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y_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我国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入手,肯定了其在我国的发展及发挥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文中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完善的举措。
  关键词学术型研究生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42-01
  
  一、我国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职业结构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职业种类日渐增多和细化,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单科走向复合,从单一走向多样,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为了发挥我国学位制度的积极性,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专门讨论了《关于设置专业学位调研工作的情况汇报》,正式提出在我国设立专业学位的试点培养单位,开启了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先河。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之一,与学术型学位内涵有所不同,是以职业为背景的学位类型,旨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其实质是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化的职业教育。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1990年起步,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发展速度比较快,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截止到2010年,我国专业学位类别共计19种,其中工程硕士专业领域已从最初的10种增至40种之多。据统计,2006年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已达11.3万人,截止到2006年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已达到400余所,占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56.2%,共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61万余人。不可否认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為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我国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二十年来迅速发展,培养单位辐射全国,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经验积累不足,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主观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的硕士教育以学术型为主,加之对专业型研究生定位不准确,实践中很多院校对这两类硕士在培养模式上没有实质性差别,漠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高层次实践型人才的目标体现得尚不具体。
  第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理应与学术型研究生有着明显区别,但实际上很多培养单位在专业型硕士的课程设置上趋同于学术型硕士,有些课程理论性过强,专业型硕士学术化的现象比较普遍。
  第三,教材滞后于实践的现象明显。目前,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所用的教材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够紧密,教材明显滞后于实践,实践应用价值较为有限。
  第四,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师资队伍方面,专业学位教育实行“双导师制”,即每名学生由校内和校外两名导师共同指导,校内导师主要是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校外导师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双导师制”的真正落实仍有一定难度。
  三、完善我国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对策
  鉴于上述问题使得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并没有完全达到设置时的初衷,为了使其能够持续有效地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以改进:
  首先,要从思想上积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而轻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正发生着变化,可以分为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二者处于同一层次,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指的就是专业学位教育;我们要理性认识到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职业细分、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
  其次,在正确、理性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集中精力加快专业学位优秀教材和案例的编写工作,使得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避免学生所学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的尴尬。
  第三,大力发展双师型队伍,使“双导师制”落到实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形成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双师型”师资团队是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保障。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应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有所不同,应用型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更应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这一点正是长期在大学里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所缺乏的。因此,不断加强在校教师的实践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专业学位的培养院校应主动与企业、公司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从实际工作部门引进一线高水平专家、聘请兼职教授等方式,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将“双导师制”实至名归。
  四、结语
  专业学位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突出其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是其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
  [2]宋丹,王国红,邹积岩.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探讨.航海教育研究.2008(4).
  [3]李晔.被学科规训限制的专业学位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
其他文献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的展开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Class managemen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school managem
《旅游文化》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并使其具备一定的文化鉴赏能力。本文以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在分析《旅游文化》课程教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教育者必须从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出发,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一正确把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我们发现新课标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美育思想和素材,我们可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美育渗透。本文就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中讲礼貌重礼仪,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礼貌礼仪的美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品课;礼貌礼仪;美育指导  目前,“美育”越来越受到我们的关注,不断被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强调。同时新课程改革也给现代
中学生正处在成长期,阅历浅,缺乏妥当处理问题的方法,容易意气用事,所以,当学生之间发生摩擦时,由于冲动,打架事件时有发生。学生打架违反校纪校规,会造成恶劣影响,最重要的
摘 要:本文通过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三形态”思想,剖析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单一的依赖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关系;辩证统一关系,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三形态”思想;人与自然关系;三个发展阶段  重温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三形态”思想,探析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一、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三形态”
元器件可靠性可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使用可靠性指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可靠性特征.使用可靠性应从元器件选型、二次筛选、破坏性物理分析、电装与调试、失效分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当代大学内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除经济困难外,还存在着严重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将贫困生心理特点分为消极心理特点和积极心理特点。学校有责任教育、引导和帮助贫困生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开展心理卫生指导、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尊重,给贫困学生创造一个更宽松和谐的环境是解决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障碍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做中学”,以学习任务为中心,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