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写作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素材、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是写作必不可少的三大环节。只要我们要有好奇的心,那么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就能轻而易举地写一篇出彩的创新作文。
【关键词】作文写作;创新
一、日积月累聚素材
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准确的立意、巧妙的构思、独特的布篇。但是素材是构成一篇作文的建筑材料,没有青砖碧瓦的建筑材料,高楼广厦也只是空中楼阁。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阅读、观察已经积累了很多素材,但是这些素材往往是数量庞大、质量匮乏,究其原因主要是素材缺乏新意和深意。写作时没有选用不落俗套的材料,文章自然也就没有新鲜之感;没有挖掘事物本质也只能泛泛而谈。很多学生写到理想与现实、追求与实际的作文时,总是会用达芬奇、爱迪生等名家的故事;写到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就只想得到雷锋。有的素材故弄玄虚和文章主题没有任何关系。显然,学生积累的素材没有闪光点,没有贴近自己的实际生活,没有触及本质。
学生的生活范围小,日常交际圈子窄,课外阅读时间少是造成写作素材没有新意、老套陈旧局面的主要原因。其次,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积累素材就布置大作文、小作文、随笔、练笔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可是这让学生不愿意写,怕写作文,就会用千篇一律的素材套用到作文中,这是本末倒置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到新鲜素材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搜集整理优美的语句,使文章变得言简意赅、字字珠玑。鲁迅先生曾说“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既然学生不愿意写,那么就让学生深度挖掘课本和试卷上知识。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生动例子都是可以活学活用的。这样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认真充实学习知识,其次也可以丰富积累作文中的素材。
其次,让学生观察、思考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生活中,往往能感人至深的就是那些温暖的小细节。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那些打动人心的一瞬间。鲁迅先生曾说:“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学生要做的就是睁大自己的眼睛,用心底的情愫去感受,在波澜不惊的生活中看到风起云涌的变化,在平淡无奇的世界中看到不同凡响的情节。一株草有枯荣于一身的伟大;一朵花有绽放凋零的惊艳;一把泥土有踏实奉献的感动;这些都是可以成为贴近我们实际生活的写作素材。
最后,让学生收集有创意、有新意,优秀的歌词和广告词。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这些歌词和广告词上做适当的改编。每天在上课前让一个学生分享自己的小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改编或者点评。学生每天在上学回家路上都会看到广告或听歌曲,这样不会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并且由于歌词和广告词的时代性、流行性等特点,运用到作文中不会落入俗套,或者缺乏时代特征。
二、匠心独运巧立意
审题立意是否准确关系到论文质量的高低。偏题、离题是作文写作不可避免的问题。通常学生审题不准确,会出现两个结果。一是不切合作文主题天马行空的主观乱想;二是没有触及本质只是泛泛而谈。写作的本质不是描摹生活,而是让我们思考生活、创造生活。我们要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保持着对任何事物的热情,发现规律、体味情感缔造出属于自己的王国。
审题就好比是构建高楼广厦要绘制蓝图一样,既要有新意、有深度又要贴近生活,只有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会有生活的厚重感和历史的责任感。想要准确审题,切合生活深度立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以小见大、层层推进。审题与立意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谨慎审题,才有别出心裁的立意。审题立意最基础是要看懂题目的字面意义。准确地理解题目或者是关键词的字面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申义的完善是审题立意的第一步。例如,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就好像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层层递进要求学生能够从低级到高级的步步推进,了解其中的客观联系。
其次要虚实相生、合理想象。“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且在描写的过程中能够客观真实地再现所写的人物、事物、情景。“虚”是指作者由于人物、事物、情景等客观存在的事物感触而产生的感情和内心活动,并且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所有好的作品都是虚实相生构成的,为了完善作品,适当的加入一些虚构的情节也是一个好办法。运用联想,合理想象可以由实际联系到虚构,由现状推测未来,从而深化主题,更好的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
最后要理性思考、联系组合。通常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题目的文字比较多,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方面把握。而且题目的深层含义包含在这些文字当中,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理解主题。审题立意就是从文字材料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只要审题时认识准确、分析全面、联系组合,那么立意自然就是深刻的观点。切记要随时保持谨慎缜密的理性思维,不要自己主观的浮想联翩。
三、别树一帜妙布篇
作文的布篇过程就是建筑高楼广厦的过程。当建筑材料已准备充足,蓝图绘制已勾勒全貌,那么剩下来的就是动手操作。著名创新专家郎加明曾说:“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作文写作中,我们要改变的是作文写作的定式思维,作文也要有创新思维的意识。
