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速度已居全球首位,老年人口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庞大群体。如何应对银发浪潮、满足老年群体老有所学的需求,这是我们无法回避、急需探讨的问题。建设特色鲜明的老年教育,构建“文化养老、精神养生”老年教育新格局,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帮助他们在社会大家庭中追求自我实现,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是促进文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老年教育;创新;特色
“保本色、保健康、保稳定”是加强离退休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是“和谐油田”、“和谐老年”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老年教育的管理者,我们站在建设温馨和谐大本营的高点,确立了“全员关爱老年人,全力办好老年事,让党组织放心,让老同志满意”的敬老孝老理念,立足于老年教育主阵地,创新机制,凸显特色,使老年教育成为离退休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养老”的重要平台。
一、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努力提升老年教育质量和功能
办学质量是老年教育的生命力所在。立足于区域人文特点和以人为本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同志的文化精神需求,是确保老年教育高质量运行、高标准运作的关键。
——立足自身优势,实施“四自”办学。按照“方便快捷、激发兴趣”的原则,依照“四自”思路灵活办学,即“自设专业、自编教材、自聘教师,自我管理”。坚持“适其所需,授其所宜”原则,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的统一。孤岛社区老年大学先后开设了舞蹈、二胡、戏曲、国画、锣鼓、声乐、柔力球七个专业,老年党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月度讲堂”,努力做到开设专业功能齐全,符合老年同志身心需求。同时坚持长期班与短训班相结合,传统课与特色课教育相结合,开展了锣鼓培训班、摄影短训班、地方戏曲短训班,老同志在老年大学以学助养、以学促为,寓教于乐、学乐结合,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之一;坚持实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由任课教师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自编了各科的教材,既突显了地域文化特点,又激发了老年学员的兴趣;通过聘用有专长的教师,实现了“老有所为”。教师队伍大致分三种类型:一种是本地有专长、有学识、有威望的老领导、老教师、老专家,另一种是由学有专长的老年人执教,还有一种是选聘的少数年轻同志执教,这些教师对老年教育事业情有独钟、不计报酬、尽心竭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备课、精心讲授、耐心辅导,坚持教学科学性、理论性、趣味性相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健全规章制度,管理高效规范。制定了《老年大学、老年党校章程》、《学员守则》、《教学规则》等规章制度,增设了《老年大学“主题班会”制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章可循,学校管理逐步实现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学员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日益完善。学校成立了学生委员会,各班建立了班委会,民主选举了班干部,极大地方便了学校管理,调动了学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沟通了校领导、教师、学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
——创新教学模式,推行精细管理。大力开展“规范办学年”和“规范办学深化年”活动。依据专业特点,实行分层教学,开设初级班、中级班;推出学习结业、学员评比、先进表彰、汇报演出办法,教学方式上强调灵活性,采取点评式、展示式、观摩式、表演式、沙龙式和自修式等教学方式,先后开展了“思想教育大讲堂”、“戏曲秀”、“书画展”、“音乐欣赏”、文艺演出、“四季有约”户外沙龙等活动。构建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排练节目、参加公益演出,组织校内联谊活动,使学员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实现老有所学,奉献社会的办学目标。
——优化校风班风,共建和谐老年。组织开展了“争做学习型老人、争创学习型组织”活动,大力开展学习论坛、理论论坛、健康论坛,落实“保本色、保健康、保稳定”活动要求;其次,下发“倡议书”,启动了以“心田与油田共建,文明与文化同行”为主题的“走向文明,从我做起”行动;第三,将“主题班会”制度引入老年大学班级管理中,目的是建立矛盾问题处置前置机制,引领老年大学学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让班级成为广大老年学员学习知识的课堂、创建和谐的平台、思想政治工作的讲坛。
二、转变方式,激发活力,不断增强“保本色”教育效果
在坚持办好“思想教育大讲堂”、加强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的基础上,发挥老年党校的党建研究功能,不断探索党支部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力求使支部活动有吸引力、活动内容有凝聚力,活动形式有鲜活力。
