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天华与萧友梅是两位现代音乐名人。刘天华是国乐大师,萧友梅是音乐教育家、理论家。1932年6月,刘天华英年早逝,享年三十七岁,萧友梅写下了《闻国乐导师刘天华先生去世有感》。正是这篇感性、严谨、详实的悼文,记录了两人关系,那是一则“救国乐”的佳话。
“救国乐”是刘天华用语,出自《国乐改进社缘起》一文:“我们认这事为艺术界的大事,非少数人所能举办,必须要联络全国同志,一致进行;我们应打消门户之见,大家合力工作,以救此国乐残生”。众所周知,刘天华为“救国乐”奋斗了一生,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在北京大学度过的,时为1922年,他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来北大音乐传习所任国乐导师,之后他就在北京,直至去世。萧友梅则于1921年至1927年任北大音乐传习所的教务长,应该说当时萧友梅社会地位比较高,他于1884年生,曾先后留学日本、德国;他是音乐家,又学过哲学、教育学、伦理学;他曾任孙中山临时总统府秘书;他深谙音乐理论、指挥、教育法,亦通晓国乐,知识渊博,中西乐皆通,经历丰富,观念宏观,当时已是有影响的名人。刘天华于1895年生,小萧友梅十一岁,他学国乐起家,师从民间艺人沈肇州、周少梅等,他能演奏琵琶、二胡、古琴及西洋乐器小号;他没有音乐学历,凭其超人天赋而自学成才,曾任职常州五中的音乐老师。可见论资历、年龄,萧友梅是刘天华的上司、师辈之人,而在五年的共事中,萧友梅也确实尽到了“师”职,如以下三点:
一、批评。如上所说,刘天华说国乐现状时用了个“残”字,而萧友梅说时又加了批评国乐“体制”落后的内容,如他说:“吾国音乐之无进步,不出下列四端:记谱法之不精确,不统一,一也;偏重技术,不为理论之研究,二也;教授法之泥古,即偏重听学不重看谱,与守秘密,三也;历代向无真正音乐教育机关之设立,四也。故世虽有少数名师,大都不能广传其术于其门徒,竟至失传。”不但如此,萧先生还批评了旧乐师:“要之‘固步自封’与‘夜郎自大’两点,殆为吾国旧乐师之通病,而经吾人所默认者;不然何以吾国音乐一千余年以来,未有若何进展也。”而且说刘天华最初也“尚有旧派乐师之通习”,他说,刘天华刚到北京时“每语人曰:‘声音之纯正与精致,举世界当推吾国音乐第一,他日西方乐师,必来吾国研究’”可见萧友梅的老道。若说刘先生是强调客观,认为国乐“残”的原因是统治者不重视,那么萧先生认为又有主观原因的,那就是旧乐师们的“固步自封”和“夜郎自大”,这样主客观原因都说了,就完整了。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可见萧友梅的强势,他以“落后”否定“第一”,与“国粹”论辩。
二、引导。看出了国乐的问题后又怎么“救”?萧先生是“西乐先进论”者,他之言是“西乐较中乐为进步”,所以他认为“救国乐”要以西乐为榜样,要借鉴西乐,这是他的观点,也是一种引导,对刘先生影响很大。
萧先生的观点无疑为“国粹”论者不满,但在相处中,刘先生是“近朱者赤”的,因为萧先生的观点源于他的比较思维。比较方能知高下,这是常识。国乐是封建时代农业社会的产物,西乐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物,二十世纪初西乐传入中国,它成了国乐的参照系,为了改变国乐的“残”状,就应研究西乐,比较便是“功课”。这比较的标准可以是:专业性、普及性、传播有效性、教学科学性、音响的准确性、乐器的功能强度等。我们看到,刘先生依萧先生所言做比较了,而当时的北大音乐传习所恰恰是西乐的“天下”,西乐老师多,门类不少,既有外籍老师,也有“海归”的中国老师,西乐课有小提琴、钢琴、和声、作曲法、西洋音乐史、音乐理论等,刘先生便在完成国乐课教学之余发奋学西乐,这成了他努力学民间音乐外的又一个重点内容。他一是随俄国小提琴师诺托夫学小提琴,二是学西乐作曲技巧,向史塔尔学和声、对位和作曲法,向范天祥学理论作曲,三是在北大管弦乐队中吹小号,在萧友梅指挥下演奏西乐名曲。刘先生刻苦学西乐,废寝忘食,感动了周围人,包括萧友梅在内。萧友梅这样说他:“其后在传习所与教授西乐之同事相接触两三年,乃知西乐之不可轻视也,于是发奋习和声学,又随俄国小提琴师某君学小提琴,日夜练习,不数年间,竟至登堂入室,传习所西乐导师之较老成者莫不为之惊叹,曰:‘不图中国乐师竟肯俯首学西乐,且有如是成绩也!’自是以后,天华先生益知西乐之较中乐为进步矣,乃于琵琶二胡记谱法加以改良,所作乐曲,于曲体上亦有所改变……”
