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中学生语文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為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博览群书,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
一、阅读教学“五步式”教学法
我们通常所说的“五步式”教学法具体包括五个步骤,即长效积累、优效预习、高效阅读、实效训练、有效延伸。这五个步骤对应到初中生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中时,分别是指:书籍的推荐、拓展阅读、阅读总结指导、阅读成果分享、阅读反思。由于初中生的各项能力都还比较薄弱,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密切配合。另外,教师要根据自己对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给学生们推荐更多优秀的阅读材料。
二、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运用“五步式”教学法
1.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推荐优秀阅读书目
初中生一般都比较喜欢阅读故事性较强而文学性偏弱的作品,鉴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甄选一些可读性较高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阅读实践活动中切实得到收获。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仔细挑选学生们的课外阅读书目。这些作品不仅要有文学性,还要兼顾趣味性。教师还可以针对男生和女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如给男生推荐一些科幻类的读物,给女生推荐一些较为细腻的抒情类读物。这样一来,更容易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乐趣。
2.制订阅读计划,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订一个相对科学且具有可行性的阅读计划。如教师可以选出学生代表,要求他们对自己最近所阅读的书籍进行一个简短的介绍。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上台演讲的能力和勇气。此外,教师还应阶段性地整理学生比较优秀的课外阅读文本,然后装订成册后提供给所有学生,让他们深度阅读比较优秀的文本。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当地提供一些不同风格的课外阅读材料给学生,以拓宽他们的阅读覆盖面。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自己阅读过的书籍做笔记,把自己阅读时的心得体会都记录下来。
3.归类、总结和对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学生难免会遇到同一题材的作品。这时,教师就要注意指导学生将这些题材相近的作品归纳在一起,对比分析这些文本的异同之处。如同时期人物、自然界秀美风光的描写,很多文章存在诸多的不同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将这些文本汇总在一起,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解决疑惑。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还可以调动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感知力和写作能力。
4.阅读反思,总结得失,优化阅读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经常进行阶段性的阅读反思,因为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至关重要。当课外阅读训练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要注意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阅读反思,总结自己比较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同时,对于那些不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和写读后感,对于比较优秀的读书笔记,教师可以在全班学生之间进行传阅,相互之间学习,要求学生吸收其中的优秀部分,收为己用。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中,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他们挑选优秀的阅读材料,带领他们进行深度阅读,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总结和反思。另外,对于一些好的想法,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不断地纠正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导学生借鉴好的阅读方法。只有在这种周密的安排和计划下,学生在不断地思考和调整中,才能够最终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整体上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冰溪镇中学)
一、阅读教学“五步式”教学法
我们通常所说的“五步式”教学法具体包括五个步骤,即长效积累、优效预习、高效阅读、实效训练、有效延伸。这五个步骤对应到初中生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中时,分别是指:书籍的推荐、拓展阅读、阅读总结指导、阅读成果分享、阅读反思。由于初中生的各项能力都还比较薄弱,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密切配合。另外,教师要根据自己对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给学生们推荐更多优秀的阅读材料。
二、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运用“五步式”教学法
1.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推荐优秀阅读书目
初中生一般都比较喜欢阅读故事性较强而文学性偏弱的作品,鉴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甄选一些可读性较高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阅读实践活动中切实得到收获。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仔细挑选学生们的课外阅读书目。这些作品不仅要有文学性,还要兼顾趣味性。教师还可以针对男生和女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如给男生推荐一些科幻类的读物,给女生推荐一些较为细腻的抒情类读物。这样一来,更容易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乐趣。
2.制订阅读计划,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订一个相对科学且具有可行性的阅读计划。如教师可以选出学生代表,要求他们对自己最近所阅读的书籍进行一个简短的介绍。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上台演讲的能力和勇气。此外,教师还应阶段性地整理学生比较优秀的课外阅读文本,然后装订成册后提供给所有学生,让他们深度阅读比较优秀的文本。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当地提供一些不同风格的课外阅读材料给学生,以拓宽他们的阅读覆盖面。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自己阅读过的书籍做笔记,把自己阅读时的心得体会都记录下来。
3.归类、总结和对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学生难免会遇到同一题材的作品。这时,教师就要注意指导学生将这些题材相近的作品归纳在一起,对比分析这些文本的异同之处。如同时期人物、自然界秀美风光的描写,很多文章存在诸多的不同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将这些文本汇总在一起,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解决疑惑。通过这样的对比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还可以调动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感知力和写作能力。
4.阅读反思,总结得失,优化阅读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经常进行阶段性的阅读反思,因为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至关重要。当课外阅读训练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要注意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阅读反思,总结自己比较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同时,对于那些不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和写读后感,对于比较优秀的读书笔记,教师可以在全班学生之间进行传阅,相互之间学习,要求学生吸收其中的优秀部分,收为己用。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中,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他们挑选优秀的阅读材料,带领他们进行深度阅读,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总结和反思。另外,对于一些好的想法,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不断地纠正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导学生借鉴好的阅读方法。只有在这种周密的安排和计划下,学生在不断地思考和调整中,才能够最终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整体上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冰溪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