一是在学习形式上,由单一式转变为多样式:改变支部的学习形式,一改以往被动式的接受宣教,变为学习导读,主题研讨,播放录相片等多种学习方式。在宣传栏、板报、老年网站、老年专刊上开辟"党建专栏"进行宣传,将政治理论与时事形势相结合,激发了党员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了老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在学习模式上,由静态学习转变为动态学习:将静态的学习改变为外出参观、学习交流、参与公益活动等动态方式,让党员有新鲜感,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增强了老年党支部工作的针对性。
三是在学习方法上,由灌输式的学习转变为互动式的学习,使每个党员都成为组织生活的主角,有效激发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观能动性,也为支部工作目标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老年党支部活动形式的转变,调动了老年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老年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彰显了支部活动的针对性,提高了组织生活有效性,保证了“三保”教育活动的落实和效果。
三、丰富活动,增进健康,不断增强老年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
老年大学和老年党校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搞好课堂教学外,还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文明建设内涵。以老年大学学员为主组成的秧歌队、健身球队、锣鼓队、舞蹈队、太极拳剑队、合唱团、戏曲队等队伍长期坚持训练,并多次参加局、社区举办的重大活动。舞蹈班组队14人代表局参加全国老年健身球比赛取得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声乐班在参加局老年合唱比赛中获得了优胜奖,戏曲班组队参加东营市地方戏曲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国画班学员作品每年在老年节期间在孤岛会场举办展评,在今年局老年书画活动中有13人作品入展。由学员为骨干组成的老年秧歌队,每年都在河口区元宵社火活动中表演,舞蹈、戏曲、二胡、锣鼓等学员积极参加每年社区、采油厂举办的“社区大舞台,亲情大联欢”暨孤岛消夏晚会演出。锣鼓队在河口区、社区、采油厂举办的大型活动中一展身手,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观众们的高度评价。开展了区域特色鲜明的户外“主题班会”活动,组织了以“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健康、融入亲情”为主题的户外沙龙活动,组织公园书画写生、广场民乐演奏、健康论坛、绿地太极、公园戏曲演唱等活动,发挥老年教育健康身心、活跃生活、陶冶性情、增进友谊、慰藉精神的功能。同时组织了以“四季有约”为主题的系列文艺活动,举办了“增健康、促亲情”槐林戏曲演出、“夏之约 小区情”消夏晚会、“相约重阳”艺术展、文艺演出等活动,调动了离退休老同志发展兴趣、反哺社会、发挥余热、奉献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老年大学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给全校师生带来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深了学员、教师的思想感情。使老年教育真正成为“政治学习的阵地、更新知识的课堂、人才培训的基地、文化娱乐的场所、延年益寿的乐园”,成为落实“三保”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关键词:老年教育;创新;特色
“保本色、保健康、保稳定”是加强离退休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是“和谐油田”、“和谐老年”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老年教育的管理者,我们站在建设温馨和谐大本营的高点,确立了“全员关爱老年人,全力办好老年事,让党组织放心,让老同志满意”的敬老孝老理念,立足于老年教育主阵地,创新机制,凸显特色,使老年教育成为离退休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养老”的重要平台。
一、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努力提升老年教育质量和功能
办学质量是老年教育的生命力所在。立足于区域人文特点和以人为本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同志的文化精神需求,是确保老年教育高质量运行、高标准运作的关键。
——立足自身优势,实施“四自”办学。按照“方便快捷、激发兴趣”的原则,依照“四自”思路灵活办学,即“自设专业、自编教材、自聘教师,自我管理”。坚持“适其所需,授其所宜”原则,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的统一。孤岛社区老年大学先后开设了舞蹈、二胡、戏曲、国画、锣鼓、声乐、柔力球七个专业,老年党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月度讲堂”,努力做到开设专业功能齐全,符合老年同志身心需求。同时坚持长期班与短训班相结合,传统课与特色课教育相结合,开展了锣鼓培训班、摄影短训班、地方戏曲短训班,老同志在老年大学以学助养、以学促为,寓教于乐、学乐结合,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之一;坚持实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由任课教师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自编了各科的教材,既突显了地域文化特点,又激发了老年学员的兴趣;通过聘用有专长的教师,实现了“老有所为”。教师队伍大致分三种类型:一种是本地有专长、有学识、有威望的老领导、老教师、老专家,另一种是由学有专长的老年人执教,还有一种是选聘的少数年轻同志执教,这些教师对老年教育事业情有独钟、不计报酬、尽心竭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备课、精心讲授、耐心辅导,坚持教学科学性、理论性、趣味性相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健全规章制度,管理高效规范。制定了《老年大学、老年党校章程》、《学员守则》、《教学规则》等规章制度,增设了《老年大学“主题班会”制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章可循,学校管理逐步实现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学员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日益完善。学校成立了学生委员会,各班建立了班委会,民主选举了班干部,极大地方便了学校管理,调动了学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沟通了校领导、教师、学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
