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席勒认为现实的人的异化是人性的分裂和堕落造成的,通过审美和艺术教育可以恢复其自由、完整的本性。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者,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和异化构成劳动的两面,劳动创造了美,也使劳动者异化,异化的现实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处境。异化的消除必须依靠劳动实践,因为异化的产生和扬弃走着同一条路,共产主义作为美的肯定正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是人的本性的全部复归和自由的完全实现。与席勒的抽象的理论思考不同,马克思从人的有意识的实践出发,彻底告别了机械唯物主义和一切唯心主义,认为实践是消除人的异化,通达人类完全自由的共产主义的唯一出路;实践的对象(自然界)、主体(人)以及活动本身,都是感性的。这使马克思美学蕴涵着现代性的气息,从而与席勒形成极大的差异。
关键词:自由;异化;美;实践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7)05-0667-05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曾说:“人类——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中——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怎样克服分离,怎样实现结合,怎样超越个人的自身生活。并找回和谐。”克服异化和分裂,实现人性的自由与完整是席勒和马克思曾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拟对他们的回答进行比较。
一、席勒的回答
歌德说:“贯穿席勒全部作品的是自由这个理想。随着席勒在文化教养上向前迈进,这个理想的面貌也改变了。在他的少年时期,影响他自己的形成而且流露在他作品里的是身体的自由;到了晚年,这就变成理想的自由了”追求人性的自由和完整,这是席勒终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他有感于现实中的人的异化,进而追问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一)现实中人的异化
席勒敏锐地认识到,人们越来越屈服于肉体生活的物质需要,人的精神日益沦丧。首先是自身的分裂状况,“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了。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耳朵里听到的永远只是他推动的那个齿轮发出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他的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他的专门知识的标志”。而这种分裂所带来的负面价值,就是整个社会慢慢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阶级。下层阶级有的是粗野和无法无天的冲动,而上层文明阶级则是一幅懒散和性格败坏的令人作呕的景象。不仅人自身走向分裂,人和社会也已经分裂,“国家……如今已被一架精巧的钟表所代表,在那里无限众多但都没有生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机械生活的整体。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道德习俗都分裂开来了”。而“在最精于世故的社交中心,利己主义筑起了它的体系,我们受到了社会的一切疾病和一切疾苦,却没有同时产生一颗向着社会的心。我们使我们的自由判断屈从于社会上专断的偏见,使我们的情感服从社会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习俗,使我们的意志受社会的各种诱惑;我们坚持的只是我们的任性,以此来对抗社会的神圣权利”。可见,当时的个人和社会已经走向异化。
(二)分裂的原因:人性的分裂和堕落
从上可知,席勒已经认识到现实中人的异化和分裂,他要寻找分裂发生的原因。但席勒在考察现实的人的异化问题后却没有再在现实中寻找原因,而是以一种哲学的抽象深入到普遍的人性领域。席勒发现人的本性有两个基本的东西,即人格和状态,亦即自我及其规定性。抽象的人格就是自我、形式、理性,抽象的状态就是现象、材料和感性,前者保持恒定而后者不断变化。因此,人格必然有其根据,因为不变的东西不可能在变化中产生,这种第一位的东西就是绝对的,以自身为基础的存在的观念,即自由;状态也必然有其根据,它不是通过人格去实现,不是绝对的,这种第二位的东西就是一切赖以存在或形成的条件,即时间。若人只是人格,他就不是经验的存在,而仅仅是抽象的精神;若人仅仅是状态,那么他就仅仅是没有形式的物质。与此相应,人性中有两种冲动,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感性冲动是由人的感性天性或人的状态产生的,它总是想把人投入到时间的限制之中,使人变成物质,以有限去控制无限;而理性冲动则是由人的人格或人的理性天性产生的,它竭力使人自由,使人超出时间之外而保持人格的稳定不变,以无限来统摄有限。这两种冲动若都谨守自己的领域,便不会冲突;但是人们常常不是使感性冲动占绝对上风,以感性代替理性,从而变成粗鄙的野人;就是使形式冲动占绝对上风,以理性代替感性,从而变成无情的蛮人,这些都不是人性的和谐。这样,席勒就把异化的根源追溯到人性自身的腐化,同时也把自己推上了那条陡峭的唯心主义之路。
(三)克服分裂的途径:美和艺术使人性走向和谐完整
