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随之应用于各种领域。在现代教学中最普遍的就是多媒体课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但是多媒体课件是否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了,那么服务于课堂教学后,所起到的效果是怎么的呢?笔者通过自己在教学一线的实际经验,就使用多媒体课件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引起同仁们的共同思考,使得多媒体课件能够真正有效的服务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教学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完全中学,同时有高中部和初中部,所以高中和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我都参与过。学校一直有每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一节课评优的传统,所以担任信息技术教师已经有十余年了,也参与了十余次评优活动。在评优课中老师们都会利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学科不同,自然配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也大相径庭。在评优过程中我作为参与者和观摩者,其实发现很多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真的能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吗?学生真的能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习效率吗?多媒体课件是帮助了教师和学生还是牵制了他们?
同事们经常会有所抱怨,说在平时课堂上不会像评优课这样做课件,因为他们觉得很没有必要,很多简单的问题在黑板上或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能解决的,没必要牵扯上“多媒体”这么麻烦,有时候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所以只好为了课件而上课,感觉是被课件牵着鼻子在走,约束了自我发挥。而多媒体课件本来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关注课堂教学知识,帮助增进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实现学习目的。这样看来,为了课件而上课的现象,有悖于课件使用的目的。
一、过度依赖课件,忽视了课本和板书的重要性
首先,有些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使用课件进行教学,往往整节课学生都没有翻过书本或者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带书本,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很不妥当,书本上的内容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制定的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材料,是所有课件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一味的只看课件不看课本的做法,使学生脱离了根本的教材,会让学生觉得课本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了,最终会让学生忽视了课本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往往在课程完成后,黑板上没有任何板书,只是在一开始或者是小结的时候把整节课的重点内容用一整屏来显示给学生看,笔者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做法。如果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像传统课程当中那样,遇到重点、难点或是着重需要学生注意的地方,教师能在黑板上同步进行板书,这样的效果一定比用课件整屏显示给学生看要好的多。
二、频繁使用课件,忽视了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学校提倡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并非所有的课程都必须得用课件。比如有些英语课程,设置的课程形式是阅读课,那么笔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可以了,没必要为了使用课件而把整节课都上变味了。再比如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些操作课,只需要教师课堂上进行操作演示和适当的讲解,学生跟着做就可以了,但有些教师将简单的事情弄复杂,非要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录制成录像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然后自己也站在旁边看,搞的整个课堂的设计很奇怪。所以课程是否需要和课件进行整合教学,还是要根据本节课程的实际内容来进行合理安排的。
三、盲目下载课件,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
在笔者学校,一节课评优活动是让很多教师所头疼的事情,评比有两个环节,首先是课件的制作水平环节要评分,其次是对整个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说课环节,要评分。说课是每个教师都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制作课件并不是每位教师都会的或者说都精通的,所以很多教师会在网上下载课件直接来用,不管是否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或者说能下到什么课题的课件就上什么课题,根据课件来设计教学环节,完全被课件牵着走,这样的课件直接导致教师备不好课、上不好课。
四、胡乱制作课件,忽视了课件对课堂内容的辅助性
课件对于课堂教学起到的是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同时,课件应该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有些教师则把课堂变成了自己的课件展示课,完全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实际需求,用一些所谓很复杂的软件做一些过于花哨的课件,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件上,最终课程真正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却弄不清楚。所以真正有用的课件,对课堂有帮助的课件,不是看制作的软件有多复杂,不是看做出的效果有多花哨,而是要看是否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总之,多媒体课件不是教材的翻版,而是一个丰富、准确的科学内容和鲜明完整的艺术形式的作品。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征,以表达新颖的教学思路和新的创意。虽然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但不得否认多媒体课件已将慢慢被各个学科的老师所认识、接受和使用了。扬长避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运用课件时要做到用之有理、用之有度、用之有效。千万不能让多媒体课件牵着教师和学生走,不要让多媒体课件变成一种累赘!
