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当前出现的大学生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分析了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对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了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继承和发扬诚信传统,做诚信人,说诚信话,办诚信事,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而当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诚信问题却令人担忧。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一些思考。
一、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从总的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大学生真诚善良,言而有信。但少数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却也在一段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在校园中成为了一种见怪不怪的事情,主要表现在:
(一)学习考试抄袭作弊屡禁不止
大学的学习生活给学生留有许多时间用来预习、复习功课,完成作业,涉猎课外知识等,但有很多大学生却把这些时间用来上网、聊天、打游戏、谈恋爱等,到交作业时,就抄袭别人的,到考试时,就想作弊过关。尽管有考场纪律规定,也有监考老师的“火眼金金”,但大学生的作弊方式层出不穷,从最初的偷看、夹带、交头接耳、做手势、BP机,到现在的手机、网络、无线隐蔽耳机等,作弊手段是防不胜防。2005年1月24日的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就播出了在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考场上,考生戴着只有黄豆大小的耳机入场,他人在网吧用QQ聊天方式说答案的作弊事情。
(二)求职择业虚假包装
随着高校的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竞争也愈加激烈,有学生就在求职自荐中玩起了花样,随意涂改成绩,夸大吹嘘能力,虚构生活经历,伪造荣誉证书等,也是绞尽了脑汁。有学生认为:“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2005年2月20日《中国教育报》曾报道,在河北某师范类院校一毕业生宿舍,一位同学笑着对记者说:“冒牌班长、宿舍长现在已不新鲜了,我们宿舍有两个人在简历上号称自己是‘××社团’团长、副团长,其实学校压根儿就没有那么一个社团。”
(三)国家助学贷款处境尴尬
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让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如期还款,靠的正是大学生的诚信。然而,部分贷款学生毕业后却以种种借口拖欠贷款,逃避还贷,即使他找了一份高薪的工作。这让银行和学校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还有部分学生有钱不缴,恶意拖欠学费,却隐瞒虚报家庭经济状况,贷到款后吃喝玩乐地进行高消费。
另外,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还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虚荣浮躁,急功近利,轻易许诺,却不守信等。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在这个历史转型期,我国的各项制度还不健全,有待完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如某些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经济生活中的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商业欺骗,还有诸如假文凭,乱收费等现象,都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他们在思想上缺乏诚信责任感,进而导致行为上的诚信缺失。
(二)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
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高分数、读名校,以后找好工作,挣大钱,而忽略了对子女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正确教育引导。当子女有不诚实的行为时家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家长自身也没有做到良好的示范,如经常对子女撒谎,言而无信,或者自身就参与了社会上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弄虚作假等,长此以往,必将对子女的诚信意识产生重大影响。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从目前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标准和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来看,诚信教育的比重偏小,很多时候学校、老师,包括家长没有把诚信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进入大学后,一些高校对诚信教育的重视也不够,开展诚信方面的教育活动不多,某些高校教师自身的诚信意识不强,诚信素养不高,上课经常迟到或随意调课,不遵守对学生的许诺,在教学过程中只教书不育人,也对学生作出了反面的示范。同时高校的诚信教育方法比较单一,以空洞的说教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内部管理机制上的不完善和一些漏洞,也给大学生不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而当前一些大学生在这一点上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角色,没有意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自我发展息息相关,没有意识到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同许多发达国家交往,一个人的行为就代表了整个国家的形象,因而这些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不诚信言行习以为常,不认为是一种失信,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也没有任何损失。
三、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的思考
当前,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对此笔者对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思考。
(一)完善诚信教育理论建设
许多时候我们在一些问题的理论研究上带有滞后性,总是等到问题出来了,才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赶紧查找理论依据,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对诚信教育的理论研究更加刻不容缓,尤其是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理念、内涵、内容、方法的研究需要深入和创新,要使大学生诚信教育理论具有先导性,进而指导教育的实践。
(二)让家庭诚信教育发挥重大作用
全社会大力实施《公民建设实施纲领》,倡导“做诚信人、办诚信事”的过程中,在青少年教育体系中,家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德国,家长们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信守信,家长必须作出榜样;在日本,诚信教育几乎贯穿人的一生,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撒慌”。中国的家长们应该多向其他国家的家长学习,学习他们优秀的作法,提高自身诚信意识,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
(三)建立大学生信用度评估机制,健全大学生诚信制 度