找出了问题的症结,也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如何能让分裂的人性恢复到如古希腊人那样和谐完美的自由本性呢?席勒认为,“为了这个目的,必须找到一种国家不能给予的工具,必须打开尽管政治腐败不堪但仍能保持纯洁的泉源。”“这个工具就是美的艺术,这些泉源就是在美的艺术那不朽的典范中启开的”。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它能够不受社会政治的污染,它可以打开纯净的美的源泉,用以滋养培育高尚、完美的人性,实现人的真正自由,维护人的尊严。“人丧失了他的尊严,艺术把他拯救”。艺术如何来拯救人性呢?席勒认为它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个任务的。席勒所说的“游戏”不是指一般的游戏,而是指摆脱了感性需要和理性的道德强制的自由活动。人在游戏时从现实生活中取得素材作为“形象”,而在形象中又能体现出自己的生命精神,生命和形象的结合就是“活的形象”。这个“活的形象”就是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与艺术。“美是两个冲动的共同对象,也就是游戏冲动的对象”。“游戏冲动”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审美活动,所以人通过自由的审美活动把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结合起来,克服人性的分裂,成为完整的、自由的人。席勒说:“人同美只应是游戏,人只应同美游戏。”“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至此,艺术通过“游戏”完成了它拯救人性的任务。这就是席勒的审美王国的巨大作用,它重新恢复了人的分裂了的自由本性。在“游戏”的“审美王国”里,人自身的异化和分裂早已成为过去,自由、完整的人性最终成为可能。
二、马克思的回答
马克思学说的理论视角在于人类社会如何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对于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于整个马克思学说之中。马克思对自由的思考与席勒略微不同,他是从现实的人的本质的追问出发,得出人的分裂与异化,并找出克服分裂的办法。
(一)现实的人的本质
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本质的考察从两方面来进行的:一方面是人与动物的差异,另一方面是人 与自身的差异。马克思把人看成是动物,但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一个特别的动物,因为人和动物之间存在一个难以逾越的差异。人与动物的差异在哪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依然注重人与动物的区分,但其最终界限不再是马克思以前德国古典哲学中所说的理性,而是存在。存在比理性更为本原,而存在本身却是超理性和超逻辑的。于是人的规定不再是作为理性的动物,而是作为存在者和生产者。但马克思将人的存在规定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成了人与动物的最后分界线。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将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分开来。
马克思对美的规定也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分而来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i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动物只是本能性的、无意识的依据其物种的尺度,而人却能够超出其物种的尺度并把握其他物种的尺度,能够将自身的尺度给予其他物种,即人的生产是超本能的、有意识的、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美的规律还可以理解为理性或精神的设定的规则,就如同德意志唯心主义所做的那样,但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不是理性或精神王国,而是现实王国。因此,所谓美的规律实际上就成了人的现实的规则,亦即生产的规则。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生产是有意识的能动的生命活动,是人改造自然的活动,是人内在固有的尺度和其他物种的尺度的统一的活动,因此是主客体合一的活动和自由的活动,于是美的规律就是人的规律,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规律。所以美的规律是人的生产的规律,动物和整个自然界都不存在这样的规律,这样马克思在美学上就彻底告别了机械唯物主义和一切唯心主义。
(二)人与自身的差异:异化的产生
人与动物的差异只是说明了人作为生物的类的特征,而不能阐释人的世界和历史的本性,不能显示出人与人的差异。人的世界的建立和历史的发展不是通过人与动物的区分,而是通过人与自身的区分而实现的,这一区分使人的规定真正得以实现。和席勒与古希腊人相比不同,马克思对于现代人的规定借助于一个将来的人(共产主义者)和现在的人(异化劳动者)进行区分。
异化是对于现代人生存境遇尤其是劳动的描述:“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可见,劳动异化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劳动本身正是外化,外化就是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但劳动的现实化却表现为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异化。因此对象化和异化正是劳动的两面,而异化建立于对象化的基础之上,对象化是主体将自身对象化。这里设定了主客体二元关系的模式,这些概念正是德国古典哲学所使用的基本概念,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也接受了近代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即人是理性的人且具有自我意识,但又对它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意识的主客体关系已经变成了劳动的主客体关系,而且劳动自身作为本原性的存在,是主客体关系建立的基础。