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教师成为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送者。人们观念中,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教育的主宰者,学生是待教育、待发展的而教师就仅仅是使学生进步、发展的实施者,自身的人格水平、知识水平不值得重视,忽视了教师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教师是学生的典范也就忽视了教师自身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中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作文训练人格教育
近年来,人们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了乐于写( 1 2 年级)自由写( 3 4 年级)学会写( 5 6 年级)独立写( 7 9 年级)训练序列。这种训练把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与乐于表达自己真实需要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以往教材相比,这种训练序列确实更科学,但是新课标仅仅给我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理论框架,至于具体如何操作依然是未知数。于是具体的作文训练中,出现了教师人为地压低习作目标、片面追求习作数量等现象。立意要高,要有意义构思要巧妙,描述要精美,辞藻要华丽,要讲究修辞的运用等等规范无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令广大小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对作文无形中发生了恐惧心理。强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甚至要求学生一个暑假交五、六十篇日记,学生在老师的高压下,整天为没事可写而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紧张和焦虑中度日。这不是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吗?孩子的人格又将向何处发展?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1. 树立正确的作文观,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关于作文,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写作文。叶老先生这番话言简意赅,点明要义。学会写作的身手,等于掌握了社会交际的工具。这种工具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日趋重要,对于任何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终身受益。也许这就是作文教学的目的吧。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局部还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这句对写作的要求来看,强调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所以我作文教学中,应竭力教育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树立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好学风。
2. 端正教师的角色观
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中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进去,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育者人格的作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教师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教师要自觉、积极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溢激情、学识功底厚实、热爱学生的人。
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德行、才学、见识、能力。所以在交流《一件讨厌的事》这篇文章时,不只仅停留在文章真实才感动人的教育上,还在班级中针对这件事展开了讨论。七嘴八舌的议论中,邴建雷同学流泪了,班长流泪了,曾经那样说过邴建雷的同学流泪了,整个过程中,始终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倾听,再倾听,心绪被学生感染着、激动着。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善待学生错误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学生受到教师责任心的感染,从而认真、负责地从事学习,相信会逐渐形成有责任心的人格;而触动孩子们自己心灵的对话,心灵中培植了真、善、美的幼苗,让他渐渐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赞美、学会感恩。
3. 优化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人格教育
(1)阅读中渗透写作,陶冶学生的人格。通过阅读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与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激动。具体地说就文本解读活动中达到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震动他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发生写作上的激动,让语言激流宣泄进去。如在教学《气象学家竺可桢》一文时,笔者在日记数量后的日记情怀板块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当四十多本日记呈现在面前时,当我一页一页地翻阅竺可桢的日记时,看到仅仅是天气吗?仅仅是大自然的变化吗?那么,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还看到什么?请从文章中找到依据。随后的精读文本中,竺可桢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霎时间,学生情不自禁欲以文字倾诉感情: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还看到日记是生命的一部分;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还看到坚持不懈的精神;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还看到实事求是工作作风学生的敬仰、倾慕之情在字里行间尽情地表露着。
(2)生活中生成作文,升华学生的人格 生活作文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培养语言能力同时,通过以生活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作文教学中,要广开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生活,有感而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把生活看成七色阳光,即便是同学中间的抵触、矛盾、误会、争吵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种生活的乐趣,这些都是自己思考写作的好题材,而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烦恼,一种包袱。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表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亲身经历,描绘内心世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干烙上情感个性的印记,涂上独特心灵的色彩。
(3)让作文成为载体,及时关注人格教育。每一篇作文都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载体,一行行、一段段文字无处不隐含着孩子的思想、灵魂,教师若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去体验,解学生对某一问题、某种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及时采取谈心、沟通等方式,矫正学生的一些人格上的不良适应、人格双重倾向问题,以防患于未然,这不失为进行人格教育的最佳渠道。
关键词:小学作文训练人格教育
近年来,人们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了乐于写( 1 2 年级)自由写( 3 4 年级)学会写( 5 6 年级)独立写( 7 9 年级)训练序列。这种训练把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与乐于表达自己真实需要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以往教材相比,这种训练序列确实更科学,但是新课标仅仅给我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理论框架,至于具体如何操作依然是未知数。于是具体的作文训练中,出现了教师人为地压低习作目标、片面追求习作数量等现象。立意要高,要有意义构思要巧妙,描述要精美,辞藻要华丽,要讲究修辞的运用等等规范无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令广大小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对作文无形中发生了恐惧心理。强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甚至要求学生一个暑假交五、六十篇日记,学生在老师的高压下,整天为没事可写而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紧张和焦虑中度日。这不是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吗?孩子的人格又将向何处发展?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1. 树立正确的作文观,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关于作文,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写作文。叶老先生这番话言简意赅,点明要义。学会写作的身手,等于掌握了社会交际的工具。这种工具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日趋重要,对于任何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终身受益。也许这就是作文教学的目的吧。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局部还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这句对写作的要求来看,强调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所以我作文教学中,应竭力教育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树立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好学风。
2. 端正教师的角色观
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中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进去,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育者人格的作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明,教师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教师要自觉、积极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溢激情、学识功底厚实、热爱学生的人。
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德行、才学、见识、能力。所以在交流《一件讨厌的事》这篇文章时,不只仅停留在文章真实才感动人的教育上,还在班级中针对这件事展开了讨论。七嘴八舌的议论中,邴建雷同学流泪了,班长流泪了,曾经那样说过邴建雷的同学流泪了,整个过程中,始终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倾听,再倾听,心绪被学生感染着、激动着。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善待学生错误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学生受到教师责任心的感染,从而认真、负责地从事学习,相信会逐渐形成有责任心的人格;而触动孩子们自己心灵的对话,心灵中培植了真、善、美的幼苗,让他渐渐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赞美、学会感恩。
3. 优化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人格教育
(1)阅读中渗透写作,陶冶学生的人格。通过阅读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与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激动。具体地说就文本解读活动中达到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震动他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发生写作上的激动,让语言激流宣泄进去。如在教学《气象学家竺可桢》一文时,笔者在日记数量后的日记情怀板块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当四十多本日记呈现在面前时,当我一页一页地翻阅竺可桢的日记时,看到仅仅是天气吗?仅仅是大自然的变化吗?那么,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还看到什么?请从文章中找到依据。随后的精读文本中,竺可桢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霎时间,学生情不自禁欲以文字倾诉感情: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还看到日记是生命的一部分;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还看到坚持不懈的精神;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还看到实事求是工作作风学生的敬仰、倾慕之情在字里行间尽情地表露着。
(2)生活中生成作文,升华学生的人格 生活作文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培养语言能力同时,通过以生活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作文教学中,要广开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生活,有感而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把生活看成七色阳光,即便是同学中间的抵触、矛盾、误会、争吵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种生活的乐趣,这些都是自己思考写作的好题材,而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烦恼,一种包袱。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表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亲身经历,描绘内心世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干烙上情感个性的印记,涂上独特心灵的色彩。
(3)让作文成为载体,及时关注人格教育。每一篇作文都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载体,一行行、一段段文字无处不隐含着孩子的思想、灵魂,教师若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去体验,解学生对某一问题、某种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及时采取谈心、沟通等方式,矫正学生的一些人格上的不良适应、人格双重倾向问题,以防患于未然,这不失为进行人格教育的最佳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