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班孩子开始对各种各样的文具产生了兴趣,于是我们结合班级的主题“长大的我”和孩子们商讨,创设了室内角色区域“文具店”,意在通过文具店帮助孩子们了解小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文具店”的创办
孩子们对于“文具”只知道大概,文具店里具体有哪些东西,不是很清晰。因此,在区域创设之前,我们设计了调查表,“文具店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孩子们带着调查表走进了文具店。
調查结束后,班级开始讨论“文具店里有那么多东西,我们班的文具店要卖哪些呢?”经过孩子们的投票,班级的文具店最终确定投放笔、文具盒、尺子、刨笔刀等。可是这些文具从哪里来呢?孩子们纷纷表示家里就有,可以带到幼儿园来。没想到第二天,孩子们就已经带来了很多文具,积极性非常高。
接下来开始给“文具”进行分类,孩子们对照参观文具店的摆设,将相同类别的文具放在同一个框子里,做上标记,然后又开始商讨定价,就这样班级的“文具店”初现雏形。
“文具店”从选材到设置活动,都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在创办过程中,幼儿带着一个个问题,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讨论等多种形式,创办了班级区域——文具店。
“文具店”的调整
“文具店”终于开张啦!在第一次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买完文具之后就没有事情做了,只能拿着文具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而”文具店”的管理员也出现了“消极怠工”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游戏评价中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有孩子说,“买完文具之后,好无聊,都不知道干什么?”听到这个问题,班级展开了讨论:买过文具之后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经过讨论,有这样几种方案:1.买来的铅笔和本子可以用来练习数字;2.卷笔刀和笔可以来练习卷笔;3.尺子可以用来测量。
带着孩子们想出来的办法,我们开始了第二次的区域活动。孩子们很快地进入游戏状态,比第一次明显好了很多。但我们又发现了新问题,“文具店”里的文具都是实物,没有半成品材料,怎样把班级里的特色材料和文具店相结合?记录表的设计合理吗?针对这两个问题,园内教研组开展了专题讨论,大家提到:幼儿的记录表都是文字,缺乏童趣,对不识字的孩子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可记录物品太少,失去了记录表的意义。
于是,老师们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幼儿的测量记录表,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
2.在“文具店”里可以设置“制作文具”区域,提供半成品材料。可在“文具店”投放班级特色材料纸盒和纸板,让幼儿进行测量和制作文具;
3.结合大班教学主题活动,在“文具店”里新增一块“小黑板”,开设小学课堂,让幼儿扮演老师角色,增加玩法。
就这样,“文具店”在玩后改,改后玩。教师根据幼儿玩的实际情况及遇到的困惑,及时给予调整,让区域游戏变的更自主,更有意义。
“文具店”的现状
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教研组给予的建议,我们对“文具店”做了相应的调整:首先,体现材料的丰富性。我们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材料。如,硬纸板、纸筒、各种彩纸等。幼儿可根据这些材料,制作文具盒、笔筒、给书包上书皮等。其次,玩法上的调整。我们增加了小黑板,幼儿可模仿小学生课堂,孩子可以扮演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并根据教研组提的建议将记录表图文结合便于孩子观察记录。再次,与其他区域的串游。在户外小吃店的孩子游戏时也可以来文具店进行手工制作。这样,室内外结合,动静交替,增强游戏的流动性。
调整后的文具店操作性更强了,班里有个嘉嘉小朋友,起初选择在文具店里呆不了五分钟,就跟老师说:“我不想玩了!”现在她同样选择了“文具店”中的“老板”角色。我们观察到,嘉嘉在里面忙得不亦乐乎,不仅可以售卖文具,还当起了“小老师”,教顾客包书皮、给小朋友上课。直到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她还舍不得“下班”。材料的丰富、玩法的调整让孩子们有事可做,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我们发现选择此区域的孩子逐渐增多,游戏状态也更加投入。
(调整之前)
(调整之后)
就这样“文具店”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不断调整与丰富,在一次次的区域研讨中,不断“变迁”。教师基于孩子的兴趣,以孩子的需要为出发点,仔细聆听他们的想法,努力做到‘思考先于儿童,行动后于儿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我班的“文具店”游戏仍在继续……
