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教学需要学生身体动作的参与。教师有效运用方法和手段,创设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获得审美体验,营造灵动的课堂。
关键词:生涩;灵动;音乐教学
在最近的常态课上,笔者惊喜地发现原来生涩沉闷的课堂变得灵动了,学生的眼神比以前专注了,课堂参与度高了,课后交流也多了,而走下讲台的我也比以前从容自信了。这一系列的转变离不开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渗透。科学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京剧大师郝寿臣说:“把我捏碎了变成你,不要把你捏碎了成了我。”只有从别人身上吸取养分,捏碎了,揉开了,再重新整合方可成为独特、全新的自己。反思以往的课堂教学,课堂生涩沉闷,学生参与少、热情低,甚至有时眼神透露出茫然,原以为这一系列都该归结于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心理和生理上的正常反应。其实不然,初中生也是天性好动的,我们的音乐教学更需要学生身体动作的参与,要求我们教师有效运用方法和手段,创造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获得审美体验,营造灵动的课堂。
一、课堂生涩沉闷的原因
1.教材分析停留在教师层面
一直以来,在教材分析上仅仅停留在教师层面的分析。我们的教学对象不是教师,而是初中生,因此笔者认为学情分析不可忽视。教材分析是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明确指导。而学情分析则有助于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针对性明确了才能有的放矢。
2.教学手段单一
即使把教材挖深挖透了,若是缺乏教学手段,课堂同样变得生涩沉闷。我们不该满足于一味的说教,而应通过运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教学手段也不能追求新奇多样化,这样也只会偏离教学本真。
3.教学语言按部就班
充满教学机智、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能时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教学加分。相反,若是根据备课教案一句不落地背下来,如此按部就班的教学根本走不进学生的内心,反而拉开了学生的距离,教学语言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功底。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的表述中明确了两个“培养”、一个“发展”,即培养学生对音乐持久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因此,“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与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相互呼应。下面笔者就其中的一堂欣赏课德彪西《月光》为例,与大家一起交流与探讨如何生成灵动的课堂。
二、生成灵动的课堂的方法
1.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第九章教学建议中提到:“教师要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当我们在分析、解读教材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层和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我们的教学。比如,在欣赏德彪西《月光》的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听音乐,乐曲描绘了大自然中的哪一个情景?(播放《晨景》随音乐律动)
师:音乐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同样是描绘初升的太阳,画面却显得……?(出示图《日出—印象》)
生:朦胧,虚幻、模糊。
师:这就是印象主义绘画,画家有没有对物体本身进行精细刻画呢?
生:没有。
师:很显然,画家的笔触是随意、零乱的,追求光线中微妙的色彩变化。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印象派文学,印象派音乐也相继出现。
初中教材中《月光》一课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创始人德彪西早期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性和声、不对称旋律和不规整节奏。起初构课时,笔者选用了两幅风格迥异的画作导入,让学生区分哪一幅是印象派画作,再由印象派引出印象派音乐。回头看这样的导入生搬硬套,体现不出音乐性。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整个环节显得生涩,空洞。而《晨景》的音乐学生并不陌生,是小学五年级就欣赏过的作品。引用《晨景》部分导入,结合巧妙的手势辅助,把抽象的音乐用直观形象的手势表现初升的太阳,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又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呈现了浓浓的音乐味。
2.体验,有效参与
音乐课,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时刻要遵循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原则。这也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呢?德彪西的《月光》大胆打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传统和声创作手法(和声由紧张到松弛、不协和到协和等),通过削弱和声原有的功能性,追求光线中微妙的色彩变化,捕捉光与色一瞬即逝的景象,形成新颖、细腻、朦胧的音响结构。回顾以往的教学,聆听主题的环节,仅仅停留在对作品音乐要素的分析上,一问一答,形式枯燥且乏味。我们完全可以遵循感知先行、体验先行的原则,通过哼唱旋律、对比演唱、范奏范唱、手势暗示等有效的手段引领学生体验音乐,感受作品的美感。比如,《月光》A段欣赏,先从手势暗示入手,感知旋律的起伏变化,再哼唱旋律体会月光的色彩,感知月光是微弱的还是强烈的。还可以通过范奏,关注教师的触键感知力度和乐句延绵、悠长的特点等,以上环节通过一遍遍有目的重复体验,引导学生更深地体验《月光》这部作品的意境美。整个过程学生都在参与活动,因此呈现出来的教学也是灵动的、生机的。
3.细节,成就精彩
细节,也许是一句幽默的话语、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个好的互动,往往看上去是随意的、偶发的、即兴的。其实不然,细节是教师深挖教材后,精心预设的结果,更是教学机智的体现。《月光》的过渡段和声色彩变化丰富,这种平行和弦的运用使音乐变得闪烁了,这时月光仿佛倾斜到水面上,泛起涟漪波光粼粼、晶莹剔透。构课初期,一直纠结于如何让学生感知波光粼粼、晶莹剔透的水面、品味和声的色彩变化,必须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何不请一位学生上来用钢琴表现波光粼粼,亲身体验从而引出分解和弦,再通过两组最具代表性的和弦进行色彩对比,当捕捉到色彩变化后,再进行模仿、体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恰到好处的细节捕捉,学生印象深刻,成就精彩的同时更让课堂教学显得机智、灵动。可见,细节中见功底,从细节中品出浓浓的音乐味。
4.提问,精心预设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精心预设的提问,能点亮发散学生的思维,生成有味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紧紧围绕教学关键点展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预设。笔者把提问归为以下三类:
1.选择性提问。比如,“这是一种怎样的月光?光线强烈吗?”
