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同样是一首清丽的小诗,抑或一篇隽永的散文,有的同学读起来声情并茂;有的同学读起来则结结巴巴、毫无美感;有的同学还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意会出诸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之物的丰富内蕴,而有的同学则漠然置之,无所反应。
现象二:以前,我们用高考的指挥棒来指挥语文教学,就是学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学常识等纯知识性的东西,因而把一篇篇文情并茂的活生生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变成ABCD或各式各样的题目,课堂以研究语言为主;却忽视对学生语文素质领悟能力的培养。学生上课没精打采,老师更是无奈彷徨;一时,敢问语文课路在何方?
因而,有人提出阅读的自主性多元性;有人强调教师的主导性;有人推崇阅读的拓展型;有人提倡要重视文本语言的解读,从语言的语感入手等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新一代语文学家们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语感训练最早是由谁是提出来的呢?
夏丐尊先生有一段话对语感的作用做了深入浅出的解释。他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
叶圣陶老师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吕叔湘老师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洪镇涛先生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理念和“学语言一定要培养语感”的观点。现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地将培养良好的语感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了。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教学就是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
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的丰富的了解。有了良好的语感,可以帮助我们凭直觉经验对语言做出敏锐的感受和瞬间的感悟,所以培养语感也是提高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语感强调的是个人的经验、个人的感悟、个人的语言修养。一个人的言语能力的成熟,具体表现在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对言语文字的感悟能力,用言语思维的敏捷程度,用言语表达的准确、快速能力。语感敏锐的人,往往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音外之意还有弦外之音。所以语感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质优劣的重要尺度。
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或者说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从两大方面来抓:一、语感实践,二、语感分析。
一、语感实践
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它是客观的语言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不断积淀的结果。因此,培养准确、敏捷语感的第一条途径是语感实践。总的来说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让学生多听、多读、多写成套的语言。
1、增设阅读课,积累生活经验。每周,我都开设一节阅读课,以读本和其它与语文相关的材料为主。如:刘墉先生的《莹窗小语》《肯定自己》《超越自己》《认识自己》,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等名著。多看多记多悟。多看,既看生活,又看书本。多记文中的好词佳句。多悟,即悟人生悟真理。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社会与生活少,除课本之外,能大量阅读的人实在不多,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语感能力就无从提高。该记而没有记的也太多。中外名著,文化、文学常识,成语、典故,少得令人寒心。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背诵,现行课本中的篇目本来就不多,也被忽视了。对丰富的语言材料连起码的记忆也谈不上,怎么能有感受呢?所以增大阅读量是培养语感的前提。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因为语言感受力的培养是非常缓慢的,要随着自身经验的增长而增长。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才能对语言有敏锐地感受力。正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要积累生活经验。所以,阅读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第一步。
2.加强诵读训练。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感是借助语义的形象化和语音的语气变化来传递的。因此,特别要注意让学生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愫和作品的意境。如读《扬州慢》中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不但语调要低沉,而且情绪要凄婉,于字里行间去体味诗中的悲怆美。而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则应高昂激越,声音铿锵有力,表现出“雄浑豪爽”之美。这样的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是变学生被动为主动的语感实践,也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绝不可等闲视之。与此同时,书本中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而这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最高境界。要进入这种境界,全靠读书人的领悟,非强拉所能至也。因此感情把握得稳准,恰恰体现出学生的语感能力强,语文素养高。
作为语文教师,在注重学生训练学生表情朗读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朗读水平,还要充分利用优秀的朗读磁带,有些课文学生一听就明,一读就懂,教学任务完全可以通过朗读训练来完成。学生的语感能力强了,对语文的理解能力长进了,考试时解题的能力便大大提高了。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时,让学生来扮演妻、妾、客等不同角色,指导他们读出各自的情感。只有教师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指导的得体得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3、背诵经典文章。经典文章大多思想深刻、语言流畅,适合诵读、背诵。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就是非常典范的文章,文中的精彩语段指导学生背诵。经典接触多了,就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4.运用想象进行语言创意。这个环节必须建立在前几个环节之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语言文字有了直觉思维,形成了表层意义上的语感,但这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产生想象而创造意境,形成感性和理性相通融的悟性。这个过程要求老师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恰到好处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引导,使学生扑捉住语言文字中的全部信息,起到洞幽发微的作用。如解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要领会这两句诗,必须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构成的画面: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此深有体会。如教《琵琶行》时,白居易江心聆听琵琶曲的一段,是运用诗歌描写音乐的名段,极其精彩。其用词的传神,比喻的贴切,意境的高妙,简直非言辞所能表达也。为了启发学生的想象,我先让他们欣赏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和《十面埋伏》,具体感受音乐形象。然后重温《老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一节中对白妞表演的描写,与本诗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互相照应,使学生产生领悟能力,他们的想象就丰富了。
二、语感分析
