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今中国流行歌词界一个极其独特的存在,方文山的歌词极具修辞学研究价值。本文在通览方文山为周杰伦作的所有歌词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了方文山歌词的独特修辞表达效果,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方文山歌词的艺术魅力。
一、以实写虚抒发独特情感
修辞中的“实”就是指说话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用形象化的修辞语言直接描绘出来的形象,表现出说话人对客体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所谓“虚”就是指说话人依靠自己描绘的具体客体形象的“实”,间接地提示、暗示、象征其所要表达的内容。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方文山歌词中的一大特点,这种手法能够更灵活地抒发人们的情感。例如:
(1)胡同里有之猫,志气高,他想到外头走一遭,听说外头世界啥都好,没人啃鱼骨,全吃汉堡。胡同里有只猫往外跑,离开它那群姊妹淘,来到繁华的大街上寻找,传说夹着牛肉的面包。(《胡同里有只貓》)
(2)耍花枪一个后空翻,腰身跟着转马步扎得稳当,耍花枪比谁都漂亮,接着唱一段虞姬和霸王,耍花腔舞台的戏班二胡拉得响,观众用力鼓掌,耍花枪比谁都漂亮,刀马旦身段演出风靡全场。(《刀马旦》)
其中,(1)是借实写虚,方文山写猫意在以猫喻人,猫的遭遇也是当时许多年轻人的遭遇,怀着美好的理想出来闯荡最后却发现社会的残酷和闯荡的不易。例(2)中刀马旦本是戏曲里的一种角色,在这里用刀马旦象征的是独立自强的女性。如果方文山单纯地赞美独立自强的女性,就会显得单调有余、语言苍白无力,而通过细致描写刀马旦的唱念做打、文武双全,借实写虚,更有力地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了较好的修辞效果。
二、打破词语常规搭配,赋予语言新活力
现代汉语中,语法的使用通常都有固定的用法,方文山的歌词却常常打破语法的惯性,赋予词汇新的用法。方文山在构词时,或者突破词语的常规搭配,或者变换词语的常规语序,这样有意识的语法变换常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一)词语活用
在构词时,方文山擅长将词语原来固有的词性改变为另一种词性,这种特殊的词类活用赋予了语言新的活力。例如:
(1)月光下一轮美满。(《牡丹江》)
(2)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发如雪》)
(3)被雨淋湿的唐装,那股叹息很东方。(《双刀》)
以上歌词中出现的“美满”“纷飞”“东方”,分别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这种用法打破了词语的常规用法,往往能达到新奇的表达效果。
(二)词语选择
1.词语选用精炼传神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选用得精炼传神,能大大提高作品表达效果,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方文山在构词时,十分注重词语的选择,有意突破词语的常规搭配,这样的新奇组合常常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1)在祭天之前,洒下的誓言。(《祭魂酒》)
(2)困在爱情电梯中,找不到逃开的方式。(《一分钟》)
(3)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发如雪》)
(4)我用手臂拉开这整个土地的重。(《龙拳》)
以上四句歌词中,前两句属于词语的超常搭配,(1)中洒下的原本应该是酒一类的具体事物,这里却独辟蹊径,与抽象的“誓言”相组合。(2)中用爱情来修饰电梯,新颖独特。后两句属于词语的变换移位,(3)原本的语序应该是“你发如雪,使离别变得凄美”,(4)也是变换了词的语序,原本应该是“我用手臂拉开这整个沉重的土地”。
2.选用好数量词
数量词选用得好也会达到积极的修辞效果。汉语中,数量词一般只能与某一类特定的名词搭配,在方文山的笔下,并没有受到此类限制。
(1)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东风破》)
(2)老仓库的角落,我们数着一麻袋的爱跟快乐。(《麦芽糖》)
(3)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贴骄傲。(《本草纲目》)
(4)我轻轻地尝一口你说的爱我。(《甜甜的》)
前三句属于突破定中短语的搭配,歌词中分别出现的数量词“一壶”“一麻袋”“一贴”在这里独辟蹊径带上了“漂泊”“快乐”“爱恨”“骄傲”等抽象名词,突破了数量词的常规搭配。(4)突破动宾短语的常规搭配,用“尝一口”来形容话语的甜蜜。
方文山在歌词创作过程中,善于变换词语的常规用法,重新组织文字的编排,赋予语言新的活力,使其所创作的歌词在歌坛独树一帜,与其他流行歌曲迥然不同。
三、多种句式综合运用
句式的选择,也是修辞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言语交际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句式,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修辞效果。方文山的歌词中,运用的句式有倒装句、口语句、反问句、设问句等不同的句式,形式多样的句式选用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修辞表达效果。
(1)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东风破》)
(2)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我聆听感伤你声音悠扬。(《牡丹江》)
(3)失去你,爱恨开始分明;失去你,还有什么事好关心。(《夜曲》)
(4)站在寒冷的街头风呼啸而过,我们都在找话题问候,想聊些什么。(《天亮当朋友》)
(1)采用的是倒装句,属宾语前置,使用宾语前置更容易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加以描述。(2)采用设问句,让文章层次更加丰富。(3)是反问句,体现了失去爱人后的心灰意冷。(4)采用的是口语句,就像是日常生活中两个人闲时的聊天,使人感觉亲切自然。
