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台湾位属中国大陆东南一隅,16世纪以来屡受外来侵略之苦,遍遭列强蹂躏之役、辛酸苦难、海外孤悬,但台湾同胞始终未放弃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始终未放弃对侵略者残暴统治的抵抗。抗战胜利后,台湾才重回祖国的怀抱,可惜好景不长,国共争锋、民族内战,造成今日国家分裂之局面。我们青年人该如何审视这种变化,如何看待这种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局面,本文将加以讨论。
[关键词]台湾问题 两岸关系 两岸统一
一、坚定信心,立足统一,中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已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矛盾凸显期和人口高峰期接踵而至、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使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政府正集中精力,促进社会变革,化解社会风险,推动经济继续发展,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转变,推动综合国力继续提升,似乎无暇重点顾及台湾问题。更有人悲观的认为,台湾问题由来已久,日美插手态度日趋明显,台独份子气焰嚣张,分裂图谋昭然若揭。还有人认为由于台湾对于大陆共产党及其历史行为始终抱有怀疑,对于回归后的台湾未来抱有怀疑,对于两岸治国理念与核心价值观抱有怀疑,对于保持两岸关系现状的诉求占据多数台湾民众,两岸政治关系发展困难重重,统一大业遥遥无期,保持两岸现状似乎已成定局。这些思想有其原因和条件,但不应成为我们坚定完成中国统一的障碍。我们决不能忽视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最核心国家利益,任何政党、个人都承担不起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历史责任。因此,除非中国完全丧失收复台湾主权的实力,否则绝不会坐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因此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坚定信心,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国家有实力应对台湾问题中各种国际因素的干扰,突破各种敌对势力对于中国统一问题的阻碍,坚信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中国人自己的事情。
2011年6月11-17日,第三届海峡论坛在福建成功举办,论坛紧扣“聚焦基层、共享成果”的主题,突出了“民间性、大众性、广泛性”的特点,这是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参与界别最广、涉及议题最宽的民间交流盛会,进一步拉近了两岸基层民众的纯朴情感,强化了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认同。我们要看到两岸双向、直接、全面、对称、正常化的民间交流已然拉开序幕,这有利于两岸民众增信释疑,促进两岸民众感情融合,强化“合则两利”的两岸发展观,厚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
我们必须对我们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这也是我们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生动体现。这种信心会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化为对民族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化为对祖国事业拼搏进取的不懈动力。
二、不断坚持发展,中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前进过程中所有事情的关键。中国要实现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建设目标,要靠发展;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重塑大国地位,要靠发展;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要靠发展。中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更要靠发展。只有坚持发展,才能不断增加我们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为我国争取更多的事务参与权和话语权,才能增强我国的对外影响力,才能为早日实现两岸统一奠定基础。
三、坚决维护祖国统一,中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视察和日本有争议的北方四岛时说过:“俄罗斯领土虽大,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我们也应以此为戒,我们应珍视祖宗披肝沥胆、苦心经营之所得,应承担护卫疆土、保境安民之重责,做守成之猛士,绝不可再辱先辈风华、炎黄赤血,誓保卫中华领土和主权之完整,使之得享后辈,福荫子孙。
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是指我们不惧怕任何外来势力插手、干预台湾问题,不担心“台独”分裂势力任何分裂中国的图谋,不忧虑任何一个或几个国家联合的战争叫嚣或战争恫吓。台湾问题分属中国内政。只要和平还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大的诚意去争取和平,决不轻言放弃”。2005年胡总书记就曾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坚持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体现出中国政府度对待台湾问题的最大诚意。同时,中国政府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针对国际破坏因素和“台独”分裂分子的。只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此,才能更好地保障和平,才能使台湾问题不会无限期的拖下去。
总之,分裂与统一,一直是中国强盛与否的标志。每当国家统一时,中国就会发展迅速,国力强大;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基础。
两岸关系缓和与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以大局角度和战略眼光去全面把握日本涉台活动的发展趋势、认真应对外部涉台势力的干扰和潜在威胁,提升外交层次和力度,尽量把“台湾问题”中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台湾问题关系着国家主权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是中国最核心的国家利益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在13亿中国人民的强烈期盼和共同心声,是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不懈奋斗的目标。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相信台湾问题不会无限期的拖下去,两岸中国人一定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这个问题,祖国统一大业终将实现。
