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传播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香文化历史悠久,经历了辉煌也遭遇了没落,振兴中国香文化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反观日本,其香道源自中国,传承至今,其经验值得借鉴。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香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同时借鉴日本香文化的经验,希望对中国文化传播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香文化;文化传播;日本香道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2-0070-02
  傅京亮在《中国香文化》一书中说到,中国的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香品的制作与使用而形成的,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
  简单来说,“香”对应的是一种嗅觉艺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嗅觉的驱使下,每个人对“香”都有着不自觉的向往,于是“香”与生活相联系后逐渐演变成文化,被称之为“香文化”。
  中国用香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后代人们对香药、香方、制香、用香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完善,香文化也从贵族阶级走进了千家万户,“巷陌飘香”,可谓上自朝堂,下至市井,皆习香事。香文化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宫廷用香、文人用香、佛道用香、生活用香等,可见中国香文化确实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在当时兴盛的时期进行了文化传播,日本香道就是在中国香文化的影响下建立并传承至今的。我国在传播上做出了贡献,但如今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却举步维艰,由此可见文化的传播最终需要的是文化的传承。本文将以中国香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为源,对中国文化传播与传承进行思考。
  一、中国香文化的发展
  我国用香历史悠久,萌芽于先秦,发展于秦汉,演进于六朝,完备于唐代,在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并在明清时期成为大众流行消费品。
  在中国,香文化一直保持着祭祀用香与生活用香并行。从祭祀用香来看,人们“燔木升烟”的用香做法可以追溯到夏代。从汉字的角度来看,甲骨文中“柴”就有“手持燃木祭祀”的意思。《尚书·舜典》曾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裎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端。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歲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这段文字描写了舜帝登基之况,先秦时期舜继位尧,封禅泰山,燔烧柴木行祭。燔木升烟,告祭天地,这便是早期的祭祀用香。
  从生活用香来看,楚文化中也有焚香驱虫的习俗。屈原常以“香草”比喻君子的德行,如《离骚》中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再如《九歌·礼魂》中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诗经》中对于香药的记载颇丰,《国风·王风·采葛》记载的:“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所指的“萧”即艾蒿,常用于社稷、宗庙的祭祀,用其焚香还有驱蚊、辟邪、止痒的功效。
  汉魏时期,中国社会国力渐长,中国的香文化也随之发展,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熏香文化开始在王室中流行开来,汉武帝对于香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
  汉武帝时期,生活用香开始普及,如“置椒房储宠妃”“郎官奏事口衔舌香”都打破了原来的用香壁垒。有需求就会有发展,汉武帝时各类香器也随之改进,如“五层金博山香炉”“九层博山香炉”,都是人们在满足嗅觉的同时,改善视觉效果而为之。除了使用人群的扩大、香器的升级,汉代香药的品种在版图扩大的同时也有所增加。边陲地区、境外的香料如沉香、迷迭香等大量进入内地。《汉书》称:“安息国居和椟城,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与康居接,南与乌弋山离接。地方数千里,小城数百,户口胜兵最为殷盛。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
  经过六朝的演进,唐代香文化趋于完备。唐代将用香划入吏治,文人阶层已经从魏晋南北朝的初试用香发展为普遍用香。唐代香料充足,香品丰富,香具精良,并将香药使用领域继续扩大,将其应用于医疗。两宋时期更是鼎盛,庞大的文人群体成为香文化的主导力量,洪刍的《香谱》也是现存北宋最早、保存较完整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展现当时香文化的盛况。
