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与柬埔寨之间,有着多年的传统友好往来关系,但在经贸合作领域始终无法开展紧密合作。本文拟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客观揭示滇柬之间“政热经冷”现象的具体表现,为努力促成滇柬政治经济层面和谐良性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云南;柬埔寨;经贸合作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6.142
1 引 言
云南省与柬埔寨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和传统深厚的友谊。自实施“走出去”与“桥头堡”建设以来,云南省已经成为了国家面向印度洋开放战略的重要前沿区域,肩负着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经贸合作等方面关系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滇柬之间的合作却不容乐观,在政治交往和经贸合作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将其归纳为“政热经冷”现象,即双方在政治交往领域表现得非常友好和密切,但在经贸合作领域却出现了规模小、不稳定和不平衡等问题。
2 滇柬政经合作现状
2.1 滇柬政治互访与交流合作关系
云南与柬埔寨多年始终保持友好交往的关系,以下是2009年到2014年滇柬双方交往中的一些重要事件:
2009年3月13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建甲在昆明会见了以柬埔寨青年协会主席满坤为团长的柬埔寨人民党青年干部考察团一行。2010年9月15日,云南省副省长顾朝曦在昆明会见了柬埔寨国务部长兼发展理事会副主席孙占托一行。2011年6月8日,云南省昆明市与柬埔寨王国金边市在昆明签署“中国昆明市与柬埔寨王国金边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标志着昆明一金边友好城市关系的正式建立。2012年6月6日,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在昆明会见柬埔寨国务大臣兼商务大臣占·蒲拉西一行。2013年6月24日下午,云南省省委常委李培在昆明会见了柬埔寨人民党暹粒省委常委、副省长毛武提率领的干部考察团一行。2014年4月27日- 28日,柬埔寨王国领导、学者在云南省农职学院对外交流合作处凌军处长陪同下,一行16人到云南省永胜县参观、交流农业产业发展。
对以上的互访记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滇柬之间近年来从政治到文化等各领域,每年均有交流与互访,并且有两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但放在“政经互动”理论框架中来看,政治交往并没有对经济活动产生现实支撑。
2.2 滇柬经贸合作现状
2.2.1 滇柬双边贸易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滇柬双方近5年的进出口贸易明显呈现出规模小和极度不平衡的现象,云南省自2009年以后,平均每年对柬出口额以35qo的速度递增,即使如此至2012年也只达到700万美元的水平;进口的反差却非常大,除了2011年略有18万美元进口以外,云南省基本不从柬埔寨进口商品。滇柬贸易总额在近5年来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出现这种被动情况,原因有两个:一是滇柬之间贸易互补性较差,柬埔寨主要出口的产品云南省基本不需要,而其经济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又主要来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二是双方的地理位置造成物流成本过高,严重阻碍了双方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柬埔寨出口的大部分是低附加值产品,运到云南成本都已经翻倍,就不再有市场竞争力。
2.2.2 滇柬双边投资情况
表2 2009-2013年6月云南省对柬埔寨实际投资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云南省对柬埔寨的投资呈现递增趋势,到2012年达到最高峰,但在2013年却又出现大幅度的回落。主要是因为云南对柬埔寨的投资绝大部分是依靠央企的境外能源和资源投资项目来实现,此类项目投资金额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并且由于资源能源项目的稀缺性,因此这种模式必然稳定性很差,波动很大。究其原因是云南省并没有形成能够高效稳定实施对柬投资的真正的滇企队伍。
3 滇柬经贸合作领域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政治交往和经贸合作两个方面的分析来看,滇柬之间确实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从政治交往方面来看,尽管双方互访频繁,交往密切,但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那么多项活动中,除了结成两个友好城市之外,几乎就没有形成什么实质性的合作协议和成果。因此,这种“政热”只是表面上的,对于促进双方经贸合作并没有发挥真正的支撑作用。第二,滇柬双方贸易中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巨额的贸易逆差,从近5年的数据来看,除了在2012年云南从柬埔寨进口了18万美元的产品外,其余年份几乎没有任何的进口,这是由双方贸易结构互补性较低,还有物流成本过高所导致的系统性问题。第三,滇柬之间的经贸合作还表现出一个问题就是,在所有合作领域近年来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这说明,滇柬之间在产品、服务以及产业等方面并未形成稳定的合作渠道和方式,企业间也未形成长期的利益关系,因此,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较大。