在此,马克思与席勒的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之处。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就人与自身的区分来规定美的意义。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了畸形,成了异化劳动者,而人只有作为共产主义者才是美的实现者,才实现人的解放和感觉的解放。根据马克思对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亦即自由的理解,劳动创造了美。这只是基于人与动物的区分,基于对人的类的一般特性的描述。但马克思所经历的现代却是人的本性被剥夺的时代,亦即异化的时代,这具体表现为劳动的剥夺和劳动的异化。因此马克思面临的首先不是人的自由的活动,而是人的非自由的活动,不是美的创造,而是美的否定。于是马克思一方面说人不同于动物,劳动创造了美,但另一方面说人的现实是异化性的,劳动使劳动者成为了畸形。而异化的现实才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处境。这样马克思的美的规定不仅要求人与动物的区分,而且要求人与自身的区分。劳动的异化也导致了人的感觉自身的异化和感觉对象的异化。人的感觉不再是人性的感觉,而是非人性的感觉,它不再是自由的感觉,而是非自由的感觉。这种异化的感觉只是成为了对于对象的占有感,即当我占有消费对象时,对象才是我的,否则就不是我的。与人的感觉的异化相对应,感觉的对象的异化使对象失去了可感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变得单一和贫乏。感觉对象向人的感觉所展现的只是它们的可被占有和可被消费的方面,而它自身作为存在物的特性则隐而不露。在感觉自身和感觉的对象双重异化的情况下,美的感觉及其对象也被双重剥夺掉了。
(三)克服异化的途径:劳动实践使人从雇佣劳动者过渡到共产主义者
现代人作为存在者就是异化劳动者,而马克思的思想要求人与自身相区分,成为共产主义者,这才是人真正的规定。“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的本性的全部复归。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共产主义者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合乎人性的人,一个获得现实自由的人。他不仅与动物相区分,而且与异化劳动者相区分。对于人的本性和人的历史的理解,马克思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肯定(人的本性)→否定(异化)→否定之否定(异化的扬弃和人的本性的复归)。但这一辩证法不是线性的,因为异化劳动的产生和扬弃走着同一条路。“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使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当然,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形态只是将来的,而共产主义者作为人的理想也是将来的。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共产主义者作为人与异化劳动者的区分而获得人的规定,同人与动物的区分仍然具有深刻的关联。动物与人相较,前者是不自由的,后者是自由的。但人作为类的特性的自由是抽象的、空洞的,因为人的现实正是非自由的。人与非自由的人相区分,成为自由的人,并成为真正的人,共产主义不仅使人与异化劳动者的区分得以完成,而且也使人与动物的区分得到真正的实现。因为异化劳动者是动物性的,共产主义者才是人性的。
共产主义作为美的肯定正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作为完整的人,人将自己的本质占有,并将属人的现实据为己有,但这不是私 有制下片面的占有方式。作为人的解放,共产主义也是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因此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于是感觉的主体和客体方面都成为人性的。
三、席勒与马克思的回答比较
综上所述,席勒是从现实中人的分裂入手,经过抽象的人性分析之后,终于找出一条克服异化的途径,那就是通过审美与艺术教育使分裂的人性走上自由之路。但他所说的自由终归是精神上的抽象的人性自由。席勒把现实的人的分裂问题放在抽象的精神领域来解决,这是一种典型的美育救世主义,他所设想的美的王国终究只是一个渺茫难寻的乌托邦。而马克思对自由的思考与席勒不同,他是从现实的人的本性的追问出发。首先,人与动物相区分,人的本性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这里的生命活动有着与德意志唯心主义完全不同的意义:它不是理论活动,而是实践活动,亦即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的生产创造了一个对象世界,成为人的存在的确证。与此同时,马克思将人的生命活动与意识不是相互分裂,而是合为一体,亦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的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人改变了传统的作为理性的动物的人,将一个颠倒的世界重新颠倒过来。同时人还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内在固有的尺度和其他物种的尺度统一的活动,因此是主客体合一的、自由的活动,这样马克思美学就彻底告别了机械唯物主义和一切唯心主义。其次,人与自身相区分。借助于一个将来的人(共产主义者),马克思指出了现代人的异化状态。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展现为从劳动对象经劳动活动到劳动者这一过程。从劳动对象经劳动活动到劳动者,实际上经历了从客体到主体的转换。虽然马克思采用了近代哲学的主客体的思想模式,但他却放弃了从主体到客体,而是从客体到主体。这是因为马克思从存在者出发,从现有的劳动的直接存在的形态,即劳动产品出发,而劳动过程和劳动者都必须显现于劳动产品之中。同时,马克思也没有设定孤立抽象的主体(劳动者)和客体(劳动产品),而是始终将它们置于劳动活动自身的分析之中。这和席勒形成极大的差异。