可见刘先生“学西乐”得益大,他先有感性认同“西乐不可轻视”,再至理性层面“西乐较中乐为进步”。确实是,刘先生学得深,学得广,如他学小提琴,达到了能上台独奏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等名曲的程度。他通过学西乐的作曲法改进了国乐记谱法,更创作了经典的二胡曲、琵琶曲和合奏曲,还翻译了维尔汉姆(J.E.Vernham)著的《曲调配和声法初步》一书,在《音乐杂志》上连载。可以说,“学西乐”后的刘先生是视野开阔,他看到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看到了西乐发展乃是乘文艺复兴的雄风,藉工业革命的大潮,历经三百余年,出精品,出名家,其长足进步,硕果累累,已形成了一个科学、先进、完整的音乐体系,因而刘先生坚定了他“救国乐”必须“借鉴西乐”的思想,如他说:“我们想介绍西乐,以为改进的辅助,并想效法西乐,配合复音,并参用西洋乐器,以其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我想,萧友梅的目的就是希望国乐家们既要继承自己的传统,也要重视学习西乐,“借鉴西乐”与“救国乐”不但没有矛盾,两者还是一种因果关系,因此国乐家们决不可守旧、自满、盲目。“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萧先生这个观点无疑对今人也有启发,时代发展快,重视学习、吸收新事物,也是我们今人应有的思维。
三、赞扬。有人认为萧友梅是重洋轻中的,其实不然。前述萧先生说国乐“落后”之言虽狠,却是“忠言逆耳”,他的目的也是“救国乐”,他与北大校长蔡元培一样,都是倡导中西并举的。萧先生对国乐很有研究,他的《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获得了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萧先生也很支持刘先生的国乐演出,如刘先生之弟刘北茂在一篇文章中说,在1923年5月北大音乐传习所举办的一次交响乐音乐会上,萧友梅指挥北大管弦乐队演奏了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瓦格纳的歌剧选段等,刘先生在乐队中吹小号,而“紧接着下一个节目就是刘天华的琵琶独奏,一首《汉宫秋月》……把人们带到了另一种美妙的境界中去”。因观众中多学生、教师,还有在大学任教的“老外”们,萧先生有意让刘天华的国乐多演出,并与西乐同台演,这就能提升国乐地位,扩大影响。刘先生还在1930年冬举行了他的二胡、琵琶、古琴独奏音乐会,之后还拟访美演出,只因他突然去世而未成行。显然,若不是萧友梅一贯支持刘先生,支持国乐,这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德国资深乐评人雷明记录了刘先生开独奏会时的情景说:“刘天华教授一登台,全场的兴趣、惊奇、渴望顿觉增加,火焰一般的兴奋充满着全场,这时台上的演奏能是我们熟知的中国音乐么?这却是一个完全的新境界了!”可见独奏会相当成功。
刘天华“救国乐”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他提出的要点是:坚持“新文化运动”为民众的方向,创作、理论、演出、教学同步,调查民间音乐,收集现存的传统乐曲和乐器,出版古今乐谱,开展音乐评论,介绍西乐名曲和名作曲家,倡办音乐刊物,办音乐夏令营,设音乐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等。显然刘先生的理想是要建立类似我国汉代乐府、唐代梨园,又更似现代欧洲音乐学院那样的国乐机构,使“救国乐”能落到实处。而刘先生又树立了他的样板:二胡、琵琶。特别是二胡,如他参照小提琴的经验确定了二胡的指法、弓法、记谱法、乐器制作规范等,他创作了《病中吟》《空山鸟语》《光明行》《烛影摇红》《良宵》等十首二胡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等三首琵琶曲,合奏曲《变体新水令》等,并以“西乐”式的教学法培养了储师竹、吴伯超、蒋凤之、陈振铎等二胡专业学生,曹安和等琵琶专业学生,他们后来成了新一代的国乐名家。二胡、琵琶学科在刘先生的手中得以确立、成型,是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的。萧友梅对此又如何说?可以说,萧先生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兴奋过任何人的。他赞扬刘先生“已足以为吾国旧乐乐师之模范矣”,还说“愿海内从事旧乐者,急宜奋起破除成见,以天华先生之精神为鷎的……使国乐终有发扬之一日”。可见萧友梅最高瞻远瞩,他精通中西乐,他认为刘先生是“模范”,弃旧立新,取得了国乐“体制”改革的成果。这是一次成功的“光明行”,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最值得庆贺的。
