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然而,在西方强势文化传入的背景下,随着现代工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江苏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教育中缺失。这个问题表面上是教育体系、教育方法的问题,实则是教育理念的问题。
任何交流都像是对话,必然是双向的,我们既要承认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理论的优势,也要确保民族文化根脉的活力。让我们高校师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情境的重要性及对学习的影响,从社会和个体角度来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本文试图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更好地进行教学与实践。
【作者单位】: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关键词】: 传统民间艺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正文】:我们江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造就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来说包括三大类别:1.工艺设计类(如苏州灯彩、无锡惠山泥人、扬州漆器南通风筝、蓝印花布、织毯等);2、建筑园林类(江南民居、苏州园林等);3、民间绘画类(如木刻版画、邳州农民画等)。
传统民间艺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江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然而,在西方强势文化传入的背景下,这些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曾经一度被人淡忘、甚至抛弃。如蜚声海内外的苏州桃花坞年画、无锡纸马、南通扎染、常州挑花、南京白局、扬州清曲等都已经消亡或即将消亡。幸而在盲目崇洋的喧嚣之后,许多人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失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大力提倡“本土文化”的回归。但是,江苏的现代设计教育并没能及时适应这种可喜的转变,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设计教育理念中仍旧是一个断层。不仅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理论没有形成,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以西方三大构成为设汁基础的教育体系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我们既要承认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理论的优势,也要确保传统民族文化根脉的活力,让我们高校师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情境的重要性及对学习的影响,从社会和个体角度来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实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以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为基础组建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可以看作是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开端。上个世纪80年代后,当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尤其是三大构成理论引人之后,我国的“工艺美术设计”开始转变为以西方现代设计理论为基础的“美术设计”。
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在改革开放后短暂的二十年间迅速地与国际“接轨”,呈现出跳跃性发展的特征,中国的現代艺术设计无论从设计形式到艺术语言都受到西方现代设计的强烈影响.传统的图案式样与审美趣味快速地被抽象的、几何的视觉符号所取代。这样的过程和经历在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留下了清晰的轨迹,直到今天问题仍然显得非常突出。在专业院校的设计基础课程中“三大构成”取代了传统图案与相关传统课程的主导地位,大部分学生对于江苏传统艺术元素的了解和认识,仅仅限于美术史或艺术鉴赏中笼统的印象,以及逢年过节时张贴或悬挂的中国结、福字年画、窗花等等,对其所蕴涵的传统意义,承载的传统观念认识偏颇,即使在设计中运用了传统图形,也只是简单的挪用,机械地复制,设计语言苍白乏力,既缺少时代精神,也没有传统意趣。这些无疑导致了现代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二、将传统民间艺术资源带入高校课程的实践性尝试
目前江苏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主要是西方模式的“三大构成”,缺少民族性、地方性和民间性特点。把江苏省传统民间艺术资源带入高校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是一种新的尝试,并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理论价值。
我们以江苏省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研究为切入点,在反思、批判与思辩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与理解,突破仅从认知角度的知识传授,重视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将传统民间美术资源导入课程教学,以教育的方式去传授,理解传统民间文化,进而达到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宣传、保护与弘扬,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活态保护”。这一尝试既可有效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又可拓展原有的课程教学空间,让我们高校师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情境的重要性及对学习的影响,从社会和个体角度来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并收到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化的实际效果。
我们在课程设计中通过相关专业师生集体讨论,对江苏省传统民间艺术资源进行认真筛选,以调研方式对部分典型进行专题研究。如扬州漆工艺; 无锡惠山泥人;宜兴紫砂;邳州的农民画、剪纸;南通风筝、蓝印花布、织毯;南京秦淮花灯的专题研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组织师生按照各民间艺术资源分布地进行调研活动。并采用文献研究法、影像记录法、图稿绘制法等,尽可能以图文形式留存有关传统民间美术工艺流程与作品特征;组织师生以采访方式,尽可能对民间艺人进行访谈,了解其身世背景、制作工艺发展演革等。最后对采集的资料做分类梳理,对传统艺术资源的形态依据现代精神进行重新分解组合,以期达到古今融合,革古鼎新的效果。