方文山在歌词创作过程中,采用多种句式变换,一方面是为了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使句式变化多端,使文章生动活泼,从而达到较好的修辞效果。
四、赋比兴手法营造独特意蕴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代对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方文山在创作中,不少歌词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1)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青花瓷》)
(2)窗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青花瓷》)
(1)中方文山将对恋人的等待比作天青色对晴日烟雨的等待,这种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细腻而又独特。(2)中出现了三个“惹”字,方文山先是用较为文言句式的“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将人们带入一个诗意的情境,然后直接引出较为口语化的“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使词义搭配得十分巧妙,使歌词所传达的意境更为丰富。
方文山在创作歌词时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于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用法不仅使歌词的表现更为含蓄委婉,而且丰富了歌词的表现手法,使歌詞更富有韵味。
五、色彩运用营造独特画面
在语言实践过程中,由于人们运用语言的方式和表现方法的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修辞表达效果。在方文山创作歌词的过程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歌词中穿插着大量的颜色词。
(1)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上海1943》)
(2)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两鬓斑白。/一身琉璃白,透明着尘埃/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千里之外》)
(1)运用多色铺陈,歌词中出现的泛黄的春联、绿色的黄金葛、雕花的门窗、火红的夕阳、斑驳的砖墙等将色彩描绘得出神入化,使人脑海中形成一幅上海一户平常人家的生活场景,使歌词所传达的意境更为饱满。(2)使用同色调和,入林寻梨花白,却得一行青苔,接着天在山外,雨落花台,使人头脑中浮现出一幅雨后空山寂静的清冷画面,营造的是一种冷色调的画面。
色彩的运用是方文山歌词中的一大亮点,在写作中适当地添加文字的色彩会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同时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方文山歌词中最常见的就是青、红、黄、白、黑这五种颜色,颜色词的使用使歌词所表达的意境更为丰富,所呈现的画面更真实。
(山东师范大学)
一、以实写虚抒发独特情感
修辞中的“实”就是指说话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用形象化的修辞语言直接描绘出来的形象,表现出说话人对客体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所谓“虚”就是指说话人依靠自己描绘的具体客体形象的“实”,间接地提示、暗示、象征其所要表达的内容。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方文山歌词中的一大特点,这种手法能够更灵活地抒发人们的情感。例如:
(1)胡同里有之猫,志气高,他想到外头走一遭,听说外头世界啥都好,没人啃鱼骨,全吃汉堡。胡同里有只猫往外跑,离开它那群姊妹淘,来到繁华的大街上寻找,传说夹着牛肉的面包。(《胡同里有只貓》)
(2)耍花枪一个后空翻,腰身跟着转马步扎得稳当,耍花枪比谁都漂亮,接着唱一段虞姬和霸王,耍花腔舞台的戏班二胡拉得响,观众用力鼓掌,耍花枪比谁都漂亮,刀马旦身段演出风靡全场。(《刀马旦》)
其中,(1)是借实写虚,方文山写猫意在以猫喻人,猫的遭遇也是当时许多年轻人的遭遇,怀着美好的理想出来闯荡最后却发现社会的残酷和闯荡的不易。例(2)中刀马旦本是戏曲里的一种角色,在这里用刀马旦象征的是独立自强的女性。如果方文山单纯地赞美独立自强的女性,就会显得单调有余、语言苍白无力,而通过细致描写刀马旦的唱念做打、文武双全,借实写虚,更有力地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了较好的修辞效果。
二、打破词语常规搭配,赋予语言新活力
现代汉语中,语法的使用通常都有固定的用法,方文山的歌词却常常打破语法的惯性,赋予词汇新的用法。方文山在构词时,或者突破词语的常规搭配,或者变换词语的常规语序,这样有意识的语法变换常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一)词语活用
在构词时,方文山擅长将词语原来固有的词性改变为另一种词性,这种特殊的词类活用赋予了语言新的活力。例如:
(1)月光下一轮美满。(《牡丹江》)
(2)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发如雪》)
(3)被雨淋湿的唐装,那股叹息很东方。(《双刀》)
以上歌词中出现的“美满”“纷飞”“东方”,分别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这种用法打破了词语的常规用法,往往能达到新奇的表达效果。
(二)词语选择
1.词语选用精炼传神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选用得精炼传神,能大大提高作品表达效果,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方文山在构词时,十分注重词语的选择,有意突破词语的常规搭配,这样的新奇组合常常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1)在祭天之前,洒下的誓言。(《祭魂酒》)
