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偶像崇拜是世界三大宗教不约而同的批判对象,此精神遍见于各家教义,其经典中亦均有明文教诲。偶像崇拜何以招怨至此?三家对其何以敏感至此?以基督教为例,泥塑木刻之偶像何来如此大神通,引得《圣经》将其列为万恶之源?通过研读古罗马阿塔纳修之《驳异教徒》,本文试探究偶像与恶之渊源,以更深刻地理解恶的本质与形成,并望得窥回归本真自由之径桥。
关键词:偶像崇拜;宗教;恶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87-01
一、偶像之所谓
解决以上问题的第一步,须得厘清基督教所说之“偶像崇拜”究竟何谓。
第一,基督教所谓偶像绝非仅仅指具有物质形体并为人所拜祈之物,而是更重在反对人对外在的、质料性的、僵化的教条的妄求——试想我们经常质问“上帝在哪里,你指给我看啊”;试想我们总追寻一种行为规范,能普适天下,人但事事遵循之,便是个个活菩萨的极乐人间;试想我们平日里幻求着“若有个神,一下子把我们都变成仙”……
第二,反对偶像崇拜绝不意味着摒弃一切如叩首、祈祷、顶礼、供养、观想等行为,相反,宗教之为宗教,显现于外,正在于这些作为。但真正的宗教,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有深密真实的教义支撑的,亦即乃是宗教中密教的部分,在基督教是为所谓“神秘神学”的源流。作为体系化地解答并解决了包括哲学追问在内的人的困惑的宗教,作为实证的宗教,乃是身心合一的修行体证,其中显教部分侧重于心之理知,密教部分则侧重身之体验;二者实不可须臾分离,然显现于外,则有思有行。
概言之,我们既不能混淆无形无象之“道”体与有形有象之“肉”身,去做那具体某个质料之物的崇拜者,亦不能以无知为无畏之勇气——这岂非惑于偶像之另一表现?
二、偶像崇拜之起源:造物为神,遂坠苦海
阿塔纳修追溯偶像崇拜之起源至于一个我们通常难以想象之深处:
灵魂因忘却神而质料化,沉迷于地上之物,把它们造为诸神。人类坠入了一种虚幻而迷信的绝望深渊。
此段文字有两处可留意处:
第一,何谓“神”,何谓“地上之物”以及如何造后者为“神”——此为偶像崇拜之形成,即造“地上之物”为“神”。
阿塔纳修阐述神为“万物的造主”、“万物之王”、“独一的真实者”,又道:
他的存有(Being)超越一切实体(Substance),非人所能测度……
“万物的造主”、“万物之王”的说法极易让人误把神作为高于万物而存在的存在者,然后一句随即矫正此一表达上之偏差:神乃是完全不等同于并超越于万物之实体性存在之存有,甚至说其是实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姑且,因为他的实有非人能揣度。万物或有形或有象,故而有形毁象灭的时候;神则无形且无象,无从生起自然无从毁灭。万物是显在的存有,神则是隐秘的潜在。万物唾手可得,神却非心身俱到不能领会。
与神相对的“地上之物”乃指“属肉体事物”,“造物为神”即当理性之镜蒙上属体事物之尘时,灵魂“潜入对属肉体事物的欲望和想象”的深渊之中,不再能看到它应当看到的东西,只能在属体的感觉之物的深渊中随波逐流。“造物为神”即是认妄为真、想相为真:作为唯一真实的神不再被认识为真,而理性之镜上之灰尘却反而被认为是真。
第二,何谓“虚幻而迷信”,何谓“绝望”,“造物为神”又何以使人类坠入“虚幻而迷信的绝望深渊”——此为偶像崇拜之后果,即坠入“虚幻而迷信的绝望深渊”。
如第一点所述,真妄既已颠倒,恶行必然横行:
