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学校业务副校长,笔者对自己定了一个“铁律”:每学期坚持“推门听课”,力争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了如指掌。之所以用这种形式,是因为它最原生态,最能看到真实的课堂。
发现·思考
随着听课不断深入,笔者吃惊地发现:教育公平,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地落实。
现象一:在大多数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的课堂上,根本没有“后进生”或“问题生”的席位。他们大都被“屏蔽”了,因为他们不能给教师“长脸”,教师怕他们“出丑”。
现象二:教师用一份教学设计施教所有的学生,教师们对此习以为常;少数学优生主宰课堂回答,其他多数学生成为配角或观众;课堂评价形式化、单一化。
现象三:“会的同学请举手”,这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组织语言,教师发问后就指定举手的同学回答,至于那些“不会的、不举手的”,全班有多少是“真会”,有多少是“附会”,还有多少没学会,教师却不再过问,不再深究。
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让所有教师都倍感棘手的难题:随着年级的增高,踊跃举手积极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少。鉴于以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笔者在心中坚定了自己的学校观:一所真正的好学校不在于硬件条件的优越、教师学历的高低和课堂纪律的严明,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以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职业道德水平。
实践·策略
教育公平是一种理想、一种境界,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仁师团队,夯实教育公平实施基础。所谓“仁师团队”,是指既重教书更重育人的优秀教师队伍,优秀的标准应该是师德无暇、专业精湛、学生爱戴、家长满意。每位教师要“过双关”,即“师德”关和“专业”关。一是“师德”关,让教师人人清楚自己的“职业道德坐标”;二是“专业”关,重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让教师树立“专业发展坐标”。
第二,优化教学,筑牢实施教育公平阵地。当今形势下,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主阵地在于课堂。学校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创造条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和差异性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受到最适合的教育。为此,学校主抓了两项重点工作:集体备课和立足课堂。
第三,多样课程,丰富教育公平实施载体。学校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为每个学生发展服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好,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水平。为此,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基于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提供服务来构建,建立了“三院两基地”校本课程平台,满足了每个孩子兴趣特长和全面成长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第四,多元评价,建立教育公平实施机制。学生的一个亮点不仅是一个成长起点,更是一个成长的杠杆支点。一要用心书写学生的“成长档案”,动态记录孩子的“闪烁星光”;二要创新设计多元化的评优活动,从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教师和家长,善于发现、欣赏和学习别人的优点。
成效·省思
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笔者欣慰地看到,学校的教师能够“蹲下来”和学生面对面了。在他们心中,所有学生都是至高无上的珍贵生命,所有生命都必须尊重和呵护。他们的抱怨牢骚消了,浮躁焦虑少了,成就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多,能够静心面对教育生涯中的一切矛盾、问题和困扰,自觉追求教育事业进步,努力提升成就感和幸福感。其次,学生的多彩成长得以实现。比如,学校的民乐队从最初几十人,发展到现在一百五十多人。短短几年,硕果累累。2012年获得山东省青少年艺术考级大奖,赢得国内众多民乐演奏名家、大家褒奖;2013年荣获滨州市中小学乐器比赛第一名。另外,学校乒乓球和足球队分获滨州市体育五大联赛冠军和亚军。
笔者深知,关于教育公平,在这个时代不缺理论和理念,缺的是一线教育人不折不扣地践行和落实。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引领教师们努力践行教育公平是应尽的工作义务和时代担当,笔者将继续坚定地行走在追寻梦想的路上。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城区清怡小学)
发现·思考
随着听课不断深入,笔者吃惊地发现:教育公平,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地落实。
现象一:在大多数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的课堂上,根本没有“后进生”或“问题生”的席位。他们大都被“屏蔽”了,因为他们不能给教师“长脸”,教师怕他们“出丑”。
现象二:教师用一份教学设计施教所有的学生,教师们对此习以为常;少数学优生主宰课堂回答,其他多数学生成为配角或观众;课堂评价形式化、单一化。
现象三:“会的同学请举手”,这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组织语言,教师发问后就指定举手的同学回答,至于那些“不会的、不举手的”,全班有多少是“真会”,有多少是“附会”,还有多少没学会,教师却不再过问,不再深究。
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让所有教师都倍感棘手的难题:随着年级的增高,踊跃举手积极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少。鉴于以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笔者在心中坚定了自己的学校观:一所真正的好学校不在于硬件条件的优越、教师学历的高低和课堂纪律的严明,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以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职业道德水平。
实践·策略
教育公平是一种理想、一种境界,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仁师团队,夯实教育公平实施基础。所谓“仁师团队”,是指既重教书更重育人的优秀教师队伍,优秀的标准应该是师德无暇、专业精湛、学生爱戴、家长满意。每位教师要“过双关”,即“师德”关和“专业”关。一是“师德”关,让教师人人清楚自己的“职业道德坐标”;二是“专业”关,重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让教师树立“专业发展坐标”。
第二,优化教学,筑牢实施教育公平阵地。当今形势下,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主阵地在于课堂。学校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创造条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和差异性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受到最适合的教育。为此,学校主抓了两项重点工作:集体备课和立足课堂。
第三,多样课程,丰富教育公平实施载体。学校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为每个学生发展服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好,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水平。为此,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基于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提供服务来构建,建立了“三院两基地”校本课程平台,满足了每个孩子兴趣特长和全面成长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第四,多元评价,建立教育公平实施机制。学生的一个亮点不仅是一个成长起点,更是一个成长的杠杆支点。一要用心书写学生的“成长档案”,动态记录孩子的“闪烁星光”;二要创新设计多元化的评优活动,从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教师和家长,善于发现、欣赏和学习别人的优点。
成效·省思
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笔者欣慰地看到,学校的教师能够“蹲下来”和学生面对面了。在他们心中,所有学生都是至高无上的珍贵生命,所有生命都必须尊重和呵护。他们的抱怨牢骚消了,浮躁焦虑少了,成就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多,能够静心面对教育生涯中的一切矛盾、问题和困扰,自觉追求教育事业进步,努力提升成就感和幸福感。其次,学生的多彩成长得以实现。比如,学校的民乐队从最初几十人,发展到现在一百五十多人。短短几年,硕果累累。2012年获得山东省青少年艺术考级大奖,赢得国内众多民乐演奏名家、大家褒奖;2013年荣获滨州市中小学乐器比赛第一名。另外,学校乒乓球和足球队分获滨州市体育五大联赛冠军和亚军。
笔者深知,关于教育公平,在这个时代不缺理论和理念,缺的是一线教育人不折不扣地践行和落实。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引领教师们努力践行教育公平是应尽的工作义务和时代担当,笔者将继续坚定地行走在追寻梦想的路上。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城区清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