综上所述,滇柬之间存在的“政热经冷”问题中,“政热”是表面性的,而“经冷”则是实质性的。当前的情况是,表面上的“政热”并不能给双方的经贸合作提供良好的支撑;但实质上的“经冷”中隐藏着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双方的经贸合作还将进一步陷入僵局,而长此以往的“经冷”所导致双方经济依存度的降低,将对双方包括政治交往等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 滇柬“政热经冷”现象的原因解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对滇柬之间“政热经冷”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做出以下分析。
4.1 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对经贸合作的“成本约束”
从地图上看,云南省距离柬埔寨很近,几乎可以说是中国距离柬埔寨最近的省份,这往往带来一个错觉,认为两地的经贸交往应该具有一种地域上的优势,但是由于两地之间不接壤,隔着泰国和老挝,并且云南也没有任何港口可以与柬埔寨相通,因此,这种地域优势只是理论上的,没有现实意义。
4.2 双方的产业特征形成了对进出口贸易的“结构约束” 柬埔寨主要出口产品为服装、鞋类、橡胶、大米、木薯;主要进口产品为燃油、建材、手机、机械、食品、饮料、药品和化妆品等。而云南省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磷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有色金属、纺织品和服装以及电力等;进口产品则为:金属原材料、非金属原材料、机电产品、农产品以及木材等。可以看出,滇柬之间在进出口商品构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很难形成互补。这是根据双方自然禀赋形成的产业发展格局对滇柬贸易造成的结构性约束。
4.3 双方企业的综合能力较弱,形成了经贸合作的“主体约束”
企业层面来看,云南和柬埔寨都属于欠发达地区,共同特征是,区内企业普遍存在实力较弱,国际化扩展能力较差,多元化经营能力低下,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双方企业更侧重于在本国市场开拓业务。这就导致在相互贸易、投资以及工程承包等业务开展过程中,在信息获取、预测分析、投融资运作、风险管理、市场拓展、法律纠纷等国际商务活动中均表现出了很大的劣势。因此,企业动力、活力和能力不足,形成了滇柬经贸合作的主体约束。
综上所述,正是这些约束造成了当前滇柬之间“政热经冷”的不利局面。因此,要想一蹴而就地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本着长期性、系统性、合作共赢的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来予以解决。
5 关于缓解滇柬“政热经冷”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滇柬之间存在的“政热经冷”问题的严重性,但同时也要能理性地分析出这是一个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滇柬双方共同努力,全方位地、长期坚持不懈地、科学系统地,同样在谋求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来予以解决。
5.1 对政府层面提出的建议
云南省政府应该首先利用双方长期友好关系,以两个友好城市为突破口,根据我省产业及企业发展需要,由省级主要领导积极出访,建立长效商务对话机制,签订经贸合作以及互联互通协议,推动双方产品及项目的有效实施;其次积极组织相关专家,认真研究中南半岛国家产业结构及其发展变迁的趋势与需求,以此为导向,大力招商引资,寻求东部地区产业、产品及技术向我省的梯度转移,从而替代东部地区对柬埔寨乃至中南半岛国家的出口地位。
5.2 对企业层面提出的建议
企业是所有经贸合作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如果企业在动力和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单靠政府的力量基本无法推动对外经贸合作业务的有效开展。首先,云南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开阔视野,要树立国际化经营的理念和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其次,要借助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力量,与柬方形成政府间协议来保障其有效实施,中小企业则需要尽量在双方政府已有的合作框架范围内来开展业务。
5.3 对教育科研机构提出的建议
省内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与柬埔寨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形式可以包括短期的学生教师互访,汉语培训以及长期的学历教育。同时,各科研机构可以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经费,开展针对柬埔寨的社会发展以及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应用型研究,尽可能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双方合作的具体实践中。
5.4 对国内NGO提出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内企业在国外实施的各项经贸活动免受负面舆论的阻碍,国内的各类NGO也应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要培训和指导国内走出去的企业如何与当地NGO以及社区进行有效沟通,树立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到国外开展公益事业,落实“睦邻、安邻”方针,缓解当地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负面看法。
6 结论与展望
云南省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肩负着与GMS国家友好交往,发展经贸合作的重要任务。但面对长期友好交往的柬埔寨,却出现了“政热经冷”的局面,在双方经贸合作中,最为严重的是柬方贸易逆差过大的问题,其次是双方投资不振,最后是双方在工程承包领域合作不稳定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地理位置造成的物流劣势,也有双方产业结构不能形成互补的因素。本次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对相关机构在滇柬经贸合作中有所启示,并形成有效措施,促进滇柬经贸合作“由冷转热”,真正实现云南省与GMS国家的全面融合、共同发展和互利双赢。)
