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文坛的常青树,一生著作、译作达到1300多万字。读者问他写作的秘诀,他说:“把心交给读者。”
他纯真热情,心如赤子,90多岁的高龄,还经常给孩子们写信,为他们解忧答疑。
他就是文坛巨匠巴金,一生追逐光明的巴金。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使他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坦率地说,阅读巴金,需要教师引领。巴金的文字,无鲁迅的峭拔奇崛,无沈从文的清丽文秀,无老舍的诙谐跳脱,也无丰子恺的灵动真趣。但它朴实、厚重、热烈,自成一道景观。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先生所说:“你偶尔舀起一勺水看,平淡无奇,但汇成一道水流,颇为壮观。巴金的文学创作是一个整体,在浑然中呈现动感的美。”
怎样阅读巴金这道景观,带学生学做一个通体光明的人、让生命一路开花的人?我以《小学生巴金读本》为媒介,精选、重组多篇文章,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开发《走近巴金》阅读分享会,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立体、丰富、深刻的阅读体验。下面,和大家分享我们的阅读策略。
阅读年段、时间:
4~6年级。50~60分钟。
阅读活动目标:
1.精读四个故事:浏览、默读、圈找、整理、朗读,读懂四个故事中一脉相承的巴金核心精神。
2.练习五种策略:运用提取信息、猜测连结、整理关键词、浏览重读、小组讨论等阅读策略,深入语词和文本的内部,构建阅读意义,提升阅读力。
3.走近文坛巨匠巴金:感受巴金滚烫坦诚的心,感受他的仁爱、自由与热情,激励自己做一个生命开花的光明的人。
课前互动:名家猜猜猜,走进巴金世界
好游戏总是深受孩子欢迎的。阅读巴金,可以从“名家猜猜猜”游戏开始。
我用屏幕呈现“民族魂”鲁迅先生、仙风道骨的丰子恺、“文坛祖母”冰心、“世纪老人”巴金,让学生猜猜这些大师是谁。在游戏的热身中,远去的大师改变了严肃的面颜,和蔼可亲地悄悄向孩子们走来。
然后,带着学生回顾四年级学过的《鸟的天堂》经典片段,让他们聊聊巴金给自己的印象。孩子们纷纷谈到巴金的文字亲切、自然、朴实,感受到巴金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没错,从课文出发的阅读,他们对巴金就只能有这么多的了解。但类似于《鸟的天堂》这样的文章,只是巴金闲适、悠然的一面,我们连结教材,只为了打造桥梁,唤起孩子们的阅读记忆,然后渡向更立体、更丰富、更真实的巴金世界。
板块一:速读小诗,提取“巴金初印象”
巴金一生跌宕多彩,波澜壮阔。为了让孩子们有整体认知,我以诗行概括之:
他,1904年出生,2005年逝世,是历经百年沧桑的“世纪老人”。
他为建立理想的社会,终生奋斗,是青春不老的“五四之子”。
他著有千万字的作品,26卷文集,是中国文坛的参天大树。
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一颗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因为,他是“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小诗的呈现需要技巧。比如每一节闪现两秒钟,然后隐去。四节呈现并消失后问孩子:你都记住了哪些关于巴金的重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这是一种练习快速提取信息的阅读策略。这种本领,在信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的当代,是极其重要的。它能锻炼孩子根据所需高效甄别、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当然,肯定会有孩子对其中一些信息似懂非懂,比如“中国的良心”“五四之子”。没关系,告诉孩子:不要指望老师来告诉你前因后果,把疑问牢牢揣着,自己去探究阅读,总会读懂的。
板块二:群组“鸡故事”,梳理“巴金再印象”
巴金回忆童年生活的许多文章是清浅而有趣的。在阅读关于“鸡”的一组故事时,三张有趣的插图给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
(图1)
(图2)
(图3)
我用图促文,重组了《拾雞蛋》《要杀鸡了!》《“痴儿”救鸡》三个故事,带着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来解读童年巴金。请看课堂实录(节选):
(出示图1)
师:这就是小巴金。他在干什么?
生:躺在草垛上,很悠闲。
师:图画有时候比文字还会说话,仔细观察,还发现了哪些信息?比如他的出身?
生:他穿着长袍马褂,戴着瓜皮小帽,这是以前富贵人家的孩子的标准穿着。可见巴金是个富贵人家的少爷。
师:没错,小巴金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爷爷和爸爸都做过官,他是家里的四少爷。(板书:富贵少爷)小巴金呀,你这么悠然自得地望着这一群鸡,在想什么美事呢?
生:他可能想着又可以吃上美味的鸡肉啦,或者是想到鸡蛋那么鲜美,心里乐滋滋的。
师:是啊,这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佳肴。香喷喷的鸡可给我们餐桌增色不少呀!你都吃过哪些鸡做的菜?
生:清爽的白斩鸡,香喷喷的红烧鸡,嫩嫩的鸡翅,浓浓的鸡汤……
(出示配图文字,教师讲述:小巴金家的鸡多的是,每一只他都给起了名字:大花鸡、凤头鸡、麻花鸡、小凤头鸡、乌骨鸡、黑鸡、白鸡、小花鸡…… 哪只最肥,哪只有斑,哪只多一撮毛,他都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养鸡千日,不正等着吃鸡一时吗?那巴金是不是真的这样想呢?先留点疑问在心中。)
(出示图2)
师:咦,谁来形容一下小巴金的表情?
生:大惊失色,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惊恐万状……
师:猜猜发生什么事了?(出示图3)阅读要不断地猜测,才会充满发现。
(生猜测。略。)
师:(出示配图文字)原来是要杀鸡了!(邀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文字)
“四少爷,我正在等你!”
