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小学阶段普遍存在小学生阅读兴趣低、阅读能力差的现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存在不重视阅读教学、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缺乏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的意识和技能等情况。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教学研究方向。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教学;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要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是英语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必须潜心探究小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 多渠道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一)关注小学英语阅读材料的趣味性、意义性和递进性
教师在自编和选择小学英语阅读材料时要关注阅读内容选材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注重选择阅读材料的意义性,寓阅读教学于人文品格的培养,实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融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关注选择和设计阅读材料的递进性,由易到难地安排学生的阅读内容,关注英语语言学习的渐进性。
(二)在课堂教学中多植入各类英语阅读文本,形式多样、趣味横生
基于每一课的语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自编和再构具有情境性、趣味性的文本,以对话、语段、语篇、故事、绘本等形式出现,穿插在课堂教学的语言训练中。例如,在教学四年级“Seasons”这一课的spring时,我们可以自编一首小诗:Oh, spring! Youre beautiful. Youre warm. The trees are green. The birds are singing. We can fly a kite. I like spring.这首小诗就是阅读的文本,配上春天生机盎然的图片和优美的背景音乐,美丽春天的意境油然而生。
(三)把趣味的教学方式引入阅读课中,引导快乐的阅读教学模式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游戏、竞赛、模仿、表演等趣味的教学方式引入阅读课中,让学生边阅读边进行一些基于阅读理解的抢答游戏、猜一猜活动、连线配对、给图片排序、模仿表演等活动。我们在教学六年级“Universe”这一节阅读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戴着太阳、月亮、地球的头饰一边表演着自转和公转的模式,一边练习文本语言内容,直观生动又有趣,活跃了阅读教学的课堂气氛。
二、 创设多元环境,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一)创设学校的阅读环境,建立英语阅读图书库和图书角
也可以让学生把各自的英文阅读读物带来互相交流传阅,举行英语阅读读物的跳蚤市场,互相购买其他同学的读物,营造浓郁的英语阅读氛围。
(二)布置英语阅读作业,做好阅读记录表,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阅读习惯
老师需要提前制订每一个学年的英语阅读计划,配合每个单元模块的主题,每周都布置适度的阅读作业,并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记录表。把阅读的成果记录到平常的形成性评价中,激励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定期开展学生间的阅读交流会或分享会,形成人人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可以让学生自豪地把自己阅读的故事讲述给同学听,大家互相了解这段时间彼此的阅读收获,也对其他的阅读内容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四)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评选阅读小明星,树立阅读榜样。给小明星颁发证书,把他们的照片粘贴在光荣榜上,树立阅读的模范榜样。这些小榜样将以他们自身的阅读成长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养成热爱英语阅读的好习惯。
(五)获得家长支持,共同激励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
英语教师要获得家长的支持,给家长做好孩子家庭阅读习惯培养的方法指导。帮助家长开出购买的建议书单方便家长购买适合孩子学习水平的阅读读物。建议家长给孩子安排出每天固定的英语阅读时间,聆听孩子的阅读分享,鼓励和表扬孩子的阅读表现。只要持之以恒,孩子的英语阅读习惯一定可以成功养成。
三、 立足课堂,讲求策略,在英语教学中逐步培养小学生基础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从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到终身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这对学生将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关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閱读能力的培养
1. 从低年级学生的认读能力培养做起,为阅读能力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词句认读能力才能为之后的语段语篇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低年级的词汇和句子教学时要关注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我们也收集了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认读能力训练的课堂教学活动,如:(1)Whats missing?在单词中发现缺失的字母或者在几张单词卡中发现被抽掉的单词卡。(2)Flash cards/Sharp eyes.我们可以在单词卡中插入一些拍手、跺脚等图片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3)Point and say.请小组的代表到屏幕或者黑板前进行认读拍单词比赛,全班同学一起发指令,全员参与。(4)Order the sentences.给句子排序,在培养学生语句认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Order the words and make the sentence.同桌或小组合作开展排词成句的比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认读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要关注文本语段的学习和拓展语篇的阅读训练,教授阅读方法。
我们要善于在中高年级的对话教学基础上生成描述性语段,带领学生进行语段的阅读训练。同时要注重语段内容设计的层次递进性。把握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渐进性,让学生由易到难地进行语段的阅读训练。教师还可以关注语段描述的思维导图的构建,帮助学生直观轻松地对阅读内容进行关键信息的提取和复述。在语段和语篇阅读中逐渐培养学生基础的阅读能力:如寻找关键词、根据上下文猜词、扫读、跳读等方法。
(二)基于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阅读能力的培养
1. 阅读前:设计问题,就文本的话题展开讨论。利用情境会话引导对文本的兴趣和重点内容的导入。