——创新教学模式,推行精细管理。大力开展“规范办学年”和“规范办学深化年”活动。依据专业特点,实行分层教学,开设初级班、中级班;推出学习结业、学员评比、先进表彰、汇报演出办法,教学方式上强调灵活性,采取点评式、展示式、观摩式、表演式、沙龙式和自修式等教学方式,先后开展了“思想教育大讲堂”、“戏曲秀”、“书画展”、“音乐欣赏”、文艺演出、“四季有约”户外沙龙等活动。构建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排练节目、参加公益演出,组织校内联谊活动,使学员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实现老有所学,奉献社会的办学目标。
——优化校风班风,共建和谐老年。组织开展了“争做学习型老人、争创学习型组织”活动,大力开展学习论坛、理论论坛、健康论坛,落实“保本色、保健康、保稳定”活动要求;其次,下发“倡议书”,启动了以“心田与油田共建,文明与文化同行”为主题的“走向文明,从我做起”行动;第三,将“主题班会”制度引入老年大学班级管理中,目的是建立矛盾问题处置前置机制,引领老年大学学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让班级成为广大老年学员学习知识的课堂、创建和谐的平台、思想政治工作的讲坛。
二、转变方式,激发活力,不断增强“保本色”教育效果
在坚持办好“思想教育大讲堂”、加强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的基础上,发挥老年党校的党建研究功能,不断探索党支部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力求使支部活动有吸引力、活动内容有凝聚力,活动形式有鲜活力。
一是在学习形式上,由单一式转变为多样式:改变支部的学习形式,一改以往被动式的接受宣教,变为学习导读,主题研讨,播放录相片等多种学习方式。在宣传栏、板报、老年网站、老年专刊上开辟"党建专栏"进行宣传,将政治理论与时事形势相结合,激发了党员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了老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在学习模式上,由静态学习转变为动态学习:将静态的学习改变为外出参观、学习交流、参与公益活动等动态方式,让党员有新鲜感,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增强了老年党支部工作的针对性。
三是在学习方法上,由灌输式的学习转变为互动式的学习,使每个党员都成为组织生活的主角,有效激发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观能动性,也为支部工作目标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老年党支部活动形式的转变,调动了老年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老年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彰显了支部活动的针对性,提高了组织生活有效性,保证了“三保”教育活动的落实和效果。
三、丰富活动,增进健康,不断增强老年教育的吸引力、凝聚力
老年大学和老年党校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搞好课堂教学外,还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文明建设内涵。以老年大学学员为主组成的秧歌队、健身球队、锣鼓队、舞蹈队、太极拳剑队、合唱团、戏曲队等队伍长期坚持训练,并多次参加局、社区举办的重大活动。舞蹈班组队14人代表局参加全国老年健身球比赛取得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声乐班在参加局老年合唱比赛中获得了优胜奖,戏曲班组队参加东营市地方戏曲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国画班学员作品每年在老年节期间在孤岛会场举办展评,在今年局老年书画活动中有13人作品入展。由学员为骨干组成的老年秧歌队,每年都在河口区元宵社火活动中表演,舞蹈、戏曲、二胡、锣鼓等学员积极参加每年社区、采油厂举办的“社区大舞台,亲情大联欢”暨孤岛消夏晚会演出。锣鼓队在河口区、社区、采油厂举办的大型活动中一展身手,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观众们的高度评价。开展了区域特色鲜明的户外“主题班会”活动,组织了以“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健康、融入亲情”为主题的户外沙龙活动,组织公园书画写生、广场民乐演奏、健康论坛、绿地太极、公园戏曲演唱等活动,发挥老年教育健康身心、活跃生活、陶冶性情、增进友谊、慰藉精神的功能。同时组织了以“四季有约”为主题的系列文艺活动,举办了“增健康、促亲情”槐林戏曲演出、“夏之约 小区情”消夏晚会、“相约重阳”艺术展、文艺演出等活动,调动了离退休老同志发展兴趣、反哺社会、发挥余热、奉献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老年大学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给全校师生带来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深了学员、教师的思想感情。使老年教育真正成为“政治学习的阵地、更新知识的课堂、人才培训的基地、文化娱乐的场所、延年益寿的乐园”,成为落实“三保”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