[关键词]云南;柬埔寨;经贸合作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6.142
1 引 言
云南省与柬埔寨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和传统深厚的友谊。自实施“走出去”与“桥头堡”建设以来,云南省已经成为了国家面向印度洋开放战略的重要前沿区域,肩负着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经贸合作等方面关系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滇柬之间的合作却不容乐观,在政治交往和经贸合作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将其归纳为“政热经冷”现象,即双方在政治交往领域表现得非常友好和密切,但在经贸合作领域却出现了规模小、不稳定和不平衡等问题。
2 滇柬政经合作现状
2.1 滇柬政治互访与交流合作关系
云南与柬埔寨多年始终保持友好交往的关系,以下是2009年到2014年滇柬双方交往中的一些重要事件:
2009年3月13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建甲在昆明会见了以柬埔寨青年协会主席满坤为团长的柬埔寨人民党青年干部考察团一行。2010年9月15日,云南省副省长顾朝曦在昆明会见了柬埔寨国务部长兼发展理事会副主席孙占托一行。2011年6月8日,云南省昆明市与柬埔寨王国金边市在昆明签署“中国昆明市与柬埔寨王国金边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标志着昆明一金边友好城市关系的正式建立。2012年6月6日,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在昆明会见柬埔寨国务大臣兼商务大臣占·蒲拉西一行。2013年6月24日下午,云南省省委常委李培在昆明会见了柬埔寨人民党暹粒省委常委、副省长毛武提率领的干部考察团一行。2014年4月27日- 28日,柬埔寨王国领导、学者在云南省农职学院对外交流合作处凌军处长陪同下,一行16人到云南省永胜县参观、交流农业产业发展。
对以上的互访记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滇柬之间近年来从政治到文化等各领域,每年均有交流与互访,并且有两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但放在“政经互动”理论框架中来看,政治交往并没有对经济活动产生现实支撑。
2.2 滇柬经贸合作现状
2.2.1 滇柬双边贸易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滇柬双方近5年的进出口贸易明显呈现出规模小和极度不平衡的现象,云南省自2009年以后,平均每年对柬出口额以35qo的速度递增,即使如此至2012年也只达到700万美元的水平;进口的反差却非常大,除了2011年略有18万美元进口以外,云南省基本不从柬埔寨进口商品。滇柬贸易总额在近5年来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出现这种被动情况,原因有两个:一是滇柬之间贸易互补性较差,柬埔寨主要出口的产品云南省基本不需要,而其经济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又主要来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二是双方的地理位置造成物流成本过高,严重阻碍了双方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柬埔寨出口的大部分是低附加值产品,运到云南成本都已经翻倍,就不再有市场竞争力。
2.2.2 滇柬双边投资情况
表2 2009-2013年6月云南省对柬埔寨实际投资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云南省对柬埔寨的投资呈现递增趋势,到2012年达到最高峰,但在2013年却又出现大幅度的回落。主要是因为云南对柬埔寨的投资绝大部分是依靠央企的境外能源和资源投资项目来实现,此类项目投资金额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并且由于资源能源项目的稀缺性,因此这种模式必然稳定性很差,波动很大。究其原因是云南省并没有形成能够高效稳定实施对柬投资的真正的滇企队伍。
3 滇柬经贸合作领域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政治交往和经贸合作两个方面的分析来看,滇柬之间确实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从政治交往方面来看,尽管双方互访频繁,交往密切,但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那么多项活动中,除了结成两个友好城市之外,几乎就没有形成什么实质性的合作协议和成果。因此,这种“政热”只是表面上的,对于促进双方经贸合作并没有发挥真正的支撑作用。第二,滇柬双方贸易中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巨额的贸易逆差,从近5年的数据来看,除了在2012年云南从柬埔寨进口了18万美元的产品外,其余年份几乎没有任何的进口,这是由双方贸易结构互补性较低,还有物流成本过高所导致的系统性问题。第三,滇柬之间的经贸合作还表现出一个问题就是,在所有合作领域近年来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这说明,滇柬之间在产品、服务以及产业等方面并未形成稳定的合作渠道和方式,企业间也未形成长期的利益关系,因此,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较大。
综上所述,滇柬之间存在的“政热经冷”问题中,“政热”是表面性的,而“经冷”则是实质性的。当前的情况是,表面上的“政热”并不能给双方的经贸合作提供良好的支撑;但实质上的“经冷”中隐藏着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双方的经贸合作还将进一步陷入僵局,而长此以往的“经冷”所导致双方经济依存度的降低,将对双方包括政治交往等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 滇柬“政热经冷”现象的原因解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对滇柬之间“政热经冷”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做出以下分析。
