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最贵,世不一见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时下热播网剧《古董局中局》的同名小说里,提到了五件青花人物罐,分别是“鬼谷子下山”“刘备三顾茅庐”“周亚夫屯兵细柳营”“西厢记焚香拜月”“尉迟恭单骑救主”。主角许愿和反派老朝奉,以及国内外各方势力围绕这五件古董周旋,斗得那叫一个欢。但五罐最终只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拨开重重迷雾,沉睡在秘密里的是有着“熊猫瓷”之称的柴窑。
  柴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相传,柴窑的“柴”字源自后周世宗柴荣。以皇帝的姓冠之,意义不言而喻。在柴荣的授意下,柴窑出品的瓷器须得满足一个要件——“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仅这十四个字,就能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还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说“柴”字得名于泥做火烧的原料松柴。松柴燃烧时,富含的松脂会升华成一种气体,使被烧制的瓷坯缓慢升温,均匀受热,从而提升瓷胎的品质。不管哪种说法,柴窑烧出来的瓷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光泽度宝莹射目,光可却矢,釉面滋润细媚有细纹,为诸窑之冠。
  明代的《宣德鼎彝谱》也提到六大名窑“柴、汝、官、哥、钧、定”,把柴窑列为第一,但当时柴窑的瓷器已经算国宝了。所以,陶瓷业内皆知一句话:“柴窑最贵,世不一见。”2017年11月27日,在香港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时期的五彩鱼藻纹大罐以2.14亿元港币成交,青花料仿佛从瓷胎里长出来一样,据说就出自柴窑。
  至清代,柴窑几乎绝迹,就算有残片问世,也是天价。有个叫徐应香的人,收藏了一件柴窑小盂,色相鲜碧,质地莹薄,与“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虚文相应。另据清宫内务府收藏记录显示,乾隆写过四首关于咏柴窑瓷器的诗,是否真有实物不知道,但可见柴窑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到了民国,鉴定一件瓷器是不是柴窑,大抵是按照颜色来的。因为民国刊印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上说柴瓷“青如天,明如镜,虽色光俱佳,而薄如纸一节已属不符”。袁世凯的管家郭葆昌曾以一处宅子、二十亩良田换了一件柴窑瓷器,还不一定是真的,所以说它是“熊猫瓷”一点也不过分。
  2014年,日本武雄市阳光美术馆展出过一件藏品“青百合花瓶”,疑似出自失传千年的官窑——柴窑,颜色和質地都符合历史文献中对柴窑的描述。馆长也介绍了该藏品的来源,据相关记载,大约600年前,由明代永乐皇帝赠给室町幕府时任征夷大将军的足利义满,然后被古笔家族一代代继承至今。牛津大学对这只青百合花瓶进行过年代测定,时间吻合。《古董局中局》的创作极有可能就是受到了这个启发,但它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柴窑,尚无定论。这就要怪迄今为止都没有发现柴窑的窑址,也没有一件确凿可靠的实物可以佐证,甚至连后周、两宋、元代都无关于柴窑的文字记述,直到明代才出现。
  因此,到了今天,“汝、官、哥、钧、定”幸运地被并称为五大名窑,而柴窑则孤独地徜徉在历史深处,成为了传说中那一只缥缈的孤鸿。
其他文献
每年7月27日是芬兰的“贪睡节”。喜欢睡懒觉也能有节日,真是让人觉得幸福!其实,真实情况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美好。  芬兰人认为,在7月27日这一天,如果家人中谁起得最晚,那就是这个家里最懒惰、最没用的人!  一般普通家庭会拿一盆冷水浇到睡懒觉者的头上,让你在梦中感受“透心凉,心飞扬”的感觉。  而一些比较会玩的家庭,会悄悄地在你还在做梦的时候,把你偷偷放到担架上,然后扛到湖边,直接把你扔进水里,让