这种运用新方法、新角度将传统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课程的研究,可以通过学生展览、报告会或其他自由形式介绍给家长、管理者及其他社会成员。突破了以往对此类资源的单纯鉴赏与评价,着力于探究传统民间艺术资源的课程价值,整合传统课程形式与民间美术资源特色课程。针对目前大专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研究现状不足的情况,提倡实践性研究,有效利用传统艺术资源的课程开发与研究,体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特点,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对本土艺术的学习不需要靠前人抽象的解释和复杂的分解,而主要是通过传统文化环境的耳濡目染和不断地尝试来理解、掌握的。这种艺术学习没有什么抽象的艺术概念,更多的是依赖学习者与学习环境、材料的一种互动体验,而这恰恰是一种生态学的艺术教育方式,是一种更人性、更符合艺术教育本质、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1]将传统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课程开发,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建立民间艺术教育体系,将会促进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产生、流变、种类、造型、色彩及其审美特点,培养对民间美术的感情,使他们成为民间艺术的欣赏者和传播者,可持续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民间艺术。
三、结束语
我们通过研究不难发现,社会需要传统民间艺术创新,而传统民间艺术自身更需要创新,民间艺术的保护不能是密封式的,而是积极地、开放的,只有创新才能找到在新时代生存下去的根本。现今社会,设计艺术已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巨大产业,现代设计的成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公认,而传统民间艺术与设计艺术无论造型手法还是创作思维都有相似之处,两者的沟通几乎没有障碍,这也为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最直接的路径。民间美术的传承其实就是元素的传承。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理论化、系统化地研究,建立起传统民间艺术的理论体系,使民间艺术得以良好地保护和传承。注重原创精神与文脉传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才能构建出既有自己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设计理念与教育体系,才能找到为世界认同的“中国设计”。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杭间:《艺术向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出版
2.张道一:《美术长短录》,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
3.赵农:l:《设计艺术概论》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
6.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
7.李群:《传统美术》,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出版
注释:
[1] 柳红波. 柯逸涵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美术教育[J]. 艺术探索,2009.
任何交流都像是对话,必然是双向的,我们既要承认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理论的优势,也要确保民族文化根脉的活力。让我们高校师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情境的重要性及对学习的影响,从社会和个体角度来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本文试图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更好地进行教学与实践。
【作者单位】: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关键词】: 传统民间艺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正文】:我们江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造就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来说包括三大类别:1.工艺设计类(如苏州灯彩、无锡惠山泥人、扬州漆器南通风筝、蓝印花布、织毯等);2、建筑园林类(江南民居、苏州园林等);3、民间绘画类(如木刻版画、邳州农民画等)。
传统民间艺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江南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然而,在西方强势文化传入的背景下,这些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曾经一度被人淡忘、甚至抛弃。如蜚声海内外的苏州桃花坞年画、无锡纸马、南通扎染、常州挑花、南京白局、扬州清曲等都已经消亡或即将消亡。幸而在盲目崇洋的喧嚣之后,许多人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失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大力提倡“本土文化”的回归。但是,江苏的现代设计教育并没能及时适应这种可喜的转变,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设计教育理念中仍旧是一个断层。不仅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理论没有形成,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以西方三大构成为设汁基础的教育体系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我们既要承认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理论的优势,也要确保传统民族文化根脉的活力,让我们高校师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情境的重要性及对学习的影响,从社会和个体角度来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实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以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为基础组建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可以看作是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开端。上个世纪80年代后,当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尤其是三大构成理论引人之后,我国的“工艺美术设计”开始转变为以西方现代设计理论为基础的“美术设计”。
