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引起注意。
【关键词】 课堂 教学 活起来
一、让课堂活起来,就要学生先乐起来
语文是学生平时使用频率最大,弹性也最大的学科。要学好语文关键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果没有兴趣,谈何积累与博采众长。因此,语文教师应挤出时间让他们乐。学生乐不起来,语文课堂即使再美妙也是白搭。那么,怎样才让学生乐起来呢?
1、善于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师每堂课的开头若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定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维,愉快的参与学习。如教学《月亮船》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讲故事,让学生想象故事会怎样继续发展。这样就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思考,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改编课本剧,为课文设想不同的结局,都可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善于变化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每堂课都是明确目标——作者简介——朗读课文——归纳大意——思考问题——小结,学生定会觉得索然无味。语文教师要敢于出新,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不必拘泥于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觉得语文有趣有味,每节语文课都有新的惊喜。只有这样做了,才是对素质教育的全面理解。所以更新教学观念是接纳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教学要讲究一个“活”字。要让学生提起兴趣,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得,就要突出语文课“活”的特点与灵性。
二、让课堂活起来,就要让学生读起来
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具备的背景优势,试想一篇好的文章,不读何以明其言?不读何以晓其意?不读何以感其情?不读何以悟其道?历史上,多少大诗人、大文学家就是在诵读中培养起来的。而现在的教学中,老师们只重“题海战术”,重讲不重读,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变成清汤,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必须改变现在重讲轻读的局面,请读出山。让学生乐起之后读起来。
三、让课堂活起来,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发表见解的过程就是个性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使语文课成为学生发展的摇篮。鼓励他们发言,允许他们“胡说八道”,“对于他们的灵机一动的想法,教师不要不屑一顾;对于出乎意料的想法,教师不要有先入之见;对于不恰当的见解,教师不要轻易否定。”语文课就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得到释放。
2、要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一个问题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是促使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而好奇心是发现问题的根源。因此,教师千万不要有意或无意压制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学生的“为什么”,教师要积极引导,加以鼓励。
3、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是新课改积极提倡的学习方式,语文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可以自主组合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方式。当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深入生活,联系语文学科的实际,多做一些调查研究。
4、走出课堂,拓宽学习内容。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例如:我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了解,去大自然亲身实践发现更多的知识,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课外我还让学生组织一个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再上网或亲身体会发现,进一步让学生去认识、探索自然的奥秘。这样,既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也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第三实验小学)
【关键词】 课堂 教学 活起来
一、让课堂活起来,就要学生先乐起来
语文是学生平时使用频率最大,弹性也最大的学科。要学好语文关键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果没有兴趣,谈何积累与博采众长。因此,语文教师应挤出时间让他们乐。学生乐不起来,语文课堂即使再美妙也是白搭。那么,怎样才让学生乐起来呢?
1、善于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师每堂课的开头若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定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思维,愉快的参与学习。如教学《月亮船》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讲故事,让学生想象故事会怎样继续发展。这样就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思考,带着兴趣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改编课本剧,为课文设想不同的结局,都可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善于变化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每堂课都是明确目标——作者简介——朗读课文——归纳大意——思考问题——小结,学生定会觉得索然无味。语文教师要敢于出新,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不必拘泥于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觉得语文有趣有味,每节语文课都有新的惊喜。只有这样做了,才是对素质教育的全面理解。所以更新教学观念是接纳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教学要讲究一个“活”字。要让学生提起兴趣,要让学生真正有所得,就要突出语文课“活”的特点与灵性。
二、让课堂活起来,就要让学生读起来
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具备的背景优势,试想一篇好的文章,不读何以明其言?不读何以晓其意?不读何以感其情?不读何以悟其道?历史上,多少大诗人、大文学家就是在诵读中培养起来的。而现在的教学中,老师们只重“题海战术”,重讲不重读,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变成清汤,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必须改变现在重讲轻读的局面,请读出山。让学生乐起之后读起来。
三、让课堂活起来,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发表见解的过程就是个性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使语文课成为学生发展的摇篮。鼓励他们发言,允许他们“胡说八道”,“对于他们的灵机一动的想法,教师不要不屑一顾;对于出乎意料的想法,教师不要有先入之见;对于不恰当的见解,教师不要轻易否定。”语文课就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得到释放。
2、要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一个问题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是促使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而好奇心是发现问题的根源。因此,教师千万不要有意或无意压制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学生的“为什么”,教师要积极引导,加以鼓励。
3、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是新课改积极提倡的学习方式,语文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可以自主组合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方式。当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深入生活,联系语文学科的实际,多做一些调查研究。
4、走出课堂,拓宽学习内容。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例如:我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了解,去大自然亲身实践发现更多的知识,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课外我还让学生组织一个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再上网或亲身体会发现,进一步让学生去认识、探索自然的奥秘。这样,既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也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