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中央对“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提的要求,而且也是对地方高校提的要求。本文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探索地方高校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为发展目标,强化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强化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弥补科学研究这块地方高校发展中最大短板,夯实地方高校发展的学科基础,突破地方高校发展的人才瓶颈,推动学校特色发展、跨越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 特色发展 高水平大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中央对“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要求,而且也是对地方高校的要求,要求地方高校要在不同领域内各具特色,在不同层次上实现高水平。因此,任何层次、任何领域内的大学只要找准方向、集中优势,都可以办出高水平。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地方高校,近5年来,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为发展目标,积极在以下方面强化特色、提高水平。
强化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履行好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基本职能,以服务强特色,以服务促发展
地方高校的发展必须根植于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责,是地方高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是地方高校建设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首先,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方面,聚焦地方需求,实现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近年来,学校适应首都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的需要,加强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建设。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广泛征求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用人单位的意见,确保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符合市场需要,从而使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一直在北京高校中处于先进行列。再次,在科学研究方面,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强和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强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近年来,学校以参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及时转化和大力推广科技成果;积极推进“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同时与其他驻大兴区高校和大兴区政府联合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组织参加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区县项目,首批落地的10个项目中学校就获得2个项目。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以服务首都城乡建设为己任,形成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发展定位。特别是近几年来,主动对接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需求,全面推进服务首都计划,为首都城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持,增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被确定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
强化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坚持产学研结合道路,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特色办学的最直接体现。地方高校一般是行业性、教学型高校,只有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职能,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在同类院校中争创一流的目标。学校始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注重实践教学的传统。积极构建以工程技术教育为主体,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两者相互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推进“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国家级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成了校内外实习基地百余个,市级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6个,基本实现了每个专业都建有产学研用一体化、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新校区建设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为平台,建立土木、环能、电信、机电、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计6个学生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采取引进行业、企业师资与课程,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与学术单位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实践,合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措施,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学生培养模式。与承揽国际工程项目的建筑企业合作,选派学生到海外进行工程实践,拓展国际视野,积累国际工程实践经验。发挥与行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的优势,探索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联合体,在合作企事业单位建立固定的学生实习岗,安排学生以接力方式轮流实习,既固化实习基地,又拓展就业基地。所有刚入校的博士都将选派到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锻炼至少半年,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弥补地方高校发展的短板,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
地方高校一般是教学型高校,与研究型重点大学相比,科研能力较差,科研水平较低,科学研究是地方高校三项职能中的短板,并严重制约着其他两项职能的履行。根据木桶原理,地方高校要想实现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必须加强科研工作。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实施科技兴校战略,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是地方高校突破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瓶颈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大多是教学型大学,或是正处于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转型期高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是地方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广泛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趋势。按照《中国大学评价》大学分类标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成功转型须满足以下5个指标:一是科研经费年到位量应不少于5,000万元;二是在国外及全国性刊物上年发表学术论文数不少于500篇;三是围绕特色学科形成学科群,有效覆盖面在4个以上;四是每年授予1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20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五是社会声誉通过国家级奖励成果、科学创新基地、国家级基础性科研项目、学科带头人实力、特色优势学科水平等综合评价。可以看出,以上指标都依托于科研。因此,唯有加强科研工作,实现科研突破、转型方能成功。强化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道路,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科研工作正是强化办学特色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科技兴校战略,按照“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拿大项目、出大成果,得大奖、出大师”的思路,坚持以科研平台建设为支撑,以重大科研项目研发为纽带,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根本,采取差异化和区域化的发展策略,构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科研创新团队,面向首都城乡建设主战场,着力开展具有首都城乡建设特色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主要是抓住4个重点,推动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是构筑平台,筑牢科研基础。