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奇的秦始皇陵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临潼区城东约五千米处的骊山北麓,国家5A级景区。陵墓规模宏大,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历时三十七年之久,征用徭役七十二万人,动用了当时国库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才完工。陵墓分为地面建筑与地宫两部分,经历了两千多年,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了高大的封土堆,而地宫却依然保存完好,有朝一日若能开启,想必又会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了。秦始皇陵有大大小小的陪葬坑二百多座,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展出有陶俑、战车、铜马车、兵器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一九七四年三月二十九日,临潼县西杨村几位农民在距秦陵一点五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挖出了许多陶片,后经考古学家探测,这是一处长方形的兵马俑坑。一九七六年,在此坑的北侧二十米和二十五米处,又分别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发现的顺序,分别命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一号坑是整个军阵的主体,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面积为一万四千多平方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经探测可出土陶俑六千余件,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这是一个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个部分组成的长方形军阵。陶俑身披铠甲、手持长兵器、每路纵队均有驷马战车,队形严密整齐,具有排山倒海之势。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北端,它的面积为六千平方米,据测,可出土陶俑陶马一千三百余件,战车八十九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车兵、弩兵共同组成的曲尺形军阵,又分为四个小阵。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成为一个大阵,又可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灵活机动,反应迅速,是一支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三号坑是三座坑俑中最小的一座,面积仅为五百二十平方米,呈凹字形,共出土陶俑六十八件、陶马四匹、战车一辆。这里出土的陶俑都是环绕四壁,两两相向相内而立,陶俑所持的是一种无刃兵器,叫做铜殳(shu),铜殳在秦国是一种仪仗性兵器。纵观三号坑布局再结合史料,专家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里就是整个军队的指挥中心。三座坑的总面积为两万平方米,共有陶俑、陶马八千余件,这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军阵,向我们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气势。一九七八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兵马俑后留言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到中国。”这段话广为流传,“世界第八大奇迹”已成为兵马俑的代名词了。兵马俑是我见过的中国景点中,外国人参观最多的地方,可以看出它的神奇和魅力!
浪漫悲情的华清池
骊山脚下的华清池,是驰名中外的皇家园林,国家5A级景区。骊山位于临潼区城南秦岭北麓,山势逶迤,树木葱茏,因其远望犹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山中主要有周幽王戏诸侯的烽火台;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等。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在这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改名为“骊山汤”;汉武帝时,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时重加修饰,植松柏数千株;唐太宗时又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唐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的诗意,把骊山宫殿正式定名为“华清宫”。此处以温泉为主要特征,所以又称华清池使用至今。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面积大约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东区、中区和西区。一九五六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分,挥笔写下 “华清池水色青苍,此日规模越盛唐”的诗句。
华清池因为有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浪漫悲情的爱情故事而名声远播。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十七岁时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七三五年,被唐玄宗册封为儿子李冒的妃子。五年之后,唐玄宗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就这样拉开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爱情故事的序幕。
公元七四五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第二年,扩建温泉宫时,唐玄宗专门为杨贵妃修建了海棠汤,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骊山的长生殿里,农历七月初七,两人立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携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因将士相逼,玄宗不得已赐死杨贵妃。
如果从西门进入华清池,就能看到九龙湖,湖背后的大殿叫“飞霜殿”,飞霜殿北面,有一幅由九十块汉白玉组成的大型壁画《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唐玄宗在温泉宫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生动画面,整个画面由五十三个不同人物组合而成,不仅反映了李、杨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且也从中看到盛唐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景象。
厚重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遵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建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北侧),是一座综合性的历史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其整体建筑为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七万平方米,其中文物库区面积八千平方米,展厅面积一万一千平方米,是4A级旅游景点,馆内珍藏了在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三十七万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石器,下至一八四〇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中国历史上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厚重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味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等,堪称陕西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这座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比较典型的有八大类,其中注册的有:青铜器三千九百多件,唐代墓葬壁画四百多幅,历代陶俑二千多件,历代陶瓷器五千多件,历代建材一千多件,汉唐铜镜八百多件,金银玉器二千多件,历代货币十万多枚。除上述八大类外,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民俗民族文物。