2.为下步铺垫提问。比如,“这轻柔如水的感觉,音乐是怎么传递给我们的?”
3.半句式提问。比如,“同样是描绘初升的太阳,画面却显得……?”
当然,学生的所思所想并不一定是我们教师想要的答案,但笔者认为师生间相互碰撞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和新的思考,师生间相互促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提问也应遵循教学梯度原则、个性差异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及时给予学生鼓励,生成智慧灵动课堂。
5.语言,提炼风格
教学语言,能直接反映教师自身的文学底蕴和人文修养。同样的一段话,不同的人表达深度也不尽相同。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是教师的素质之一,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月光》整体留给我们的是意象的美:当轻柔如水的月光倾斜到水面上,水面泛起涟漪,波光粼粼,微微荡漾。面对这样的意境我们是否该思考如何用灵动的语言来提炼、增色我们的教学风格呢?当然,教学风格的提炼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积淀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无数次探究、反思再逐渐迈向成熟的过程。最佳途径便是扎根于平日的常态教学,夯实内功。
只有音乐能够说明安静和静穆。生成灵动的课堂要以课堂活动为载体,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体验、感悟音乐,才能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有机融合。期待不久的将来,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感悟。
参考文献:
王耀华,王安国,吴斌.《义务教育音乐课标(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第七中学)
?誗编辑 董慧红
关键词:生涩;灵动;音乐教学
在最近的常态课上,笔者惊喜地发现原来生涩沉闷的课堂变得灵动了,学生的眼神比以前专注了,课堂参与度高了,课后交流也多了,而走下讲台的我也比以前从容自信了。这一系列的转变离不开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渗透。科学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京剧大师郝寿臣说:“把我捏碎了变成你,不要把你捏碎了成了我。”只有从别人身上吸取养分,捏碎了,揉开了,再重新整合方可成为独特、全新的自己。反思以往的课堂教学,课堂生涩沉闷,学生参与少、热情低,甚至有时眼神透露出茫然,原以为这一系列都该归结于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心理和生理上的正常反应。其实不然,初中生也是天性好动的,我们的音乐教学更需要学生身体动作的参与,要求我们教师有效运用方法和手段,创造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获得审美体验,营造灵动的课堂。
一、课堂生涩沉闷的原因
1.教材分析停留在教师层面
一直以来,在教材分析上仅仅停留在教师层面的分析。我们的教学对象不是教师,而是初中生,因此笔者认为学情分析不可忽视。教材分析是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明确指导。而学情分析则有助于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针对性明确了才能有的放矢。
2.教学手段单一
即使把教材挖深挖透了,若是缺乏教学手段,课堂同样变得生涩沉闷。我们不该满足于一味的说教,而应通过运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教学手段也不能追求新奇多样化,这样也只会偏离教学本真。
3.教学语言按部就班
充满教学机智、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能时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教学加分。相反,若是根据备课教案一句不落地背下来,如此按部就班的教学根本走不进学生的内心,反而拉开了学生的距离,教学语言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功底。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的表述中明确了两个“培养”、一个“发展”,即培养学生对音乐持久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因此,“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与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相互呼应。下面笔者就其中的一堂欣赏课德彪西《月光》为例,与大家一起交流与探讨如何生成灵动的课堂。
二、生成灵动的课堂的方法
1.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第九章教学建议中提到:“教师要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当我们在分析、解读教材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层和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我们的教学。比如,在欣赏德彪西《月光》的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听音乐,乐曲描绘了大自然中的哪一个情景?(播放《晨景》随音乐律动)
师:音乐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同样是描绘初升的太阳,画面却显得……?(出示图《日出—印象》)
生:朦胧,虚幻、模糊。
师:这就是印象主义绘画,画家有没有对物体本身进行精细刻画呢?