刘天华是现代国乐的奠基人,他成就卓著,事业辉煌,但说萧友梅也是有功的,他是严师、良师、爱才之师,他是刘先生的好顾问,我们应该记得他们这则“救国乐”的“佳话”。
“救国乐”是刘天华用语,出自《国乐改进社缘起》一文:“我们认这事为艺术界的大事,非少数人所能举办,必须要联络全国同志,一致进行;我们应打消门户之见,大家合力工作,以救此国乐残生”。众所周知,刘天华为“救国乐”奋斗了一生,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在北京大学度过的,时为1922年,他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来北大音乐传习所任国乐导师,之后他就在北京,直至去世。萧友梅则于1921年至1927年任北大音乐传习所的教务长,应该说当时萧友梅社会地位比较高,他于1884年生,曾先后留学日本、德国;他是音乐家,又学过哲学、教育学、伦理学;他曾任孙中山临时总统府秘书;他深谙音乐理论、指挥、教育法,亦通晓国乐,知识渊博,中西乐皆通,经历丰富,观念宏观,当时已是有影响的名人。刘天华于1895年生,小萧友梅十一岁,他学国乐起家,师从民间艺人沈肇州、周少梅等,他能演奏琵琶、二胡、古琴及西洋乐器小号;他没有音乐学历,凭其超人天赋而自学成才,曾任职常州五中的音乐老师。可见论资历、年龄,萧友梅是刘天华的上司、师辈之人,而在五年的共事中,萧友梅也确实尽到了“师”职,如以下三点:
一、批评。如上所说,刘天华说国乐现状时用了个“残”字,而萧友梅说时又加了批评国乐“体制”落后的内容,如他说:“吾国音乐之无进步,不出下列四端:记谱法之不精确,不统一,一也;偏重技术,不为理论之研究,二也;教授法之泥古,即偏重听学不重看谱,与守秘密,三也;历代向无真正音乐教育机关之设立,四也。故世虽有少数名师,大都不能广传其术于其门徒,竟至失传。”不但如此,萧先生还批评了旧乐师:“要之‘固步自封’与‘夜郎自大’两点,殆为吾国旧乐师之通病,而经吾人所默认者;不然何以吾国音乐一千余年以来,未有若何进展也。”而且说刘天华最初也“尚有旧派乐师之通习”,他说,刘天华刚到北京时“每语人曰:‘声音之纯正与精致,举世界当推吾国音乐第一,他日西方乐师,必来吾国研究’”可见萧友梅的老道。若说刘先生是强调客观,认为国乐“残”的原因是统治者不重视,那么萧先生认为又有主观原因的,那就是旧乐师们的“固步自封”和“夜郎自大”,这样主客观原因都说了,就完整了。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可见萧友梅的强势,他以“落后”否定“第一”,与“国粹”论辩。
二、引导。看出了国乐的问题后又怎么“救”?萧先生是“西乐先进论”者,他之言是“西乐较中乐为进步”,所以他认为“救国乐”要以西乐为榜样,要借鉴西乐,这是他的观点,也是一种引导,对刘先生影响很大。
萧先生的观点无疑为“国粹”论者不满,但在相处中,刘先生是“近朱者赤”的,因为萧先生的观点源于他的比较思维。比较方能知高下,这是常识。国乐是封建时代农业社会的产物,西乐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物,二十世纪初西乐传入中国,它成了国乐的参照系,为了改变国乐的“残”状,就应研究西乐,比较便是“功课”。这比较的标准可以是:专业性、普及性、传播有效性、教学科学性、音响的准确性、乐器的功能强度等。我们看到,刘先生依萧先生所言做比较了,而当时的北大音乐传习所恰恰是西乐的“天下”,西乐老师多,门类不少,既有外籍老师,也有“海归”的中国老师,西乐课有小提琴、钢琴、和声、作曲法、西洋音乐史、音乐理论等,刘先生便在完成国乐课教学之余发奋学西乐,这成了他努力学民间音乐外的又一个重点内容。他一是随俄国小提琴师诺托夫学小提琴,二是学西乐作曲技巧,向史塔尔学和声、对位和作曲法,向范天祥学理论作曲,三是在北大管弦乐队中吹小号,在萧友梅指挥下演奏西乐名曲。刘先生刻苦学西乐,废寝忘食,感动了周围人,包括萧友梅在内。萧友梅这样说他:“其后在传习所与教授西乐之同事相接触两三年,乃知西乐之不可轻视也,于是发奋习和声学,又随俄国小提琴师某君学小提琴,日夜练习,不数年间,竟至登堂入室,传习所西乐导师之较老成者莫不为之惊叹,曰:‘不图中国乐师竟肯俯首学西乐,且有如是成绩也!’自是以后,天华先生益知西乐之较中乐为进步矣,乃于琵琶二胡记谱法加以改良,所作乐曲,于曲体上亦有所改变……”
