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阅读与教学、生活实践的搭配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阅读部分数量很多,种类很多,但是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这部分的重视程度及阅读教学部分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融合却不到位,導致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出畸形发展的趋势,严重影响知识的合理分配及课堂质量,总的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够完整,阅读教学部分与生活实践的融合性很差,那么如何深刻认识并且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阅读与教学实践的互相搭配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提出了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阅读 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的课堂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不断深入,许多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的符合新时代小学生成长的教学方式,这些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较良好的反响,总体来说,取得了值得称赞的成果。但是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始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得到深刻的认识及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阅读部分是让教师和学生都很头疼的难题,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阅读与教学实践、生活实践搭配的问题,这个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这就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无论进行多少改革,都显得不太完整。
  一、小学语文课堂阅读与教学、生活实践的融合搭配现状表现
  1.在现存的许多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阅读部分的态度与新课改背景下所要求的态度有明显的差别。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阅读部分势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实际上小学语文阅读部分依旧是被轻视甚至被忽视的那一部分。而且许多教师认为小学语文不过是学习古诗词及各类小故事罢了,教师自身不会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常识相联系,不会运用课本内容导入生活实践,没有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其实更多的是服务于小学生掌握生活实践的。
  2.其次就是在整个小学语文课堂进程之中,没有课文阅读的主导者,也就是说,在整个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无论是小学生还是教师自己,都没有对阅读部分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他们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把握不够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不会对课文中包含的阅读内容进行深刻的解析,小学生只能肤浅地了解阅读部分的大体内容,并不能对阅读部分的内容有深层次的了解与思考,这样小学生就不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的生活实践中,没有办法做到学以致用,使得小学生所学到的课堂知识只能成为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力的文字内容。
  3.教师对阅读内容不予强调,对阅读部分的内容与教学实践的关系不进行主动的联系,任由小学生思考阅读部分内容的重点。但是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尚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小学生如果单凭自己的思考能力是不能在课堂上理解所有教师授课的内容的,而任由小学生自己。靠阅读部分的内容只会使小学生产生读阅读部分内容的曲解,小学生没有将阅读部分与生活实践联系的思维能力,因此对他们来说,一旦教师不对阅读部分进行重视,小学生在阅读与生活之间的重要纽带就会断裂,小学生就完全失去学以致用的机会。这样的课堂内容的分配模式极大地削减了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对整个小学语文课堂的兴趣,对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成长极为不利。
  4.小学生没有对整个阅读部分与教学实践相联系产生足够的兴趣是影响小学语文阅读部分越来越鸡肋的一大原因。小学生自身对相对深奥的学习模式的探究本来就兴趣不浓厚,再加上教师不重视培养小学生在此项内容上的兴趣,小学生就习惯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完全陷入错误的对阅读部分学习的泥潭当中。
  二、如何做到阅读与教学以及生活实践搭配融合
  要做到将小学语文的阅读部分与教学实践相互联系、与生活实践相互融合,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而是要注意到很多细节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1.首先教师要摆正对语文教材中阅读部分的态度,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阅读部分,并重视小学语文阅读部分。学校应该大力培训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部分的专业性技能,使更多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对阅读部分的主旨有精准的把握,以此增强教师对阅读部分的基本认知。其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将阅读部分的内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让阅读部分要表达的意思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所展现。教师自身也要将生活实践与课堂相联系,让小学生感受到阅读部分的美妙,调动他们学习小学语文阅读部分的积极性。
  2.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授课过程之前,教师要通过精心备课及教研探讨会等方式掌握阅读部分与教学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掌握适应小学语文课堂及小学生心智阶段的教学方法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才能让小学生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另外,教师要将这种方法更多地运用到小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可以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举出阅读部分与生活关联的实例,这样孩子们可以加深自身对阅读部分的印象,对小学语文的学习产生更舒服的感受。
  3.解决问题从来都不是单方面做出努力就能行的,因此在解决小学阅读与教学实践关联性差的问题中也不能让教师自己改变。教师在改变自身方法的同时,还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细心观察,发现并掌握小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规律,并且利用这些规律在课堂上引导小学生进入阅读与生活实践联系的环境之中,让小学生发现课堂教学的快乐。小学生发现了阅读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乐趣,自然就会对课堂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从而将整个小学语文的课堂变得有生命力和发展力。
  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做好小学语文阅读部分与生活及教学实践的搭配融合非常关键,希望本文可以对小学语文困境的解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田贵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
  [2]王伟.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经验[J].知识窗(教师版),2016(01).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外阅读书籍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小学生知识积淀较浅,文学常识相对浅薄,大量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大有裨益。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将课外阅读资源利用起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资源中吸收养分、汲取营养,将课内书本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本文着重讲述语文课外阅读资源运用的几个方面,以及小学语文教师运用课外阅读资源时应该注意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资源 课堂教学  课外阅读资源包
现在不少小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教育缺失,以自我为中心,只求索取,不重回报,把别人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的事,不尊重长辈,学习拈轻怕重,遇到问题就想方设法推卸责任,学习马虎了事,甚至放任自流……以上种种表现,都是他们责任感淡泊所致。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会育人。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自
摘 要: 儿童文学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文学题材,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课外知识更加丰富,同时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内心考虑,处在学生的立场思维,使得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对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与儿童文学相结合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儿童文学 语文教学 作用 地位  在进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想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应该将学生看作是课堂主体,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提高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小学教学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听
摘 要: 古人读书方法就是熟读成诵。三字经,百家姓,唐诗宋词,虽然大部分背诵时未必理解,但若干年后,随着阅历的增加,知识的积淀,脑子里积蓄的东西也就无师自通了。加强背诵不仅是语文能力提高的最有效方法,还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一种学习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背诵 熟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又走上语文讲台,讲的是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这篇文章对我来讲已经烂熟于心,且不说讲过多少次,单凭学的时候老师高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探讨,从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作者通过讨论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让老师带领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 方法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把探究性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天性,激发探究学习兴趣,锻炼学习自觉性和文化涵养,更好地全面发展学生。以下我结
摘 要: 近年来,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注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注重和谐民主、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互动,等等。本文阐述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新课改 有效性 教学策略  教学是一种艺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不但能给教学工作者充分自由、创造、发挥的空间,还能给受教者创造培养技能、锻炼心志、塑造人格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