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要概述了中国高校危机事件的现状以及内涵,并在行文中提出构建高校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具体分析我国高校危机管理不足之处以及笔者做出尝试提出高校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可能实现途径。
【关键词】高校 危机管理 预警机制 突发事件
一、问题的提出
开篇先从国内近几年发生的有关高校突发事件说起:2003年的“非典”危机,2004年的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事件”校园惨案、2008年寒假期间冰雪灾害造成的学生滞留校园事件、校车超载翻车重大人员伤害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类自杀案例等。这些突发事件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高校内部有序的运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威胁到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给高校的形象和声誉也造成巨大的损害。高校的危机事件发生,还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产生威胁。所以,笔者认为,加强高校危机管理师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有效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维护高校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在预警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自1949建国来,高校的管理尤其是危机管理,我们政府以及高校管理者都给予了重视并且在各种突发危机事件处理中,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同其他危机管理机制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预警机制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危机管理意识仍不强
首先,高校对危机管理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目前的状况是简单地认为危机管理就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工作。其实,危机管理还包括事件前的预防、危机中的处理以及危机后的总结和处理。而现在国际上危机管理的前沿研究表明,良好的危机潜伏期预防是最成功的危机管理。
其次,高校各层人员缺少相关主题的培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永远是真理。除了现有的各种高校危机管理以及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针对各层次高校人员危机培训少之又少。高校在危机管理中,还缺乏公共管理理论的把握和指导。而这些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掌握的危机理论以及意识是严重不足。
最后,当危机事件发生后,国内高校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各个层次的人员都在互相推诿责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校危机管理职责不明,大家(尤其是部分高校教职工认为这些危机处理应该都是高校领导者以及学生处的工作)认为与自己本身关系不大。
(二)加强危机教育力度
2003年的“SARS”,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次大恐慌。而在高校,这种恐慌更为明显。不仅影响到了学生正常上课、高校行政工作的运行。还同时伴有各种群体性的小暴乱。这些行为说明,对师生尤其是广大学生补上危机教育这一课,是有必要的。高校应加强日常性危机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安全防火、安全逃生、传染性疾病预防、交通安全,以及防地震等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三)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尚待健全
目前,部分高校的学生意见反馈机制不完善,学校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办法某种程度上仍存在不及时、不得力的现状。一些高校缺乏健全的危机信息检测系统。这样,健全危机管理预警机制迫在眉睫。
三、高校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实现途径
笔者试从以下几条路径进行探索实现途径:
(一)完善“以人为本”的预警理念,增强危机管理意识
我们知道,做好危机事件日常预防以及管理的首要前提是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观。高校管理者必须持有居安思危意识,站在长远发展以及高校维稳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危机管理及预防的重大意义,随时随地准备好对抗突发事件的心理和物质各项基础。
(二)加强危机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高校危机管理能力
无论是2003年SARS在社会上引起的恐慌,还是2008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惨痛教训都说明了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教育的缺位。具体来讲可以不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法纪教育,增强学生法制与纪律观念以及在校增加危机管理的课。这样就可以将理论上的危机教育融合到实践中的校园文化构建。
(三)健全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这边所强调的预警机制,是指学校各个管理单位都应设有的机制。比如,学校饮食卫生这块,学校食堂应该具备发生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学校医务室应该备有各种突发疾病的应急预案;而大学生心理教育以及各种自杀等预防应急预案也应该是每个高校应设的。
(四)加强辅导员队伍和学生组织的作用
辅导员是同学生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他的角色扮演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老师,也是生活、感情上的朋友。因此,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工作管理的实施者以及监督者,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多角度地把握学生最新动态,尤其是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学业、就业和心理变化等问题。在实际行动上真正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航者。组织一般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在高校里,正式的学生组织(校学生会、社团)即挂靠在团委或者其他学校管理单位下。也还有使用率较高的非正式组织(QQ群、人人网、各院网站以及老乡会等)。如果高校能够充分引导,并建立健全这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组织参与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组织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对我们高校的危机管理工作开展能得以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熊一兵,柳炳祥,邓丽萍.高校突发事件预警与控制研究[J].经济与法,2009(11).
[2]黄频.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8(12).
[3]阎耀军,徐桂珍.高校危机管理的前馈控制[J].教育与人才,2008(12).
