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以及体外实验探讨桂林西瓜霜治疗口腔溃疡的潜在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方法 收集桂林西瓜霜的成分及靶标,与口腔溃疡的疾病靶标取交集,并进行拓扑及KEGG分析。选择关键靶标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以发现桂林西瓜霜治疗口腔溃疡的潜在物质基础。体外实验基于一氧化氮(NO)释放量、中性红吞噬作用、免疫荧光实验验证桂林西瓜霜的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对关键靶标及物质基础进行验证。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073996); 桂林西瓜霜制剂作用机制解析研究(No.BUCM-2021-JS-FW-01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以及体外实验探讨桂林西瓜霜治疗口腔溃疡的潜在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方法 收集桂林西瓜霜的成分及靶标,与口腔溃疡的疾病靶标取交集,并进行拓扑及KEGG分析。选择关键靶标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以发现桂林西瓜霜治疗口腔溃疡的潜在物质基础。体外实验基于一氧化氮(NO)释放量、中性红吞噬作用、免疫荧光实验验证桂林西瓜霜的抗炎以及免疫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对关键靶标及物质基础进行验证。结果共获得交集靶标126个。KEGG结果表明桂林西瓜霜治疗口腔溃疡的机制与抗炎、调节免疫等相关,其中,C型凝集素受体、PI3K-Akt等信号通路可能为主要作用途径,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可能是关键靶标。分子对接结果发现桂林西瓜霜中的射干、大黄等中药所包含的木犀草素、谷甾醇等活性成分可能为治疗口腔溃疡的潜在物质基础。体外实验验证结果发现桂林西瓜霜可促进RAW264.7细胞释放NO,同时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增强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促进RAW264.7细胞向M1型极化,并可调节SRC、TNF、VEGFA mRNA的表达量。药效实验结果显示射干、大黄等中药可能通过改变正常以及脂多糖诱导条件下RAW264.7细胞NO的释放量以发挥抗炎及免疫调节的作用。结论 桂林西瓜霜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抑制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可为今后临床进一步探讨桂林西瓜霜治疗口腔溃疡的机制及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其二次开发。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舍饲和舍饲+运动两种饲养方式下的苏尼特羊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法、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等方法,测定分析两组苏尼特羊肉品质、血液指标、肠道黏膜形态、肠道通透性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并建立肠道微生态与肉品质间的联系。为今后合理调整绵羊及反刍动物饲养方式,并获得营养价值更高、品质更加优良的家畜肉提供科学参考。分析两组苏尼特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液指标间的差异发现,运动组
本试验采用菌株与Ph IP共培养技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酸菌对Ph IP的吸附能力,研究其吸附特性及机理,将目标菌株用于发酵羊肉干的制作,设置对照组、乳酸菌组和肽聚糖组,深入研究乳酸菌对发酵羊肉干中Ph IP的吸附能力,旨在为肉制品中Ph IP的减少以及乳酸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首先以吸附量为评价指标,通过考察环境因素及模拟胃肠环境下菌株对Ph IP的吸附能力,解析菌株吸附
为延长巨峰葡萄货架期,维持其花色苷类的含量。本文以聚乳酸(PLLA)为基材,利用具有氧气(O2)吸附性的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PTFPMS)和二氧化碳(CO2)渗透性的聚乙二醇(PEG)对PLLA进行改性,成功合成了PLLA-PTFPMS-PLLA(PLTL)与PLLA-PEG-PLLA(PLEL)三嵌段共聚物,并以75:25,50:50,25:75的质量比将PLTL和PLEL进行共混,得到了PL
目的 采用溶剂浇铸法制备口腔溃疡双层膜剂,研究青黛表面改性前后对膜剂质量与药效的影响。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和响应面优化法优选膜剂最佳处方,并对膜剂表面形貌、黏附时间、抗拉强度、含量测定以及体外药物释放等性能进行评估。进一步采用化学灼烧法建立大鼠口腔溃疡模型,考察膜剂对溃疡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本研究以乳清和果干为主要原料,以丰富果酒品质与乳清附加值的提升为目的,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设计,对乳清果干混合发酵果酒的配方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发酵过程中的品质特性、功能特性、风味物质和微生物的变化规律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其风味物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进行解析。研究结果如下:(1)以感官评分和酒精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乳清果干混合发酵果酒的最佳配比为:乳清液10%,红
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L.fermentum)在工业生产和食品发酵中应用已久,已被确定为一种公认安全的乳酸菌。其具有预防致病菌侵染和增强免疫系统等被确证的益生作用。目前,大多数发酵粘液乳杆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表型性状和益生特性,对菌株遗传背景和功能基因特征的研究较少。从基因组层面解析发酵粘液乳杆菌遗传多样性和功能基因特征,对其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副干酪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L.paracasei)作为一种重要的菌种资源,不仅分布广泛,还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潜在益生功能。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一种形式,不仅在细菌限制修饰系统和噬菌体排斥系统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还通过改变遗传表型丰富着细菌遗传的多样性,而关于L.paracasei中DNA甲基化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
贝叶斯网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经典的可解释不确定性处理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面向贝叶斯网的机器学习方法是贝叶斯网研究的重点方向。虽然现有的贝叶斯网学习方法可以学习出与训练数据拟合最好的最优贝叶斯网,但由于贝叶斯网推理算法的复杂度与贝叶斯网结构密切相关,最优贝叶斯网的推理复杂度不一定是最优的,可能导致花费大量计算资源学习出的贝叶斯网的推理复杂度很高,难以实际应用。为此,本文研究如何在贝叶斯网
在肉类消费中,冷鲜肉因其营养丰富、感官舒适度高而最受欢迎。然而,由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水分等营养物质,是食品病原体的理想媒介,从而会导致肉品腐败和随后的食源性疾病。在这项工作中,以抑制肉中微生物生长繁殖为关键点,制备了吸水抑菌垫并将它应用到冷鲜肉(羊肉和马肉)的贮藏实验中,探究其对冷鲜肉的品质影响。吸水性抑菌垫由聚乳酸-β-环糊精/丁香酚(PLA-β-CD/EUG)纤维膜、高分子吸水树脂(
山东省纺织产业集群稳步发展,同时转型升级的需求逐步显现,为了确保产业集群的顺利升级,规避和防范风险是首要任务。文章选取了河南、浙江、福建等6个对照省份,以TOPSIS模型为工具,对山东省纺织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的内生性风险进行定量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应的治理机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