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C-MS/MS的肾康注射液在正常和肾衰大鼠体内药动学差异研究

来源 :药物评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zm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肾康注射液在正常和慢性肾衰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为肾康注射液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选择黄芪甲苷和大黄酸作为肾康注射液的药动学标记物,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其血药浓度,并进行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考察;采用连续21 dig腺嘌呤(250 mg/kg)诱导大鼠慢性肾衰模型,观察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质量、肾质量、尿量;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观察肾脏外观并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处理.正常和慢性肾衰大鼠静脉滴注肾康注射液(2 mL/kg),采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芪甲苷和大黄酸的血药浓度.结果 LC-MS/MS法采用Hypersil BDS-C18(4.6 mm×150 mm,5μt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8:2);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10 μL;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扫描检测方式,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方法 学验证结果表明,LC-MS/MS测定方法快速、灵敏、特异.ig腺嘌呤21d后,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组肾脏肥大,颜色苍白,造模组组织切片的肾小体数量减少、肾小球囊腔增大、肾小管内有棕色的腺嘌呤沉积.与对照组比较,从造模10d起慢性肾衰大鼠的体质量显著减轻(P<0.05);造模结束后,肾质量显著增加、24 h尿量显著增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显著升高(P<0.05),慢性肾衰大鼠模型成功建立.大鼠药动学实验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肾衰大鼠体内黄芪甲苷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4)和最大血药浓度(Cmax)分别下降了28.6%和21.6%,黄芪甲苷和大黄酸的清除半衰期(t1/2z)分别缩短了23.5%和43.7%,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肾衰大鼠对肾康注射液的清除加快,药物作用时间缩短.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匹伐他汀钙片溶出度测定方法,评价国内仿制药与原研药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匹伐他汀钙片含量,并进行专属性、回收率、精密度、重复
目的 检测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各样本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并研究其抗抑郁作用.方法 应用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原料黑大豆(H)、发酵第6天(F6)、再闷6 d (Z6)、再
目的 建立总有机碳(TOC)分析技术实现快速分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主要原料丹参多酚酸的生产设备清洗残留.方法 对TOC法的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与中间精密度)、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