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国家逐步开放了二胎政策。在农村,很多家庭在不具备经济基础的条件上,匆忙迎接二胎,使得父母双方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外出打工,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呈上升趋势。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大都缺乏家庭教育,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给学生树立道德标准,让学生具备正确的观念和道德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德育教育发挥着巨大作用。本篇文章对二胎政策下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此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二胎政策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是学生具备良好品格和正确观念、思想的重要途径。在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类弱势群体,面对着长期不完整的家庭,其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很多隐患,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存在巨大的影响。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用沟通和交流对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同时,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并不是学习单方面教育能够完成的,教师要与学生家庭进行沟通,家校合作采取积极的德育对策,为农村留守学生明确人生方向。
一、加强心理疏导,培养正确观念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缺乏家庭教育,这些孩子的心理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性格内向甚至自卑,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困难,不爱与人交流,或是极度叛逆不听从教师的指导,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行为能力的塑造。面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教师要重视起德育教育,加强心理疏导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农村的基础教学设施不像城市那样完善,对于农村德育教育,没有专职的教师进行,因此,需要每一位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发现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疏通引导。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数量增多,学校在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时,不能单单只进行个别疏导,也要重视起针对全校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利用全面疏通加个体疏导的方式,让小学德育教育更具效率。如,面对留守学生的自卑心理,教师可以先通过开展班会、讲座活动等形式,给全体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育工作,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建立起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观察学生对于活动教育的接收状况,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疏导,进而形成全方面的德育教育。
二、注重倾听交流,用爱呵护成长
二胎政策的开放下,农村家庭的孩子数量增加,父母受经济压力和有限精力的影响,与孩子的交流就会减少,从而使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关心,进而就会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一些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做好倾听交流工作,在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老師的爱护,从而更加配合教师的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修养。
在日常的交流中,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与学生处在平等的位置,去贴近学生的内心,倾听内心深处的想法,发现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沟通,从而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开展沟通交流的方式有很多,除了面对面交流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开设知心信箱,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投入到信箱中。另外,农村留守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关心和爱护,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教育的温暖,以此来稍稍弥补缺少的家庭的关怀,消除他们的不安感和孤单感。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群体交流,让留守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友善,进而形成集体意识。另外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方式有很多,教师一个亲切的拥抱、生日时的一个蛋糕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也是学生能够体会到关爱的。
三、家校共同合作,提高教育质量
在留守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应被忽视,其在学生品质和行为的养成过程中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家长和学校展开合作,共同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质量。尽管如今二胎政策开放,家长也要结合自身的经济状况,尽量避免学生的留守情况。其次,尽管家长在外打工,也不应忽视与孩子的交流,要及时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孩子进行对话。并经常性地通过教师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生活和心理状况,从而和教师之间形成桥梁,共同为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发育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稳定的成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发挥起各自的作用,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农村教师也要把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当成不断探究的课题,就教学方式和理念上进行积极的探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呵护,使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发元,韩兴润,朱从澍.如何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有效沟通[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96.
[2]王国雄,鲁国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J].甘肃教育,2019(10):27.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二胎政策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是学生具备良好品格和正确观念、思想的重要途径。在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类弱势群体,面对着长期不完整的家庭,其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很多隐患,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存在巨大的影响。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用沟通和交流对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疏导,同时,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上,并不是学习单方面教育能够完成的,教师要与学生家庭进行沟通,家校合作采取积极的德育对策,为农村留守学生明确人生方向。
一、加强心理疏导,培养正确观念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缺乏家庭教育,这些孩子的心理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性格内向甚至自卑,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困难,不爱与人交流,或是极度叛逆不听从教师的指导,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行为能力的塑造。面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教师要重视起德育教育,加强心理疏导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农村的基础教学设施不像城市那样完善,对于农村德育教育,没有专职的教师进行,因此,需要每一位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发现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疏通引导。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数量增多,学校在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时,不能单单只进行个别疏导,也要重视起针对全校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利用全面疏通加个体疏导的方式,让小学德育教育更具效率。如,面对留守学生的自卑心理,教师可以先通过开展班会、讲座活动等形式,给全体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育工作,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建立起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之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观察学生对于活动教育的接收状况,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疏导,进而形成全方面的德育教育。
二、注重倾听交流,用爱呵护成长
二胎政策的开放下,农村家庭的孩子数量增加,父母受经济压力和有限精力的影响,与孩子的交流就会减少,从而使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关心,进而就会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一些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做好倾听交流工作,在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老師的爱护,从而更加配合教师的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修养。
在日常的交流中,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与学生处在平等的位置,去贴近学生的内心,倾听内心深处的想法,发现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沟通,从而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开展沟通交流的方式有很多,除了面对面交流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开设知心信箱,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投入到信箱中。另外,农村留守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关心和爱护,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教育的温暖,以此来稍稍弥补缺少的家庭的关怀,消除他们的不安感和孤单感。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群体交流,让留守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友善,进而形成集体意识。另外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方式有很多,教师一个亲切的拥抱、生日时的一个蛋糕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也是学生能够体会到关爱的。
三、家校共同合作,提高教育质量
在留守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应被忽视,其在学生品质和行为的养成过程中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家长和学校展开合作,共同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质量。尽管如今二胎政策开放,家长也要结合自身的经济状况,尽量避免学生的留守情况。其次,尽管家长在外打工,也不应忽视与孩子的交流,要及时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孩子进行对话。并经常性地通过教师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生活和心理状况,从而和教师之间形成桥梁,共同为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发育提供保障。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稳定的成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发挥起各自的作用,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农村教师也要把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当成不断探究的课题,就教学方式和理念上进行积极的探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呵护,使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发元,韩兴润,朱从澍.如何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有效沟通[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96.
[2]王国雄,鲁国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J].甘肃教育,201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