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下药”被儿子抓现行
一天,一对母子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儿子看上去怒气未消,妈妈却一脸无辜。两人坐下后,儿子离妈妈远远的。这样的母子关系有点剑拔弩张的味道。我对那个气鼓鼓的男孩说:“小伙子,让我听听你对妈妈有什么意见。”男孩得了指令似的,滔滔不绝地把妈妈控诉了一番。
原来,这个男孩叫小涛,今年读初三,几年前爸爸因车祸去世了,他和妈妈相依为命。近一段时间,小涛发现妈妈每天都要按时劝他喝水,早、中、晚,每天三杯开水是免不了的。他不想喝,妈妈会殷勤地递到他手里,且总能说出不同的理由,让他无法拒绝。时间一长,小涛就有些疑惑了,自己不渴,为什么妈妈还要准时劝他喝水,自己又不是三岁孩童,用得着吗?这里面肯定有原因。小涛没有质问妈妈,而是悄悄留了心。
一天中午,小涛看到妈妈又拿起那个带彩色花纹的玻璃杯,从饮水机里接了一杯水。妈妈没有直接把水递给他,而是进了卧室。他顿时警觉起来。客厅里正好有一面大镜子,能观察到卧室里的动静,他便从镜子中留意着妈妈的一举一动。让他吃惊的是,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瓶子,然后从瓶子里倒出一粒药丸状的东西放进水里……难道妈妈给自己下药?这时,小涛快步走进卧室,夺过妈妈手里的瓶子。虽然妈妈被吓了一跳,但表情却很坦然,笑着解释说:“你这段时间精神不太好,吃这种药能缓解一下。”见妈妈说得轻描淡写,小涛看了看瓶子上的说明,这才明白,原来妈妈近段时间一直在给他吃抗抑郁的药。小涛愤怒了,大声斥责妈妈:“我看你才有病,整天神经兮兮的!”此后,无论妈妈如何解释,小涛再也不理她了。
刘女士看到儿子对她有抵触情绪,而且在家里整天一言不发,非常焦急。她请求妹妹出面说服小涛,跟她一起去看心理医生。小涛和二姨感情很好,经不住二姨的好言劝说,只好不情愿地跟着妈妈来了。
听完小涛的述说,我把目光转向了刘女士。刘女士说,儿子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直让她很放心,可自从几年前她丈夫去世后,儿子的情绪就不稳定起来。近段时间,儿子的情绪非常低落,经常说活着没意思,甚至有休学的想法。刘女士怕儿子出事,就给他办了短期休学手续,让他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孰料,儿子在家精神状态更差,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歇斯底里地大嚷大叫。近来又变得沉默寡言,一天也不说几句话。刘女士爱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对照书上所说的症状,她越看越觉得儿子像是患了抑郁症,于是,她就偷偷给儿子用起了药……
一场车祸摧垮母子心理
听了刘女士的叙述,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时下,一些家长非常关注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也看了很多书,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当他们明白了什么是焦虑,什么是抑郁,什么是恐惧后,就照着“公式”往孩子头上套,看孩子是不是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然后“对症下药”。像刘女士这种偷着给孩子用药的行为,对孩子的身体有损害不说,如果被孩子发现,更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如果刘女士稍懂得一点科学常识,也不会自己给儿子做诊断,并偷着用药。从这对单亲母子的表现来看,他们之间的沟通存在着很大问题,这会不会与小涛的爸爸去世有关呢?