可见刘先生“学西乐”得益大,他先有感性认同“西乐不可轻视”,再至理性层面“西乐较中乐为进步”。确实是,刘先生学得深,学得广,如他学小提琴,达到了能上台独奏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等名曲的程度。他通过学西乐的作曲法改进了国乐记谱法,更创作了经典的二胡曲、琵琶曲和合奏曲,还翻译了维尔汉姆(J.E.Vernham)著的《曲调配和声法初步》一书,在《音乐杂志》上连载。可以说,“学西乐”后的刘先生是视野开阔,他看到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看到了西乐发展乃是乘文艺复兴的雄风,藉工业革命的大潮,历经三百余年,出精品,出名家,其长足进步,硕果累累,已形成了一个科学、先进、完整的音乐体系,因而刘先生坚定了他“救国乐”必须“借鉴西乐”的思想,如他说:“我们想介绍西乐,以为改进的辅助,并想效法西乐,配合复音,并参用西洋乐器,以其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我想,萧友梅的目的就是希望国乐家们既要继承自己的传统,也要重视学习西乐,“借鉴西乐”与“救国乐”不但没有矛盾,两者还是一种因果关系,因此国乐家们决不可守旧、自满、盲目。“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萧先生这个观点无疑对今人也有启发,时代发展快,重视学习、吸收新事物,也是我们今人应有的思维。
三、赞扬。有人认为萧友梅是重洋轻中的,其实不然。前述萧先生说国乐“落后”之言虽狠,却是“忠言逆耳”,他的目的也是“救国乐”,他与北大校长蔡元培一样,都是倡导中西并举的。萧先生对国乐很有研究,他的《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获得了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萧先生也很支持刘先生的国乐演出,如刘先生之弟刘北茂在一篇文章中说,在1923年5月北大音乐传习所举办的一次交响乐音乐会上,萧友梅指挥北大管弦乐队演奏了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瓦格纳的歌剧选段等,刘先生在乐队中吹小号,而“紧接着下一个节目就是刘天华的琵琶独奏,一首《汉宫秋月》……把人们带到了另一种美妙的境界中去”。因观众中多学生、教师,还有在大学任教的“老外”们,萧先生有意让刘天华的国乐多演出,并与西乐同台演,这就能提升国乐地位,扩大影响。刘先生还在1930年冬举行了他的二胡、琵琶、古琴独奏音乐会,之后还拟访美演出,只因他突然去世而未成行。显然,若不是萧友梅一贯支持刘先生,支持国乐,这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德国资深乐评人雷明记录了刘先生开独奏会时的情景说:“刘天华教授一登台,全场的兴趣、惊奇、渴望顿觉增加,火焰一般的兴奋充满着全场,这时台上的演奏能是我们熟知的中国音乐么?这却是一个完全的新境界了!”可见独奏会相当成功。
刘天华“救国乐”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他提出的要点是:坚持“新文化运动”为民众的方向,创作、理论、演出、教学同步,调查民间音乐,收集现存的传统乐曲和乐器,出版古今乐谱,开展音乐评论,介绍西乐名曲和名作曲家,倡办音乐刊物,办音乐夏令营,设音乐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等。显然刘先生的理想是要建立类似我国汉代乐府、唐代梨园,又更似现代欧洲音乐学院那样的国乐机构,使“救国乐”能落到实处。而刘先生又树立了他的样板:二胡、琵琶。特别是二胡,如他参照小提琴的经验确定了二胡的指法、弓法、记谱法、乐器制作规范等,他创作了《病中吟》《空山鸟语》《光明行》《烛影摇红》《良宵》等十首二胡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等三首琵琶曲,合奏曲《变体新水令》等,并以“西乐”式的教学法培养了储师竹、吴伯超、蒋凤之、陈振铎等二胡专业学生,曹安和等琵琶专业学生,他们后来成了新一代的国乐名家。二胡、琵琶学科在刘先生的手中得以确立、成型,是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的。萧友梅对此又如何说?可以说,萧先生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兴奋过任何人的。他赞扬刘先生“已足以为吾国旧乐乐师之模范矣”,还说“愿海内从事旧乐者,急宜奋起破除成见,以天华先生之精神为鷎的……使国乐终有发扬之一日”。可见萧友梅最高瞻远瞩,他精通中西乐,他认为刘先生是“模范”,弃旧立新,取得了国乐“体制”改革的成果。这是一次成功的“光明行”,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最值得庆贺的。
刘天华是现代国乐的奠基人,他成就卓著,事业辉煌,但说萧友梅也是有功的,他是严师、良师、爱才之师,他是刘先生的好顾问,我们应该记得他们这则“救国乐”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