绘制地图等特殊技能。更重要的,学员还要研究敌人的反情报机构的行动方法和组织机构……在经过1年的训练后,中情局在对学员的能力、智力和性格稳定性进行测验筛选后,将学员分到中情局下属各个部门工作3年左右,然后正式派往世界各地。2000年7月26日,美国《洛杉矶时报》载文对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一所间谍学校进行了全面曝光。现在,CIA招募了数百名分析人员,他们当中的多数将至少临时在国外工作一次,随后到肯特学校进行6个月的课程培训。能进入这所学校的都是些拥有良好经历的人,比如第一批学员,共14男11女,他们当中有三分之二的拥有硕士、博士或法学方面的头衔;有一半曾在海外生活或工作过,并受到其它语言的影响;其中6人曾在军中服役。学生们的脖子上都挂着蓝色胸牌,表明他们具有安全许可,可以使用教室中标有“绝密”的电脑。他们的垃圾每天都必须切碎并烧毁。教学区到处都是警卫、锁和警报器,这个区域被称为“保险库”。大楼的特殊材料和传感器使得任何人都无法对楼内的活动进行窃听。
七、日本妓女间谍学校:二战时祸害中国
二战前,日本为实现侵略计划,培训了大量间谍。这些日本间谍,尤其是女间谍纷纷潜入中俄朝等国刺探情报,成为日本侵略军的帮凶。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女间谍中有相当部分出自札幌妓女间谍学校。甲午战争后,日本黑社会组织玄洋社于1896年在札幌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名为“俄语学会”。根据日本情报机构的规定,该校学员中“将校军官”和“民间志士”各占一半,所有学生均经过严格挑选。该校主要讲授俄语和俄国的风俗人情,并进行各种间谍技能培训,学员毕业前还要潜入西伯利亚进行实习。此后,该校又增设了汉语课程,校名也改为“俄华语学校”,重点培训女间谍,训练她们运用美人计获取情报的本领。由于这些女间谍很多都以妓女身份作为掩护,人们便把她们统称为“阿菊”,这所学校也获得了“妓女间谍学校”的绰号。在大量的“阿菊”当中,最出名的要数“西伯利亚阿菊”、“满洲阿菊”和“大陆阿菊”。“西伯利亚阿菊”原名山本菊子,她于1886年出生在日本九州,7岁时因家贫被卖入妓院。一次偶然的机会,山本菊子遇到了日本特务头子内田良平,后者很看重菊子身上的间谍潜质,于是将她送入妓女间谍学校精心培养。很快,菊子就学会了一套运用姿色搞情报的绝技。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18岁的菊子潜入西伯利亚充当妓女,获取了大量俄军重要情报,在日本情报界初露锋芒。1918年,日本伙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出兵西伯利亚,占领了俄远东地区的一些城市,对俄国革命实施武装干涉。为消灭苏俄红军,扶持傀儡政权,日军在远东广设特务机关,由于山本菊子精通汉语、俄语和朝鲜语三门语言,于是便被派往中俄边境一带活动。她几乎走遍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地区,与白俄匪军和中国东北的马贼相互勾结,搜集到苏俄红军的许多重要情报,“西伯利亚阿菊”的大名逐渐响亮起来。后来,白俄匪军被红军击败,25万残匪退入中国东北地区。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看中了这股力量,于是他命令山本菊子设法拉拢白匪头子谢苗诺夫,拉几万白俄残匪到哈尔滨、大连一带,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然而,谢苗诺夫对日本人的建议并不感兴趣,因为大部分白俄残匪是俄中边境地区的地主和农民,他们只希望在家乡附近活动。遭到拒绝的山本菊子没有死心,她先是使出“美人计”,把谢苗诺夫迷得晕头转向,接着又向其提供“绝密情报”,称苏俄特工人员已潜入中国东北,伺机暗杀他,只有投靠土肥原贤二才有出路。在山本菊子的软硬兼施下,谢苗诺夫最终带着队伍投降了。此后,山本菊子又装扮成中国人,收买了20多股马贼,在中国东北地区到处搜集情报,并疯狂袭击反日武装。1923年,37岁的山本菊子因病死在哈尔滨,结束了她短暂而罪恶的一生。
八、法国对外安全总局又称第七局,是法国最大的情报和反间谍机关,如今又新建一所“间谍学校”
法国对外安全总局又称第七局,是法国最大的情报和反间谍机关,1982年4月改为现名。对外安全总局下设情报调研处、反间谍处、行动处等部门。该局主要负责全面搜集各国各类情报,监控有损法国国家安全的活动。该局总人数3500人左右,总部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第二十区图威尔游泳池附近的莫蒂埃旧军营内,故有“游泳池”的代称。据英国媒体日前报道,法国总统萨科齐打算建立一所“间谍学校”,其主要工作在于阻止法国各情报部门首脑遭到刺探,并消除各机构间的斗争。据悉,萨科齐拟派一位女性为该校校长。据悉,首任“情报研究院”的一把手很有可能在未来数天内被任命。据法国《世界报》报道,该校校长将由一名从未涉足过情报领域的女性出任。据报道,这所建于埃菲尔铁塔附近军事学院的“间谍学校”只为高级情报首脑开出通行证。实际上,这将是一所情报“参谋学院”。法国情报和安全机构经常被指责像对待国家敌人一样互相对抗。这些机构的首脑不时处于国内政治人物、派别的复杂关系网中,成为权力游戏的棋子。法国总统萨科齐认为自己在逐步掌权的过程中成为了这类斗争的受害者,所以他决定仿照美国模式建立一个单一的法国“情报团体”。按照萨科齐的计划,法国国家防御及安全委员会(CDSN)以官方文件形式已在09年平安夜成形,该部门相当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CDSN有国家情报委员会(CNR)作为帮手,而该委员会联合了6大情报和安全机构。这两大机关的主席都由萨科齐亲自出任。据报道,这个新的情报学院将指导情报机构负责人在道德和法规约束下、反情报环境下工作,并让他们保持随时知晓最新的安全威胁和间谍技术。最重要的是,该学院将追求“鼓励团队精神”,使高级官员以乐意的态度合作,同时能在法国情报部门层级升迁中从一个机构到另一个机构。届时将会颁发由所有间谍机构认证的情报“专利”或者文凭。