随后,我让小涛回想一下爸爸去世后,妈妈性格方面的变化。虽然让孩子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有些残忍,但我必须弄清母子俩几年来的心路历程。在我的注视下,小涛静默了几分钟,慢慢开了口。小涛说,爸爸的去世太突然,他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心里充满了恐惧和无助,需要妈妈的安慰和鼓励来应对这场心理上的灾难。然而,妈妈表现得比他还要脆弱,每天都处于悲戚之中,有时吃着饭也会突然流泪,然后放下碗到卧室放声大哭。那段时间,家里的气氛十分压抑,他每天都生活在无助和惊恐之中。有时,放学一回到家,他就心里很烦。刚开始,看着妈妈流泪他还心疼,后来,时间长了,妈妈一哭,他就默默地躲开。因为他和爸爸的感情太深了,爸爸的突然离世让他感到了孤独和茫然。在家里,他被压抑得快要疯了,有时想到外边轻松一下,妈妈却对他看管得特别严。有一次,他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刚到同学家,妈妈就打来了电话。妈妈没有直接打给他,而是打给他的同学,问他到了没有,聚会何时结束。当时,他就在同学旁边,妈妈的“盯梢”让他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后来,他干脆不和妈妈沟通了,一看到妈妈,他心里就不舒服,连说话的欲望都没有了。
听了儿子的话,刘女士也是满腹委屈。她说,自从丈夫去世后,儿子像变了个人,特别是读了初一后,学校里的事情,儿子从来不给她说。儿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学习成绩,也是她从老师和儿子的同学那里了解来的。对于儿子的冷漠,刘女士束手无策,于是,她便求助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对于儿子所说的“盯梢”,刘女士说,丈夫是遭遇车祸去世的,这让她走到大街上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对于儿子的安全,她更是放心不下。有时小涛放学晚回家一会儿,她就心惊肉跳,总怕有什么事情发生,直到看到儿子跨进家门才放心。儿子有时和同学出去玩,她在家也是坐卧不安。没想到,儿子对她的苦心不但不理解,还嫌她烦,不愿和她交流。看着儿子冷漠的表情,她的心都碎了。丈夫没了,儿子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啊!
构建独立精神生活放松心灵
这对母子的叙述让我痛心,他们的境遇更让人同情。平心而论,有多少女人能有足够的精神力量抵御这种灾难的打击,又有多少心智不成熟的孩子能够经历这样的突变而不出现心理问题呢?我对刘女士分析道:“你丈夫去世后,你未能及时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更没有求助于心理医生解决自己的问题。你儿子还小,无力承担灾难带来的心理打击,他比你更需要心理方面的帮助。而你在自身心理危机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没及时地对儿子进行心理帮助和疏导。这样一来,你儿子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听了我的话,刘女士若有所思。我继续给她分析:“因为车祸带来的心理恐惧,你把所有的爱倾注到儿子身上,潜意识里把他当做另外一个男人去爱,儿子稍微超出你的控制范围,你的反应就很强烈。儿子忍受不了你的这种控制,就下意识地逃离,躲得远远的。儿子的这种表现让你感到痛苦,继而认为他是因为爸爸去世受了刺激才变成这样,就对他过分关照。儿子受不了你这种畸形的爱,就以沉默、不合作来对抗。长此以往,你们母子相互折磨,心理出现问题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接着,我又指出了刘女士的另一个致命失误,即她忽视了儿子青春期的心理成长,一味地把儿子情绪上的表现和丈夫的去世联系起来。一般男孩进入初中,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他们就不怎么跟父母交流了,也不愿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说给父母听,他们只愿与同龄朋友分享。即便没有爸爸遭遇车祸去世这件事情发生,小涛也会离父母越来越远,学着自己慢慢成长。然而,刘女士把儿子的这种表现与丈夫去世联系起来,并加紧了对儿子的控制,致使儿子和她越来越疏远,造成母子同居一室,却无法交流,最后发展成相互折磨。这才是刘女士和儿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
我看着刘女士,继续说:“与孩子交流,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孩子13岁之前,父母一般通过肢体动作、游戏等方式与孩子沟通,家长体会孩子的需要,理解孩子的感受,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等。但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内容和方式就应有所调整。如果孩子不主动求助,家长就不应过于关心,一定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空间。见了孩子拍拍肩膀,打声招呼,让他知道关键时候你是可以信任的长辈就行了。由于你丈夫去世的阴影一直未消除,你的心理创伤也未治愈,因此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障碍。你除了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外,还应重建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不能把生活的重心放到儿子身上。你平时可以多听些欢快的音乐,经常到户外走走,和性格开朗的人聊聊天,并尝试着寻找自己的情感归宿,毕竟你以后的路还很长。”