参考文献:
[1]钟玉琢.多媒体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解月光,王晶,徐蕙.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李季.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17):48-50.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教学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完全中学,同时有高中部和初中部,所以高中和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我都参与过。学校一直有每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一节课评优的传统,所以担任信息技术教师已经有十余年了,也参与了十余次评优活动。在评优课中老师们都会利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学科不同,自然配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也大相径庭。在评优过程中我作为参与者和观摩者,其实发现很多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真的能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吗?学生真的能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习效率吗?多媒体课件是帮助了教师和学生还是牵制了他们?
同事们经常会有所抱怨,说在平时课堂上不会像评优课这样做课件,因为他们觉得很没有必要,很多简单的问题在黑板上或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能解决的,没必要牵扯上“多媒体”这么麻烦,有时候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所以只好为了课件而上课,感觉是被课件牵着鼻子在走,约束了自我发挥。而多媒体课件本来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关注课堂教学知识,帮助增进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实现学习目的。这样看来,为了课件而上课的现象,有悖于课件使用的目的。
一、过度依赖课件,忽视了课本和板书的重要性
首先,有些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使用课件进行教学,往往整节课学生都没有翻过书本或者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带书本,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很不妥当,书本上的内容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制定的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材料,是所有课件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一味的只看课件不看课本的做法,使学生脱离了根本的教材,会让学生觉得课本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了,最终会让学生忽视了课本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往往在课程完成后,黑板上没有任何板书,只是在一开始或者是小结的时候把整节课的重点内容用一整屏来显示给学生看,笔者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做法。如果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像传统课程当中那样,遇到重点、难点或是着重需要学生注意的地方,教师能在黑板上同步进行板书,这样的效果一定比用课件整屏显示给学生看要好的多。
二、频繁使用课件,忽视了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学校提倡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并非所有的课程都必须得用课件。比如有些英语课程,设置的课程形式是阅读课,那么笔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可以了,没必要为了使用课件而把整节课都上变味了。再比如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些操作课,只需要教师课堂上进行操作演示和适当的讲解,学生跟着做就可以了,但有些教师将简单的事情弄复杂,非要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录制成录像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然后自己也站在旁边看,搞的整个课堂的设计很奇怪。所以课程是否需要和课件进行整合教学,还是要根据本节课程的实际内容来进行合理安排的。
三、盲目下载课件,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
在笔者学校,一节课评优活动是让很多教师所头疼的事情,评比有两个环节,首先是课件的制作水平环节要评分,其次是对整个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说课环节,要评分。说课是每个教师都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制作课件并不是每位教师都会的或者说都精通的,所以很多教师会在网上下载课件直接来用,不管是否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或者说能下到什么课题的课件就上什么课题,根据课件来设计教学环节,完全被课件牵着走,这样的课件直接导致教师备不好课、上不好课。
四、胡乱制作课件,忽视了课件对课堂内容的辅助性
课件对于课堂教学起到的是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同时,课件应该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有些教师则把课堂变成了自己的课件展示课,完全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实际需求,用一些所谓很复杂的软件做一些过于花哨的课件,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件上,最终课程真正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却弄不清楚。所以真正有用的课件,对课堂有帮助的课件,不是看制作的软件有多复杂,不是看做出的效果有多花哨,而是要看是否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总之,多媒体课件不是教材的翻版,而是一个丰富、准确的科学内容和鲜明完整的艺术形式的作品。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征,以表达新颖的教学思路和新的创意。虽然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但不得否认多媒体课件已将慢慢被各个学科的老师所认识、接受和使用了。扬长避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运用课件时要做到用之有理、用之有度、用之有效。千万不能让多媒体课件牵着教师和学生走,不要让多媒体课件变成一种累赘!
参考文献:
[1]钟玉琢.多媒体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解月光,王晶,徐蕙.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李季.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17):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