“什么事情?”
他纯真热情,心如赤子,90多岁的高龄,还经常给孩子们写信,为他们解忧答疑。
他就是文坛巨匠巴金,一生追逐光明的巴金。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使他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坦率地说,阅读巴金,需要教师引领。巴金的文字,无鲁迅的峭拔奇崛,无沈从文的清丽文秀,无老舍的诙谐跳脱,也无丰子恺的灵动真趣。但它朴实、厚重、热烈,自成一道景观。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先生所说:“你偶尔舀起一勺水看,平淡无奇,但汇成一道水流,颇为壮观。巴金的文学创作是一个整体,在浑然中呈现动感的美。”
怎样阅读巴金这道景观,带学生学做一个通体光明的人、让生命一路开花的人?我以《小学生巴金读本》为媒介,精选、重组多篇文章,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开发《走近巴金》阅读分享会,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立体、丰富、深刻的阅读体验。下面,和大家分享我们的阅读策略。
阅读年段、时间:
4~6年级。50~60分钟。
阅读活动目标:
1.精读四个故事:浏览、默读、圈找、整理、朗读,读懂四个故事中一脉相承的巴金核心精神。
2.练习五种策略:运用提取信息、猜测连结、整理关键词、浏览重读、小组讨论等阅读策略,深入语词和文本的内部,构建阅读意义,提升阅读力。
3.走近文坛巨匠巴金:感受巴金滚烫坦诚的心,感受他的仁爱、自由与热情,激励自己做一个生命开花的光明的人。
课前互动:名家猜猜猜,走进巴金世界
好游戏总是深受孩子欢迎的。阅读巴金,可以从“名家猜猜猜”游戏开始。
我用屏幕呈现“民族魂”鲁迅先生、仙风道骨的丰子恺、“文坛祖母”冰心、“世纪老人”巴金,让学生猜猜这些大师是谁。在游戏的热身中,远去的大师改变了严肃的面颜,和蔼可亲地悄悄向孩子们走来。
然后,带着学生回顾四年级学过的《鸟的天堂》经典片段,让他们聊聊巴金给自己的印象。孩子们纷纷谈到巴金的文字亲切、自然、朴实,感受到巴金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没错,从课文出发的阅读,他们对巴金就只能有这么多的了解。但类似于《鸟的天堂》这样的文章,只是巴金闲适、悠然的一面,我们连结教材,只为了打造桥梁,唤起孩子们的阅读记忆,然后渡向更立体、更丰富、更真实的巴金世界。
板块一:速读小诗,提取“巴金初印象”
巴金一生跌宕多彩,波澜壮阔。为了让孩子们有整体认知,我以诗行概括之:
他,1904年出生,2005年逝世,是历经百年沧桑的“世纪老人”。
他为建立理想的社会,终生奋斗,是青春不老的“五四之子”。
他著有千万字的作品,26卷文集,是中国文坛的参天大树。
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一颗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因为,他是“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小诗的呈现需要技巧。比如每一节闪现两秒钟,然后隐去。四节呈现并消失后问孩子:你都记住了哪些关于巴金的重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这是一种练习快速提取信息的阅读策略。这种本领,在信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的当代,是极其重要的。它能锻炼孩子根据所需高效甄别、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当然,肯定会有孩子对其中一些信息似懂非懂,比如“中国的良心”“五四之子”。没关系,告诉孩子:不要指望老师来告诉你前因后果,把疑问牢牢揣着,自己去探究阅读,总会读懂的。
板块二:群组“鸡故事”,梳理“巴金再印象”
巴金回忆童年生活的许多文章是清浅而有趣的。在阅读关于“鸡”的一组故事时,三张有趣的插图给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
(图1)
(图2)
(图3)
我用图促文,重组了《拾雞蛋》《要杀鸡了!》《“痴儿”救鸡》三个故事,带着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来解读童年巴金。请看课堂实录(节选):
(出示图1)
师:这就是小巴金。他在干什么?
生:躺在草垛上,很悠闲。
师:图画有时候比文字还会说话,仔细观察,还发现了哪些信息?比如他的出身?
生:他穿着长袍马褂,戴着瓜皮小帽,这是以前富贵人家的孩子的标准穿着。可见巴金是个富贵人家的少爷。
师:没错,小巴金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爷爷和爸爸都做过官,他是家里的四少爷。(板书:富贵少爷)小巴金呀,你这么悠然自得地望着这一群鸡,在想什么美事呢?
生:他可能想着又可以吃上美味的鸡肉啦,或者是想到鸡蛋那么鲜美,心里乐滋滋的。
师:是啊,这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佳肴。香喷喷的鸡可给我们餐桌增色不少呀!你都吃过哪些鸡做的菜?
生:清爽的白斩鸡,香喷喷的红烧鸡,嫩嫩的鸡翅,浓浓的鸡汤……
(出示配图文字,教师讲述:小巴金家的鸡多的是,每一只他都给起了名字:大花鸡、凤头鸡、麻花鸡、小凤头鸡、乌骨鸡、黑鸡、白鸡、小花鸡…… 哪只最肥,哪只有斑,哪只多一撮毛,他都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养鸡千日,不正等着吃鸡一时吗?那巴金是不是真的这样想呢?先留点疑问在心中。)
(出示图2)
师:咦,谁来形容一下小巴金的表情?
生:大惊失色,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惊恐万状……
师:猜猜发生什么事了?(出示图3)阅读要不断地猜测,才会充满发现。
(生猜测。略。)
师:(出示配图文字)原来是要杀鸡了!(邀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文字)
“四少爷,我正在等你!”
“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