鉴于小涛目前的精神状态不太稳定,我给他制订了系统的心理疏导方案。在母子如何有效沟通方面,我建议刘女士不要把儿子管得太紧,该放手时就放手。另外,一定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方式与儿子进行沟通,等母子二人都有了各自独立的精神生活后,双方心灵才能获得解脱。不过,因为他们的心理问题积淀已久,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经过较长的过程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三个小时后,刘女士和小涛离开了,神情也轻松了许多。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感慨颇多: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突发事件,对心灵造成冲击,我们需要加以重视,自己给心灵减压,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轻松。
【编辑:刘波】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突发事件,对心灵造成冲击,我们需要加以重视,自己给心灵减压,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轻松。
一天,一对母子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儿子看上去怒气未消,妈妈却一脸无辜。两人坐下后,儿子离妈妈远远的。这样的母子关系有点剑拔弩张的味道。我对那个气鼓鼓的男孩说:“小伙子,让我听听你对妈妈有什么意见。”男孩得了指令似的,滔滔不绝地把妈妈控诉了一番。
原来,这个男孩叫小涛,今年读初三,几年前爸爸因车祸去世了,他和妈妈相依为命。近一段时间,小涛发现妈妈每天都要按时劝他喝水,早、中、晚,每天三杯开水是免不了的。他不想喝,妈妈会殷勤地递到他手里,且总能说出不同的理由,让他无法拒绝。时间一长,小涛就有些疑惑了,自己不渴,为什么妈妈还要准时劝他喝水,自己又不是三岁孩童,用得着吗?这里面肯定有原因。小涛没有质问妈妈,而是悄悄留了心。
一天中午,小涛看到妈妈又拿起那个带彩色花纹的玻璃杯,从饮水机里接了一杯水。妈妈没有直接把水递给他,而是进了卧室。他顿时警觉起来。客厅里正好有一面大镜子,能观察到卧室里的动静,他便从镜子中留意着妈妈的一举一动。让他吃惊的是,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瓶子,然后从瓶子里倒出一粒药丸状的东西放进水里……难道妈妈给自己下药?这时,小涛快步走进卧室,夺过妈妈手里的瓶子。虽然妈妈被吓了一跳,但表情却很坦然,笑着解释说:“你这段时间精神不太好,吃这种药能缓解一下。”见妈妈说得轻描淡写,小涛看了看瓶子上的说明,这才明白,原来妈妈近段时间一直在给他吃抗抑郁的药。小涛愤怒了,大声斥责妈妈:“我看你才有病,整天神经兮兮的!”此后,无论妈妈如何解释,小涛再也不理她了。
刘女士看到儿子对她有抵触情绪,而且在家里整天一言不发,非常焦急。她请求妹妹出面说服小涛,跟她一起去看心理医生。小涛和二姨感情很好,经不住二姨的好言劝说,只好不情愿地跟着妈妈来了。
听完小涛的述说,我把目光转向了刘女士。刘女士说,儿子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直让她很放心,可自从几年前她丈夫去世后,儿子的情绪就不稳定起来。近段时间,儿子的情绪非常低落,经常说活着没意思,甚至有休学的想法。刘女士怕儿子出事,就给他办了短期休学手续,让他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孰料,儿子在家精神状态更差,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歇斯底里地大嚷大叫。近来又变得沉默寡言,一天也不说几句话。刘女士爱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对照书上所说的症状,她越看越觉得儿子像是患了抑郁症,于是,她就偷偷给儿子用起了药……
一场车祸摧垮母子心理
听了刘女士的叙述,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时下,一些家长非常关注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也看了很多书,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当他们明白了什么是焦虑,什么是抑郁,什么是恐惧后,就照着“公式”往孩子头上套,看孩子是不是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然后“对症下药”。像刘女士这种偷着给孩子用药的行为,对孩子的身体有损害不说,如果被孩子发现,更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如果刘女士稍懂得一点科学常识,也不会自己给儿子做诊断,并偷着用药。从这对单亲母子的表现来看,他们之间的沟通存在着很大问题,这会不会与小涛的爸爸去世有关呢?