当他们的心灵离开了靠思想领会1的事物之后,他们就开始关心自己;……(他们)抓住身体及其感官之物,……被他们自己的周围之物欺骗,就陷入自己的欲望之中,宁愿考虑他们自己的东西,而舍弃沉思属神的事物。等到他们对这些东西非常熟悉,再也不愿抛弃如此亲近的东西之后,他们就使自己的灵魂卷入了身体的享乐之中,受到各种欲望的刺激和困扰,完全忘了他们原初从神所得到的力量。……他们开始适应这些欲望,甚至害怕离开它们。于是,灵魂变得胆怯而警惕,顺从于享乐及可朽的念头。因为不愿意抛弃自己的欲望,她就害怕死亡,害怕离开自己的身体。同样,由于欲望和欲望的无法满足,她学会了杀人和作恶。
至此,由偶像崇拜而来,人类向恶堕落。
三、恶的虚幻与实在
恶的这种虚幻与实在的矛盾统一,或可以下例喻之:
有一群从小失散的亲兄弟姐妹,从不知情,散居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各不相同的环境下长大。因为工作与生活的需要,他们时常打交道,由于不知彼此身份,处事时各谋其利,毫不退让,有时还损人利己;甚至有几个因着种种小事渐渐成了仇敌,怨气越结越深,互相间恨不能落井下石而后快心了。
成为仇敌中的一个很偶然地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世,也发现了讨厌的这个人竟然是自己的亲生哥哥。于是从前的恩怨霎时烟消云散,若不是对方冷着脸,早就冲上前去拥抱了。而且他逐渐发现了其他的弟兄姐妹也都在他的生活中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但是不幸的是,除了他以外的其他亲人却一直发现不了这个秘密,证据又难以重现。他们继续怨恨的怨恨、算计的算计,苦了知情者既受着从前仇恨的恶果,又可怜着亲人们毫不知情地互相伤害。
四、回归之路:清心见神
赫拉克利特说,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条。
拉丁语之Religion意为“断掉的东西重新接上”。
我们和什么东西断开了联系,我们又该如何回去呢?答案昭然:
当人的心灵不与身体交流,也没有从虚无沾染他们的任何欲望,而是完全超越于它们,与自己同住,如同它起初的样子,此时,它就超越了感觉事物以及一切属人之事,被提高到高处;它既看见了道,也在他里面看见了道的父,以沉思他为乐,因对他的渴望而获得更新;……清洁的灵魂本身就足以沉思神,……
我们从神中来,要回到神中去:我们因对那虚幻的偶像起了崇拜之心而从神那里走失,就要消除这妄心而回到神那里去,回到我们清明的本源去。
关键词:偶像崇拜;宗教;恶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87-01
一、偶像之所谓
解决以上问题的第一步,须得厘清基督教所说之“偶像崇拜”究竟何谓。
第一,基督教所谓偶像绝非仅仅指具有物质形体并为人所拜祈之物,而是更重在反对人对外在的、质料性的、僵化的教条的妄求——试想我们经常质问“上帝在哪里,你指给我看啊”;试想我们总追寻一种行为规范,能普适天下,人但事事遵循之,便是个个活菩萨的极乐人间;试想我们平日里幻求着“若有个神,一下子把我们都变成仙”……
第二,反对偶像崇拜绝不意味着摒弃一切如叩首、祈祷、顶礼、供养、观想等行为,相反,宗教之为宗教,显现于外,正在于这些作为。但真正的宗教,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有深密真实的教义支撑的,亦即乃是宗教中密教的部分,在基督教是为所谓“神秘神学”的源流。作为体系化地解答并解决了包括哲学追问在内的人的困惑的宗教,作为实证的宗教,乃是身心合一的修行体证,其中显教部分侧重于心之理知,密教部分则侧重身之体验;二者实不可须臾分离,然显现于外,则有思有行。
概言之,我们既不能混淆无形无象之“道”体与有形有象之“肉”身,去做那具体某个质料之物的崇拜者,亦不能以无知为无畏之勇气——这岂非惑于偶像之另一表现?