科研平台是承担科研项目的载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的科研平台体系集中体现着地方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的基础设施、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的环境、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等,体现着地方高校的整体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只有依托科研平台建设,才能切实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逐步形成一些有较强相互渗透与综合实力的群体;才能扶持国家急需的新兴学科和新的研究领域,组建科研集团军,建设一批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联合体。学校一向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工作,提出了以平台支撑科技发展的思路。近年来,学校的省部级科研基地由1个增加到12个,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而且布局合理,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行业部门设立的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与企业联合建设的工程中心等,基本上实现了面上的全覆盖。这些科研平台承担了一大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汇聚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术团队,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逐渐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国家和地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组建团队,汇聚攻关力量。在地方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往往缺乏团队依托,缺乏方向凝练,从而导致其所承接的科研项目级别低、经费少,出大成果的机率少,严重制约了科研实力的提升。组建科研团队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学校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为依托,从整合人力资源入手,创造条件,让各种自由、自发形成的科研团队不断成熟;加强整合,由校领导牵头,自上而下、有目的、有目标地组织建设注重学科交叉、能代表学校水平、将来在国内国际能形成一定优势的团队。这些团队都是学校承接大项目、拿国家科技奖励的主力军,学校获得的8项国家科技奖励全部出自这些团队。学校在组建大团队时注重“三合”,即注重整合,通过整合校内资源组建大团队;注重结合,侧重建设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注重联合,积极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大团队。此外,在团队建设中,学校通过在重点科研团队中建立党支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团队的战斗力;通过引进或培养团队中的学术权威,保持合理的团队结构,提升团队整体学术水平来增强科研团队的学术内聚力;通过培养团队成员坚定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营造团结、融洽、民主的合作氛围来提高科研团队的文化维持力。
三是争取拿大项目,提升科研层次。大项目是体现科研层次的主要指标。学校积极主动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找准建筑行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积极整合科研资源,不断凝练科研方向,努力拓宽项目申报渠道,集中力量做好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争取工作。5年来,学校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400项。其中,获得重大水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2007年的1项增长到2011年的13项。
四是争取出大成果,提升科研实力。学校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培育,强化科研成果管理。定期跟踪研究进展,强化成果整合工作,对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总体效果最优。加强科研成果报奖的组织工作,通过重奖国家科技奖获得者等方式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加强报奖工作,固化了科研成果,凝聚了科研团队,汇聚了人才队伍,培育了优秀人才,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科研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5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不断实现新突破,2009年参与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2010年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实现了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其中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012年又有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至此连续3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
夯实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柱,加强学科建设,打牢提升水平的学科基础
学科建设是特色办学的标志和根本。学科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平台,承担了引领科研、凝聚人才、支撑发展的重要作用。优秀人才从优秀学科走出,优秀成果从优秀学科产生,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科才能真正支撑起一所优秀的大学。由于地方高校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不平衡,学校工科很强,其他学科门类相对较弱,很难像研究型大学那样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的局面。因此,选准科研突破口,凝练学科方向,营造某一学科异军突起的局面,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对地方高校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地方高校要想有所作为,应坚持学科的龙头地位,以创新思维加强学科建设。地方高校依据自身传统优势发展部分重点学科,形成优势并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是地方高校形成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学校以申博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学科振兴计划。坚持不懈按照传统方式,组织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等6个一级学科,围绕申报博士点建设目标,加强学科建设,积聚学科实力,为将来政策允许时申报多学科博士点做准备。同时,积极抓住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采取项目制的新方式,支持国家有重大需求、办学水平高的学科设置博士培养项目的重大机遇,跨学院、跨学科凝练了“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大都市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与安全关键技术”两个项目,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住建部的大力支持。其中“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项目,经过两个阶段的评审,从140多所高校18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首批30个实施项目之列。申博工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申博项目的成功,为学校进一步凝练了学科特色,营造了传统优势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异军突起,带动其他学科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2012年,3个一级学科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4个学科进入前15名,其中2个学科进入前10名。
突破地方高校发展的瓶颈,加强人才工作,集聚提升水平的第一资源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办学的关键,人才短缺是制约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部委高校相比,大部分地方高校没有博士点,甚至没有硕士点,教师发展空间较小;生源质量较差,教师“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自豪感不强烈;学生科研能力较低,不利于教师组建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因此,地方高校引来高层次人才的难度很大,甚至留不住人才。地方高校只有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努力,才能做好人才工作。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立足自己培养,重点采取团队育人的方式,把所有教师编入适合自己的科研团队,通过科研团队高水平的科研锻炼队伍,促进骨干教师成大师,带动青年教师成长。2012年,学校的人才工作取得突破,1名教授入选长江学者,1名教授入选2012年度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1名教授入选北京长城学者。同时,学校设立1,000万元的人才引进基金,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坚持引才与引智并举,在千方百计引才的同时,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人才柔性流动方式,多种渠道借用外脑,促进学科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柔性流动对于地方高校从海外引进智力,推进国际化办学;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智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都是便利可行、低成本高效益的人才工作方式。
