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红蜘蛛对我镇大豆的危害已经由次要地位上升为主要有害生物,严重影响大豆产量。今年我镇对大豆红蜘蛛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探讨,为今后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形态特征
红蜘蛛属于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雌性成螨:有冬、夏型之分,冬型体长0.4~0.6mm,朱红色有光泽;夏型体长0.5~0.7mm,紫红或褐色。体均卵圆形或梨型,前端稍宽且隆起,体背刚毛细长。雄性成螨:体长0.35~0.45mm,紫红至浅黄色,纺锤形或梨型,体背两侧有的具有黑绿色斑。卵:球形,浅黄白至橙黄色。幼螨:足3对,体圆形,黄白色,取食后卵圆形浅绿色,体背两侧出现深绿长斑。若螨:足4对,淡绿至浅橙黄色,体背出现刚毛,后期与成螨相似。
二、危害特点
成螨和若螨喜群集于大豆叶背面结丝成网,以口器刺吸危害。大豆叶片受害初期叶正面出现黄白色斑点,3~5d以后斑点面积扩大,斑点加密,叶片开始出现红褐色斑块。随着危害加重,叶子变成锈褐色,似火烧状,叶片卷曲、枯黄、最后脱落。受害严重的,植株矮小,叶片稀少甚至枯死,豆荚明显减少,发育不良,结实率低,豆粒变小,对产量影响较大。
三、发生规律
大豆红蜘蛛一年在我镇发生8~12代,以受精的雌性成虫在土缝中、杂草根部、大豆植株残体上吐丝网越冬。第二年4月份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和产卵,当气温上升到10℃以上,开始孵化出幼虫,先在杂草上危害与繁殖,6月份则转移到大豆植株上危害,初为点片发生,后靠爬行或吐丝下垂借风雨扩散,开始先危害下部叶片,再向上蔓延,当繁殖数量过多时,常在叶尖聚集,向下滚落,并随风飘散,向其它植株扩散。施用氮肥多的地块发生重;当植株枯死食物缺乏时,有迁移的习性,7~8月份为危害高峰期。
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受精卵可发育成雌雄两性后代,1头雌性成螨一次可产卵120粒。而孤雌生殖所产生的未受精的卵则发育成雄螨,发育后的雄螨还可以同原来的雌螨交配,交配后的雌螨再产生雌雄两性后代。30℃发育最适宜,由卵发育成成螨只需15d。植株叶片越老,叶螨的繁殖速度越快。相对湿度对其发生程度影响非常大,在35~55%时适于发生,超过70%则不利于发生,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大发生。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铲除田边杂草,结合早春整地清除残株败叶;当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时,加大灌溉量,增加田间相对湿度,或水旱轮作,也可减轻叶螨的危害程度。
2.天敌利用
应注意保护和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大豆红蜘蛛的天敌主要有:食螨瓢虫、小花蝽、食虫盲蝽、草蛉、隐翅甲、捕食螨等。
3.药剂防治
药剂选择应以生物农药、选择性农药为主。生物农药有:阿维菌素、华光霉素、速杀米丁、苦参碱、硫悬浮剂及天然植物杀虫剂等。特效的是仿生农药1.8%农克螨乳油2000倍液效果极好,持效期长,并且无药害。此外,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20%螨虫同杀乳油2000倍液、73%灭螨净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螨克乳油2000倍液、1.8%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15%哒螨灵(扫螨净)乳油2500倍液,于发现成螨时开始叶喷,防治2~3次。
一、形态特征
红蜘蛛属于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雌性成螨:有冬、夏型之分,冬型体长0.4~0.6mm,朱红色有光泽;夏型体长0.5~0.7mm,紫红或褐色。体均卵圆形或梨型,前端稍宽且隆起,体背刚毛细长。雄性成螨:体长0.35~0.45mm,紫红至浅黄色,纺锤形或梨型,体背两侧有的具有黑绿色斑。卵:球形,浅黄白至橙黄色。幼螨:足3对,体圆形,黄白色,取食后卵圆形浅绿色,体背两侧出现深绿长斑。若螨:足4对,淡绿至浅橙黄色,体背出现刚毛,后期与成螨相似。
二、危害特点
成螨和若螨喜群集于大豆叶背面结丝成网,以口器刺吸危害。大豆叶片受害初期叶正面出现黄白色斑点,3~5d以后斑点面积扩大,斑点加密,叶片开始出现红褐色斑块。随着危害加重,叶子变成锈褐色,似火烧状,叶片卷曲、枯黄、最后脱落。受害严重的,植株矮小,叶片稀少甚至枯死,豆荚明显减少,发育不良,结实率低,豆粒变小,对产量影响较大。
三、发生规律
大豆红蜘蛛一年在我镇发生8~12代,以受精的雌性成虫在土缝中、杂草根部、大豆植株残体上吐丝网越冬。第二年4月份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和产卵,当气温上升到10℃以上,开始孵化出幼虫,先在杂草上危害与繁殖,6月份则转移到大豆植株上危害,初为点片发生,后靠爬行或吐丝下垂借风雨扩散,开始先危害下部叶片,再向上蔓延,当繁殖数量过多时,常在叶尖聚集,向下滚落,并随风飘散,向其它植株扩散。施用氮肥多的地块发生重;当植株枯死食物缺乏时,有迁移的习性,7~8月份为危害高峰期。
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受精卵可发育成雌雄两性后代,1头雌性成螨一次可产卵120粒。而孤雌生殖所产生的未受精的卵则发育成雄螨,发育后的雄螨还可以同原来的雌螨交配,交配后的雌螨再产生雌雄两性后代。30℃发育最适宜,由卵发育成成螨只需15d。植株叶片越老,叶螨的繁殖速度越快。相对湿度对其发生程度影响非常大,在35~55%时适于发生,超过70%则不利于发生,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大发生。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铲除田边杂草,结合早春整地清除残株败叶;当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时,加大灌溉量,增加田间相对湿度,或水旱轮作,也可减轻叶螨的危害程度。
2.天敌利用
应注意保护和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大豆红蜘蛛的天敌主要有:食螨瓢虫、小花蝽、食虫盲蝽、草蛉、隐翅甲、捕食螨等。
3.药剂防治
药剂选择应以生物农药、选择性农药为主。生物农药有:阿维菌素、华光霉素、速杀米丁、苦参碱、硫悬浮剂及天然植物杀虫剂等。特效的是仿生农药1.8%农克螨乳油2000倍液效果极好,持效期长,并且无药害。此外,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20%螨虫同杀乳油2000倍液、73%灭螨净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螨克乳油2000倍液、1.8%虫螨克乳油3000倍液、15%哒螨灵(扫螨净)乳油2500倍液,于发现成螨时开始叶喷,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