和席勒给出的通达自由的审美与艺术之路不同,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作为美的肯定正是对于异化劳动的否定。共产主义者作为完整的人,人将自己的本质占有,并将属人的现实据为己有,但这不是私有制下片面的占有方式,而是废除私有制的全面的占有,共产主义是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而劳动和实践成为共产主义者的第一需要。劳动与实践不是外在的偶然的需求,而是内在的必然的需要。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与实践将不再是在对象中否定自我,而是确证自我,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在劳动与实践中,人将自己创造出来,在自己的产品中凝聚着自我的个性与生命。此时的劳动与实践中的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于是感觉的主体和客体方面成为人性的,从而使马克思走出了席勒等德国古典哲学家在抽象的精神领域解决现实问题的牢笼。
从德国古典思想席勒到现代思想马克思,哲学的主题由理性变成存在,而存在此时被理解为人的存在、生存、生命与生活,因此这个存在是感性的。感性不再是德国古典哲学意义上的感性认识,而是感性存在。作为现代思想家,马克思的人的规定和美的规定都被感性所规定。所以,马克思的出发点不是虚构的原始状态或理想状态,而是现有的事实,就是人的现实存在,亦即劳动。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能动关系建立的基础。人作为主体改造作为客体的自然,因此劳动是人的对象化的活动。在这样一个劳动活动中,不论是对象(自然界)和主体(人)还是活动本身,都是感性的。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感性特征也决定了社会的感性属性。人的感性和自然的感性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成为人的感性和自然的感性。这种蕴涵着现代性气息的思想,与席勒等德国古典哲学家高扬理性的旗子大相径庭。
尽管两人的回答有着诸多的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他们都认为,美是人的实现,即人的全面实现就是美,这种实现的希望在遥远的未来,所以,席勒的美的王国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都具有乌托邦的性质,只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把自己的基础建立在人类劳动与实践这种感性的现实活动之上,从而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提供了不竭的泉源,而席勒的审美王国只能是列宁所说的“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责任编辑 文格)
关键词:自由;异化;美;实践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7)05-0667-05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曾说:“人类——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中——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怎样克服分离,怎样实现结合,怎样超越个人的自身生活。并找回和谐。”克服异化和分裂,实现人性的自由与完整是席勒和马克思曾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拟对他们的回答进行比较。
一、席勒的回答
歌德说:“贯穿席勒全部作品的是自由这个理想。随着席勒在文化教养上向前迈进,这个理想的面貌也改变了。在他的少年时期,影响他自己的形成而且流露在他作品里的是身体的自由;到了晚年,这就变成理想的自由了”追求人性的自由和完整,这是席勒终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他有感于现实中的人的异化,进而追问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一)现实中人的异化
席勒敏锐地认识到,人们越来越屈服于肉体生活的物质需要,人的精神日益沦丧。首先是自身的分裂状况,“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了。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耳朵里听到的永远只是他推动的那个齿轮发出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他的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他的专门知识的标志”。而这种分裂所带来的负面价值,就是整个社会慢慢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阶级。下层阶级有的是粗野和无法无天的冲动,而上层文明阶级则是一幅懒散和性格败坏的令人作呕的景象。不仅人自身走向分裂,人和社会也已经分裂,“国家……如今已被一架精巧的钟表所代表,在那里无限众多但都没有生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机械生活的整体。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道德习俗都分裂开来了”。而“在最精于世故的社交中心,利己主义筑起了它的体系,我们受到了社会的一切疾病和一切疾苦,却没有同时产生一颗向着社会的心。我们使我们的自由判断屈从于社会上专断的偏见,使我们的情感服从社会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习俗,使我们的意志受社会的各种诱惑;我们坚持的只是我们的任性,以此来对抗社会的神圣权利”。可见,当时的个人和社会已经走向异化。