(作者系北京建筑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
关键词:地方高校 特色发展 高水平大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中央对“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要求,而且也是对地方高校的要求,要求地方高校要在不同领域内各具特色,在不同层次上实现高水平。因此,任何层次、任何领域内的大学只要找准方向、集中优势,都可以办出高水平。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地方高校,近5年来,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为发展目标,积极在以下方面强化特色、提高水平。
强化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履行好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基本职能,以服务强特色,以服务促发展
地方高校的发展必须根植于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责,是地方高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是地方高校建设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首先,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方面,聚焦地方需求,实现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近年来,学校适应首都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的需要,加强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建设。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广泛征求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用人单位的意见,确保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符合市场需要,从而使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一直在北京高校中处于先进行列。再次,在科学研究方面,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强和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强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近年来,学校以参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及时转化和大力推广科技成果;积极推进“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同时与其他驻大兴区高校和大兴区政府联合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组织参加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区县项目,首批落地的10个项目中学校就获得2个项目。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以服务首都城乡建设为己任,形成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发展定位。特别是近几年来,主动对接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需求,全面推进服务首都计划,为首都城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持,增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被确定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
强化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坚持产学研结合道路,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特色办学的最直接体现。地方高校一般是行业性、教学型高校,只有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职能,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在同类院校中争创一流的目标。学校始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注重实践教学的传统。积极构建以工程技术教育为主体,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两者相互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推进“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国家级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成了校内外实习基地百余个,市级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6个,基本实现了每个专业都建有产学研用一体化、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新校区建设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为平台,建立土木、环能、电信、机电、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计6个学生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采取引进行业、企业师资与课程,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与学术单位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实践,合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措施,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学生培养模式。与承揽国际工程项目的建筑企业合作,选派学生到海外进行工程实践,拓展国际视野,积累国际工程实践经验。发挥与行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的优势,探索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联合体,在合作企事业单位建立固定的学生实习岗,安排学生以接力方式轮流实习,既固化实习基地,又拓展就业基地。所有刚入校的博士都将选派到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锻炼至少半年,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弥补地方高校发展的短板,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
地方高校一般是教学型高校,与研究型重点大学相比,科研能力较差,科研水平较低,科学研究是地方高校三项职能中的短板,并严重制约着其他两项职能的履行。根据木桶原理,地方高校要想实现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必须加强科研工作。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实施科技兴校战略,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是地方高校突破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瓶颈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大多是教学型大学,或是正处于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转型期高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是地方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广泛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趋势。按照《中国大学评价》大学分类标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成功转型须满足以下5个指标:一是科研经费年到位量应不少于5,000万元;二是在国外及全国性刊物上年发表学术论文数不少于500篇;三是围绕特色学科形成学科群,有效覆盖面在4个以上;四是每年授予1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20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五是社会声誉通过国家级奖励成果、科学创新基地、国家级基础性科研项目、学科带头人实力、特色优势学科水平等综合评价。可以看出,以上指标都依托于科研。因此,唯有加强科研工作,实现科研突破、转型方能成功。强化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道路,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科研工作正是强化办学特色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科技兴校战略,按照“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拿大项目、出大成果,得大奖、出大师”的思路,坚持以科研平台建设为支撑,以重大科研项目研发为纽带,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根本,采取差异化和区域化的发展策略,构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科研创新团队,面向首都城乡建设主战场,着力开展具有首都城乡建设特色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主要是抓住4个重点,推动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是构筑平台,筑牢科研基础。