(2)困在爱情电梯中,找不到逃开的方式。(《一分钟》)
(3)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发如雪》)
(4)我用手臂拉开这整个土地的重。(《龙拳》)
以上四句歌词中,前两句属于词语的超常搭配,(1)中洒下的原本应该是酒一类的具体事物,这里却独辟蹊径,与抽象的“誓言”相组合。(2)中用爱情来修饰电梯,新颖独特。后两句属于词语的变换移位,(3)原本的语序应该是“你发如雪,使离别变得凄美”,(4)也是变换了词的语序,原本应该是“我用手臂拉开这整个沉重的土地”。
2.选用好数量词
数量词选用得好也会达到积极的修辞效果。汉语中,数量词一般只能与某一类特定的名词搭配,在方文山的笔下,并没有受到此类限制。
(1)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东风破》)
(2)老仓库的角落,我们数着一麻袋的爱跟快乐。(《麦芽糖》)
(3)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贴骄傲。(《本草纲目》)
(4)我轻轻地尝一口你说的爱我。(《甜甜的》)
前三句属于突破定中短语的搭配,歌词中分别出现的数量词“一壶”“一麻袋”“一贴”在这里独辟蹊径带上了“漂泊”“快乐”“爱恨”“骄傲”等抽象名词,突破了数量词的常规搭配。(4)突破动宾短语的常规搭配,用“尝一口”来形容话语的甜蜜。
方文山在歌词创作过程中,善于变换词语的常规用法,重新组织文字的编排,赋予语言新的活力,使其所创作的歌词在歌坛独树一帜,与其他流行歌曲迥然不同。
三、多种句式综合运用
句式的选择,也是修辞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言语交际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句式,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修辞效果。方文山的歌词中,运用的句式有倒装句、口语句、反问句、设问句等不同的句式,形式多样的句式选用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修辞表达效果。
(1)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东风破》)
(2)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我聆听感伤你声音悠扬。(《牡丹江》)
(3)失去你,爱恨开始分明;失去你,还有什么事好关心。(《夜曲》)
(4)站在寒冷的街头风呼啸而过,我们都在找话题问候,想聊些什么。(《天亮当朋友》)
(1)采用的是倒装句,属宾语前置,使用宾语前置更容易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加以描述。(2)采用设问句,让文章层次更加丰富。(3)是反问句,体现了失去爱人后的心灰意冷。(4)采用的是口语句,就像是日常生活中两个人闲时的聊天,使人感觉亲切自然。
方文山在歌词创作过程中,采用多种句式变换,一方面是为了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使句式变化多端,使文章生动活泼,从而达到较好的修辞效果。
四、赋比兴手法营造独特意蕴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代对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方文山在创作中,不少歌词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1)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青花瓷》)
(2)窗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青花瓷》)
(1)中方文山将对恋人的等待比作天青色对晴日烟雨的等待,这种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细腻而又独特。(2)中出现了三个“惹”字,方文山先是用较为文言句式的“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将人们带入一个诗意的情境,然后直接引出较为口语化的“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使词义搭配得十分巧妙,使歌词所传达的意境更为丰富。
方文山在创作歌词时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于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用法不仅使歌词的表现更为含蓄委婉,而且丰富了歌词的表现手法,使歌詞更富有韵味。
五、色彩运用营造独特画面
在语言实践过程中,由于人们运用语言的方式和表现方法的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修辞表达效果。在方文山创作歌词的过程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歌词中穿插着大量的颜色词。
(1)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上海1943》)
(2)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两鬓斑白。/一身琉璃白,透明着尘埃/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千里之外》)
(1)运用多色铺陈,歌词中出现的泛黄的春联、绿色的黄金葛、雕花的门窗、火红的夕阳、斑驳的砖墙等将色彩描绘得出神入化,使人脑海中形成一幅上海一户平常人家的生活场景,使歌词所传达的意境更为饱满。(2)使用同色调和,入林寻梨花白,却得一行青苔,接着天在山外,雨落花台,使人头脑中浮现出一幅雨后空山寂静的清冷画面,营造的是一种冷色调的画面。
色彩的运用是方文山歌词中的一大亮点,在写作中适当地添加文字的色彩会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同时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方文山歌词中最常见的就是青、红、黄、白、黑这五种颜色,颜色词的使用使歌词所表达的意境更为丰富,所呈现的画面更真实。
(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