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发挥着巩固知识、训练技巧、发展能力、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笔者结合日常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谈谈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尝试.
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而忽视对作业的系统筹划. 有的只图“量”,不求“质”,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能力发展;有的作业内涵与知识点不够系统,片面注重难题、怪题训练,忽视基本知识的巩固;有的作业内容设计不科学,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层次不明,重点不突出;有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让学生找不到作业的乐趣,自然对作业的积极性不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作业的效果、学习的效率,致使教学低效,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作业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科学地设计作业布置这一教学环节,作业的作用未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因为缺乏合适、有针对性的作业,而产生了应付、抄袭、少做、不做等情形,有的学生甚至因为老师的题海战术而对作业、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部分学生形成严重的学习障碍.
二、初中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几个要点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这一环节中也必须遵循这一要求,必须重新构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业模式,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1. 作业设计系统性
在作业设计时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数学内容,把握知识的连贯性,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首先要加强“双基”训练,特别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是培养思维、提高能力的根本. 在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首先完成的就是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运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要注重学习内容重难点的把握,充分利用学生作业的完成促使学生牢固掌握重点知识,同时把学习中的难点分解于作业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另外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一方面注意复习巩固已有知识,与旧知识衔接起来,另一方面为后续知识做好准备,把后面的内容或方法渗透到前面的知识中形成良好的知识链,保持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系统性.
2. 作业内容精练性
将不在勇而在谋,兵不在多而在精. 同样,学生的作业不是多多益善,而在于精练. 首先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和全面性. 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 教师要切忌不加深入思考信手拈来的作业布置方式,也忌不切合学生实际好高骛远或刁钻怪偏的作业布置,注意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能效.其次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 作业量的确定受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 应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练习,精心选择,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典型性的作业题,以达到练一题而通一类的效果.
3. 作业形式多样性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先导,是推动数学学习的一种意志力量. 而初中数学中布置的作业大都为笔答题型作业,单调的作业让学生感到乏味,不但降低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积极性,也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 因此,在作业的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及对数学的兴趣. 如设计观察作业、调查作业、实验操作、课题探究作业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增强了应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融入社会,实现数学学科的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全面提高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4. 作业布置层次性
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素质、智力、能力、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自然差异,对他们提出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要求,显然有些不合理,需要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创设具有层次性的数学作业,能让各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事实上,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没有足够的多样性,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蓬勃生机.
设计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根据教学的需要,精选不同层次的习题,按照不同能力要求编成题组,有针对性地设置知识、方法、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思维坡度循序渐进,恰到好处,让学生每解一题,都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规律,领略到解题的意境和命题的构思. 作业分层化处理,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在备课中,教师可以在作业中设置必答题与选做题,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将定量作业改为弹性作业.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在难易上、数量上有了合理地的调控,可以使学困生缓解过重的心理压力,又使优等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对同一问题还可以尽可能多角度设问. 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 设问的多梯度性可以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深层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随着素质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和不断实践,“作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还有待我们更多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加强研究,不断完善,真正落实,使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而忽视对作业的系统筹划. 有的只图“量”,不求“质”,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能力发展;有的作业内涵与知识点不够系统,片面注重难题、怪题训练,忽视基本知识的巩固;有的作业内容设计不科学,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层次不明,重点不突出;有的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让学生找不到作业的乐趣,自然对作业的积极性不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作业的效果、学习的效率,致使教学低效,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作业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科学地设计作业布置这一教学环节,作业的作用未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因为缺乏合适、有针对性的作业,而产生了应付、抄袭、少做、不做等情形,有的学生甚至因为老师的题海战术而对作业、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部分学生形成严重的学习障碍.
二、初中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几个要点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这一环节中也必须遵循这一要求,必须重新构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业模式,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1. 作业设计系统性
在作业设计时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数学内容,把握知识的连贯性,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首先要加强“双基”训练,特别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是培养思维、提高能力的根本. 在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首先完成的就是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运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要注重学习内容重难点的把握,充分利用学生作业的完成促使学生牢固掌握重点知识,同时把学习中的难点分解于作业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另外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一方面注意复习巩固已有知识,与旧知识衔接起来,另一方面为后续知识做好准备,把后面的内容或方法渗透到前面的知识中形成良好的知识链,保持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系统性.
2. 作业内容精练性
将不在勇而在谋,兵不在多而在精. 同样,学生的作业不是多多益善,而在于精练. 首先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和全面性. 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 教师要切忌不加深入思考信手拈来的作业布置方式,也忌不切合学生实际好高骛远或刁钻怪偏的作业布置,注意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能效.其次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 作业量的确定受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 应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练习,精心选择,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典型性的作业题,以达到练一题而通一类的效果.
3. 作业形式多样性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先导,是推动数学学习的一种意志力量. 而初中数学中布置的作业大都为笔答题型作业,单调的作业让学生感到乏味,不但降低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积极性,也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 因此,在作业的形式上要注意变化,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及对数学的兴趣. 如设计观察作业、调查作业、实验操作、课题探究作业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增强了应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融入社会,实现数学学科的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全面提高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4. 作业布置层次性
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素质、智力、能力、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自然差异,对他们提出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要求,显然有些不合理,需要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创设具有层次性的数学作业,能让各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事实上,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没有足够的多样性,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蓬勃生机.
设计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根据教学的需要,精选不同层次的习题,按照不同能力要求编成题组,有针对性地设置知识、方法、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的思维坡度循序渐进,恰到好处,让学生每解一题,都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规律,领略到解题的意境和命题的构思. 作业分层化处理,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在备课中,教师可以在作业中设置必答题与选做题,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将定量作业改为弹性作业.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在难易上、数量上有了合理地的调控,可以使学困生缓解过重的心理压力,又使优等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对同一问题还可以尽可能多角度设问. 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 设问的多梯度性可以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深层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随着素质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和不断实践,“作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还有待我们更多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加强研究,不断完善,真正落实,使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