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大黄、黄芩、白术、党参、板蓝根等十余味中草药粉碎过筛后制成复方添加剂按1%、2%、3%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饵投喂草鱼,研究复方中草藥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鱼细胞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活力均显著提高。经温和气单胞菌攻毒后,各试验组的免疫保护率明显提高。在各试验组中以2%添加量的效果最好。试验证明,该添加剂可显著地提高草鱼的免疫功能,能有效地预防温和气单胞菌的感染。
关键词复方中药;药饵;草鱼;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S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2-0116-01
近几年来,草鱼的病害流行日趋严重,给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有安全性及抗药性等方面的考虑,因此,研究和开发提高草鱼抗病类的药物,尤其是经饲喂有效的免疫药物,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目前,一些学者对中草药对鱼类免疫功能及防病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试验选择大黄、黄芩、党参、板蓝根等十余味中草药制成复方添加剂添加于草鱼饲料中,通过测定草鱼血细胞的吞噬功能及血清溶菌酶活力及对温和气单细胞菌攻毒后的保护率等指标,研究该添加剂对草鱼免疫功能及防病能力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试验鱼体长8—10cm的养殖草鱼,购于水产系实习基地草鱼养殖场。
2)菌种: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溶壁微球菌(Micrococus Iysoseikticus)和温和气单细胞菌株(Aeromonas sobria)由中科院水生所提供。白色念珠菌在酸性培养基上活化后备用,温和气单细胞菌经活化、接种草鱼证实其毒力后用于攻毒试验。
3)试验药物:选取经预备试验证明具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草药大黄、黄芩、白术、党参、板蓝根等十余味复方药物,经粉碎过筛后制成复方添加剂按1%、2%、3%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饵基础饲料为“通威”草鱼饲料。
1.2方法
1)试验分组及饲养管理:选择健康、大小均匀的草鱼,设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放40尾,分养于100cm×50cm×60cm的水族箱内,试验组为别投喂含1%、2%、3%的中药药饵,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期控制水温在25℃,24h充气,每天吸污换水一次。饲养15d后时行草鱼相关免疫指标的测定。
2)血清的制备:每组取鱼10尾,用1mL,置于1mL洁净指管中,10000r/min离心10min,取各试管上清液混合即得试验用血清。
3)血细胞吞噬活力检测:参照朱忠勇(1997)的方法经改时后进行。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经活化的白色念珠菌的斜面,煮沸灭活后制成1.4×107cfu/mL的菌液,取投喂药饵后15d天的草鱼进行试验,每组取10尾,肥肉注射0.2mL的菌液,1h后用1mL注射器采血制成抗凝血,按常规方法制作血涂片,晾干后用Wrights液染色5min,打涂片均匀的视野,每次检测100细胞,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
吞噬百分比(pp)=100个血胞中参与吞噬的细胞数/100×100
吞噬指数(PI)=100个参与吞噬的血细胞内的真菌总数/100
4)血清溶菌酶活力:将经过二次活化的溶壁微球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内进行摇床培养48h,取出后离心,收集菌体。用0.1mol/LPh6.4的磷酸缓冲液配成一定浓度的作用底物(570nm处的光吸收值约为0.3),按朱忠勇(1997)的方法进行测定。血清溶菌酶活力用U/mL=(AO-A)/A表示。(AO为保温前的光吸收值,A为保温后光吸收值)
5)攻毒试验:试验在投喂中药药饵后20天进行,温和气单细胞菌的攻毒浓度为6×105fu/mL,进行肌肉注射(0.2mL/尾),攻毒后,充气养于桶中,随时观察并记录结果。按分式:(对照组死亡率—试验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计算保护率。
2结果
2.1血细胞吞噬活力
口服中药药饵对草鱼血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的没定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1%、2%、3%的中药药饵均能显著地提高草鱼的吞噬活力,其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1),各试验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1)以2%组的效果最好。当添加剂的添加量达到3%时,草鱼的吞噬活力较2%组明显下降,但仍高于1%组。
2.2血清溶菌酶活力
复方中药添加剂对草鱼血清溶菌酶活力的影响见表2。结果表时3组添加剂均能显著地提高草鱼的吞噬活力,以2%组的酶活力最高,3%组的酶活力较2%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1%。