[4]刘谊,荀志欣.高校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责任编辑:陈岑)
【关键词】高校 危机管理 预警机制 突发事件
一、问题的提出
开篇先从国内近几年发生的有关高校突发事件说起:2003年的“非典”危机,2004年的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事件”校园惨案、2008年寒假期间冰雪灾害造成的学生滞留校园事件、校车超载翻车重大人员伤害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类自杀案例等。这些突发事件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高校内部有序的运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威胁到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给高校的形象和声誉也造成巨大的损害。高校的危机事件发生,还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产生威胁。所以,笔者认为,加强高校危机管理师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有效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维护高校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在预警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自1949建国来,高校的管理尤其是危机管理,我们政府以及高校管理者都给予了重视并且在各种突发危机事件处理中,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同其他危机管理机制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预警机制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危机管理意识仍不强
首先,高校对危机管理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目前的状况是简单地认为危机管理就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工作。其实,危机管理还包括事件前的预防、危机中的处理以及危机后的总结和处理。而现在国际上危机管理的前沿研究表明,良好的危机潜伏期预防是最成功的危机管理。
其次,高校各层人员缺少相关主题的培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永远是真理。除了现有的各种高校危机管理以及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针对各层次高校人员危机培训少之又少。高校在危机管理中,还缺乏公共管理理论的把握和指导。而这些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掌握的危机理论以及意识是严重不足。
最后,当危机事件发生后,国内高校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各个层次的人员都在互相推诿责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校危机管理职责不明,大家(尤其是部分高校教职工认为这些危机处理应该都是高校领导者以及学生处的工作)认为与自己本身关系不大。
(二)加强危机教育力度
2003年的“SARS”,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次大恐慌。而在高校,这种恐慌更为明显。不仅影响到了学生正常上课、高校行政工作的运行。还同时伴有各种群体性的小暴乱。这些行为说明,对师生尤其是广大学生补上危机教育这一课,是有必要的。高校应加强日常性危机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安全防火、安全逃生、传染性疾病预防、交通安全,以及防地震等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三)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尚待健全
目前,部分高校的学生意见反馈机制不完善,学校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办法某种程度上仍存在不及时、不得力的现状。一些高校缺乏健全的危机信息检测系统。这样,健全危机管理预警机制迫在眉睫。
三、高校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实现途径
笔者试从以下几条路径进行探索实现途径:
(一)完善“以人为本”的预警理念,增强危机管理意识
我们知道,做好危机事件日常预防以及管理的首要前提是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观。高校管理者必须持有居安思危意识,站在长远发展以及高校维稳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危机管理及预防的重大意义,随时随地准备好对抗突发事件的心理和物质各项基础。
(二)加强危机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高校危机管理能力
无论是2003年SARS在社会上引起的恐慌,还是2008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惨痛教训都说明了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教育的缺位。具体来讲可以不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法纪教育,增强学生法制与纪律观念以及在校增加危机管理的课。这样就可以将理论上的危机教育融合到实践中的校园文化构建。
(三)健全危机管理预警机制
这边所强调的预警机制,是指学校各个管理单位都应设有的机制。比如,学校饮食卫生这块,学校食堂应该具备发生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学校医务室应该备有各种突发疾病的应急预案;而大学生心理教育以及各种自杀等预防应急预案也应该是每个高校应设的。
(四)加强辅导员队伍和学生组织的作用
辅导员是同学生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他的角色扮演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老师,也是生活、感情上的朋友。因此,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工作管理的实施者以及监督者,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多角度地把握学生最新动态,尤其是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学业、就业和心理变化等问题。在实际行动上真正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航者。组织一般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在高校里,正式的学生组织(校学生会、社团)即挂靠在团委或者其他学校管理单位下。也还有使用率较高的非正式组织(QQ群、人人网、各院网站以及老乡会等)。如果高校能够充分引导,并建立健全这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组织参与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组织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对我们高校的危机管理工作开展能得以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熊一兵,柳炳祥,邓丽萍.高校突发事件预警与控制研究[J].经济与法,2009(11).
[2]黄频.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8(12).
[3]阎耀军,徐桂珍.高校危机管理的前馈控制[J].教育与人才,2008(12).
[4]刘谊,荀志欣.高校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