加入WTO后,中国全面与国际接轨,全社会应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个人信用度评估机制,对诚信行为和不良行为做好信用记录,
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达到一次失信影响终生的社会监督效果。相应的,高校要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度评估机制,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对学生在校期间在诚信问题上的优劣表现如实记载,如学生的获奖情况,社会工作经历,有无学费、贷款拖欠,对老师、同学撒谎,作业考试抄袭作弊等,在学生毕业求职时供用人单位参考,这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四)增强高校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自身诚信责任感
1、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争做合格公民的激情。要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自己的诚信行为密切相关,懂得诚信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2、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国搞现代化建设既要“德治”,更要讲“法治”。诚信属于道德的范畴,也属于法律的范畴。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民法、商法、公司法中对“诚信”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我国现行法律中也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要求,如《民法通则》中就有“诚信原则”的规定。在加强诚信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诚信的法制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诚信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建立社会关系的立身之本,更是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之一。要让学生多了解法律,树立“信用至上”的法治理念,意识到当自己不诚信时已触及法律,自己的不诚信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行为,从而使更多的学生把诚信作为自己的自觉意识,实现道德“自律”和法律“他律”共同作用的双重效果。
3、加强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工作之本。在诚信教育上,教师首先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加强道德培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时时事事讲诚信,自觉接受学生监督,给学生作出好的榜样,树立起诚信形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从而带动学生讲诚信。美国教师就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个诚实的公民远比教他们一门功课重要得多。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高校的党团组织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论坛、诚信征文、诚信演讲、诚信调查、建立诚信教育基地、诚信事例宣传、诚信签约、优秀诚信企业人员讲座、访谈、搞诚信实验等方式,努力营造校园诚信氛围,让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增强诚信意识。
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更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创新,不断开拓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渠道,新方法,新形式,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努力让广大学生做到以诚信为本,诚实守信、言行合一,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继承和发扬诚信传统,做诚信人,说诚信话,办诚信事,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而当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诚信问题却令人担忧。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一些思考。
一、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从总的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大学生真诚善良,言而有信。但少数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却也在一段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在校园中成为了一种见怪不怪的事情,主要表现在:
(一)学习考试抄袭作弊屡禁不止
大学的学习生活给学生留有许多时间用来预习、复习功课,完成作业,涉猎课外知识等,但有很多大学生却把这些时间用来上网、聊天、打游戏、谈恋爱等,到交作业时,就抄袭别人的,到考试时,就想作弊过关。尽管有考场纪律规定,也有监考老师的“火眼金金”,但大学生的作弊方式层出不穷,从最初的偷看、夹带、交头接耳、做手势、BP机,到现在的手机、网络、无线隐蔽耳机等,作弊手段是防不胜防。2005年1月24日的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就播出了在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考场上,考生戴着只有黄豆大小的耳机入场,他人在网吧用QQ聊天方式说答案的作弊事情。
(二)求职择业虚假包装
随着高校的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竞争也愈加激烈,有学生就在求职自荐中玩起了花样,随意涂改成绩,夸大吹嘘能力,虚构生活经历,伪造荣誉证书等,也是绞尽了脑汁。有学生认为:“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2005年2月20日《中国教育报》曾报道,在河北某师范类院校一毕业生宿舍,一位同学笑着对记者说:“冒牌班长、宿舍长现在已不新鲜了,我们宿舍有两个人在简历上号称自己是‘××社团’团长、副团长,其实学校压根儿就没有那么一个社团。”
(三)国家助学贷款处境尴尬
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让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如期还款,靠的正是大学生的诚信。然而,部分贷款学生毕业后却以种种借口拖欠贷款,逃避还贷,即使他找了一份高薪的工作。这让银行和学校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还有部分学生有钱不缴,恶意拖欠学费,却隐瞒虚报家庭经济状况,贷到款后吃喝玩乐地进行高消费。
另外,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还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虚荣浮躁,急功近利,轻易许诺,却不守信等。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在这个历史转型期,我国的各项制度还不健全,有待完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如某些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经济生活中的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商业欺骗,还有诸如假文凭,乱收费等现象,都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使他们在思想上缺乏诚信责任感,进而导致行为上的诚信缺失。
(二)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