(二)分裂的原因:人性的分裂和堕落
从上可知,席勒已经认识到现实中人的异化和分裂,他要寻找分裂发生的原因。但席勒在考察现实的人的异化问题后却没有再在现实中寻找原因,而是以一种哲学的抽象深入到普遍的人性领域。席勒发现人的本性有两个基本的东西,即人格和状态,亦即自我及其规定性。抽象的人格就是自我、形式、理性,抽象的状态就是现象、材料和感性,前者保持恒定而后者不断变化。因此,人格必然有其根据,因为不变的东西不可能在变化中产生,这种第一位的东西就是绝对的,以自身为基础的存在的观念,即自由;状态也必然有其根据,它不是通过人格去实现,不是绝对的,这种第二位的东西就是一切赖以存在或形成的条件,即时间。若人只是人格,他就不是经验的存在,而仅仅是抽象的精神;若人仅仅是状态,那么他就仅仅是没有形式的物质。与此相应,人性中有两种冲动,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感性冲动是由人的感性天性或人的状态产生的,它总是想把人投入到时间的限制之中,使人变成物质,以有限去控制无限;而理性冲动则是由人的人格或人的理性天性产生的,它竭力使人自由,使人超出时间之外而保持人格的稳定不变,以无限来统摄有限。这两种冲动若都谨守自己的领域,便不会冲突;但是人们常常不是使感性冲动占绝对上风,以感性代替理性,从而变成粗鄙的野人;就是使形式冲动占绝对上风,以理性代替感性,从而变成无情的蛮人,这些都不是人性的和谐。这样,席勒就把异化的根源追溯到人性自身的腐化,同时也把自己推上了那条陡峭的唯心主义之路。
(三)克服分裂的途径:美和艺术使人性走向和谐完整
找出了问题的症结,也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如何能让分裂的人性恢复到如古希腊人那样和谐完美的自由本性呢?席勒认为,“为了这个目的,必须找到一种国家不能给予的工具,必须打开尽管政治腐败不堪但仍能保持纯洁的泉源。”“这个工具就是美的艺术,这些泉源就是在美的艺术那不朽的典范中启开的”。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它能够不受社会政治的污染,它可以打开纯净的美的源泉,用以滋养培育高尚、完美的人性,实现人的真正自由,维护人的尊严。“人丧失了他的尊严,艺术把他拯救”。艺术如何来拯救人性呢?席勒认为它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个任务的。席勒所说的“游戏”不是指一般的游戏,而是指摆脱了感性需要和理性的道德强制的自由活动。人在游戏时从现实生活中取得素材作为“形象”,而在形象中又能体现出自己的生命精神,生命和形象的结合就是“活的形象”。这个“活的形象”就是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与艺术。“美是两个冲动的共同对象,也就是游戏冲动的对象”。“游戏冲动”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审美活动,所以人通过自由的审美活动把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结合起来,克服人性的分裂,成为完整的、自由的人。席勒说:“人同美只应是游戏,人只应同美游戏。”“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至此,艺术通过“游戏”完成了它拯救人性的任务。这就是席勒的审美王国的巨大作用,它重新恢复了人的分裂了的自由本性。在“游戏”的“审美王国”里,人自身的异化和分裂早已成为过去,自由、完整的人性最终成为可能。
二、马克思的回答
马克思学说的理论视角在于人类社会如何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对于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于整个马克思学说之中。马克思对自由的思考与席勒略微不同,他是从现实的人的本质的追问出发,得出人的分裂与异化,并找出克服分裂的办法。
(一)现实的人的本质
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本质的考察从两方面来进行的:一方面是人与动物的差异,另一方面是人 与自身的差异。马克思把人看成是动物,但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一个特别的动物,因为人和动物之间存在一个难以逾越的差异。人与动物的差异在哪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依然注重人与动物的区分,但其最终界限不再是马克思以前德国古典哲学中所说的理性,而是存在。存在比理性更为本原,而存在本身却是超理性和超逻辑的。于是人的规定不再是作为理性的动物,而是作为存在者和生产者。但马克思将人的存在规定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成了人与动物的最后分界线。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将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分开来。