教师可以开展free talk活动,引出学生对生活的各种真实感受,复习旧知。还可以做cover reading活动,引导学生对封面或某个图片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发现问题,引发悬念。还可以抛出问题或任务,让学生猜测故事的情节、激发思考和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引出新知教学。因此,阅读前的问题设计非常重要,决定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
2. 阅读中:指导学生学习和使用常见的阅读策略:skim,scan,predict等,训练快速阅读的能力。
阅读分为初读(略读)、扫读、跳读、精读: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阅读方式和方法。(1)在初读阶段,我们以问题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文本,建立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整体感知。(2)在跳读训练中,我们进一步提出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跳读找到故事人物的名字或者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快速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3)利用扫读和快速阅读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更具体的了解。我们可以进行图文配对、回答简单信息、开展抢答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快乐地进行快速阅读。(4)在精读训练中结合新知和教学目标开展具体的阅读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猜测词义引出新词的教学;用看视频回答具体的问题、阅读画出答句等方式引出新知的教学;用判断句子正误、选择正确的选项、模仿表演等方式训练文本的新知和内容;还可以用完成表格、完成思维导图、给句子排序等方式巩固文本的内容。
3. 阅读后:教师可以采用说、写的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利用同伴互助和小组合作完成具体的语言任务。我们可以设计复述、表演、深度讨论、辩论、故事结局的想象或继续创编故事等活动开展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开展补全写作或模仿写作进行写作训练,并关注写作任务和内容的层次递进性与分层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性逐步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如:蛋糕塔式写作训练、AB剧场、选择不同场景和要求写作等。这两项技能训练都是语言的输出性训练,我们要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写的能力,达到最佳的阅读教学效果。
四、 总结
总之,在小学阶段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英语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我们也要基于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内容语义的梳理和提炼,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英语阅读训练,英语教师给学生带来的人生影响必定會更有意义,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
[1]陈玉红.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7(2):87-88.
[2]陈丽君.“输入领先”“阅读优先”——美国中小学阅读教学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6):56-59.
[3]杜丽梅.生本理念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7):245.
[4]覃远玉.褪尽浮华守本色细化激励促探究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5(10).
作者简介:
陈天心,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教学;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要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是英语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必须潜心探究小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 多渠道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一)关注小学英语阅读材料的趣味性、意义性和递进性
教师在自编和选择小学英语阅读材料时要关注阅读内容选材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注重选择阅读材料的意义性,寓阅读教学于人文品格的培养,实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融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关注选择和设计阅读材料的递进性,由易到难地安排学生的阅读内容,关注英语语言学习的渐进性。
(二)在课堂教学中多植入各类英语阅读文本,形式多样、趣味横生
基于每一课的语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自编和再构具有情境性、趣味性的文本,以对话、语段、语篇、故事、绘本等形式出现,穿插在课堂教学的语言训练中。例如,在教学四年级“Seasons”这一课的spring时,我们可以自编一首小诗:Oh, spring! Youre beautiful. Youre warm. The trees are green. The birds are singing. We can fly a kite. I like spring.这首小诗就是阅读的文本,配上春天生机盎然的图片和优美的背景音乐,美丽春天的意境油然而生。
(三)把趣味的教学方式引入阅读课中,引导快乐的阅读教学模式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游戏、竞赛、模仿、表演等趣味的教学方式引入阅读课中,让学生边阅读边进行一些基于阅读理解的抢答游戏、猜一猜活动、连线配对、给图片排序、模仿表演等活动。我们在教学六年级“Universe”这一节阅读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戴着太阳、月亮、地球的头饰一边表演着自转和公转的模式,一边练习文本语言内容,直观生动又有趣,活跃了阅读教学的课堂气氛。
二、 创设多元环境,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一)创设学校的阅读环境,建立英语阅读图书库和图书角
也可以让学生把各自的英文阅读读物带来互相交流传阅,举行英语阅读读物的跳蚤市场,互相购买其他同学的读物,营造浓郁的英语阅读氛围。
(二)布置英语阅读作业,做好阅读记录表,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阅读习惯
老师需要提前制订每一个学年的英语阅读计划,配合每个单元模块的主题,每周都布置适度的阅读作业,并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记录表。把阅读的成果记录到平常的形成性评价中,激励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定期开展学生间的阅读交流会或分享会,形成人人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可以让学生自豪地把自己阅读的故事讲述给同学听,大家互相了解这段时间彼此的阅读收获,也对其他的阅读内容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四)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评选阅读小明星,树立阅读榜样。给小明星颁发证书,把他们的照片粘贴在光荣榜上,树立阅读的模范榜样。这些小榜样将以他们自身的阅读成长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养成热爱英语阅读的好习惯。