4.1 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对经贸合作的“成本约束”
从地图上看,云南省距离柬埔寨很近,几乎可以说是中国距离柬埔寨最近的省份,这往往带来一个错觉,认为两地的经贸交往应该具有一种地域上的优势,但是由于两地之间不接壤,隔着泰国和老挝,并且云南也没有任何港口可以与柬埔寨相通,因此,这种地域优势只是理论上的,没有现实意义。
4.2 双方的产业特征形成了对进出口贸易的“结构约束” 柬埔寨主要出口产品为服装、鞋类、橡胶、大米、木薯;主要进口产品为燃油、建材、手机、机械、食品、饮料、药品和化妆品等。而云南省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磷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有色金属、纺织品和服装以及电力等;进口产品则为:金属原材料、非金属原材料、机电产品、农产品以及木材等。可以看出,滇柬之间在进出口商品构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很难形成互补。这是根据双方自然禀赋形成的产业发展格局对滇柬贸易造成的结构性约束。
4.3 双方企业的综合能力较弱,形成了经贸合作的“主体约束”
企业层面来看,云南和柬埔寨都属于欠发达地区,共同特征是,区内企业普遍存在实力较弱,国际化扩展能力较差,多元化经营能力低下,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双方企业更侧重于在本国市场开拓业务。这就导致在相互贸易、投资以及工程承包等业务开展过程中,在信息获取、预测分析、投融资运作、风险管理、市场拓展、法律纠纷等国际商务活动中均表现出了很大的劣势。因此,企业动力、活力和能力不足,形成了滇柬经贸合作的主体约束。
综上所述,正是这些约束造成了当前滇柬之间“政热经冷”的不利局面。因此,要想一蹴而就地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本着长期性、系统性、合作共赢的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来予以解决。
5 关于缓解滇柬“政热经冷”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滇柬之间存在的“政热经冷”问题的严重性,但同时也要能理性地分析出这是一个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滇柬双方共同努力,全方位地、长期坚持不懈地、科学系统地,同样在谋求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来予以解决。
5.1 对政府层面提出的建议
云南省政府应该首先利用双方长期友好关系,以两个友好城市为突破口,根据我省产业及企业发展需要,由省级主要领导积极出访,建立长效商务对话机制,签订经贸合作以及互联互通协议,推动双方产品及项目的有效实施;其次积极组织相关专家,认真研究中南半岛国家产业结构及其发展变迁的趋势与需求,以此为导向,大力招商引资,寻求东部地区产业、产品及技术向我省的梯度转移,从而替代东部地区对柬埔寨乃至中南半岛国家的出口地位。
5.2 对企业层面提出的建议
企业是所有经贸合作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如果企业在动力和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单靠政府的力量基本无法推动对外经贸合作业务的有效开展。首先,云南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开阔视野,要树立国际化经营的理念和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其次,要借助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力量,与柬方形成政府间协议来保障其有效实施,中小企业则需要尽量在双方政府已有的合作框架范围内来开展业务。
5.3 对教育科研机构提出的建议
省内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与柬埔寨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形式可以包括短期的学生教师互访,汉语培训以及长期的学历教育。同时,各科研机构可以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经费,开展针对柬埔寨的社会发展以及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应用型研究,尽可能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双方合作的具体实践中。
5.4 对国内NGO提出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内企业在国外实施的各项经贸活动免受负面舆论的阻碍,国内的各类NGO也应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要培训和指导国内走出去的企业如何与当地NGO以及社区进行有效沟通,树立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到国外开展公益事业,落实“睦邻、安邻”方针,缓解当地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负面看法。
6 结论与展望
云南省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肩负着与GMS国家友好交往,发展经贸合作的重要任务。但面对长期友好交往的柬埔寨,却出现了“政热经冷”的局面,在双方经贸合作中,最为严重的是柬方贸易逆差过大的问题,其次是双方投资不振,最后是双方在工程承包领域合作不稳定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地理位置造成的物流劣势,也有双方产业结构不能形成互补的因素。本次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对相关机构在滇柬经贸合作中有所启示,并形成有效措施,促进滇柬经贸合作“由冷转热”,真正实现云南省与GMS国家的全面融合、共同发展和互利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