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p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践教学中,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切实履行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情境 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分的注重计算、推理和证明,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很容易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压制,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实现高效课堂,因而需要我们进行改革。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理念与公式变的形象化,更便于学生的理解。
  在新课程改革后,数学课本上几乎每个知识点的引出,都有一个或多个实际问题的背景,已经趋于“模式化”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求我们适当地进行筛选。在统计和概率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引入例子教学法,使学生在教学例子中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和概率统计的思想。 设置教学模式,正确应用实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得以调动。引起学生探求其中数学实质的求知欲。但是实例教学法不是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能用到,不能正确的引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例如:在教学“分式、二次根式”的概念和运算时,在教材中举出了很多的实例,先根据实例列代数式,再分析讲解,或者用实例列出一个算式从而引入一种新的运算。其实,教学中的这些例子对数学本节内容本身的理解作用并不明显(主要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相反地,在这些本身就不是很适合用例子的章节,引入过多的实例可能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有些实例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或者难度较大,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对教学内容没有起到帮衬的作用,结果反而冲淡了主题。
  因而教学事例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慎用,不然会起反作用,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数学是一门简洁、明确、具有强烈的规律性逻辑性的学科,例如,运算中式子形式的变化、几何图形复杂的变化等,都蕴涵着简单的关系和特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重视数学情境的设定,打造实例教学形式和纯数学的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堂更加具有魅力。
  创设数学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的情境一定要有意义,避免做无用功,多创设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正确应用数学的情境,这样才能起到促进作用。 2.所创设的数学环境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模式的活跃性。
  3.课堂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而教学情境的设定要能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我们可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这样更加便于学生的理解。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情况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及时消化、巩固和运用知识,使学生既掌握所学知识,又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
  那么,如何优化课堂练习的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练习时间要保证
  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不是通过一次教学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在多次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必要的练习和复习才能逐步达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和复习几乎占了一半的正常教学课时,可见练习的重要性。上练习课要有一定的保证,还要讲究时间的合理安排。根据遗忘规律,学习上的遗忘先快后慢,新学知识的练习,间隔的时间要短,练习次数可稍多,以后间隔的时间可逐步加长,练习次数可减少,并且把知识“深化”“综合”在新知识中,不断得到练习,这样有利于提高练习效果。
  二、练习题目要适量
  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因此,练习要有一定的量,没有量就没有质。但不能片面追求练习的数量,要避免单调、机械地重复;要在精练、巧练上下功夫。
  三、练习形式多样化
  学生是练习的主体,练习效果如何与学生对练习有无兴趣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愿练、乐练,才能做到熟练、巧练。因此,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练习课的练习形式要多样、新颖而有趣,这样的练习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提高练习效果。有趣多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发展智力和能力。
  四、练习难易要适当
  练习的内容设计要依纲扣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做到力避:松、紧;力求:巧、活。即难易适度,偏松会降低练习要求,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偏紧大部分学生的知识能力达不到,易挫伤学生积极性而加重学生负担,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练习题一定要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易中有巧,简中见活。难而不偏,难而不怪。
  五、练习要有针对性
  为了使练习更具有针对性,知识重点要专项练,让学生切切实实掌握好。知识难点,分散练,早做预防,多举例;容易混淆的知识要对比练,列成题组进行比较,分清异同点;有联系的知识要迁移练。知识起点,发展脉络要搞清楚。例如,在圆的知识教学过程中,为弄清半径与直径间的关系,在介绍圆的特征和画法之后,可让学生动手划出不同半径或直径的圆,并在所画圆上量出几条半径、直径的长,结合提问:根据你们量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圆的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吗?这样,经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经过亲自动手操作、分析、思考,从中发现并概括出: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等特征。由于结论是学生自己通过操作获得的,因此,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更加深刻、更加完整,掌握得也更加牢固。这比单靠老师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六、练习要有阶段性
  由于学生吸收和巩固知识的过程是有阶段性的,不同学习阶段特点各有差异,因而练习题目要精心设计,要循序渐进,体现出学习的阶段性,体现出不同阶段的主要练习目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一般经历:模仿、熟练和创造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理解知识,初步形成技能。这个阶段的练习内容应是最基本的,单一的、是可以模仿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及时理解消化知识,初步形成技能。
  第二阶段是巩固知识技能。通过练习,防止学生思维定势,设计题目的形式。难易程度都要掌握好,目的使新知识得到强化。形成能力。
  第三阶段是发展知识技能。这一阶段的练习内容要有综合性,变化较大且灵活、富有思考性。练习时应注意掌握“度”。使学生在熟中求巧,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练习目的。
  总之,课堂练习必须在优化练习设计上狠下工夫,做到:突出重点反复练、突破难点着重练、防止出错突出练、易混知识对比练,只有这样,数学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16285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奎勒河中学)
其他文献
初中生物教材的几经变更,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跟随着改进。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可谓是要求更高,标准甚严。生物教学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就得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的能力。  一、教师的角色要转型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性实验、独立进行科技制作、研究一些新科技问题并完成相关的科研学习报告、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习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这是旧课程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新课程又
期刊
目前,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学科教学中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现就如何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谈几点看法。  一、抓情感体验,提高道德素质  1.换位体验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爱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讲《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时,可在讲述一个左脚瘫
期刊
倡导教学教育审美化,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现代社会,审美活动日益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人,应该是审美的人,应该是个性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培养人的教学教育活动,应该是教师和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活动。语文作为一门“与众不同”的学科——审美教育的主要基地,语文教师的语言也应当具有审美性。因此,有声语言的审美性对教师的言语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美情
期刊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每一所学校都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以人为本,学生在回答教师询问时要说实话、真话。可是很多时候,教师却有这样的感叹:“学生的心理素质太好了,做了错事,死不承认,有时候教师当面抓住了也不承认。”我们在感叹之余,是否会想到这些结果与教育者能否以人为本的教育失败有关?那么,我们应该实施什么样的道德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呢?
期刊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在长期的物理教学中发现,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初二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既新鲜,又不知怎样学好这门学科。我想从以下几点出发,教师既能完成教学目的、又能使学生学好这门学科。  一、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初中学生,刚学物理,对物理知识的接受都是比较零碎的。学生学习了后面的知识,就忘了前面的。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尽量把教材中一个个的知
期刊
古往今来,作为一线的教育者,我们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快感的激发剂和推动器。只有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在历史研究和探索中达到一种乐而忘返、如痴如醉的境界,从高一开始我一直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向“我要学”的主动状态转变。  一、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快乐学习的兴趣  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汇聚了古今中外的历史名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育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实现对符号、文字、图像、声音的组合编辑控制,并按教学要求设计,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多媒体的作用下主动地进行有效学习,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技术 思想品德课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运用多媒体进
期刊
音乐欣赏课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受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而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
期刊
【摘要】“语感是一种语文素养,是从长期的规范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教学”则是以学生对言语作品积极主动的感悟、获得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精神人格为终极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初中语文预感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朗读意识淡化、情感熏陶泛化和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而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体验等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初中
期刊
“求知”是人类的天性,特别是正处于身心健康发育阶段的中学生对这方面的要求应该更强烈。然而,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未必都是“乐学”,这就构成了学校教育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如何以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带动学生学习的乐趣?”于是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我们现在教育改革中提出、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挖掘钻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