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16块兴隆台油层三层系储层特征

来源 :石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sw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锦16块兴隆台油层三层系是一套中—细碎屑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沉积,岩石类型以复杂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储层的结构成熟度较低,泥质胶结,胶结程度差,岩性疏松。兴Ⅲ组储层孔隙度较大、渗透率高、碳酸盐含量中等、泥质含量较低,分选中等,兴Ⅲ组储层储集条件好。兴III组储层层间非均质性较弱,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属于中~强非均质性储层。储层特征的认识为以后油藏特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的结构;非均质性;储层特征
  1.地质概况
  锦16块兴隆台油层构造上位于辽河裂谷盆地西斜坡南部,欢喜岭油田中部,南临鸳鸯沟向斜,东隔鲕滩与欢26块相望,为一北东向长条状南倾分布的断鼻状构造。目的层段兴隆台油层三层系含油面积1.81Km2,石油地质储量622.2×104t,油层埋深1360m~1460m。
  2.储层特征
  2.1储层岩石学特征
  该套储层砂体主要为一套中—细碎屑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沉积,陆源碎屑物质占碎屑总量的99.85%。
  碎屑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岩屑次之。石英含量一般为18.7%~36.3%,平均26.1%。长石含量一般为22.0%~35.7%,平均29.9%。岩屑以变质岩屑为主,岩屑含量平均40.8%。岩石类型以复杂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长石质岩屑砂岩次之。成分成熟指數为0.75,反映了该油田陆源碎屑物质搬运距离较近。
  储层的结构成熟度较低,碎屑颗粒磨圆程度为次棱—次圆状,风化程度深。碎屑颗粒胶结类型以孔隙式为主。碎屑颗粒分选中等~差,胶结物含量较低,以泥质胶结物成分为主,含量一般在2.9%~9.1%之间,平均为6.7%,胶结程度差,岩性疏松。
  兴Ⅲ组储层粘土矿物总量5.5%~12.8%,平均9.33%。粘土矿物的成分以高岭石为主,相对含量占53.1%,其次为伊蒙混层,相对含量占23.4%,伊利石和绿泥石相对含量较少,分别占13.2%和10.2%(表1)。
  2.2储层物性特征
  根据锦检2井取心井目的层的143块岩心样品的分析化验资料统计,目前兴Ⅲ组储层孔隙度较大、渗透率高、碳酸盐含量中等、泥质含量较低,分选中等,兴Ⅲ组储层储集条件好,储层平均孔隙度为31.1%,平均渗透率为3532×10-3mm2,平均碳酸盐含量为2.3%,平均泥质含量为2.21%,平均粒度中值为0.29mm,分选系数平均为1.78。垂向上各小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有一定的差异(表2)。
  根据岩心物性资料统计,储层孔隙度>30%的样品占总数的74.41%。孔隙度直方图的主峰值在30%-35%的区间内(图1)。渗透率主要分布在1000×10-3mm2~5000×10-3mm2区间内,其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41.13%,其次为100~500×10-3mm2,占样品总数的14.52%。渗透率直方图主峰值在1000×10-3mm2~5000×10-3mm2的区间内(图2)。
  根据测井解释物性参数的统计(表3),兴Ⅲ组为高孔、高渗储层。一般单井孔隙度为23.8%~27.3%,平均孔隙度为25.8%。一般单井渗透率为345×10-3mm2~821×10-3mm2,平均渗透率为591×10-3mm2。在平面上,孔隙度、渗透率与沉积相、砂体分布有很强的一致性,其等值线呈正北、北西向条带状展布,沉积主体相带,砂体厚度较大,孔隙度、渗透率值也较高。
  2.3储层非均质性
  2.3.1层内非均质性
  不同粒序油层层内非均质有差异,锦检2井Ⅲ2的55号解释层为复合韵律储层(图3),厚度3.8m,其内部可划分5个相对均质段,层内非均质系数3.63,变异系数1.21,层内非均质性强。
  根据锦检2井10个单砂体岩心分析的渗透率资料统计,单砂层内渗透率与粒度分布一般以复合韵律和反韵律为主,均质段一般3~6个,最多达8个,单层内渗透率级差最大1175.45,非均质系数最大4.75,变异系数在大于0.7的占80%,均反映出单层内渗透率分布不均匀,具有较强的层内非均质性,属于中~强非均质性储层(表4)。
  此外,锦检2井的Ⅲ1~Ⅲ6样品水平渗透率和垂直渗透率比值0.83~0.95之间,也反映出较强的层内非均质性。
  各个小层层内渗透率级差18.5~1272.68,非均质系数3.23~4.47,变异系数0.84~1.23。也反映出层内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
  2.3.2层间非均质性
  储层隔夹层发育较差,砂体垂向上连续性好,通过3口取心井相
  邻的测井解释层层间非均质参数统计分析:单砂层层间非均质系数1.11~2.96,变异系数0.37~1.38,反映储层具有层间非均质性较弱的特点。
  根据测井解释资料按小层计算层内非均质参数(表5),可以看出层间差异小。变异系数平均值为0.23。突进系数平均值为1.39,级差平均值为15.59,各小层均属于均匀型。
  3.结论
  1、兴隆台油层三层系储层砂体主要为一套中—细碎屑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沉积,陆源碎屑物质占碎屑总量的99.85%。陆源碎屑物质搬运距离较近,岩石成分成熟指数为0.75。储层的结构成熟度较低,泥质胶结,胶结程度差,岩性疏松。
  2、兴Ⅲ组储层孔隙度较大、渗透率高、碳酸盐含量中等、泥质含量较低,分选中等,兴Ⅲ组储层储集条件好,储层平均孔隙度为31.1%,平均渗透率为3532×10-3mm2。
  3、兴III组储层层间非均质性较弱,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属于中~强非均质性储层。
其他文献
摘要:在钻井作业过程中,钻杆要直接承受复杂的拉压弯扭组合载荷,其安全性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施工作业的安全。根据钻井现场施工经验,钻杆的主要失效部分发生在螺纹扣接头区域。为了提高接头安全性,目前国内外钻杆制造生产厂家大多采用热处理的工艺来提高钻杆的接头螺纹质量。但是在日常热处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多种缺陷,此时就需要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钻杆进行缺陷检测,用以判定钻杆质量合格与否。  关键词:超声波;钻杆;螺纹