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高分数、读名校,以后找好工作,挣大钱,而忽略了对子女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正确教育引导。当子女有不诚实的行为时家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家长自身也没有做到良好的示范,如经常对子女撒谎,言而无信,或者自身就参与了社会上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弄虚作假等,长此以往,必将对子女的诚信意识产生重大影响。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从目前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标准和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来看,诚信教育的比重偏小,很多时候学校、老师,包括家长没有把诚信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进入大学后,一些高校对诚信教育的重视也不够,开展诚信方面的教育活动不多,某些高校教师自身的诚信意识不强,诚信素养不高,上课经常迟到或随意调课,不遵守对学生的许诺,在教学过程中只教书不育人,也对学生作出了反面的示范。同时高校的诚信教育方法比较单一,以空洞的说教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内部管理机制上的不完善和一些漏洞,也给大学生不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而当前一些大学生在这一点上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角色,没有意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自我发展息息相关,没有意识到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同许多发达国家交往,一个人的行为就代表了整个国家的形象,因而这些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不诚信言行习以为常,不认为是一种失信,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也没有任何损失。
三、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的思考
当前,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对此笔者对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思考。
(一)完善诚信教育理论建设
许多时候我们在一些问题的理论研究上带有滞后性,总是等到问题出来了,才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赶紧查找理论依据,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对诚信教育的理论研究更加刻不容缓,尤其是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理念、内涵、内容、方法的研究需要深入和创新,要使大学生诚信教育理论具有先导性,进而指导教育的实践。
(二)让家庭诚信教育发挥重大作用
全社会大力实施《公民建设实施纲领》,倡导“做诚信人、办诚信事”的过程中,在青少年教育体系中,家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德国,家长们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信守信,家长必须作出榜样;在日本,诚信教育几乎贯穿人的一生,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撒慌”。中国的家长们应该多向其他国家的家长学习,学习他们优秀的作法,提高自身诚信意识,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
(三)建立大学生信用度评估机制,健全大学生诚信制 度
加入WTO后,中国全面与国际接轨,全社会应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个人信用度评估机制,对诚信行为和不良行为做好信用记录,
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达到一次失信影响终生的社会监督效果。相应的,高校要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度评估机制,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对学生在校期间在诚信问题上的优劣表现如实记载,如学生的获奖情况,社会工作经历,有无学费、贷款拖欠,对老师、同学撒谎,作业考试抄袭作弊等,在学生毕业求职时供用人单位参考,这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四)增强高校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自身诚信责任感
1、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争做合格公民的激情。要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自己的诚信行为密切相关,懂得诚信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2、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国搞现代化建设既要“德治”,更要讲“法治”。诚信属于道德的范畴,也属于法律的范畴。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民法、商法、公司法中对“诚信”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我国现行法律中也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要求,如《民法通则》中就有“诚信原则”的规定。在加强诚信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诚信的法制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诚信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建立社会关系的立身之本,更是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之一。要让学生多了解法律,树立“信用至上”的法治理念,意识到当自己不诚信时已触及法律,自己的不诚信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行为,从而使更多的学生把诚信作为自己的自觉意识,实现道德“自律”和法律“他律”共同作用的双重效果。
3、加强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工作之本。在诚信教育上,教师首先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加强道德培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时时事事讲诚信,自觉接受学生监督,给学生作出好的榜样,树立起诚信形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从而带动学生讲诚信。美国教师就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个诚实的公民远比教他们一门功课重要得多。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高校的党团组织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论坛、诚信征文、诚信演讲、诚信调查、建立诚信教育基地、诚信事例宣传、诚信签约、优秀诚信企业人员讲座、访谈、搞诚信实验等方式,努力营造校园诚信氛围,让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增强诚信意识。
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更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创新,不断开拓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渠道,新方法,新形式,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努力让广大学生做到以诚信为本,诚实守信、言行合一,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