说到法国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很多人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埃菲尔铁塔的身影。1889年落成的埃菲尔铁塔赢得许多好评,设计师古斯塔夫·埃菲尔更是得到了各方赞美。但不为人知的是,他在铁塔的最顶层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小公寓。  这套公寓面积不大,却非常舒适,和铁塔的钢铁大梁相比,这里的风格反而走了简单、温馨的路线。公寓的墙上不仅贴满了温馨的壁纸,还有精巧的木制橱柜,甚至还放了一台大钢琴,搭配着1000英尺高的美景,
从巨大的餐厅到豪华的游泳池,再到1997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携手走过的著名楼梯……电影《泰坦尼克号》让世人对那艘号称“上帝也弄不沉”的巨型游轮浮想联翩。  日前,澳大利亚矿业大亨克莱夫·帕尔默表示,他一直梦想着让那艘在1912年4月起航却最终不幸毁于冰山的豪华巨轮重回大海,重启跨洋之旅。新泰坦尼克号的首次起航定于2018年,起点是中国的江苏,目的地则是阿联酋的迪拜。
那天下午,我關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的剧痛,我意识到它蜇了我了,连忙把它撇到窗外。  蜜蜂走了,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不长,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
那日,我偶然读了徐志摩的《偶然》,恍惚间,心中有根弦好似被轻轻地撩拨了一下:“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这诗让我突然回想起我的世界的每一次温柔邂逅。  记得四五岁时,家住在部队旁边,我每日都是在沙坑里摸爬滚打,纵然一届女流也因天不怕地不怕的胆识做了院子里孩子们的扛把子,叱咤风云,风光无限。有一日,阳光很好,部隊大院前开来一辆擦得锃亮儿的黑
俯卧撑是一项时间与耐力的考验,人们可以比速度、比数量,甚至比不同的姿势。1980年,曾经有人一口气连续做了10507个俯卧撑。不过,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却并不简单。  很多人在做俯卧撑的时候,做不了几个就肌肉酸痛,人们都认为疼痛感是愚蠢的肌肉在作怪。实际上,疼痛感取决于人们的大脑。人感到疼痛是由于运动造成的局部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了肌肉、神经而引起的症状,进而被大脑叫停了。  那么,能不能忽视大
梨花  在土墻上滑动  牛铎声声  大婶拉过两位小堂弟  站在我面前  像两截黑炭  日光其实很强  一种万物生长的鞭子和血
我极少在朋友圈转发东西,对于某些能深深打动我的图文音画,第一反应是点击收藏,待方便之时,再去温习,重拾感动。但是,一篇题为“对于江一燕的这种行为,我只能选择转发表立场”的微文,让我一改常态,立即转发了。这是演员江一燕的访谈视频,只附有短短几百字的介绍,但感动像春末夏初的暴雨,席卷而来,让人震撼。  十年前,江一燕到广西巴马县东山乡小嘎牙村拍戏。从南宁下飞机,一路颠簸,坐车到巴马需要六七个小时,从巴
曾文正公说:“做人从早起起。”因为这是每人每日所做的第一件事。  这一件事若办不到,其余的也就可想而知。  记得俞平伯先生有兩行名诗:“被窝暖暖的,人儿远远的……”。在这“暖暖……远远……”的情形之下,毅然决然地从被窝里钻出来,尤其是在北方那样寒冷的天气里,实在是不容易。  唯以其不容易,所以那个举动被称为开始做人的第一件事。  偎在被窝里不出来,那便是在做人的道上第一回败绩。  历史上若干嘉言懿
堂哥三十出头,毕业后独自在外闯荡,数十年来吊儿郎当,没往家里寄过一分钱。大伯夫妇脸朝黄土背朝天,大半辈子没休息过一天,这两年好不容易种葡萄有了点收入,大伯本来准备给自己和大妈买一份保险,为子女减少负担。但堂哥狮子大开口:要钱买车!  大伯说:“十万元的车也能开,家里情况你知道,不一定非要买三十万元的车。”堂哥不悦,反唇相讥:“这么多年,我没有提过什么过分的要求,买一辆好点的车给我撑撑门面,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