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在改革开放后短暂的二十年间迅速地与国际“接轨”,呈现出跳跃性发展的特征,中国的現代艺术设计无论从设计形式到艺术语言都受到西方现代设计的强烈影响.传统的图案式样与审美趣味快速地被抽象的、几何的视觉符号所取代。这样的过程和经历在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留下了清晰的轨迹,直到今天问题仍然显得非常突出。在专业院校的设计基础课程中“三大构成”取代了传统图案与相关传统课程的主导地位,大部分学生对于江苏传统艺术元素的了解和认识,仅仅限于美术史或艺术鉴赏中笼统的印象,以及逢年过节时张贴或悬挂的中国结、福字年画、窗花等等,对其所蕴涵的传统意义,承载的传统观念认识偏颇,即使在设计中运用了传统图形,也只是简单的挪用,机械地复制,设计语言苍白乏力,既缺少时代精神,也没有传统意趣。这些无疑导致了现代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二、将传统民间艺术资源带入高校课程的实践性尝试
目前江苏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主要是西方模式的“三大构成”,缺少民族性、地方性和民间性特点。把江苏省传统民间艺术资源带入高校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是一种新的尝试,并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理论价值。
我们以江苏省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研究为切入点,在反思、批判与思辩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与理解,突破仅从认知角度的知识传授,重视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将传统民间美术资源导入课程教学,以教育的方式去传授,理解传统民间文化,进而达到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宣传、保护与弘扬,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活态保护”。这一尝试既可有效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又可拓展原有的课程教学空间,让我们高校师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情境的重要性及对学习的影响,从社会和个体角度来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并收到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化的实际效果。
我们在课程设计中通过相关专业师生集体讨论,对江苏省传统民间艺术资源进行认真筛选,以调研方式对部分典型进行专题研究。如扬州漆工艺; 无锡惠山泥人;宜兴紫砂;邳州的农民画、剪纸;南通风筝、蓝印花布、织毯;南京秦淮花灯的专题研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组织师生按照各民间艺术资源分布地进行调研活动。并采用文献研究法、影像记录法、图稿绘制法等,尽可能以图文形式留存有关传统民间美术工艺流程与作品特征;组织师生以采访方式,尽可能对民间艺人进行访谈,了解其身世背景、制作工艺发展演革等。最后对采集的资料做分类梳理,对传统艺术资源的形态依据现代精神进行重新分解组合,以期达到古今融合,革古鼎新的效果。
这种运用新方法、新角度将传统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课程的研究,可以通过学生展览、报告会或其他自由形式介绍给家长、管理者及其他社会成员。突破了以往对此类资源的单纯鉴赏与评价,着力于探究传统民间艺术资源的课程价值,整合传统课程形式与民间美术资源特色课程。针对目前大专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研究现状不足的情况,提倡实践性研究,有效利用传统艺术资源的课程开发与研究,体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特点,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对本土艺术的学习不需要靠前人抽象的解释和复杂的分解,而主要是通过传统文化环境的耳濡目染和不断地尝试来理解、掌握的。这种艺术学习没有什么抽象的艺术概念,更多的是依赖学习者与学习环境、材料的一种互动体验,而这恰恰是一种生态学的艺术教育方式,是一种更人性、更符合艺术教育本质、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1]将传统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课程开发,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建立民间艺术教育体系,将会促进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产生、流变、种类、造型、色彩及其审美特点,培养对民间美术的感情,使他们成为民间艺术的欣赏者和传播者,可持续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民间艺术。
三、结束语
我们通过研究不难发现,社会需要传统民间艺术创新,而传统民间艺术自身更需要创新,民间艺术的保护不能是密封式的,而是积极地、开放的,只有创新才能找到在新时代生存下去的根本。现今社会,设计艺术已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巨大产业,现代设计的成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公认,而传统民间艺术与设计艺术无论造型手法还是创作思维都有相似之处,两者的沟通几乎没有障碍,这也为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最直接的路径。民间美术的传承其实就是元素的传承。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理论化、系统化地研究,建立起传统民间艺术的理论体系,使民间艺术得以良好地保护和传承。注重原创精神与文脉传承,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才能构建出既有自己独到之处又不落后于国际潮流的设计理念与教育体系,才能找到为世界认同的“中国设计”。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杭间:《艺术向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出版
2.张道一:《美术长短录》,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
3.赵农:l:《设计艺术概论》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
6.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
7.李群:《传统美术》,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出版
注释:
[1] 柳红波. 柯逸涵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美术教育[J]. 艺术探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