2.3攻毒试验
经温和和气单细胞菌攻毒后,各组药饵笃草鱼的免疫率见表3结果表明,各组药饵均能显著提高草鱼对温和气单细胞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经卡方检验,各试验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但各试验级间差异不显著。
3讨论与结论
1)对复方中药草的药效分析:温和气单细胞是草鱼细菌病常见病原。本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中药添加剂能有效地预防温和气单细胞菌对草鱼的感染。试验所用中药均是试验证明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或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而且以清热解毒药如板蓝根、黄连、黄芩、野菊花等为主,补益类中花如黄芪、党参、白术等,所选药物大部分富含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微量无素等成分。
2)复方中草药的最适添加量:本试验发现,按1%、2%、3%的比例添加试验用中药方剂均能显著地增强草鱼血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活力,以2%比例添加效果最好。当添加量达3%时,草鱼的上述免疫指标较2%组明显下降,但仍高于1%组。出现这一现象是否与方剂中不少药物尤其是主要黄芪等属于双向调节剂,免疫力太强可以降低有关,尚有待进一步试验证实。此外2%的添加量是否是最佳量,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3)草鱼血细胞吞噬功能指标的选择:在鱼类血细胞吞噬功能研究中已见有TTC还原法、血细胞花环试验、吖啶橙检查法和白色念珠菌实验法等,由于采用方法不同,所得结果有一定差异,本试验证实,白色念珠菌实验法操作简便,计数结果重复性好,是一种较好的鱼类血细胞吞噬功能检查方法。
4)复方中草药的作用机理清热解毒的作用以往均认为主要是属于直接抗菌和抗毒作用,近年来免疫学研究发现,它们的抗感染作用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发挥的,由于清热解毒药即能抗感染,又不像抗生素那样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所以医药学家们称它为“免疫型中草药”。本研究采用的复方中药添加剂含有不少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如板蓝根、黄连、黄芩等因此试验显示的较强的免疫保护力可能与方剂的上述药物即具有抗感染作用又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有关。
参考文献
[1]苑丽,胡功政.十一种中草药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1,01.
[2]孙艳,李雪驼,殷素兰.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中草药体内代谢的影响[J].中草药,2001,04.
关键词复方中药;药饵;草鱼;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S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2-0116-01
近几年来,草鱼的病害流行日趋严重,给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有安全性及抗药性等方面的考虑,因此,研究和开发提高草鱼抗病类的药物,尤其是经饲喂有效的免疫药物,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目前,一些学者对中草药对鱼类免疫功能及防病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试验选择大黄、黄芩、党参、板蓝根等十余味中草药制成复方添加剂添加于草鱼饲料中,通过测定草鱼血细胞的吞噬功能及血清溶菌酶活力及对温和气单细胞菌攻毒后的保护率等指标,研究该添加剂对草鱼免疫功能及防病能力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试验鱼体长8—10cm的养殖草鱼,购于水产系实习基地草鱼养殖场。
2)菌种: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溶壁微球菌(Micrococus Iysoseikticus)和温和气单细胞菌株(Aeromonas sobria)由中科院水生所提供。白色念珠菌在酸性培养基上活化后备用,温和气单细胞菌经活化、接种草鱼证实其毒力后用于攻毒试验。
3)试验药物:选取经预备试验证明具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草药大黄、黄芩、白术、党参、板蓝根等十余味复方药物,经粉碎过筛后制成复方添加剂按1%、2%、3%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药饵基础饲料为“通威”草鱼饲料。
1.2方法
1)试验分组及饲养管理:选择健康、大小均匀的草鱼,设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放40尾,分养于100cm×50cm×60cm的水族箱内,试验组为别投喂含1%、2%、3%的中药药饵,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期控制水温在25℃,24h充气,每天吸污换水一次。饲养15d后时行草鱼相关免疫指标的测定。
2)血清的制备:每组取鱼10尾,用1mL,置于1mL洁净指管中,10000r/min离心10min,取各试管上清液混合即得试验用血清。