1.利用语法知识进行语感的分析。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建立于语言知识语境基础之上的语言例析。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么一段:“(康大叔)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运气”可作名词,如“碰到了好运气”;可作形容词,如“我很运气”,但绝不能作动词,更不能带宾语。这里是不是用错了呢?是用错了,而且是有意错用的,是一种超常的组合、搭配。因为这是出自康大叔之口,正好符合这样一位凶狠残忍、粗野无知的刽子手身份。这不仅不是误笔,恰恰给人以适境感。再如,同样是拿洋钱,华大妈是掏出;华老栓是摸出;孔乙己则是斯文地排出(九文钱)来——这是由分析人物的人格状态获得的语感。
2.感悟语言。根据心理学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感知需要经过体验→感知→感悟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整体上感知全文,然后再对文章的精要部分做深入地探讨,最后清晰地、深刻地、整体上把握全文。如我在上《陈奂生上城》一课时,第一步请同学们结合全文来谈陈奂生这个人物,有同学认为陈奂生代表了当时解放后农民的思想;有的则说陈奂生勤劳、淳朴、节俭、闭塞,带有阿Q的性格,是典型的中国农民的缩影。当同学们再读文章之后大家又认为我们很难就文章某一处来评价陈奂生这个人,我们既要认识到他性格上的优点,又要看到他身上还未诞生出的与新社会相适应的精神品质的缺点。这种积极发动学生主体的思维活动,是培养语感的灵敏性的有效途径,也成为语文教学中教学探究的闪光的起点。
3.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这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一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不忘……’。”(《林黛玉进贾府》)这段人物的话明显信息是:夸赞林黛玉。其隐含信息是为了取悦、讨好贾母,借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不得罪在场的迎春等人;王熙凤随机应变,善于逢迎讨好、察言观色,是个阴险狡诈、两面三刀的人。
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有很大的互补性,应有机结合起来。但不是任何体裁都可以采取语感教学的方法,诗歌、小说、戏剧的教学要充分利用语感。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对课文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对课文中语感因素强的地方进行品味,并设计若干训练语感实践的题目,进而把握准文章的主旨。
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处在同一层面上。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更融进了现代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成果,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因此,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应该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学习语言,就要在学习语言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直接迅速地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加强语感教学有利于实施“五个转变”:1.由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2.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3.由注重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转变到对语言的品味;4.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转变到注重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5.由单纯重视语言表达,转变到同时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总之,我认为当前语感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语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面对语文材料,创造性地感悟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东西,这样语文教学就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途。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
朱海燕,新疆农业大学附中教师。
现象二:以前,我们用高考的指挥棒来指挥语文教学,就是学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学常识等纯知识性的东西,因而把一篇篇文情并茂的活生生的课文弄得支离破碎,变成ABCD或各式各样的题目,课堂以研究语言为主;却忽视对学生语文素质领悟能力的培养。学生上课没精打采,老师更是无奈彷徨;一时,敢问语文课路在何方?
因而,有人提出阅读的自主性多元性;有人强调教师的主导性;有人推崇阅读的拓展型;有人提倡要重视文本语言的解读,从语言的语感入手等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新一代语文学家们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语感训练最早是由谁是提出来的呢?
夏丐尊先生有一段话对语感的作用做了深入浅出的解释。他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
叶圣陶老师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吕叔湘老师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洪镇涛先生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理念和“学语言一定要培养语感”的观点。现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地将培养良好的语感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了。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教学就是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
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的丰富的了解。有了良好的语感,可以帮助我们凭直觉经验对语言做出敏锐的感受和瞬间的感悟,所以培养语感也是提高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语感强调的是个人的经验、个人的感悟、个人的语言修养。一个人的言语能力的成熟,具体表现在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对言语文字的感悟能力,用言语思维的敏捷程度,用言语表达的准确、快速能力。语感敏锐的人,往往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音外之意还有弦外之音。所以语感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质优劣的重要尺度。
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或者说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从两大方面来抓:一、语感实践,二、语感分析。
一、语感实践
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它是客观的语言对象对人的语言器官长期雕琢。不断积淀的结果。因此,培养准确、敏捷语感的第一条途径是语感实践。总的来说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让学生多听、多读、多写成套的语言。
1、增设阅读课,积累生活经验。每周,我都开设一节阅读课,以读本和其它与语文相关的材料为主。如:刘墉先生的《莹窗小语》《肯定自己》《超越自己》《认识自己》,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等名著。多看多记多悟。多看,既看生活,又看书本。多记文中的好词佳句。多悟,即悟人生悟真理。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社会与生活少,除课本之外,能大量阅读的人实在不多,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语感能力就无从提高。该记而没有记的也太多。中外名著,文化、文学常识,成语、典故,少得令人寒心。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背诵,现行课本中的篇目本来就不多,也被忽视了。对丰富的语言材料连起码的记忆也谈不上,怎么能有感受呢?所以增大阅读量是培养语感的前提。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因为语言感受力的培养是非常缓慢的,要随着自身经验的增长而增长。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才能对语言有敏锐地感受力。正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要积累生活经验。所以,阅读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第一步。