期刊
摘要:从成像测井技术在我国地质油藏的实践应用来看,就测量方法而言,可将成像测井技术分成电成像测井技术与声成像技术两种形式,主要有地层电阻率成像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井下声波电视等。从广义视角来看,成像测井技术还设计核磁共振粗巨额ing技术、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技术等。  关键词:成像测井;地质油藏;应用与探究  成像测井蕴含大量的地质信息,能够准确、直观的
期刊
摘要:HSE管理体系引入国内企业后,从建立推行到运行改进已有数十年时间。从多年的体系审核及体系运行情况分析来看,还存在一些制约体系深入运行的瓶颈问题。客观分析体系运行的制约因素,并且找到解决对策是HSE管理体系得以持续改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HSE管理体系;瓶颈;解决对策  本文浅析了多年来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瓶颈所在,并提供了解决对策。可为HSE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供参考,对广大HSE管
期刊
在日本妄图向太平洋排放福岛核污水之际,我再次想起了日本侵华战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也想起了我的一个诗友——一个在和平时期持之以恒抗日的日本人。1945年2月22日,他出生在中国东北。他身上流着日本人的血,心里却怀着中国人的情怀;他有一个日本名字——松江长吉,也有一个中国名字——于德水。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中国东北,他把自己的灵魂和信仰都融进了中国,在中国,他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如鱼得水。  我
期刊
摘要:在众多的石油开采方式中,每一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没有十全十美的采油方法。因此在实际采油过程中,采油企业需要根据油田所处位置、油田深度以及藏油量等诸多方面内容来综合考虑,从中选择出最合适的采油方法。在诸多采油方式中,抽油机井采油方式的应用价值较高,但是在其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经过科研人员研究后确定,在抽油机井采油中,采用间歇性采油方式所遇到的问题较少,所以这一方式的应用较为普遍,其
期刊
摘要:随着加油站新建、改扩建项目的日益增多,建设单位对加油站施工现场的管理日渐重视,但由于施工方管理不完善,加油站人员监管执行力不强,导致“三违”现象时有发生。施工现场火灾爆炸、触电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件频频发生。加油站的建设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加强安全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加油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加油站建设安全管理的相关思路,以期为提高我国加油站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提
期刊
摘要:锦99中西块1978年投入开发,1984年实施点状注水开发,由于井况问题井区停产,采出程度仅为4.28%,技术人员通过重构地下地质体系,认清水淹状况,找出注水不见效原因,并针对有利用位置,部署二次开发井网,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水淹规律;二次开发;注水  前言  锦99块中西块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的西南部。开发目的层为杜家台油层,断块含油面积0.37km2,地
期刊
摘要:伴随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大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资源开采行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全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在水平井开采行业来说也是如此,结合相关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低渗漏油藏的水平井,需要经过一定的压裂酸化改造,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业开采的价值,分段压裂改造就是相关工作中的重点,想要提高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需要选择合理的压裂工艺和工具。本文基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
期刊
摘要:随着打捞工具逐步完善,油水井落物打捞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常规打捞工艺技术。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油水井井况日趋复杂,主要表现在套管变形程度日趋严重,甚至发生套管错断,常规的修井工具和工艺进行处理,施工成功率和打捞效率较低,无法适应特殊井况井打捞施工的需要。多年以来,我们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一系列研究和实践,先后开展了浅部卡钻取套打捞技术、电泵井叶轮打捞处理技术、大通径落物打
期刊
摘要:锦2-14-110井区已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目前生产矛盾突出,各小层储量动用差异大,剩余油分布不均,为了缓解层间和平面矛盾,在区块加密及注采系统调整的基础上,进行油井的综合措施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挖潜效果。通过“加、停、控、调”及“酸、压、补、堵”综合措施,结合加密及注采系统调整,优化注水、产液结构,控制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及含水上升速度,提高低含水井、差油层动用速度,控制产量递减,形成特高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