  以上是对各朝香文化发展的简要梳理,香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完善。《荀子·礼论》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故礼者养也。“香气养性”“香气养生”的观念贯穿在香文化中。该观念使香脱离了简单的感官体验,赋予了更多生活气息,香才能从上层社会走进寻常百姓家。生活化、日常化也是文化扎稳根基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而香文化才能发展出精神层面的意境。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修养身心,“性命相合性为本”,所以香文化才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中国香文化的传播——以日本为例
  中国自汉武帝时版图扩大,西南、闽越、岭南这些生产香料的地区进入版图。西汉时期中国对外交流也逐渐增加,在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初探下,海外商贾贸易引进了大量异域的香料,如丁香、龙涎香、豆蔻、肉桂、乳香等。隋唐时,国人用香需求广,大批波斯商人定居番禺、珠海等港口城市进行西域香料的交易。这不仅为香文化的发展引进原料,而且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在制香、用香等理念上也互相影响。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兴盛,日本向唐朝派出遣唐使,唐代的鉴真和尚也几次东渡日本,为其带去了佛教文化,同时香文化也漂洋过海来到日本。沉香、檀香等名贵香药,香品的使用方法,如合香、隔火熏香等技术随之传播到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中屡次提及熏香盛会,香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也可见一斑。
  日本的香道在元明时期出现,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个流派,以“御家流”和“志野流”为主要代表。御家流是王室贵族的象征,除了香道外还包括茶道、花道等,是对上流社会高雅艺术的一个概称。御家流的本意是身份地位很高的贵族家庭或者有雄厚资产的封建大地主家族传承下来的仪式、固定的程式化流程仪轨。后来这个词逐渐被用来特指艺术、艺道方面的仪轨。志野流相对于御家流而言,是武士流派的代表。志野流更重精神修养,香具简朴,程式简中有刚。   相较中国香文化,日本香道自成一派,虽进行分流,但并没有陷入流派之争,香道借此壮大,传播更广。他们将香作为一种“道”来修行,注重仪式和过程。
  三、日本香文化对于中国文化传播的启示
  中国香文化在元朝后出现了断层现象,清末社会国势衰退,持续的动荡极大地影响了香药贸易、香品制作及国人熏香的情致。曾长期支持、推动香文化发展的文人阶层在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有日常用香的习惯。如今提到香,大家所想到的却只是寺庙里的香火,曾经辉煌的香文化走向衰弱。而如何将文化传播出去是当下的命题,文化的传承更是文化传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无论香文化,还是茶文化都不该被忽略。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回归国人的生活,重回大众视野。
  经过调研,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加强文化的传播:首先,增强仪式感。现代人追求时尚动感的快餐文化,导致人们缺少对过程和形式的重视。即使形式并非文化的核心内涵,但以之作为文化传播起点不失为一种思路。在感受过程的同时,去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所以,在进行文化传播时直接将文化上升到精神层面进行输出将遭遇很大阻力。因此,从形式上宣传文化入手,或许更喜闻乐见。
  其次,让文化变成大众的艺术。日本香道从贵族专享发展到百姓共享,打破了阶级的限制,无论是町民、地主还是艺伎都将其作为一种爱好。这样文化不再是贵族的专属品、小众化,而是走向大众,走向普通人,对香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文化属于审美,当其不再禁锢在阶级里,而是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出现时,文化才能真正流传。
  最后,讓文化与国际接轨。既要兼顾本土化,又要与国际相结合。但文化折扣也是文化传播必须应对的问题。因此,需要找到中外共同认可的元素,如友情、爱情等,加强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发挥香文化心理认同,减少文化差异的影响。
  傅京亮在《中国香文化》再版序言中提道:如何使中国文化落地成为文化中国,这才是文化复兴的意义所在。没落的文化形式虽已经被时代无情地打碎,但数千年的根基犹存,只要雨露充沛的春天到来,在天地的运变之中,必将产生既合于时代,又血脉相连的新体系。正如这句话所说,没落的文化形式已经破碎,旧形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因此急需寻找新形式去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有太多值得传承、传播的文化,但文化传承、传播的道路,道阻且长,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傅京亮.中国香文化[M].济南:齐鲁书社,2008.
  [2]张毅.从日本“香道”看中华传统香文化的复兴之路[J].甘肃农业,2006,(12):281.
  [3]周佳丽.香语香荟:传递优雅国风,重塑香气之美[J].商业文化,2020,(23):22.