展馆的展厅设置序言厅,第一展馆、第二展馆、第三展馆为基本陈列,还设有唐墓壁画馆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及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展厅等几部分。馆内有现代化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图书馆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博大精深的佛教圣地
法门寺珍宝馆位于扶风县城北,东距西安一百一十公里。法门寺因安置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为历代华夏王朝所器重,成为我国古代四大佛教圣地之一。馆内主体建筑——珍宝阁,是仿照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桐浮屠式样建造,高大宏伟,别具一格,与寺院真身宝塔相辉映。唐代尊奉法门寺佛指舍利为护国真身舍利,曾有八位皇帝每隔三十年开启一次法门寺地宫,迎舍利于皇宫供养。
一九八七年四月三日,发现了法门寺这座唐代地宫,在地下沉睡一千一百多年的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宝藏——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后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茶罗世界以及数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绝代珍宝得以面世。这批文物包括四枚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佛指舍利;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组)金银器;首次发现的唐皇室秘色瓷系列;古罗马等地的琉璃器群;上千件荟萃唐代丝织工艺的丝(金)织物,其中包括武则天等唐皇帝后绣裙、服饰等,均是稀世珍宝。这些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
为使这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得到全面充分展示,法门寺博物馆经过数年精心策划,隆重推出了《大唐神采 东方慧光——法门寺历史陈列》展览,共分为历史文化厅、舍利文化厅和大唐地宫文化厅三部分,再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次法门寺之行,感受到一种伟大宗教的辉光在闪烁。使我突然领悟到在这洁净崇高的光芒里,更多映现的是佛陀的微笑。因为“凡是能使人高尚,能使人超脱他那小小的自我的,凡是能领导人去求真理、去爱人的,都合乎最老的意义、合乎最好意义的宗教。”
如果你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一定能深刻体会到“书法艺术故乡”美誉的货真价实;如果你走进西安明城墙,一定会由衷感叹那坚实稳固、固若金汤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工程的伟大和壮观;如果你走进大慈恩寺,看到为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的大雁塔,一定能真正明白她之所以被视为古都西安象征的真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走出去,放眼世界,才能把握未来。这次西安之行虽然行色匆匆,浮光掠影,但收获颇丰。我真想走遍祖国的万水千山,领略祖国无比灿烂的历史文化。
离开西安,有许多的不舍和留恋。我想,我还会再来的。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临潼区城东约五千米处的骊山北麓,国家5A级景区。陵墓规模宏大,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历时三十七年之久,征用徭役七十二万人,动用了当时国库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才完工。陵墓分为地面建筑与地宫两部分,经历了两千多年,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了高大的封土堆,而地宫却依然保存完好,有朝一日若能开启,想必又会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了。秦始皇陵有大大小小的陪葬坑二百多座,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展出有陶俑、战车、铜马车、兵器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一九七四年三月二十九日,临潼县西杨村几位农民在距秦陵一点五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挖出了许多陶片,后经考古学家探测,这是一处长方形的兵马俑坑。一九七六年,在此坑的北侧二十米和二十五米处,又分别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发现的顺序,分别命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一号坑是整个军阵的主体,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面积为一万四千多平方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经探测可出土陶俑六千余件,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这是一个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个部分组成的长方形军阵。陶俑身披铠甲、手持长兵器、每路纵队均有驷马战车,队形严密整齐,具有排山倒海之势。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北端,它的面积为六千平方米,据测,可出土陶俑陶马一千三百余件,战车八十九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车兵、弩兵共同组成的曲尺形军阵,又分为四个小阵。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成为一个大阵,又可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灵活机动,反应迅速,是一支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三号坑是三座坑俑中最小的一座,面积仅为五百二十平方米,呈凹字形,共出土陶俑六十八件、陶马四匹、战车一辆。这里出土的陶俑都是环绕四壁,两两相向相内而立,陶俑所持的是一种无刃兵器,叫做铜殳(shu),铜殳在秦国是一种仪仗性兵器。纵观三号坑布局再结合史料,专家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里就是整个军队的指挥中心。三座坑的总面积为两万平方米,共有陶俑、陶马八千余件,这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军阵,向我们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气势。一九七八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兵马俑后留言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到中国。”这段话广为流传,“世界第八大奇迹”已成为兵马俑的代名词了。兵马俑是我见过的中国景点中,外国人参观最多的地方,可以看出它的神奇和魅力!