作者简介:牟天(1987—),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
[关键词]台湾问题 两岸关系 两岸统一
一、坚定信心,立足统一,中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已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矛盾凸显期和人口高峰期接踵而至、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使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政府正集中精力,促进社会变革,化解社会风险,推动经济继续发展,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转变,推动综合国力继续提升,似乎无暇重点顾及台湾问题。更有人悲观的认为,台湾问题由来已久,日美插手态度日趋明显,台独份子气焰嚣张,分裂图谋昭然若揭。还有人认为由于台湾对于大陆共产党及其历史行为始终抱有怀疑,对于回归后的台湾未来抱有怀疑,对于两岸治国理念与核心价值观抱有怀疑,对于保持两岸关系现状的诉求占据多数台湾民众,两岸政治关系发展困难重重,统一大业遥遥无期,保持两岸现状似乎已成定局。这些思想有其原因和条件,但不应成为我们坚定完成中国统一的障碍。我们决不能忽视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最核心国家利益,任何政党、个人都承担不起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历史责任。因此,除非中国完全丧失收复台湾主权的实力,否则绝不会坐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因此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坚定信心,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国家有实力应对台湾问题中各种国际因素的干扰,突破各种敌对势力对于中国统一问题的阻碍,坚信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中国人自己的事情。
2011年6月11-17日,第三届海峡论坛在福建成功举办,论坛紧扣“聚焦基层、共享成果”的主题,突出了“民间性、大众性、广泛性”的特点,这是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参与界别最广、涉及议题最宽的民间交流盛会,进一步拉近了两岸基层民众的纯朴情感,强化了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认同。我们要看到两岸双向、直接、全面、对称、正常化的民间交流已然拉开序幕,这有利于两岸民众增信释疑,促进两岸民众感情融合,强化“合则两利”的两岸发展观,厚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
我们必须对我们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这也是我们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生动体现。这种信心会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化为对民族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化为对祖国事业拼搏进取的不懈动力。
二、不断坚持发展,中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前进过程中所有事情的关键。中国要实现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建设目标,要靠发展;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重塑大国地位,要靠发展;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要靠发展。中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更要靠发展。只有坚持发展,才能不断增加我们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为我国争取更多的事务参与权和话语权,才能增强我国的对外影响力,才能为早日实现两岸统一奠定基础。
三、坚决维护祖国统一,中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视察和日本有争议的北方四岛时说过:“俄罗斯领土虽大,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我们也应以此为戒,我们应珍视祖宗披肝沥胆、苦心经营之所得,应承担护卫疆土、保境安民之重责,做守成之猛士,绝不可再辱先辈风华、炎黄赤血,誓保卫中华领土和主权之完整,使之得享后辈,福荫子孙。
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是指我们不惧怕任何外来势力插手、干预台湾问题,不担心“台独”分裂势力任何分裂中国的图谋,不忧虑任何一个或几个国家联合的战争叫嚣或战争恫吓。台湾问题分属中国内政。只要和平还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大的诚意去争取和平,决不轻言放弃”。2005年胡总书记就曾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坚持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体现出中国政府度对待台湾问题的最大诚意。同时,中国政府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针对国际破坏因素和“台独”分裂分子的。只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此,才能更好地保障和平,才能使台湾问题不会无限期的拖下去。
总之,分裂与统一,一直是中国强盛与否的标志。每当国家统一时,中国就会发展迅速,国力强大;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基础。
两岸关系缓和与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以大局角度和战略眼光去全面把握日本涉台活动的发展趋势、认真应对外部涉台势力的干扰和潜在威胁,提升外交层次和力度,尽量把“台湾问题”中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台湾问题关系着国家主权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是中国最核心的国家利益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在13亿中国人民的强烈期盼和共同心声,是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不懈奋斗的目标。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相信台湾问题不会无限期的拖下去,两岸中国人一定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这个问题,祖国统一大业终将实现。
作者简介:牟天(1987—),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