  作者简介:
  范雨嘉,女,汉族,浙江台州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汉语国际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 秦方博士的《女界之兴起》是近年来首部关于晚清天津女学的研究著作。该书从妇女史、城市史等角度切入,综合运用概念史、图像史、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及专题式的叙述方式,对晚清天津女学及女性新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另外,在国族等现代性的话语体系下,作者运用充足多样的报刊资料,完成了对“女界”一词的概念辨析和意义阐释,揭示出此时期新女性形象既文明又保守的摇摆特征。该书的问世,不仅丰富了妇女史、教育史的研
期刊
【摘要】 作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乡村文化建设是提升地区文化底蕴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胶东剪纸孕育于胶东大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将其融入乡村社区的公共艺术建设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胶东剪纸的艺术特点梳理分析,及其介入乡村社区公共艺术的价值,探讨了胶东剪纸介入乡村社区公共艺术的实施路径,从而赋予乡村社区新的活力,以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 胶东剪纸;乡村社区公共艺术;实施路径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文学评论家小田切秀雄在战争时期逃避“征兵检查”这一战争体验为考察线索,结合小田切秀雄在战前-战时的文学批评、言行与社会活动的实证性研究,通过剖析学生时代的小田切秀雄历经“征兵检查”后体味到逼仄的生存空间,《万叶的传统》中所传达出外部环境之于内部感受性的压制,以及被疏散至乡下,并借此生发出纠葛、复杂的心态。这一战争体验因具有批判非合理性精神主义倾向而呈现为小田切秀雄的战争认识及反思。
期刊
【摘要】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海洋国家的战略重点。面对全球性的蓝色浪潮,沿海港口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今,港口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文化的竞争,港口的品牌与文化才能让港口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宁波是一个因港而生的城市,拥有历史丰厚的港口发展史,故港口文化是宁波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市政府抓住自身港口优势,大力发展当地港口文化,通过加强宁波港品牌建设与宣传力度,积极举办港口
期刊
【摘要】 二十世纪初,因科举制度停废,全国各地掀起创办新学的潮流。其中,女子学校则是不可忽视的教育改革新事物。奉天省创办女子师范尤显地位突出,值得研究。本文主要从奉天女子师范兴起条件和发展过程两个方面论述这一时期奉天地区的女子師范教育。其创建背景和教育思想对今天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清末民初;奉天地区;女子师范教育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平台逐步进入快速成长期,新媒体记录影像与传播在社会文化与社会价值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1年是我国完成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转变的重要衔接期。东北地区是乡村振兴的重镇,同时也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核心。因其独特的地域发展需要,第一书记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前沿力量。本文立足于当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乡村振兴的交叉背景,以现有关于第一书记的
期刊
【摘要】 人与环境、人与教育、环境与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又统一于实践。其中,教育一直贯穿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它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不同时代下的社会环境不同,其中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那么在新时代下,人们如何在教育中认识自己从而改造自己?带着这样的疑问,再读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重新解读环境、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三者关系以新的历史背景及新的角度重新定位,以
期刊
【摘要】 优秀的民俗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瑰宝,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既有厚重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有深刻的经济效益。本文以冀赣豫黔滇五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民俗,广宗柳编、萍乡花果、洛阳三彩、贵州花灯戏、西双版纳泼水节这五种特点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这五种民俗文化的特点与艺术价值,探索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寻求使之更好传承发展的策略,希望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质的民俗文化。
期刊
【摘要】 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而对生活中所需问题的研究探讨也将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需要的理论是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中一个本质维度,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是科学的需要观和方法论,为深入解读我国社会现实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围绕人的需要,对其理论的内涵以及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展开分析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在当代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需要;人的需要;价值  
期刊
【摘要】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以现实主义手法探索“国民性”,企图通过文字来唤醒国民。他的小说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对知识分子问题、反封建问题以及民主革命的出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概括和思考,热情地呼唤新民主革命的到来。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鲁迅小说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封建制度;人物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