随后,我让小涛回想一下爸爸去世后,妈妈性格方面的变化。虽然让孩子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有些残忍,但我必须弄清母子俩几年来的心路历程。在我的注视下,小涛静默了几分钟,慢慢开了口。小涛说,爸爸的去世太突然,他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心里充满了恐惧和无助,需要妈妈的安慰和鼓励来应对这场心理上的灾难。然而,妈妈表现得比他还要脆弱,每天都处于悲戚之中,有时吃着饭也会突然流泪,然后放下碗到卧室放声大哭。那段时间,家里的气氛十分压抑,他每天都生活在无助和惊恐之中。有时,放学一回到家,他就心里很烦。刚开始,看着妈妈流泪他还心疼,后来,时间长了,妈妈一哭,他就默默地躲开。因为他和爸爸的感情太深了,爸爸的突然离世让他感到了孤独和茫然。在家里,他被压抑得快要疯了,有时想到外边轻松一下,妈妈却对他看管得特别严。有一次,他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刚到同学家,妈妈就打来了电话。妈妈没有直接打给他,而是打给他的同学,问他到了没有,聚会何时结束。当时,他就在同学旁边,妈妈的“盯梢”让他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后来,他干脆不和妈妈沟通了,一看到妈妈,他心里就不舒服,连说话的欲望都没有了。
听了儿子的话,刘女士也是满腹委屈。她说,自从丈夫去世后,儿子像变了个人,特别是读了初一后,学校里的事情,儿子从来不给她说。儿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学习成绩,也是她从老师和儿子的同学那里了解来的。对于儿子的冷漠,刘女士束手无策,于是,她便求助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对于儿子所说的“盯梢”,刘女士说,丈夫是遭遇车祸去世的,这让她走到大街上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对于儿子的安全,她更是放心不下。有时小涛放学晚回家一会儿,她就心惊肉跳,总怕有什么事情发生,直到看到儿子跨进家门才放心。儿子有时和同学出去玩,她在家也是坐卧不安。没想到,儿子对她的苦心不但不理解,还嫌她烦,不愿和她交流。看着儿子冷漠的表情,她的心都碎了。丈夫没了,儿子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啊!
构建独立精神生活放松心灵
这对母子的叙述让我痛心,他们的境遇更让人同情。平心而论,有多少女人能有足够的精神力量抵御这种灾难的打击,又有多少心智不成熟的孩子能够经历这样的突变而不出现心理问题呢?我对刘女士分析道:“你丈夫去世后,你未能及时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更没有求助于心理医生解决自己的问题。你儿子还小,无力承担灾难带来的心理打击,他比你更需要心理方面的帮助。而你在自身心理危机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没及时地对儿子进行心理帮助和疏导。这样一来,你儿子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听了我的话,刘女士若有所思。我继续给她分析:“因为车祸带来的心理恐惧,你把所有的爱倾注到儿子身上,潜意识里把他当做另外一个男人去爱,儿子稍微超出你的控制范围,你的反应就很强烈。儿子忍受不了你的这种控制,就下意识地逃离,躲得远远的。儿子的这种表现让你感到痛苦,继而认为他是因为爸爸去世受了刺激才变成这样,就对他过分关照。儿子受不了你这种畸形的爱,就以沉默、不合作来对抗。长此以往,你们母子相互折磨,心理出现问题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接着,我又指出了刘女士的另一个致命失误,即她忽视了儿子青春期的心理成长,一味地把儿子情绪上的表现和丈夫的去世联系起来。一般男孩进入初中,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他们就不怎么跟父母交流了,也不愿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说给父母听,他们只愿与同龄朋友分享。即便没有爸爸遭遇车祸去世这件事情发生,小涛也会离父母越来越远,学着自己慢慢成长。然而,刘女士把儿子的这种表现与丈夫去世联系起来,并加紧了对儿子的控制,致使儿子和她越来越疏远,造成母子同居一室,却无法交流,最后发展成相互折磨。这才是刘女士和儿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
我看着刘女士,继续说:“与孩子交流,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孩子13岁之前,父母一般通过肢体动作、游戏等方式与孩子沟通,家长体会孩子的需要,理解孩子的感受,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等。但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内容和方式就应有所调整。如果孩子不主动求助,家长就不应过于关心,一定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空间。见了孩子拍拍肩膀,打声招呼,让他知道关键时候你是可以信任的长辈就行了。由于你丈夫去世的阴影一直未消除,你的心理创伤也未治愈,因此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障碍。你除了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外,还应重建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不能把生活的重心放到儿子身上。你平时可以多听些欢快的音乐,经常到户外走走,和性格开朗的人聊聊天,并尝试着寻找自己的情感归宿,毕竟你以后的路还很长。”
鉴于小涛目前的精神状态不太稳定,我给他制订了系统的心理疏导方案。在母子如何有效沟通方面,我建议刘女士不要把儿子管得太紧,该放手时就放手。另外,一定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方式与儿子进行沟通,等母子二人都有了各自独立的精神生活后,双方心灵才能获得解脱。不过,因为他们的心理问题积淀已久,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经过较长的过程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三个小时后,刘女士和小涛离开了,神情也轻松了许多。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感慨颇多: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突发事件,对心灵造成冲击,我们需要加以重视,自己给心灵减压,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轻松。
【编辑:刘波】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突发事件,对心灵造成冲击,我们需要加以重视,自己给心灵减压,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