“文具店”的创办
孩子们对于“文具”只知道大概,文具店里具体有哪些东西,不是很清晰。因此,在区域创设之前,我们设计了调查表,“文具店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孩子们带着调查表走进了文具店。
調查结束后,班级开始讨论“文具店里有那么多东西,我们班的文具店要卖哪些呢?”经过孩子们的投票,班级的文具店最终确定投放笔、文具盒、尺子、刨笔刀等。可是这些文具从哪里来呢?孩子们纷纷表示家里就有,可以带到幼儿园来。没想到第二天,孩子们就已经带来了很多文具,积极性非常高。
接下来开始给“文具”进行分类,孩子们对照参观文具店的摆设,将相同类别的文具放在同一个框子里,做上标记,然后又开始商讨定价,就这样班级的“文具店”初现雏形。
“文具店”从选材到设置活动,都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在创办过程中,幼儿带着一个个问题,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讨论等多种形式,创办了班级区域——文具店。
“文具店”的调整
“文具店”终于开张啦!在第一次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买完文具之后就没有事情做了,只能拿着文具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而”文具店”的管理员也出现了“消极怠工”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游戏评价中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有孩子说,“买完文具之后,好无聊,都不知道干什么?”听到这个问题,班级展开了讨论:买过文具之后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经过讨论,有这样几种方案:1.买来的铅笔和本子可以用来练习数字;2.卷笔刀和笔可以来练习卷笔;3.尺子可以用来测量。
带着孩子们想出来的办法,我们开始了第二次的区域活动。孩子们很快地进入游戏状态,比第一次明显好了很多。但我们又发现了新问题,“文具店”里的文具都是实物,没有半成品材料,怎样把班级里的特色材料和文具店相结合?记录表的设计合理吗?针对这两个问题,园内教研组开展了专题讨论,大家提到:幼儿的记录表都是文字,缺乏童趣,对不识字的孩子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可记录物品太少,失去了记录表的意义。
于是,老师们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幼儿的测量记录表,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
2.在“文具店”里可以设置“制作文具”区域,提供半成品材料。可在“文具店”投放班级特色材料纸盒和纸板,让幼儿进行测量和制作文具;
3.结合大班教学主题活动,在“文具店”里新增一块“小黑板”,开设小学课堂,让幼儿扮演老师角色,增加玩法。
就这样,“文具店”在玩后改,改后玩。教师根据幼儿玩的实际情况及遇到的困惑,及时给予调整,让区域游戏变的更自主,更有意义。
“文具店”的现状
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教研组给予的建议,我们对“文具店”做了相应的调整:首先,体现材料的丰富性。我们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材料。如,硬纸板、纸筒、各种彩纸等。幼儿可根据这些材料,制作文具盒、笔筒、给书包上书皮等。其次,玩法上的调整。我们增加了小黑板,幼儿可模仿小学生课堂,孩子可以扮演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并根据教研组提的建议将记录表图文结合便于孩子观察记录。再次,与其他区域的串游。在户外小吃店的孩子游戏时也可以来文具店进行手工制作。这样,室内外结合,动静交替,增强游戏的流动性。
调整后的文具店操作性更强了,班里有个嘉嘉小朋友,起初选择在文具店里呆不了五分钟,就跟老师说:“我不想玩了!”现在她同样选择了“文具店”中的“老板”角色。我们观察到,嘉嘉在里面忙得不亦乐乎,不仅可以售卖文具,还当起了“小老师”,教顾客包书皮、给小朋友上课。直到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她还舍不得“下班”。材料的丰富、玩法的调整让孩子们有事可做,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我们发现选择此区域的孩子逐渐增多,游戏状态也更加投入。
(调整之前)
(调整之后)
就这样“文具店”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不断调整与丰富,在一次次的区域研讨中,不断“变迁”。教师基于孩子的兴趣,以孩子的需要为出发点,仔细聆听他们的想法,努力做到‘思考先于儿童,行动后于儿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我班的“文具店”游戏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