2.加强诵读训练。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感是借助语义的形象化和语音的语气变化来传递的。因此,特别要注意让学生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愫和作品的意境。如读《扬州慢》中的“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不但语调要低沉,而且情绪要凄婉,于字里行间去体味诗中的悲怆美。而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则应高昂激越,声音铿锵有力,表现出“雄浑豪爽”之美。这样的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是变学生被动为主动的语感实践,也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绝不可等闲视之。与此同时,书本中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而这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最高境界。要进入这种境界,全靠读书人的领悟,非强拉所能至也。因此感情把握得稳准,恰恰体现出学生的语感能力强,语文素养高。
作为语文教师,在注重学生训练学生表情朗读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朗读水平,还要充分利用优秀的朗读磁带,有些课文学生一听就明,一读就懂,教学任务完全可以通过朗读训练来完成。学生的语感能力强了,对语文的理解能力长进了,考试时解题的能力便大大提高了。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时,让学生来扮演妻、妾、客等不同角色,指导他们读出各自的情感。只有教师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指导的得体得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3、背诵经典文章。经典文章大多思想深刻、语言流畅,适合诵读、背诵。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就是非常典范的文章,文中的精彩语段指导学生背诵。经典接触多了,就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4.运用想象进行语言创意。这个环节必须建立在前几个环节之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语言文字有了直觉思维,形成了表层意义上的语感,但这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产生想象而创造意境,形成感性和理性相通融的悟性。这个过程要求老师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恰到好处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引导,使学生扑捉住语言文字中的全部信息,起到洞幽发微的作用。如解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要领会这两句诗,必须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构成的画面: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此深有体会。如教《琵琶行》时,白居易江心聆听琵琶曲的一段,是运用诗歌描写音乐的名段,极其精彩。其用词的传神,比喻的贴切,意境的高妙,简直非言辞所能表达也。为了启发学生的想象,我先让他们欣赏琵琶独奏《春江花月夜》和《十面埋伏》,具体感受音乐形象。然后重温《老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一节中对白妞表演的描写,与本诗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互相照应,使学生产生领悟能力,他们的想象就丰富了。
二、语感分析
1.利用语法知识进行语感的分析。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建立于语言知识语境基础之上的语言例析。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么一段:“(康大叔)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运气”可作名词,如“碰到了好运气”;可作形容词,如“我很运气”,但绝不能作动词,更不能带宾语。这里是不是用错了呢?是用错了,而且是有意错用的,是一种超常的组合、搭配。因为这是出自康大叔之口,正好符合这样一位凶狠残忍、粗野无知的刽子手身份。这不仅不是误笔,恰恰给人以适境感。再如,同样是拿洋钱,华大妈是掏出;华老栓是摸出;孔乙己则是斯文地排出(九文钱)来——这是由分析人物的人格状态获得的语感。
2.感悟语言。根据心理学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感知需要经过体验→感知→感悟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整体上感知全文,然后再对文章的精要部分做深入地探讨,最后清晰地、深刻地、整体上把握全文。如我在上《陈奂生上城》一课时,第一步请同学们结合全文来谈陈奂生这个人物,有同学认为陈奂生代表了当时解放后农民的思想;有的则说陈奂生勤劳、淳朴、节俭、闭塞,带有阿Q的性格,是典型的中国农民的缩影。当同学们再读文章之后大家又认为我们很难就文章某一处来评价陈奂生这个人,我们既要认识到他性格上的优点,又要看到他身上还未诞生出的与新社会相适应的精神品质的缺点。这种积极发动学生主体的思维活动,是培养语感的灵敏性的有效途径,也成为语文教学中教学探究的闪光的起点。
3.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这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一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不忘……’。”(《林黛玉进贾府》)这段人物的话明显信息是:夸赞林黛玉。其隐含信息是为了取悦、讨好贾母,借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不得罪在场的迎春等人;王熙凤随机应变,善于逢迎讨好、察言观色,是个阴险狡诈、两面三刀的人。
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有很大的互补性,应有机结合起来。但不是任何体裁都可以采取语感教学的方法,诗歌、小说、戏剧的教学要充分利用语感。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对课文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对课文中语感因素强的地方进行品味,并设计若干训练语感实践的题目,进而把握准文章的主旨。
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处在同一层面上。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更融进了现代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成果,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因此,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应该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学习语言,就要在学习语言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直接迅速地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加强语感教学有利于实施“五个转变”:1.由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2.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3.由注重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转变到对语言的品味;4.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转变到注重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5.由单纯重视语言表达,转变到同时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总之,我认为当前语感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语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面对语文材料,创造性地感悟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东西,这样语文教学就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途。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
朱海燕,新疆农业大学附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