二、偶像崇拜之起源:造物为神,遂坠苦海
阿塔纳修追溯偶像崇拜之起源至于一个我们通常难以想象之深处:
灵魂因忘却神而质料化,沉迷于地上之物,把它们造为诸神。人类坠入了一种虚幻而迷信的绝望深渊。
此段文字有两处可留意处:
第一,何谓“神”,何谓“地上之物”以及如何造后者为“神”——此为偶像崇拜之形成,即造“地上之物”为“神”。
阿塔纳修阐述神为“万物的造主”、“万物之王”、“独一的真实者”,又道:
他的存有(Being)超越一切实体(Substance),非人所能测度……
“万物的造主”、“万物之王”的说法极易让人误把神作为高于万物而存在的存在者,然后一句随即矫正此一表达上之偏差:神乃是完全不等同于并超越于万物之实体性存在之存有,甚至说其是实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姑且,因为他的实有非人能揣度。万物或有形或有象,故而有形毁象灭的时候;神则无形且无象,无从生起自然无从毁灭。万物是显在的存有,神则是隐秘的潜在。万物唾手可得,神却非心身俱到不能领会。
与神相对的“地上之物”乃指“属肉体事物”,“造物为神”即当理性之镜蒙上属体事物之尘时,灵魂“潜入对属肉体事物的欲望和想象”的深渊之中,不再能看到它应当看到的东西,只能在属体的感觉之物的深渊中随波逐流。“造物为神”即是认妄为真、想相为真:作为唯一真实的神不再被认识为真,而理性之镜上之灰尘却反而被认为是真。
第二,何谓“虚幻而迷信”,何谓“绝望”,“造物为神”又何以使人类坠入“虚幻而迷信的绝望深渊”——此为偶像崇拜之后果,即坠入“虚幻而迷信的绝望深渊”。
如第一点所述,真妄既已颠倒,恶行必然横行:
当他们的心灵离开了靠思想领会1的事物之后,他们就开始关心自己;……(他们)抓住身体及其感官之物,……被他们自己的周围之物欺骗,就陷入自己的欲望之中,宁愿考虑他们自己的东西,而舍弃沉思属神的事物。等到他们对这些东西非常熟悉,再也不愿抛弃如此亲近的东西之后,他们就使自己的灵魂卷入了身体的享乐之中,受到各种欲望的刺激和困扰,完全忘了他们原初从神所得到的力量。……他们开始适应这些欲望,甚至害怕离开它们。于是,灵魂变得胆怯而警惕,顺从于享乐及可朽的念头。因为不愿意抛弃自己的欲望,她就害怕死亡,害怕离开自己的身体。同样,由于欲望和欲望的无法满足,她学会了杀人和作恶。
至此,由偶像崇拜而来,人类向恶堕落。
三、恶的虚幻与实在
恶的这种虚幻与实在的矛盾统一,或可以下例喻之:
有一群从小失散的亲兄弟姐妹,从不知情,散居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各不相同的环境下长大。因为工作与生活的需要,他们时常打交道,由于不知彼此身份,处事时各谋其利,毫不退让,有时还损人利己;甚至有几个因着种种小事渐渐成了仇敌,怨气越结越深,互相间恨不能落井下石而后快心了。
成为仇敌中的一个很偶然地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世,也发现了讨厌的这个人竟然是自己的亲生哥哥。于是从前的恩怨霎时烟消云散,若不是对方冷着脸,早就冲上前去拥抱了。而且他逐渐发现了其他的弟兄姐妹也都在他的生活中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但是不幸的是,除了他以外的其他亲人却一直发现不了这个秘密,证据又难以重现。他们继续怨恨的怨恨、算计的算计,苦了知情者既受着从前仇恨的恶果,又可怜着亲人们毫不知情地互相伤害。
四、回归之路:清心见神
赫拉克利特说,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条。
拉丁语之Religion意为“断掉的东西重新接上”。
我们和什么东西断开了联系,我们又该如何回去呢?答案昭然:
当人的心灵不与身体交流,也没有从虚无沾染他们的任何欲望,而是完全超越于它们,与自己同住,如同它起初的样子,此时,它就超越了感觉事物以及一切属人之事,被提高到高处;它既看见了道,也在他里面看见了道的父,以沉思他为乐,因对他的渴望而获得更新;……清洁的灵魂本身就足以沉思神,……
我们从神中来,要回到神中去:我们因对那虚幻的偶像起了崇拜之心而从神那里走失,就要消除这妄心而回到神那里去,回到我们清明的本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