浪漫悲情的华清池
骊山脚下的华清池,是驰名中外的皇家园林,国家5A级景区。骊山位于临潼区城南秦岭北麓,山势逶迤,树木葱茏,因其远望犹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山中主要有周幽王戏诸侯的烽火台;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等。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在这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改名为“骊山汤”;汉武帝时,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时重加修饰,植松柏数千株;唐太宗时又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唐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的诗意,把骊山宫殿正式定名为“华清宫”。此处以温泉为主要特征,所以又称华清池使用至今。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面积大约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东区、中区和西区。一九五六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分,挥笔写下 “华清池水色青苍,此日规模越盛唐”的诗句。
华清池因为有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浪漫悲情的爱情故事而名声远播。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十七岁时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七三五年,被唐玄宗册封为儿子李冒的妃子。五年之后,唐玄宗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就这样拉开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爱情故事的序幕。
公元七四五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第二年,扩建温泉宫时,唐玄宗专门为杨贵妃修建了海棠汤,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骊山的长生殿里,农历七月初七,两人立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携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因将士相逼,玄宗不得已赐死杨贵妃。
如果从西门进入华清池,就能看到九龙湖,湖背后的大殿叫“飞霜殿”,飞霜殿北面,有一幅由九十块汉白玉组成的大型壁画《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唐玄宗在温泉宫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生动画面,整个画面由五十三个不同人物组合而成,不仅反映了李、杨宫廷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且也从中看到盛唐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景象。
厚重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遵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建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北侧),是一座综合性的历史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其整体建筑为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七万平方米,其中文物库区面积八千平方米,展厅面积一万一千平方米,是4A级旅游景点,馆内珍藏了在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三十七万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石器,下至一八四〇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中国历史上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厚重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味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等,堪称陕西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这座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比较典型的有八大类,其中注册的有:青铜器三千九百多件,唐代墓葬壁画四百多幅,历代陶俑二千多件,历代陶瓷器五千多件,历代建材一千多件,汉唐铜镜八百多件,金银玉器二千多件,历代货币十万多枚。除上述八大类外,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民俗民族文物。
展馆的展厅设置序言厅,第一展馆、第二展馆、第三展馆为基本陈列,还设有唐墓壁画馆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及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展厅等几部分。馆内有现代化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图书馆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博大精深的佛教圣地
法门寺珍宝馆位于扶风县城北,东距西安一百一十公里。法门寺因安置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为历代华夏王朝所器重,成为我国古代四大佛教圣地之一。馆内主体建筑——珍宝阁,是仿照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桐浮屠式样建造,高大宏伟,别具一格,与寺院真身宝塔相辉映。唐代尊奉法门寺佛指舍利为护国真身舍利,曾有八位皇帝每隔三十年开启一次法门寺地宫,迎舍利于皇宫供养。
一九八七年四月三日,发现了法门寺这座唐代地宫,在地下沉睡一千一百多年的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宝藏——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后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茶罗世界以及数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绝代珍宝得以面世。这批文物包括四枚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佛指舍利;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组)金银器;首次发现的唐皇室秘色瓷系列;古罗马等地的琉璃器群;上千件荟萃唐代丝织工艺的丝(金)织物,其中包括武则天等唐皇帝后绣裙、服饰等,均是稀世珍宝。这些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
为使这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得到全面充分展示,法门寺博物馆经过数年精心策划,隆重推出了《大唐神采 东方慧光——法门寺历史陈列》展览,共分为历史文化厅、舍利文化厅和大唐地宫文化厅三部分,再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次法门寺之行,感受到一种伟大宗教的辉光在闪烁。使我突然领悟到在这洁净崇高的光芒里,更多映现的是佛陀的微笑。因为“凡是能使人高尚,能使人超脱他那小小的自我的,凡是能领导人去求真理、去爱人的,都合乎最老的意义、合乎最好意义的宗教。”
如果你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一定能深刻体会到“书法艺术故乡”美誉的货真价实;如果你走进西安明城墙,一定会由衷感叹那坚实稳固、固若金汤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工程的伟大和壮观;如果你走进大慈恩寺,看到为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的大雁塔,一定能真正明白她之所以被视为古都西安象征的真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走出去,放眼世界,才能把握未来。这次西安之行虽然行色匆匆,浮光掠影,但收获颇丰。我真想走遍祖国的万水千山,领略祖国无比灿烂的历史文化。
离开西安,有许多的不舍和留恋。我想,我还会再来的。