马克思对美的规定也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分而来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i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动物只是本能性的、无意识的依据其物种的尺度,而人却能够超出其物种的尺度并把握其他物种的尺度,能够将自身的尺度给予其他物种,即人的生产是超本能的、有意识的、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美的规律还可以理解为理性或精神的设定的规则,就如同德意志唯心主义所做的那样,但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不是理性或精神王国,而是现实王国。因此,所谓美的规律实际上就成了人的现实的规则,亦即生产的规则。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生产是有意识的能动的生命活动,是人改造自然的活动,是人内在固有的尺度和其他物种的尺度的统一的活动,因此是主客体合一的活动和自由的活动,于是美的规律就是人的规律,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规律。所以美的规律是人的生产的规律,动物和整个自然界都不存在这样的规律,这样马克思在美学上就彻底告别了机械唯物主义和一切唯心主义。
(二)人与自身的差异:异化的产生
人与动物的差异只是说明了人作为生物的类的特征,而不能阐释人的世界和历史的本性,不能显示出人与人的差异。人的世界的建立和历史的发展不是通过人与动物的区分,而是通过人与自身的区分而实现的,这一区分使人的规定真正得以实现。和席勒与古希腊人相比不同,马克思对于现代人的规定借助于一个将来的人(共产主义者)和现在的人(异化劳动者)进行区分。
异化是对于现代人生存境遇尤其是劳动的描述:“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可见,劳动异化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劳动本身正是外化,外化就是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但劳动的现实化却表现为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异化。因此对象化和异化正是劳动的两面,而异化建立于对象化的基础之上,对象化是主体将自身对象化。这里设定了主客体二元关系的模式,这些概念正是德国古典哲学所使用的基本概念,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也接受了近代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即人是理性的人且具有自我意识,但又对它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意识的主客体关系已经变成了劳动的主客体关系,而且劳动自身作为本原性的存在,是主客体关系建立的基础。在此,马克思与席勒的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之处。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就人与自身的区分来规定美的意义。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了畸形,成了异化劳动者,而人只有作为共产主义者才是美的实现者,才实现人的解放和感觉的解放。根据马克思对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亦即自由的理解,劳动创造了美。这只是基于人与动物的区分,基于对人的类的一般特性的描述。但马克思所经历的现代却是人的本性被剥夺的时代,亦即异化的时代,这具体表现为劳动的剥夺和劳动的异化。因此马克思面临的首先不是人的自由的活动,而是人的非自由的活动,不是美的创造,而是美的否定。于是马克思一方面说人不同于动物,劳动创造了美,但另一方面说人的现实是异化性的,劳动使劳动者成为了畸形。而异化的现实才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处境。这样马克思的美的规定不仅要求人与动物的区分,而且要求人与自身的区分。劳动的异化也导致了人的感觉自身的异化和感觉对象的异化。人的感觉不再是人性的感觉,而是非人性的感觉,它不再是自由的感觉,而是非自由的感觉。这种异化的感觉只是成为了对于对象的占有感,即当我占有消费对象时,对象才是我的,否则就不是我的。与人的感觉的异化相对应,感觉的对象的异化使对象失去了可感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变得单一和贫乏。感觉对象向人的感觉所展现的只是它们的可被占有和可被消费的方面,而它自身作为存在物的特性则隐而不露。在感觉自身和感觉的对象双重异化的情况下,美的感觉及其对象也被双重剥夺掉了。
(三)克服异化的途径:劳动实践使人从雇佣劳动者过渡到共产主义者
现代人作为存在者就是异化劳动者,而马克思的思想要求人与自身相区分,成为共产主义者,这才是人真正的规定。“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的本性的全部复归。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共产主义者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合乎人性的人,一个获得现实自由的人。他不仅与动物相区分,而且与异化劳动者相区分。对于人的本性和人的历史的理解,马克思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肯定(人的本性)→否定(异化)→否定之否定(异化的扬弃和人的本性的复归)。但这一辩证法不是线性的,因为异化劳动的产生和扬弃走着同一条路。“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使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当然,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形态只是将来的,而共产主义者作为人的理想也是将来的。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共产主义者作为人与异化劳动者的区分而获得人的规定,同人与动物的区分仍然具有深刻的关联。动物与人相较,前者是不自由的,后者是自由的。但人作为类的特性的自由是抽象的、空洞的,因为人的现实正是非自由的。人与非自由的人相区分,成为自由的人,并成为真正的人,共产主义不仅使人与异化劳动者的区分得以完成,而且也使人与动物的区分得到真正的实现。因为异化劳动者是动物性的,共产主义者才是人性的。