3)血细胞吞噬活力检测:参照朱忠勇(1997)的方法经改时后进行。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经活化的白色念珠菌的斜面,煮沸灭活后制成1.4×107cfu/mL的菌液,取投喂药饵后15d天的草鱼进行试验,每组取10尾,肥肉注射0.2mL的菌液,1h后用1mL注射器采血制成抗凝血,按常规方法制作血涂片,晾干后用Wrights液染色5min,打涂片均匀的视野,每次检测100细胞,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
吞噬百分比(pp)=100个血胞中参与吞噬的细胞数/100×100
吞噬指数(PI)=100个参与吞噬的血细胞内的真菌总数/100
4)血清溶菌酶活力:将经过二次活化的溶壁微球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内进行摇床培养48h,取出后离心,收集菌体。用0.1mol/LPh6.4的磷酸缓冲液配成一定浓度的作用底物(570nm处的光吸收值约为0.3),按朱忠勇(1997)的方法进行测定。血清溶菌酶活力用U/mL=(AO-A)/A表示。(AO为保温前的光吸收值,A为保温后光吸收值)
5)攻毒试验:试验在投喂中药药饵后20天进行,温和气单细胞菌的攻毒浓度为6×105fu/mL,进行肌肉注射(0.2mL/尾),攻毒后,充气养于桶中,随时观察并记录结果。按分式:(对照组死亡率—试验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计算保护率。
2结果
2.1血细胞吞噬活力
口服中药药饵对草鱼血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的没定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1%、2%、3%的中药药饵均能显著地提高草鱼的吞噬活力,其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1),各试验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1)以2%组的效果最好。当添加剂的添加量达到3%时,草鱼的吞噬活力较2%组明显下降,但仍高于1%组。
2.2血清溶菌酶活力
复方中药添加剂对草鱼血清溶菌酶活力的影响见表2。结果表时3组添加剂均能显著地提高草鱼的吞噬活力,以2%组的酶活力最高,3%组的酶活力较2%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1%。
2.3攻毒试验
经温和和气单细胞菌攻毒后,各组药饵笃草鱼的免疫率见表3结果表明,各组药饵均能显著提高草鱼对温和气单细胞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经卡方检验,各试验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但各试验级间差异不显著。
3讨论与结论
1)对复方中药草的药效分析:温和气单细胞是草鱼细菌病常见病原。本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中药添加剂能有效地预防温和气单细胞菌对草鱼的感染。试验所用中药均是试验证明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或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而且以清热解毒药如板蓝根、黄连、黄芩、野菊花等为主,补益类中花如黄芪、党参、白术等,所选药物大部分富含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微量无素等成分。
2)复方中草药的最适添加量:本试验发现,按1%、2%、3%的比例添加试验用中药方剂均能显著地增强草鱼血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活力,以2%比例添加效果最好。当添加量达3%时,草鱼的上述免疫指标较2%组明显下降,但仍高于1%组。出现这一现象是否与方剂中不少药物尤其是主要黄芪等属于双向调节剂,免疫力太强可以降低有关,尚有待进一步试验证实。此外2%的添加量是否是最佳量,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3)草鱼血细胞吞噬功能指标的选择:在鱼类血细胞吞噬功能研究中已见有TTC还原法、血细胞花环试验、吖啶橙检查法和白色念珠菌实验法等,由于采用方法不同,所得结果有一定差异,本试验证实,白色念珠菌实验法操作简便,计数结果重复性好,是一种较好的鱼类血细胞吞噬功能检查方法。
4)复方中草药的作用机理清热解毒的作用以往均认为主要是属于直接抗菌和抗毒作用,近年来免疫学研究发现,它们的抗感染作用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发挥的,由于清热解毒药即能抗感染,又不像抗生素那样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所以医药学家们称它为“免疫型中草药”。本研究采用的复方中药添加剂含有不少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如板蓝根、黄连、黄芩等因此试验显示的较强的免疫保护力可能与方剂的上述药物即具有抗感染作用又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有关。
参考文献
[1]苑丽,胡功政.十一种中草药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1,01.
[2]孙艳,李雪驼,殷素兰.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中草药体内代谢的影响[J].中草药,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