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若是学生能够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应用题的理解。把那些枯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从而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能提高学生学应用题的兴趣,要善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捕捉生活信息,提炼具时代感的题材;善于教学过程生活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和发展数学。
关键词:生活;应用题;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强调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应用题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内在联系。”不仅要求应用题的选择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而且要求“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有趣的事情出发,给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如果能把那些枯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从而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能提高学生学应用题的兴趣,使他们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和发展数学。下面就谈谈我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善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你身边,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但在提炼的过程中,也要防止题材低俗化,使题材具有真正的思想意义和教学意义。应用题的设计中,需要在其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用学生熟悉的内容来设计数学应用题,这类题目让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充满兴趣,显著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将应用题与生活联系起来,还能减少数学表达的无趣性,在审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引导他们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语句,快速、准确的解决数学问题。
如,《求商的近似值》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简单应用题:妈妈在菜场里用4.5元的钱买了3.5千克的青菜,妈妈不知道每千克是多少钱,请你帮帮她。学生们兴致盎然,算后都说每千克1.3元钱。我故意问为什么不是1.28元或1.285元每千克呢?同学们抢着回答:现在谁还用"分"呢?从这个不算十分贴切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学生们想解决问题,并且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
二、善于捕捉生活信息,提炼具时代感的题材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对于生活中事物的好气度较高,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进行考虑。但站在学生的角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将学到的东西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就能够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的动力。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教育形式。将应用题改编为动画、视频等形式,制作出一节别开生面的微课视频,让学生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接触应用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变换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课堂中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活化,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便没有很大的压力。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之中处处都涵盖着数学的思想,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如《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视频资料,对当前相关一些食品的物价水平等进行融入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新闻等方式感受到小数的概念以及小数点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教学基础内容或例题等设计相关的生活化应用题,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小数的加法减法运算,从而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善于教学过程生活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们由于活泼好动,在数学课堂上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老师应该注意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小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把教学过程生活化,让学生把学习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抵触心理。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融入生活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水平。所谓把教学过程生活化,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或者也可以选择把应用题的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加以生活素材。解题策略多样化应用题改革的原则不是求难,而是求活。在教学中,要适当提供一题多解、一题多答或综合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除用常规思路解题以外,还要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沟通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养成多向思维的习惯,寻求最佳的解题策略。
如:“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由于没说明两车的行驶方向,因此要從各个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学生对信息的判断、选择和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思维定势得以破除。再如在教学统计图,统计表时,要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除了课本作业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回家,统计自己家庭的一些生活开支,自己日常生活的开支等,通过分析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消费观,知道该怎么花钱,避免浪费。
参考文献:
[1]祝福洪.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60.
[2]林玲珠.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析[J].黑河教育,2018(01):54-55.
[3]潘金平.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134.
[4] 顾佳.从实践的角度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教育,2016(7):52.
[5] 张琴.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2):291-292.
[6]胡国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6):14-15.
关键词:生活;应用题;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强调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应用题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内在联系。”不仅要求应用题的选择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而且要求“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有趣的事情出发,给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如果能把那些枯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从而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能提高学生学应用题的兴趣,使他们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和发展数学。下面就谈谈我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善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你身边,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但在提炼的过程中,也要防止题材低俗化,使题材具有真正的思想意义和教学意义。应用题的设计中,需要在其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用学生熟悉的内容来设计数学应用题,这类题目让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充满兴趣,显著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将应用题与生活联系起来,还能减少数学表达的无趣性,在审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引导他们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语句,快速、准确的解决数学问题。
如,《求商的近似值》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简单应用题:妈妈在菜场里用4.5元的钱买了3.5千克的青菜,妈妈不知道每千克是多少钱,请你帮帮她。学生们兴致盎然,算后都说每千克1.3元钱。我故意问为什么不是1.28元或1.285元每千克呢?同学们抢着回答:现在谁还用"分"呢?从这个不算十分贴切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学生们想解决问题,并且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
二、善于捕捉生活信息,提炼具时代感的题材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对于生活中事物的好气度较高,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进行考虑。但站在学生的角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将学到的东西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就能够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的动力。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教育形式。将应用题改编为动画、视频等形式,制作出一节别开生面的微课视频,让学生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接触应用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变换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课堂中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活化,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便没有很大的压力。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之中处处都涵盖着数学的思想,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如《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视频资料,对当前相关一些食品的物价水平等进行融入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新闻等方式感受到小数的概念以及小数点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教学基础内容或例题等设计相关的生活化应用题,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小数的加法减法运算,从而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善于教学过程生活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们由于活泼好动,在数学课堂上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老师应该注意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小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把教学过程生活化,让学生把学习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抵触心理。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融入生活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水平。所谓把教学过程生活化,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或者也可以选择把应用题的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加以生活素材。解题策略多样化应用题改革的原则不是求难,而是求活。在教学中,要适当提供一题多解、一题多答或综合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除用常规思路解题以外,还要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沟通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养成多向思维的习惯,寻求最佳的解题策略。
如:“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由于没说明两车的行驶方向,因此要從各个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学生对信息的判断、选择和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思维定势得以破除。再如在教学统计图,统计表时,要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除了课本作业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回家,统计自己家庭的一些生活开支,自己日常生活的开支等,通过分析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消费观,知道该怎么花钱,避免浪费。
参考文献:
[1]祝福洪.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60.
[2]林玲珠.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析[J].黑河教育,2018(01):54-55.
[3]潘金平.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134.
[4] 顾佳.从实践的角度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教育,2016(7):52.
[5] 张琴.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2):291-292.
[6]胡国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