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应将工具性放在首位。只有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学生的语言、思维及其他能力等才能得到整体和谐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诸种任务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将小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放在首位,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必须注意的问题,更是学生学好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前提保证。
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剖析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开始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与探究的多元,开始扭转答案唯一性和标准化的情形……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语文素养的天平偏向了人文素养。例如:阅读教学,由以往的串讲串问,到强调个人感悟,由以往的繁琐的内容分析,到就人文内涵进行无休止的清谈;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在课堂上占据一定地位,按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时间里去表演文本里的表象东西并不鲜见;等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首先是对新课标理念产生了误解,虽然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人文内涵等方面作了要求,但是,这些方面的培养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其次,目前教师在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方面不到位,也不能将责任完全归究于教师,谁都知道,一些公开课案例都是经专家们层层把关才展示出来的。就是一些名师的公开课也出现了过分注重深挖文本的现象。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该严格要求的还是应严格要求,该纠正的还是应纠正,况且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要靠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将“工具性”放在首位,持之以恒地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取得成效。
二、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现状
笔者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十多年,由于平时工作关系,对小学语文接触较多,尤其在接触小学生的语文科作业时,经常感到痛心。我检查学生语文作业时发现,许多学生连“的、得、地”都不会运用,在学生的“造句”作业中,“的”与“地”经常混用。
本学期,我开展了“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专题研究,在工作中我检查了本校二至三年级学生的作文,习作的篇数将近200篇,竟未发现一篇习作运用到一个成语。从学生习作中发现,学生往往是随心所欲地乱写一通,根本找不到什么叙事方法及文理的东西;同时,本人从阅览学生的考试作文中发现,学生限时作文字数不多(试卷明确规定要450字左右),就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其作文也往往只是200字左右,远远达不到字数的要求。至于试卷中的阅读理解,答案则更是五花八门了,极少中肯的(更不用说是较标准的了);一些中高年级学生,连一字写多词都无法完成。如:名 (
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剖析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开始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与探究的多元,开始扭转答案唯一性和标准化的情形……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语文素养的天平偏向了人文素养。例如:阅读教学,由以往的串讲串问,到强调个人感悟,由以往的繁琐的内容分析,到就人文内涵进行无休止的清谈;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在课堂上占据一定地位,按相关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时间里去表演文本里的表象东西并不鲜见;等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首先是对新课标理念产生了误解,虽然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人文内涵等方面作了要求,但是,这些方面的培养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其次,目前教师在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方面不到位,也不能将责任完全归究于教师,谁都知道,一些公开课案例都是经专家们层层把关才展示出来的。就是一些名师的公开课也出现了过分注重深挖文本的现象。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该严格要求的还是应严格要求,该纠正的还是应纠正,况且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要靠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将“工具性”放在首位,持之以恒地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取得成效。
二、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现状
笔者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十多年,由于平时工作关系,对小学语文接触较多,尤其在接触小学生的语文科作业时,经常感到痛心。我检查学生语文作业时发现,许多学生连“的、得、地”都不会运用,在学生的“造句”作业中,“的”与“地”经常混用。
本学期,我开展了“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专题研究,在工作中我检查了本校二至三年级学生的作文,习作的篇数将近200篇,竟未发现一篇习作运用到一个成语。从学生习作中发现,学生往往是随心所欲地乱写一通,根本找不到什么叙事方法及文理的东西;同时,本人从阅览学生的考试作文中发现,学生限时作文字数不多(试卷明确规定要450字左右),就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其作文也往往只是200字左右,远远达不到字数的要求。至于试卷中的阅读理解,答案则更是五花八门了,极少中肯的(更不用说是较标准的了);一些中高年级学生,连一字写多词都无法完成。如: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