首先,是作文文体的创新。许多学生在作文文体的选择上过于单一没有新意,通常都是四平八稳的议论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思维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如果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可以创作一篇引人入胜的小说;如果语言犀利、一语中的,可以创作一篇慷慨激昂的议论文;如果见景生情、触类旁通,可以创作一篇扣人心弦的故事新编。如果创意足够、言语精湛,可是创作一篇动人心弦的诗歌。总之,在问题的选择上要不断地创新,创造出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新文体。
其次,是作文格局的创新。按照材料之间逻辑关系,作文的布局可分为以下三个方式: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很多学生作文的格局就是简单的总分总格式,甚至只分三个段落。其实,许多有创意的作文格局可以用到作文中。例如书信式,书信式作文的特点就是感情真挚、语言在平淡中显得亲切。剧本式的作文格局的主要特点就是语言简练、矛盾冲突明显、情节紧张。访谈对话式的作文格局灵活自由多变、感受亲切。日记式的格局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也是在作文布局中最容易的,其特点是情感真实、自然过渡、层次分明。
最后,是语言上的创新。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语言贫乏粗糙,缺乏文化意蕴,没有语言的艺术性。作文的语言就像是人的外表,会给人留下第一印象,虽然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语言就如同美玉一般,需要精雕细琢,才能显现出魅力,语言的锤炼是需要在平时的写作中有意识的锻炼的。提高语言水平的方法有很多种,第一种就是引用诗句名言作点缀。名言佳句,都是传诵至今并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的。如果在作文中能够把这些名言佳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语言环境中,可以营造出艺术文化氛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营造了作文的文化底蕴,使文章具有文采。第二种方法是巧用修辞添氛围,修辞手法的运用会使作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平淡变得活泼、抽象变得具体、复杂变得简单、深奥变得浅显。例如,比喻能使文章生动,启发读者的想象力。拟人能使语言亲切活泼、缩小距离感。排比、对偶能使文章增强韵律感、节奏和谐。夸张和借代能使文章富有幽默感,突出形象。反语能使语言有讽刺的效果。
四、结语
艺术家罗丹曾经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文写作的创新不管是从素材、构思和布篇都是到处都有,只是我们缺少发现这些闪光点美感的眼睛。只要发现生活、关注细节,就能感受到作文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并且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周文斌.话题作文:浅谈话题作文技巧.[J]教育教学论坛.2011(5)45
[2]杨满明.激发中学生作文写作兴趣的对策.[J]新西部.2009(8)66
[3]李丽君.材料作文写作方法探究.[J]文学教育.2009(6)23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中学)
【关键词】作文写作;创新
一、日积月累聚素材
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准确的立意、巧妙的构思、独特的布篇。但是素材是构成一篇作文的建筑材料,没有青砖碧瓦的建筑材料,高楼广厦也只是空中楼阁。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阅读、观察已经积累了很多素材,但是这些素材往往是数量庞大、质量匮乏,究其原因主要是素材缺乏新意和深意。写作时没有选用不落俗套的材料,文章自然也就没有新鲜之感;没有挖掘事物本质也只能泛泛而谈。很多学生写到理想与现实、追求与实际的作文时,总是会用达芬奇、爱迪生等名家的故事;写到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就只想得到雷锋。有的素材故弄玄虚和文章主题没有任何关系。显然,学生积累的素材没有闪光点,没有贴近自己的实际生活,没有触及本质。
学生的生活范围小,日常交际圈子窄,课外阅读时间少是造成写作素材没有新意、老套陈旧局面的主要原因。其次,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积累素材就布置大作文、小作文、随笔、练笔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可是这让学生不愿意写,怕写作文,就会用千篇一律的素材套用到作文中,这是本末倒置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到新鲜素材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搜集整理优美的语句,使文章变得言简意赅、字字珠玑。鲁迅先生曾说“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既然学生不愿意写,那么就让学生深度挖掘课本和试卷上知识。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生动例子都是可以活学活用的。这样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认真充实学习知识,其次也可以丰富积累作文中的素材。
其次,让学生观察、思考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生活中,往往能感人至深的就是那些温暖的小细节。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那些打动人心的一瞬间。鲁迅先生曾说:“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学生要做的就是睁大自己的眼睛,用心底的情愫去感受,在波澜不惊的生活中看到风起云涌的变化,在平淡无奇的世界中看到不同凡响的情节。一株草有枯荣于一身的伟大;一朵花有绽放凋零的惊艳;一把泥土有踏实奉献的感动;这些都是可以成为贴近我们实际生活的写作素材。
最后,让学生收集有创意、有新意,优秀的歌词和广告词。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这些歌词和广告词上做适当的改编。每天在上课前让一个学生分享自己的小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改编或者点评。学生每天在上学回家路上都会看到广告或听歌曲,这样不会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并且由于歌词和广告词的时代性、流行性等特点,运用到作文中不会落入俗套,或者缺乏时代特征。