科研平台是承担科研项目的载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的科研平台体系集中体现着地方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的基础设施、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的环境、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等,体现着地方高校的整体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只有依托科研平台建设,才能切实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逐步形成一些有较强相互渗透与综合实力的群体;才能扶持国家急需的新兴学科和新的研究领域,组建科研集团军,建设一批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联合体。学校一向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工作,提出了以平台支撑科技发展的思路。近年来,学校的省部级科研基地由1个增加到12个,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而且布局合理,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行业部门设立的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与企业联合建设的工程中心等,基本上实现了面上的全覆盖。这些科研平台承担了一大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汇聚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术团队,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逐渐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国家和地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组建团队,汇聚攻关力量。在地方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往往缺乏团队依托,缺乏方向凝练,从而导致其所承接的科研项目级别低、经费少,出大成果的机率少,严重制约了科研实力的提升。组建科研团队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学校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为依托,从整合人力资源入手,创造条件,让各种自由、自发形成的科研团队不断成熟;加强整合,由校领导牵头,自上而下、有目的、有目标地组织建设注重学科交叉、能代表学校水平、将来在国内国际能形成一定优势的团队。这些团队都是学校承接大项目、拿国家科技奖励的主力军,学校获得的8项国家科技奖励全部出自这些团队。学校在组建大团队时注重“三合”,即注重整合,通过整合校内资源组建大团队;注重结合,侧重建设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注重联合,积极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大团队。此外,在团队建设中,学校通过在重点科研团队中建立党支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团队的战斗力;通过引进或培养团队中的学术权威,保持合理的团队结构,提升团队整体学术水平来增强科研团队的学术内聚力;通过培养团队成员坚定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营造团结、融洽、民主的合作氛围来提高科研团队的文化维持力。
三是争取拿大项目,提升科研层次。大项目是体现科研层次的主要指标。学校积极主动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找准建筑行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积极整合科研资源,不断凝练科研方向,努力拓宽项目申报渠道,集中力量做好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争取工作。5年来,学校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400项。其中,获得重大水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2007年的1项增长到2011年的13项。
四是争取出大成果,提升科研实力。学校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培育,强化科研成果管理。定期跟踪研究进展,强化成果整合工作,对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总体效果最优。加强科研成果报奖的组织工作,通过重奖国家科技奖获得者等方式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加强报奖工作,固化了科研成果,凝聚了科研团队,汇聚了人才队伍,培育了优秀人才,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科研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5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不断实现新突破,2009年参与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2010年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实现了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其中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012年又有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至此连续3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
夯实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柱,加强学科建设,打牢提升水平的学科基础
学科建设是特色办学的标志和根本。学科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平台,承担了引领科研、凝聚人才、支撑发展的重要作用。优秀人才从优秀学科走出,优秀成果从优秀学科产生,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科才能真正支撑起一所优秀的大学。由于地方高校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不平衡,学校工科很强,其他学科门类相对较弱,很难像研究型大学那样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的局面。因此,选准科研突破口,凝练学科方向,营造某一学科异军突起的局面,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对地方高校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地方高校要想有所作为,应坚持学科的龙头地位,以创新思维加强学科建设。地方高校依据自身传统优势发展部分重点学科,形成优势并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是地方高校形成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学校以申博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学科振兴计划。坚持不懈按照传统方式,组织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等6个一级学科,围绕申报博士点建设目标,加强学科建设,积聚学科实力,为将来政策允许时申报多学科博士点做准备。同时,积极抓住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采取项目制的新方式,支持国家有重大需求、办学水平高的学科设置博士培养项目的重大机遇,跨学院、跨学科凝练了“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大都市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与安全关键技术”两个项目,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住建部的大力支持。其中“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项目,经过两个阶段的评审,从140多所高校18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首批30个实施项目之列。申博工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申博项目的成功,为学校进一步凝练了学科特色,营造了传统优势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异军突起,带动其他学科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2012年,3个一级学科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4个学科进入前15名,其中2个学科进入前10名。
突破地方高校发展的瓶颈,加强人才工作,集聚提升水平的第一资源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办学的关键,人才短缺是制约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部委高校相比,大部分地方高校没有博士点,甚至没有硕士点,教师发展空间较小;生源质量较差,教师“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自豪感不强烈;学生科研能力较低,不利于教师组建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因此,地方高校引来高层次人才的难度很大,甚至留不住人才。地方高校只有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努力,才能做好人才工作。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立足自己培养,重点采取团队育人的方式,把所有教师编入适合自己的科研团队,通过科研团队高水平的科研锻炼队伍,促进骨干教师成大师,带动青年教师成长。2012年,学校的人才工作取得突破,1名教授入选长江学者,1名教授入选2012年度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1名教授入选北京长城学者。同时,学校设立1,000万元的人才引进基金,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坚持引才与引智并举,在千方百计引才的同时,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人才柔性流动方式,多种渠道借用外脑,促进学科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柔性流动对于地方高校从海外引进智力,推进国际化办学;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智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都是便利可行、低成本高效益的人才工作方式。
(作者系北京建筑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