共产主义作为美的肯定正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作为完整的人,人将自己的本质占有,并将属人的现实据为己有,但这不是私 有制下片面的占有方式。作为人的解放,共产主义也是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因此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于是感觉的主体和客体方面都成为人性的。
三、席勒与马克思的回答比较
综上所述,席勒是从现实中人的分裂入手,经过抽象的人性分析之后,终于找出一条克服异化的途径,那就是通过审美与艺术教育使分裂的人性走上自由之路。但他所说的自由终归是精神上的抽象的人性自由。席勒把现实的人的分裂问题放在抽象的精神领域来解决,这是一种典型的美育救世主义,他所设想的美的王国终究只是一个渺茫难寻的乌托邦。而马克思对自由的思考与席勒不同,他是从现实的人的本性的追问出发。首先,人与动物相区分,人的本性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这里的生命活动有着与德意志唯心主义完全不同的意义:它不是理论活动,而是实践活动,亦即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的生产创造了一个对象世界,成为人的存在的确证。与此同时,马克思将人的生命活动与意识不是相互分裂,而是合为一体,亦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的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人改变了传统的作为理性的动物的人,将一个颠倒的世界重新颠倒过来。同时人还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内在固有的尺度和其他物种的尺度统一的活动,因此是主客体合一的、自由的活动,这样马克思美学就彻底告别了机械唯物主义和一切唯心主义。其次,人与自身相区分。借助于一个将来的人(共产主义者),马克思指出了现代人的异化状态。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展现为从劳动对象经劳动活动到劳动者这一过程。从劳动对象经劳动活动到劳动者,实际上经历了从客体到主体的转换。虽然马克思采用了近代哲学的主客体的思想模式,但他却放弃了从主体到客体,而是从客体到主体。这是因为马克思从存在者出发,从现有的劳动的直接存在的形态,即劳动产品出发,而劳动过程和劳动者都必须显现于劳动产品之中。同时,马克思也没有设定孤立抽象的主体(劳动者)和客体(劳动产品),而是始终将它们置于劳动活动自身的分析之中。这和席勒形成极大的差异。
和席勒给出的通达自由的审美与艺术之路不同,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作为美的肯定正是对于异化劳动的否定。共产主义者作为完整的人,人将自己的本质占有,并将属人的现实据为己有,但这不是私有制下片面的占有方式,而是废除私有制的全面的占有,共产主义是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而劳动和实践成为共产主义者的第一需要。劳动与实践不是外在的偶然的需求,而是内在的必然的需要。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与实践将不再是在对象中否定自我,而是确证自我,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在劳动与实践中,人将自己创造出来,在自己的产品中凝聚着自我的个性与生命。此时的劳动与实践中的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于是感觉的主体和客体方面成为人性的,从而使马克思走出了席勒等德国古典哲学家在抽象的精神领域解决现实问题的牢笼。
从德国古典思想席勒到现代思想马克思,哲学的主题由理性变成存在,而存在此时被理解为人的存在、生存、生命与生活,因此这个存在是感性的。感性不再是德国古典哲学意义上的感性认识,而是感性存在。作为现代思想家,马克思的人的规定和美的规定都被感性所规定。所以,马克思的出发点不是虚构的原始状态或理想状态,而是现有的事实,就是人的现实存在,亦即劳动。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能动关系建立的基础。人作为主体改造作为客体的自然,因此劳动是人的对象化的活动。在这样一个劳动活动中,不论是对象(自然界)和主体(人)还是活动本身,都是感性的。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感性特征也决定了社会的感性属性。人的感性和自然的感性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成为人的感性和自然的感性。这种蕴涵着现代性气息的思想,与席勒等德国古典哲学家高扬理性的旗子大相径庭。
尽管两人的回答有着诸多的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他们都认为,美是人的实现,即人的全面实现就是美,这种实现的希望在遥远的未来,所以,席勒的美的王国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都具有乌托邦的性质,只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把自己的基础建立在人类劳动与实践这种感性的现实活动之上,从而为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提供了不竭的泉源,而席勒的审美王国只能是列宁所说的“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责任编辑 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