九、俄罗斯间谍学校,招募前暗中考察三年,父母姓名全部都换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前身是原克格勃第二总局,主要负责俄国内事务,直接隶属于俄总统。维持国内治安,防止外国情报机构渗透是其主要职能。俄联邦安全局下设反情报部、宪法保卫部、军事反间谍局等部门,人数近8万人,总部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卢比扬卡大厦。克格勃在前苏联是集情报、安全、保卫等职能于一身的超级安全机关,是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分庭抗礼、并驾齐驱的庞大机构。为了培训出一流特工,克格勃组建了200多所间谍学校。如今,克格勃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俄联邦安全局、对外情报总局和边防总局等。克格勃下属的庞大间谍学校网也削减了规模,但所保留下来的各类间谍学校仍继承着克格勃时期的独特训练方法。如今,俄罗斯古比雪夫东南约100公里的地方,一座奇特神秘的“间谍城”就会出现在眼前,它就是俄特工学校中规模最大、课程设置最多的“卡兹纳”间谍学校。正式招募之前,一般会对候选人暗中考察3-4年,看他是否具备成为一名特工的基本素质。新学员进入间谍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脱胎换骨”:姓名、年龄、出生地、爱好、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职业及姓名都要更换。俄对外情报总局所属的学校大都位于非开放地区,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当地的老百姓即使在那里生活多年,也不知道那里有一所间谍学校。在学校学习中,特工业务课程学习时间最长,要求最严的是电报术和摄影,因为发报、破译密码、加密、拍照是特工最基本的技能。特工学校还特别注意训练“特色间谍”如“燕子”(女色间谍)和“乌鸦”(男色间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下属的学校主要培训在国内活动的安全人员。目前,该局有1所情报侦察学院和5所短期进修学校,分别位于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新西伯利亚、圣彼得堡、叶卡捷林堡等地。情报侦察学院主要培训高级情报人员和管理干部,学院位于莫斯科的科佩谢尔街上。这所学院设有侦察、反侦察、技术(密码破译和无线电通信)、军官进修轮训和外语等5个系,如果招来的是中学生,则要在这里学习5年,如果是大学毕业生,则学习2年。这里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学院的条件非常好,愿意报考的人非常多。每年招生时,考生先向当地安全机关报名,由地方安全机关进行初步筛选,然后经过考试由学院决定是否录取。俄罗斯安全机关下属的特工学校汇集了国内擒拿、格斗、爆破、武器、犯罪心理学、侦察和计算机等方面的顶级专家,他们在继承自己独特的培训方法的同时,还大胆借鉴美英两个国家的间谍训练经验,培养出了大批技艺精湛的高级情报人员,为维护国家安全以及获取外国重要情报,做出了特殊贡献。
十、德国反间谍机构是联邦宪法保卫局,二战德国成立的“土星”间谍学校“借鸡下蛋”,用德国的学校却为前苏联培养间谍
目前,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是德国的反间谍机构,属内政部管辖。下设基本法问题处、反间谍处、秘密保卫处、反右翼激进分子处、反左翼激进分子处等部门,其总部位于德国科隆市郊的埃伦费尔德。二战中,德国在前苏联白俄罗斯地区成立“土星”间谍学校,主要为德国培养到苏联从事间谍活动的学员。然而,该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科兹洛夫竟然是前苏联间谍。事件经过是这样的。二战爆发后,科兹洛夫和妻子一起被德国俘虏。当时,德国间谍机关正着手从前苏军俘虏中挑选一些军人当间谍。科兹洛夫很快便成为德国人选中的培养对象。其原因是科兹洛夫的妻子当时正怀着身孕。德国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筹码,把这样一个人放在特工机关,会比较可靠,而且容易对其实施控制。鉴于此,科兹洛夫被迫同意与德国间谍机关合作。当科兹洛夫从“土星”间谍学校毕业后,便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到莫斯科郊外的马拉霍夫斯克去,把50万卢布、电台用具、各种文件表格等交给德国秘密安插在那里的特务机关,然后返回。德国人对科兹洛夫保证,如果他完成任务并返回德占区,他们就将授予他德国军官军衔,并给予奖励,还可留在间谍学校里当教官。于是科兹洛夫在他孩子出生的前4天,被德国人秘密投送到苏联马拉霍夫斯克地区。科兹洛夫一降落到地面,马上利用从“土星”学来的技能,找到了前苏军的反间谍机关,把他所知道的当时苏联所急需的情报和盘托出。德国间谍机关对科兹洛夫圆满完成任务并返回德占区感到高兴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必要的警惕,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和调查。而科兹洛夫充分展示了他在“土星”学校里学来的过硬的反间谍本领,解开了德国反间谍机关设下的一道道难题。最终德国人确信科兹洛夫是可靠的,便派他到“土星”间谍学校当教官。科兹洛夫在间谍学校工作十分出色,很快被提拔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随着职务的升迁,科兹洛夫有机会深入接触学员,从而掌握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