二、匠心独运巧立意
审题立意是否准确关系到论文质量的高低。偏题、离题是作文写作不可避免的问题。通常学生审题不准确,会出现两个结果。一是不切合作文主题天马行空的主观乱想;二是没有触及本质只是泛泛而谈。写作的本质不是描摹生活,而是让我们思考生活、创造生活。我们要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保持着对任何事物的热情,发现规律、体味情感缔造出属于自己的王国。
审题就好比是构建高楼广厦要绘制蓝图一样,既要有新意、有深度又要贴近生活,只有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会有生活的厚重感和历史的责任感。想要准确审题,切合生活深度立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以小见大、层层推进。审题与立意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谨慎审题,才有别出心裁的立意。审题立意最基础是要看懂题目的字面意义。准确地理解题目或者是关键词的字面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申义的完善是审题立意的第一步。例如,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就好像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层层递进要求学生能够从低级到高级的步步推进,了解其中的客观联系。
其次要虚实相生、合理想象。“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且在描写的过程中能够客观真实地再现所写的人物、事物、情景。“虚”是指作者由于人物、事物、情景等客观存在的事物感触而产生的感情和内心活动,并且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所有好的作品都是虚实相生构成的,为了完善作品,适当的加入一些虚构的情节也是一个好办法。运用联想,合理想象可以由实际联系到虚构,由现状推测未来,从而深化主题,更好的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
最后要理性思考、联系组合。通常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题目的文字比较多,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方面把握。而且题目的深层含义包含在这些文字当中,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理解主题。审题立意就是从文字材料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只要审题时认识准确、分析全面、联系组合,那么立意自然就是深刻的观点。切记要随时保持谨慎缜密的理性思维,不要自己主观的浮想联翩。
三、别树一帜妙布篇
作文的布篇过程就是建筑高楼广厦的过程。当建筑材料已准备充足,蓝图绘制已勾勒全貌,那么剩下来的就是动手操作。著名创新专家郎加明曾说:“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作文写作中,我们要改变的是作文写作的定式思维,作文也要有创新思维的意识。
首先,是作文文体的创新。许多学生在作文文体的选择上过于单一没有新意,通常都是四平八稳的议论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思维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如果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可以创作一篇引人入胜的小说;如果语言犀利、一语中的,可以创作一篇慷慨激昂的议论文;如果见景生情、触类旁通,可以创作一篇扣人心弦的故事新编。如果创意足够、言语精湛,可是创作一篇动人心弦的诗歌。总之,在问题的选择上要不断地创新,创造出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新文体。
其次,是作文格局的创新。按照材料之间逻辑关系,作文的布局可分为以下三个方式: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很多学生作文的格局就是简单的总分总格式,甚至只分三个段落。其实,许多有创意的作文格局可以用到作文中。例如书信式,书信式作文的特点就是感情真挚、语言在平淡中显得亲切。剧本式的作文格局的主要特点就是语言简练、矛盾冲突明显、情节紧张。访谈对话式的作文格局灵活自由多变、感受亲切。日记式的格局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也是在作文布局中最容易的,其特点是情感真实、自然过渡、层次分明。
最后,是语言上的创新。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语言贫乏粗糙,缺乏文化意蕴,没有语言的艺术性。作文的语言就像是人的外表,会给人留下第一印象,虽然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语言就如同美玉一般,需要精雕细琢,才能显现出魅力,语言的锤炼是需要在平时的写作中有意识的锻炼的。提高语言水平的方法有很多种,第一种就是引用诗句名言作点缀。名言佳句,都是传诵至今并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的。如果在作文中能够把这些名言佳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语言环境中,可以营造出艺术文化氛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营造了作文的文化底蕴,使文章具有文采。第二种方法是巧用修辞添氛围,修辞手法的运用会使作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平淡变得活泼、抽象变得具体、复杂变得简单、深奥变得浅显。例如,比喻能使文章生动,启发读者的想象力。拟人能使语言亲切活泼、缩小距离感。排比、对偶能使文章增强韵律感、节奏和谐。夸张和借代能使文章富有幽默感,突出形象。反语能使语言有讽刺的效果。
四、结语
艺术家罗丹曾经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文写作的创新不管是从素材、构思和布篇都是到处都有,只是我们缺少发现这些闪光点美感的眼睛。只要发现生活、关注细节,就能感受到作文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并且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周文斌.话题作文:浅谈话题作文技巧.[J]教育教学论坛.2011(5)45
[2]杨满明.激发中学生作文写作兴趣的对策.[J]新西部.2009(8)66
[3]李丽君.材料作文写作方法探究.[J]文学教育.2009(6)23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