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2月4日,凌晨3点。
刘景仑放下笔,写完一份诊疗预案。
此时,这位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已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工作了数天。
1月21日,刘景仑背着家人,递交了前往湖北抗疫一线的《请战书》:“我是一名工作了15年的医生,有较丰富的病毒性肺炎救治知识和技能,还参加过H7N9防控救治工作。”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刘景仑闻“令”而动,随重庆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孝感。临行前,妻子发来消息,叮嘱道:“做好防护,家里有我。”
初到孝感时,医疗队的不少队员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那时候,刘景仑再次提交《请战书》:“请求组织把我派驻到确诊患者最多、重症患者最多、医疗条件最艰苦的岗位上去。”
1月30日,刘景仑便上了“前线”,接诊最危重的患者。
14天时间里,刘景仑共诊治了118位患者。
行色匆匆,这是刘景仑在孝感的工作状态,每天睡两三个小时甚至熬通宵更是家常便饭。
“当然辛苦,但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刘景仑这样说。
2月3日,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应邀巡诊的刘景仑接到孝感市中心医院通知:此前診治过的重症患者病情出现反复。
收到通知后,刘景仑一边往回赶,一边思考着救治方案:如果情况不妙,只能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同时启动“人工心肺”预案。
在重症医学里,“人工心肺”代表着生命支持的最高水平。
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其他医务人员从未使用过这项技术,在医疗队里也只有刘景仑会。
回到驻地后,刘景仑把思考的方案写成了预案,一写就到了凌晨3点。
2月4日上午11点,手术开始。
这次手术很成功,一场手术下来,刘景仑和另外两位医生的贴身衣服已被汗水湿透。
“当时,压力很大。”刘景仑说,“我必须做充分的假设,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预计到,不能留下一点遗憾。”
术后,刘景仑又开始思考,开展“人工心肺”支持治疗需要一个成熟的团队,与“娘家人”远程会诊是解决之道。
2月7日下午6点,远程会诊结束。此时,刘景仑才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他不仅有了救治患者的“定海神针”,重医两院还达成定期远程会诊的机制,可以为孝感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专家队伍。
“手抓着防护服内侧,一点点向外卷,千万不要碰到自己衣服。”一走出病区,防护员就敦促护士,严格按照流程脱下防护服。
设置防护员,是刘景仑与其他专家一起想的“金点子”。
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强,医护人员需严格按照防护要求,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毫无差池地脱换防护用具,一旦哪个环节不慎失误,就可能会被感染。
刘景仑的“金点子”不止于此。
对患者实行分级管理的方法;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实行每日全院会诊,保证“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加强危险因素筛查,提前干预轻症患者出现重症变化的倾向……如今,刘景仑提出的建议,不仅在孝感全市推行,有的还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
“拼杀”在疫情防控一线,刘景仑的言语里满是对家人的愧疚——
“工作太忙,很少陪伴女儿,就连到湖北都是出发那一刻才打电话告诉她。”
“每天忙完后想着给老婆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可一般没反应,估计时间太晚她已睡着,自己也只好睡了,明天事情还多。”
当谈及这段时间的感受时,刘景仑咽住话,脸、耳朵、脖子有些发红:“其实,大家都在尽责。最大的感受就是,尽管身体和精神都处于高强度负荷下,队员们却从未叫过一声苦、一声累。”
刘景仑放下笔,写完一份诊疗预案。
此时,这位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已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工作了数天。
两份《请战书》
1月21日,刘景仑背着家人,递交了前往湖北抗疫一线的《请战书》:“我是一名工作了15年的医生,有较丰富的病毒性肺炎救治知识和技能,还参加过H7N9防控救治工作。”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刘景仑闻“令”而动,随重庆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孝感。临行前,妻子发来消息,叮嘱道:“做好防护,家里有我。”
初到孝感时,医疗队的不少队员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那时候,刘景仑再次提交《请战书》:“请求组织把我派驻到确诊患者最多、重症患者最多、医疗条件最艰苦的岗位上去。”
1月30日,刘景仑便上了“前线”,接诊最危重的患者。
14天时间里,刘景仑共诊治了118位患者。
行色匆匆,这是刘景仑在孝感的工作状态,每天睡两三个小时甚至熬通宵更是家常便饭。
“当然辛苦,但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刘景仑这样说。
一支专家队
2月3日,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应邀巡诊的刘景仑接到孝感市中心医院通知:此前診治过的重症患者病情出现反复。
收到通知后,刘景仑一边往回赶,一边思考着救治方案:如果情况不妙,只能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同时启动“人工心肺”预案。
在重症医学里,“人工心肺”代表着生命支持的最高水平。
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其他医务人员从未使用过这项技术,在医疗队里也只有刘景仑会。
回到驻地后,刘景仑把思考的方案写成了预案,一写就到了凌晨3点。
2月4日上午11点,手术开始。
这次手术很成功,一场手术下来,刘景仑和另外两位医生的贴身衣服已被汗水湿透。
“当时,压力很大。”刘景仑说,“我必须做充分的假设,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预计到,不能留下一点遗憾。”
术后,刘景仑又开始思考,开展“人工心肺”支持治疗需要一个成熟的团队,与“娘家人”远程会诊是解决之道。
2月7日下午6点,远程会诊结束。此时,刘景仑才长舒了一口气,因为他不仅有了救治患者的“定海神针”,重医两院还达成定期远程会诊的机制,可以为孝感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专家队伍。
一堆金点子
“手抓着防护服内侧,一点点向外卷,千万不要碰到自己衣服。”一走出病区,防护员就敦促护士,严格按照流程脱下防护服。
设置防护员,是刘景仑与其他专家一起想的“金点子”。
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强,医护人员需严格按照防护要求,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毫无差池地脱换防护用具,一旦哪个环节不慎失误,就可能会被感染。
刘景仑的“金点子”不止于此。
对患者实行分级管理的方法;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实行每日全院会诊,保证“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加强危险因素筛查,提前干预轻症患者出现重症变化的倾向……如今,刘景仑提出的建议,不仅在孝感全市推行,有的还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
“拼杀”在疫情防控一线,刘景仑的言语里满是对家人的愧疚——
“工作太忙,很少陪伴女儿,就连到湖北都是出发那一刻才打电话告诉她。”
“每天忙完后想着给老婆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可一般没反应,估计时间太晚她已睡着,自己也只好睡了,明天事情还多。”
当谈及这段时间的感受时,刘景仑咽住话,脸、耳朵、脖子有些发红:“其实,大家都在尽责。最大的感受就是,尽管身体和精神都处于高强度负荷下,队员们却从未叫过一声苦、一声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