(五)获得家长支持,共同激励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
英语教师要获得家长的支持,给家长做好孩子家庭阅读习惯培养的方法指导。帮助家长开出购买的建议书单方便家长购买适合孩子学习水平的阅读读物。建议家长给孩子安排出每天固定的英语阅读时间,聆听孩子的阅读分享,鼓励和表扬孩子的阅读表现。只要持之以恒,孩子的英语阅读习惯一定可以成功养成。
三、 立足课堂,讲求策略,在英语教学中逐步培养小学生基础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从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到终身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这对学生将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关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閱读能力的培养
1. 从低年级学生的认读能力培养做起,为阅读能力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词句认读能力才能为之后的语段语篇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低年级的词汇和句子教学时要关注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我们也收集了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认读能力训练的课堂教学活动,如:(1)Whats missing?在单词中发现缺失的字母或者在几张单词卡中发现被抽掉的单词卡。(2)Flash cards/Sharp eyes.我们可以在单词卡中插入一些拍手、跺脚等图片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3)Point and say.请小组的代表到屏幕或者黑板前进行认读拍单词比赛,全班同学一起发指令,全员参与。(4)Order the sentences.给句子排序,在培养学生语句认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Order the words and make the sentence.同桌或小组合作开展排词成句的比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认读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要关注文本语段的学习和拓展语篇的阅读训练,教授阅读方法。
我们要善于在中高年级的对话教学基础上生成描述性语段,带领学生进行语段的阅读训练。同时要注重语段内容设计的层次递进性。把握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渐进性,让学生由易到难地进行语段的阅读训练。教师还可以关注语段描述的思维导图的构建,帮助学生直观轻松地对阅读内容进行关键信息的提取和复述。在语段和语篇阅读中逐渐培养学生基础的阅读能力:如寻找关键词、根据上下文猜词、扫读、跳读等方法。
(二)基于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阅读能力的培养
1. 阅读前:设计问题,就文本的话题展开讨论。利用情境会话引导对文本的兴趣和重点内容的导入。
教师可以开展free talk活动,引出学生对生活的各种真实感受,复习旧知。还可以做cover reading活动,引导学生对封面或某个图片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发现问题,引发悬念。还可以抛出问题或任务,让学生猜测故事的情节、激发思考和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引出新知教学。因此,阅读前的问题设计非常重要,决定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
2. 阅读中:指导学生学习和使用常见的阅读策略:skim,scan,predict等,训练快速阅读的能力。
阅读分为初读(略读)、扫读、跳读、精读: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阅读方式和方法。(1)在初读阶段,我们以问题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文本,建立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整体感知。(2)在跳读训练中,我们进一步提出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跳读找到故事人物的名字或者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快速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3)利用扫读和快速阅读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更具体的了解。我们可以进行图文配对、回答简单信息、开展抢答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快乐地进行快速阅读。(4)在精读训练中结合新知和教学目标开展具体的阅读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猜测词义引出新词的教学;用看视频回答具体的问题、阅读画出答句等方式引出新知的教学;用判断句子正误、选择正确的选项、模仿表演等方式训练文本的新知和内容;还可以用完成表格、完成思维导图、给句子排序等方式巩固文本的内容。
3. 阅读后:教师可以采用说、写的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利用同伴互助和小组合作完成具体的语言任务。我们可以设计复述、表演、深度讨论、辩论、故事结局的想象或继续创编故事等活动开展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开展补全写作或模仿写作进行写作训练,并关注写作任务和内容的层次递进性与分层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性逐步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如:蛋糕塔式写作训练、AB剧场、选择不同场景和要求写作等。这两项技能训练都是语言的输出性训练,我们要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写的能力,达到最佳的阅读教学效果。
四、 总结
总之,在小学阶段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英语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我们也要基于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内容语义的梳理和提炼,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英语阅读训练,英语教师给学生带来的人生影响必定會更有意义,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
[1]陈玉红.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7(2):87-88.
[2]陈丽君.“输入领先”“阅读优先”——美国中小学阅读教学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6):56-59.
[3]杜丽梅.生本理念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7):245.
[4]覃远玉.褪尽浮华守本色细化激励促探究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5(10).
作者简介:
陈天心,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