生:没有。
师:很显然,画家的笔触是随意、零乱的,追求光线中微妙的色彩变化。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印象派文学,印象派音乐也相继出现。
初中教材中《月光》一课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创始人德彪西早期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性和声、不对称旋律和不规整节奏。起初构课时,笔者选用了两幅风格迥异的画作导入,让学生区分哪一幅是印象派画作,再由印象派引出印象派音乐。回头看这样的导入生搬硬套,体现不出音乐性。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整个环节显得生涩,空洞。而《晨景》的音乐学生并不陌生,是小学五年级就欣赏过的作品。引用《晨景》部分导入,结合巧妙的手势辅助,把抽象的音乐用直观形象的手势表现初升的太阳,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又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呈现了浓浓的音乐味。
2.体验,有效参与
音乐课,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时刻要遵循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原则。这也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呢?德彪西的《月光》大胆打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传统和声创作手法(和声由紧张到松弛、不协和到协和等),通过削弱和声原有的功能性,追求光线中微妙的色彩变化,捕捉光与色一瞬即逝的景象,形成新颖、细腻、朦胧的音响结构。回顾以往的教学,聆听主题的环节,仅仅停留在对作品音乐要素的分析上,一问一答,形式枯燥且乏味。我们完全可以遵循感知先行、体验先行的原则,通过哼唱旋律、对比演唱、范奏范唱、手势暗示等有效的手段引领学生体验音乐,感受作品的美感。比如,《月光》A段欣赏,先从手势暗示入手,感知旋律的起伏变化,再哼唱旋律体会月光的色彩,感知月光是微弱的还是强烈的。还可以通过范奏,关注教师的触键感知力度和乐句延绵、悠长的特点等,以上环节通过一遍遍有目的重复体验,引导学生更深地体验《月光》这部作品的意境美。整个过程学生都在参与活动,因此呈现出来的教学也是灵动的、生机的。
3.细节,成就精彩
细节,也许是一句幽默的话语、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个好的互动,往往看上去是随意的、偶发的、即兴的。其实不然,细节是教师深挖教材后,精心预设的结果,更是教学机智的体现。《月光》的过渡段和声色彩变化丰富,这种平行和弦的运用使音乐变得闪烁了,这时月光仿佛倾斜到水面上,泛起涟漪波光粼粼、晶莹剔透。构课初期,一直纠结于如何让学生感知波光粼粼、晶莹剔透的水面、品味和声的色彩变化,必须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何不请一位学生上来用钢琴表现波光粼粼,亲身体验从而引出分解和弦,再通过两组最具代表性的和弦进行色彩对比,当捕捉到色彩变化后,再进行模仿、体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恰到好处的细节捕捉,学生印象深刻,成就精彩的同时更让课堂教学显得机智、灵动。可见,细节中见功底,从细节中品出浓浓的音乐味。
4.提问,精心预设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精心预设的提问,能点亮发散学生的思维,生成有味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紧紧围绕教学关键点展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预设。笔者把提问归为以下三类:
1.选择性提问。比如,“这是一种怎样的月光?光线强烈吗?”
2.为下步铺垫提问。比如,“这轻柔如水的感觉,音乐是怎么传递给我们的?”
3.半句式提问。比如,“同样是描绘初升的太阳,画面却显得……?”
当然,学生的所思所想并不一定是我们教师想要的答案,但笔者认为师生间相互碰撞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和新的思考,师生间相互促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提问也应遵循教学梯度原则、个性差异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及时给予学生鼓励,生成智慧灵动课堂。
5.语言,提炼风格
教学语言,能直接反映教师自身的文学底蕴和人文修养。同样的一段话,不同的人表达深度也不尽相同。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是教师的素质之一,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月光》整体留给我们的是意象的美:当轻柔如水的月光倾斜到水面上,水面泛起涟漪,波光粼粼,微微荡漾。面对这样的意境我们是否该思考如何用灵动的语言来提炼、增色我们的教学风格呢?当然,教学风格的提炼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积淀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无数次探究、反思再逐渐迈向成熟的过程。最佳途径便是扎根于平日的常态教学,夯实内功。
只有音乐能够说明安静和静穆。生成灵动的课堂要以课堂活动为载体,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体验、感悟音乐,才能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有机融合。期待不久的将来,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感悟。
参考文献:
王耀华,王安国,吴斌.《义务教育音乐课标(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第七中学)
?誗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